《贞观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风流-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凶多吉少!若是就此投降,又如何对得起达延芒的信任?正在阿穆柴思忖之际,外面忽然起了一阵骚动,紧接着几个人手持长枪挤了进来,长枪上挑着两颗人头,赫然正是达延芒和阿达曷!

阿穆柴的手下本来就人心惶惶,此时再见到这两人的人头,顿时开始喧哗起来。

慕容义接过一杆长枪,用力一抖将达延芒的人头扔进大门,高声喝道:“达延芒已死,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不等阿穆柴下令,军营里就响起了一阵叮当声,他的许多手下相继扔下了兵器。阿穆柴长叹一口气,解下腰刀扔到了大门外面。

当天夜里,宣王完全掌握了伏俟城,下令取消加强城墙防备,开始准备撤退时宜。

六月九日午时,大通河西岸。

慕容信将手中的书信揉成一团扔在水中,直到纸团缓缓沉没,才收起目光看向河对岸。

“报……将军,唐军已经到了八十里开外!”这时一匹快马迅速奔了过来,远远就高声禀报。

慕容信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务必将唐军抵挡在河对岸,为达延芒大王争取时间。有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遵命!”

慕容信看了一眼开始忙碌起来的大军,招手喊来一人低声吩咐一阵,那人迅速上马赶回伏俟城报信。

不到一个时辰,唐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大通河东岸,开始四处寻找搭建浮桥的绝佳地点。在他们身后十几里处,李大亮亲率的大军正在迅速赶来。一个半时辰之后,唐军开始强行渡河,大通河两岸喊杀声震天而起。

九月十日辰时,典合城城主府。

图尔坎放下药碗,伸手擦去张焕嘴角的药汁,凑过去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虽然苏醒已经三天了,张焕面色依旧很苍白,就连抬起手都十分困难。按照张伯益的说法,张焕的伤势细心调养的话,半年左右才会康复,在这半年里不能做任何剧烈运动,也不能长途跋涉。这样一来,张焕在今年只能留在典合城调养了,为此张焕已经让图尔坎代笔,向李世民详细说明了情况。

张焕侧过脸问道:“迈儿呢?”

图尔坎嫣然一笑:“睡着了,要让丽玛抱他过来吗?”

醒来之后,张焕就给儿子取了个新名字叫做张迈。

“先不要,等他醒了再抱过来。薛仁贵有没消息传来?”

“没有。”图尔坎摇摇头,“不过有纥干承基带路,应该没什么问题。好了,你好好休息,先别理会这件事,否则我和迈儿都不理你了!赶紧闭上眼睛睡觉!”

张焕苦笑着点点头,缓缓闭上了眼睛,心里却在思忖薛仁贵到了哪里。

前天早上得知李大亮大军进发之后,张焕就命令薛仁贵率领四万大军,由纥干承基带路,经由山路前去伏俟城。

申时,伏俟城北五十里。

薛仁贵站在一处山头山,远眺前方的城池。

“纥干承基,那就是伏俟城吧?”

“薛将军,正是伏俟城!”

“加速前进吧!”

“喏!”纥干承基抱拳答应,迅速下去传令。

薛仁贵再次看了一眼伏俟城,眼中闪过一丝冷色,转身上马冲了出去。

此时在伏俟城,吐谷浑百姓仍然在不停的撤离。撤离是从昨天开始的,不过人数太多,其中大多数又是老弱妇孺,宣王又担心唐军,不敢派遣过多兵马押送,因此撤离速度十分缓慢。

宣王站在城头,看着缓慢的行军队伍,心头十分急躁。慕容信已经来了消息,能够阻挡唐军一天时间,如此说来的话,唐军最迟后天就会抵达伏俟城。区区两天时间,怎么可能让百姓全部撤离!

“慕容义,去下令,动作缓慢者,杀无赦!”宣王越看越焦急,转头下了命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人群中走得慢的全都被拖出来斩首,顿时引起了一阵骚狂。撤离速度不但没加快,反而因为骚乱更加缓慢。

宣王大怒,正准备再次下达格杀令,忽然从北边传来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宣王大吃一惊,赶紧登上城头观看,同时下令警戒。马蹄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近前,大旗上的‘唐’字已经依稀可见。

“是唐军来了!”

“唐军来了!快跑!”

唐军忽然出现,本来就混乱不堪的伏俟城更是陷入了恐慌,无数人不再理会宣王的命令,开始四散奔逃。

慕容义急道:“大王,怎么办?要不要组织兵马前去迎战?”

“不必了!”宣王瞬间就下了决定,“留下一万人断后,全军南门撤离!”

薛仁贵的兵马很快就赶到了城下,面对混乱不堪的场面,只好先下令收拢百姓。混乱两个时辰之后才缓缓停止,此时宣王早已经带着精锐人马撤离了伏俟城。薛仁贵不费一兵一族,就完全占据了伏俟城,而宣王费尽心机,却仅仅带走了十余万人马。

三天之后,李大亮的大军也抵达了伏俟城。在慕容信的严令之下,达延芒最后的手下几乎死伤殆尽,即便如此也仅仅抵挡了唐军一天时间。

前后不足十天时间,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谷浑彻底消亡,伏俟城和周边地域完全落入了大唐手中。

一个月之后,李世民下旨在伏俟城设立青海都护府,正式将原来吐谷浑的地盘并入了大唐。

第208章 纺织城的建立

贞观十七年二月十八日辰时,典合城。

从西而来的寒风呼啸而过,风中还夹杂着细微的沙粒,城主府大门口的几个仆人不停地跺脚取暖。这时一辆马车从前方街道缓缓而来,到了大门口停了下来。车帘掀开之后,阎立德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阴云密布的天空,搓搓手哈了口气,紧紧衣襟走上前来。

“阎大人,请进!”最近一段时间阎立德时常过来,城主府的奴仆全都认识他。

“张大人在哪里?”

“张大人在北厢房,吩咐说大人来了直接进去。”

“知道了。”阎立德点点头,径直走了进去。

北厢房里,地火龙烧得正旺,屋内十分温暖。张焕盘膝坐在火炕上,看着手中的一张图纸,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高阳坐在书桌前,正在书写一幅字帖,图尔坎站在她身后,一边观看一边伸出右手,跟着高阳的笔画在空中临摹。

小痴蹲在靠近门边的地毯上,微笑着轻轻鼓掌,在她前方一丈开外,张昭、青青和张迈正在卖力的向她爬过来。

张昭早出生了几个月,要强壮很多,很快就爬到了小痴身前。

“昭儿真有出息。”小痴笑着摸摸他的小脑袋。

张昭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转过头看着身后的弟妹。

张迈虽然年纪比青青小一些,不过小家伙手脚并用,竟然比姐姐爬得更快。青青眼看落后了,忽然一把扯住张迈的裤脚,张迈小手一软,扑通一声小脑袋撞在了地毯上,顿时放声大哭起来。

青青咧嘴一笑,丝毫不理会哭泣的弟弟,趴到母亲身前伸出手要抱抱。小痴假装生气的瞪了她一眼,指了指张迈。青青嘟嘟小嘴,跌跌撞撞走到张迈身前,蹲下来拍拍弟弟的头,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以示安慰。

张迈抬起头看了一眼图尔坎,见母亲丝毫不理会自己,小脸上满是委屈。青青忽然从衣兜里取出一块糖,塞在了弟弟嘴里。张迈愣了一下,伸出舌头舔了一下糖果,自己爬了起来。张昭也走了过来,很是老大的拍拍弟弟的肩膀,还伸手替弟弟擦了擦眼泪,三个小家伙很快又玩在了一起。

看到这一幕,张焕笑了笑,将目光转回到手中的图纸上。

去年重伤之后,因为不能长途跋涉,张焕只好留在了典合城调养。幸好张伯益医术真的不错,又去信向孙思邈讨教了几次,张焕的伤势恢复的十分理想。

当初张焕下落不明,委实吓坏了很多人,后来得知他性命无恙,众人才放下心来。媚娘姐妹整天忙着终南山药厂的事,妙玉要操持家务,苗影又远在扬州,而且还要操心南洋船队的事情,经过妙玉和高阳的商议,决定让高阳和小痴带着儿女到典合城照顾张焕。

听说高阳公主要来,图尔坎十分担心。毕竟高阳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之一,而且又是张焕的嫡妻,自己和儿子将来想进张家的门,必须要高阳和妙玉点头才行。为此图尔坎多次向张焕打听高阳的喜好,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去年七月初,高阳和小痴结伴来到了典合城,图尔坎特意出城五十里前去迎接。见面之后,图尔坎毫无半分在张焕面前的强势,态度和礼节都十分到位,给高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薛仁贵拜见的时候,告诉高阳一件事,他说图尔坎当初调集了突厥全部兵力,准备若是张焕有个三长两短,就要不顾一切血洗伏俟城。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高阳心里已经将图尔坎看做了自己人。又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关系已经十分融洽,高阳时常教图尔坎写字。

七月底,李世民在伏俟城设立了青海湖都护府,由阿史那社尔任大都督,率领四万唐军镇守伏俟城。随后张焕上书,建议再次从疏勒城调集五万突厥兵马到伏俟城,此举一来是为了加强伏俟城的兵力,二来张焕准备逐渐将突厥人全部东迁,开始缓慢地融入大唐,最终彻底将突厥民族的印记抹去。

李世民询问过契苾何力之后,同意了这个建议。如今突厥主力一分为三,疏勒城大概有四万兵马,典合城三万,伏俟城五万,而且李世民还下令让这些士兵的家眷随行,彻底将突厥主力打散安置。等到他们的后代成长起来,已经完全适应了农耕生活,不会再造成大的危害。

由于西域全都在种植棉花,大唐在贞观十六年的下半年,足足向西域各地调遣了九十五万石粮食,用来补贴棉花种植,不过七成都给了突厥人。有了房屋和耕地,突厥人已经习惯了定居生活,再加上没有战争,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在突厥人的带动下,就连突骑施和吐火罗也开始种植棉花,试图从大唐换取粮食和金钱。

去年十月底,西域各地的棉花收获完毕,李世民下旨让契苾何力统计产量和种植亩数。随后得到的结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