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宫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宫女-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⒒Α⒒坊ǖ刃问嚼词牛鹊酵瓿烧夥氖焙颍禾煲簿屠戳恕G寰牍睾螅惭叵苏庖淮常乇鹗窃谡夂蠊卞擅枪伦蛑碌氖焙颍参ㄊO抡庀枷喟榱恕!
“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打破了屋内的沉静。书房内,皇后正扶着案几,咳个不停。
梅香招手唤我过去,我顺势抽出皇后的毛笔,帮她放回笔架上,只见梅香一边抚着皇后的后背,一边道:“娘娘,不如歇歇吧!” 
皇后面色红润且气短,一看就是痰郁结于心中所致,她一边喘一边反复道:“不中用了,不中用了!” 
梅香急着道:“娘娘,用不用宣太医瞧瞧!” 
“不用,老毛病了,一宣太医又闹的阖宫不宁的,惊动了太后和皇上也不好,且扶我过去略躺躺吧。” 
我和梅香刚想扶着皇后回寝宫,只听窗外箫公公来报道:“启禀皇后娘娘,皇上跟前儿的小叶子来了!” 
皇后此时的气,略微喘匀了一些,道:“传他进来,本宫在正殿见他!” 
梅香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明黄缎面绣如意云纹灰鼠”的斗篷”,简单的给皇后披上,又从随身的小荷包里,拿出脂粉,给皇后轻轻敷了。我也拿来手炉给皇后暖上,便一起来到前殿。小叶子打着千道:“给娘娘请安!万岁爷遣奴才来问您一句:‘您身上可都大好了?’” 
皇后已无病容,明艳照人地笑道:“劳烦皇上还记挂着,你回去告诉皇上;‘本宫这里一切安好’” 
小叶子应着了,想了想道:“娘娘身体好就好!前日皇上吩咐下来,等着忙完年之后,想着东巡,去山东祭孔,老太后也会一起去,还望请皇后一起同行才好!” 
“这……”皇后有些迟疑,转头看了一眼梅香。梅香此时也心有灵犀地转过头来看皇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皇后想了想便和颜悦色道:“既是这祭孔的大事,你回去告诉皇上,本宫必定一同前往,服侍在太后左右!” 
小叶子高兴地打着千儿道:“这真是再好不过了,您且准备着,奴才这就去回皇上,奴才告退!” 
见小叶子走了,梅香替皇后一边解开斗篷,一边贴着肩膀耳语道:“娘娘,您这又是何苦呢?”
皇后微微叹道:“我与皇上,尽的是夫妻情分,能陪一日是一日吧!”


☆、君恩难幸闲描消寒图,伉俪情深吟咏述悲赋(下)

紫禁城里的雪又落了几层,北风也‘捎’的人脸生疼,肆虐着横扫澄浆泥地上的斑斑地残雪。刚过了新年,紧接着又是二月二,忙忙碌碌地竟没了感觉。记得小时候,竟是那样的盼着过年,帮爹爹贴春联,与娘亲坐在炕上剪窗花,虽然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图的也就是畅快舒心。要说这宫里的大年,那是最热闹不过的,可只仅那一阵儿,就像是爆竹一样,不久也就完了。 
皇后的身子,看似还好,只汀兰私下悄悄对我说道:“从除夕到如今,娘娘都是强撑着,拿参汤吊着的。” 
我也悄悄地道:“这可如何好呢?赶明儿皇上的东巡,娘娘还去不?” 
汀兰肯定地道:“肯定会去,娘娘答应的事儿,就从来没有变过。更何况,这次连太后都去,娘娘岂有不去的理儿?娘娘,从来不会让别人挑理儿的!”
乾隆十三年,二月初九,天仍然是极冷的,北风在蔚蓝的天空中呼啸着吹过,冻的人手跟猫挠的似的。
皇后的寝殿,天刚蒙蒙亮,就起了烛火,梅香亲自服侍皇后换了朝服出来。今日的皇后,气色明显好很多,见她头戴朝冠、身着朝服,冠上有东珠,明黄的朝褂下摆处绣着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丝毫看不出半点病容,依旧是雍容大气、明艳照人,如我第一次见她时的模样。 
她低声跟留下的秋荷交待了几句,便扶着梅香向宫门口走去。秋荷向我和汀兰递了个眼色,我们会意,连忙跟了上去。 皇后先到了慈宁宫,给太后请了早安,服侍着太后用了早膳。两人便进了正殿,进茶的宫女一早端来早茶,婆媳俩就这样喝着茶、说着闲话,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多时,乾隆进来请安,恭恭敬敬地道了声:“皇额娘吉祥!”
太后和颜悦色地问道:“皇帝,朝中近日忙吗?” 
乾隆未听出其中的意思,便小心地道:“朝中虽然诸事繁琐,但儿臣能够应付,请皇额娘放心。” 
太后接着对皇后道:“既然年下朝中忙碌,皇帝不常去后宫,也是情有可原的。” 
此刻乾隆便听出其中的玄音,又不好开口,只偷偷地向皇后递了个眼色。
皇后想了想,道:“皇上倒是时常过来,且不拘传召哪个妹妹罢了,太后您多虑了!” 
太后叹了口气道:“希望是哀家多虑了,只是哀家瞅着你前儿病着,可怜见儿的眼前没个贴心人儿,宫门内连个请安问好的人都没有,这就有些过分了!” 
太后本意责怪的是皇上,可万万没想到,一句“贴心人”倒勾起了皇后的丧子之痛。那皇后听闻,眼圈登时就红了,又知道太后不是指得这个,也不便明说,只能勉强陪笑着起身道:“是臣妾不想让您和皇上担心,都是些个小毛病了,哪就娇气起来了?且说皇上他虽不常来,但却时常是送东西过来的,臣妾都收着呢!” 
此时的乾隆,也由此想到了这一层的,心中自是惦念起早夭的两个儿子,心中自然百般不是滋味。 
太后自己倒尚未意识到,就语重心长地接着道:“后宫充实无忧是好的,但只有皇后一人为尊。不要因为皇后贤慧、能忍耐,你就忽视了她。哀家知道,皇帝心中是有皇后的,但再怎么有,那都只是在心里,皇帝无论再赏赐什么奇珍异宝的,也都没有您亲自的关怀体恤,来得贴心啊!”
乾隆与皇后毕竟是“心心相印”,只见乾隆走到皇后的面前,缓缓轻抚她的脸颊,背对着太后,悄悄擦去她眼窝中的泪水,然后俯在皇后耳畔,耳语了几句。只见皇后,顿时笑靥如花,面露娇羞之色,握起拳头,轻捶了一下乾隆的胸膛。 
太后看见后,也乐了道:“这样不就好了嘛!” 
此时陈进忠趋步来报:“出巡的轿辇车马早已齐备,恭请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起驾!”
此时惇妃早已率领六宫嫔妃,恭候在慈宁宫外,服侍着三人先乘步舆来到顺贞门前。今日的顺贞门,宫门大开,众妃嫔送至此处便停住,行礼目送。而那顺贞门外,早已是“玉辂鸣鸾,九旗扬旆”一派庄重而肃穆的景象,所有的王公大臣,无不垂手侍立着,恭敬且严肃。只听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皇上率先登上玉辂车,其后再是太后,拍在最后的皇后也在梅香的搀扶下,登上了凤车,剩下的我们则陆续的登上了尾随最后的骡车。 
我们排队登车的时候,前面的銮驾早已鸣锣而出。我眼尖,竟然在有条不紊的队列里看见了牧瑾!我的心咯噔一下,只见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銮驾一旁巡视着,我想他肯定是在找娴妃,果不然,他的眼神一直描着我们顺贞门这边,惇妃她们目送着还没有走。见他先是四下毫无目的的乱看着,那目光迅速而凌厉;只是突然,他的目光凝注了,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放心微笑。我也转过头,向着顺贞门瞧,只见娴妃隔着嫔妃一段距离,远远的站着,右手下意识的捋着流苏,微微一笑。只那一瞬,我竟突然有些吃味儿,心里酸溜溜的,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说不清楚。 
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而行,起初皇后的身子尚且可以,精神也好,但她作为妻子和儿媳,不能不在皇帝和太后面前尽孝,每日的问安,自是必不可少的,每每都要亲自劳顿。我们时常劝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事遣我们去就好。可她却执意不肯,次次都尽孝于身边,还警告我们说:“本宫身体虚弱的事,不许跟任何人提起!”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得私底下跟太医通好气,暗地里照顾着。 
直到到了山东曲阜祭了孔,皇后的身子都还算是是安好的。
可等到回鸾时,行至泰山行宫的那晚,皇后却突然高烧不退。其实,早上的时候,在凤车里她就有些发热,我们给她服了药,劝她不要去问安,好生将养着。但皇后却怕若是一日不去,太后、皇上再忧心,便执意去了,过了二月二,虽然已经进了春日,而这初春之日最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早上发起来,晚上进了行宫就不行了。我们只得一边宣着太医,一边着太监把娘娘从凤车上抱下来,再换小轿直接抬进行宫。 
这是我进宫这半年多来,第一次见乾隆如此着急,如此心焦的模样。只见他先是和太后并肩坐在大厅的椅子上,没一会儿又站了起来来回回地走,还时不时往里张望。见我和汀兰还站在寝殿的外面,登时便恼了,上来就在我们俩后脑勺上各来了一掌,怒叱道:“死奴才,不进去伺候着你们主子,在这儿站着发什么愣!” 
吓得我和汀兰,一时也慌了神,全身上下瑟瑟发抖,只知道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倒是太后明事理,劝道:“里面有掌事姑姑、有太医,哪还有她俩站的地儿?皇帝不要乱了方寸才好!”顿了顿,又厉声问我们道:“你们家主子,身上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好的?为何不早报?” 
汀兰咽了口唾沫,抬头回道:“回太后,回皇上,皇后娘娘的身体自入秋以来就不好,入冬之后就更甚!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次东巡原本是不该跟着来的。奴婢也为此劝过娘娘,可娘娘曾对奴婢说过;‘夫君、婆婆出游,做儿媳的哪有不在跟前服侍之理?皇上素来是以孝治天下,本宫也当尽以表率才是’!奴婢没能劝住娘娘,请皇上降罪!” 
汀兰说完这一番话,“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
我乍着胆子抬头,只见乾隆双手掐腰站立,懊悔着叹着粗气;太后也握着手中的佛珠,诚心念着不停。 
此时太医前来禀报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因原有哮喘痼疾,今又突感风寒,风寒料峭之时,风硬且凛冽,娘娘身体本就虚弱,故而勾发了旧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