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宫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宫女-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一会儿,皇后接着道:“可祖宗的规矩家法,断没有皇上晚上去嫔妃那里的道理。无论是出于什么缘由,只这一点儿,她便是犯了忌的。再莫说此前传膳,我这里还是用的往年旧瓷呢,可翊坤宫那边儿则是非金器不上台面!而就说今儿个,惇妃不敬我是皇后,竟然出言不逊,公然顶撞我……” 
乾隆叹了一口气道:“想我大清入关之前,袖口衣襟上的花边,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不似如今动辄就拿金丝银线精工绣制而成;想来惇妃刚入宫那会儿,虽是一个直肠子的性格,倒也守规矩的。如今,怎么会弄成这样?我真搞不懂!” 
皇后意味深长地劝道:“只因一件,皇上是太宠爱惇妃了,让她以为只要有了皇上的恩宠,便能无法无天,恃宠而骄了。圣母皇太后也曾训导臣妾道:‘前朝与后宫是一体的,只有后宫安宁,前朝方能稳定’。臣妾我扪心自问,执掌后宫多年来,一直恪守祖宗的规矩家法,凡事都酌情着办。虽不敢说,人人都能心服口服,但至少面上也能维持个平静和睦……” 
“书贤,这么多年来,后宫多亏有你看着,免去朕在前朝不少烦忧,朕多谢你!”乾隆动情地说道。 
“皇上,你我之间,何以言谢?臣妾并不是在炫耀自己,而是想以此来劝慰皇上,要想后宫安宁,您必须雨露均沾才是!只独一人承宠,必将使此人恃宠而骄,将来便就一发不可收拾!”
里屋乾隆与皇后正说着,敬事房的太监高玉,捧着绿头牌进了长春宫,在廊子下候着。一个个绿色漆的牌头,整整齐齐的码在托盘里。
汀兰冲我使了个眼色,我会意了,到茶房请了陈进忠出来。
陈进忠和高玉,并肩站在帘子外头,只见汀兰隔着帘子,轻声回禀到:“启禀皇上、皇后,敬事房的高公公,在门外头候着呢!” 
两人皆住了声,片刻,且听乾隆朗声说道:“让他进来吧!”
此时的我,紧了紧身,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屋里的动静。乾隆和皇后起身,下炕几,迈步……此时的我,没有等汀兰示意,轻巧地一掀竹帘,时机刚刚好!
乾隆扶着陈进忠先迈出来,皇后紧随其后。
只听陈进忠对小叶子说:“赶紧派人去永和宫传旨,让他们麻溜着服侍好愉小主,早些到燕禧堂准备着。” 
目送了乾隆,皇后对身边的箫公公道:“你去将前儿内务府孝敬的羊羔酒,给惇妃送去!”
下了差事,回到下房,大家都在谈论皇后赏赐惇妃的事。原来,这羊羔酒是采用了山西北部地区刚产下来的优质黍米,内蒙古的嫩羊肉,再加以杏仁等药材发酵而成,味道香甜且甘滑。是不可多得的美酒。大家都在说,如今皇后将如此名贵的酒,赐予惇妃,足以看出皇后“肚大能容人”。 
我和汀兰,默默地听着,相视而笑。 
我别了汀兰,走出了房门,一轮明月已经升至半空。想起刚入宫不久的端午节,我偷偷溜出宫门的那晚,也是有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这一晃两个月都过去了。月亮又圆了一轮,可我还未能见到爹娘。 
廊子下,一个宫女提着灯笼,朝宫门这边走来。我于是迎了上去,借着烛火,我看清了那是墨画的脸庞。 
我笑着跟她打招呼道:“怎么你一人过来了!” 
她脸上似有泪痕,勉强答道:“我和红菱一起的,她手不好,先回了。我也正赶着要回呢!”说完,看我都不看,便往外走。 
我上前拦着她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
她跟我挣脱着要走,混乱答道:“谁哭了,宫里最忌讳宫女哭丧着个脸了,你可别混说!”
我们正撕扯着,从她袖管出,掉出了一条丝帕,我趁她不备,躬身拾起,只见上面用黑墨画了一株并蒂莲,在丝帕的角端在,则用丝线绣着“子亦”两个字。“莫不是那晚在长春宫门口月下写字的那个女孩儿?”我微微一惊,再细看手中的帕子:由于手上汗渍和长期摩挲的缘故,那支儿莲花有些咽开了,丝线也已经有些起绒了。
她见我迟迟不做声,只顾着看她手里的帕子。她自己倒有些臊了,一把抢过帕子,忙忙的往袖子里揣。
我也就没再跟她争辩,只暗地里偷瞄她。她察觉到了,谁承想自己的脸倒先红了,提着灯笼就要走。
我哪里能让她就这么麻利的走了,顺势抓住她的手臂,笑道:“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当着我们长春宫,就这么好进?今儿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你能出的了这个门儿!”
大约是我使得力大了,只听她轻轻地“哎呦”了一声,嘴上只管嘶嘶哈哈个不住。
我连忙撸起她的袖子来看,只见一道道伤痕遍布其上,新伤旧痂累累。
“这是惇妃打的?”我惊讶的看着问她。
她轻声“恩”了一下,忍着疼道:“不要声张,宫里不让用私刑,惇妃喝了酒,脾气便不好了。”
“跟我去上些药吧!”我心疼地拉她往下房走。
此时一列侍卫,从宫门口而过。
我们俩吓得赶紧别过身去。
见侍卫走远了,我便要拉着她去下房。她挣脱着道:“好姐姐,真得不用了,惊着着主子就不好了。我就在这边台阶上歇一会儿便得,天色也不早了,该回了。”
看她执意如此,我也不好再劝,索性由着她,一并在台阶上坐了。
一时无话,我便百无聊赖的托着腮看月亮,一眼瞥见她又拿出方才的那块丝帕,借着月光,看得出神。

br》月光洒在丝帕上,泛着荧荧得光,虽说不是什么上好的丝料,却也映得洁白无瑕。
“姐姐可曾听过一个戏文?”她幽幽得开口,声音轻柔轻柔的,像在讲述一个优美的传说:“这曾是我小时候,偷偷听一个说书的女先生说的故事:相传,以前有一个大地方的两个年轻男女互为倾慕,萌生爱意,可这段天偶佳成的婚事,遭到了两方家长的反对。于是,两人就相约投入水塘自杀了……”
“又是才子佳人、棒打鸳鸯骗小孩的故事!”我心里暗自想着。斜睨了她一下,见她仍在那动情的讲着,也不好驳她的面子,便就敷衍着听。
她似乎看出来了,莞尔一笑道:“你可别以为,这故事到这里就完了。想想这也是桩奇事:按照以往的故事来说,要是主角儿投湖自杀了,其他人把他们的尸体打捞上来,家里人赶来哭一会子,便也就完了。可这故事不这样,原本这塘就是一汪子清水,别的什么也不曾有;自打他二人投湖之后,说来也怪,等到那年的这个时候,水塘里竟凭空盛开了数枝荷花,这还不算奇,奇得是这些荷花一株株都是双头并蒂的。每一株都是,没有一个不是的!你说,奇不奇?”
我听得入了迷,天下竟然有此等奇事!便不由得叹道:“这故事真美!”
她好像也被感动了,将手里的帕子紧握在一起,双手合十的放在胸前,仰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
帕子上的并蒂莲,随即又晕开了。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上)

宫里的日子就是这样过的,主子笑我们陪着笑,主子生气,我们也就跟着倒霉。日子都是掰着天儿数出来的,只盼着能快点到出宫的那一日,离了这里,该怎么活就怎么活去。
皇城根儿下的夏季,着实难熬,日子也仿佛拉长成了几倍似的。前几日,电闪雷鸣的连下了好几场暴雨,当差路过御花园的时候,满地水涡不说,光是看见那些小蛤蟆、小蛤蚧子(注:壁虎)满地地爬,就够烦人的了。这些玩意,躲在草丛里,藏在树荫下,窸窸窣窣得冷不丁蹦出来吓你一跳。之后又是连着几日的大太阳,潮气全都从地上返到脸上,闷得人胸口难受。连日来的阴晴不定,恐是触了太后的旧疾,痰气咳喘的厉害。乾隆忙于朝政,一时难以顾及后宫。于是,皇后连每日嫔妃们的晨昏定省都省了,只吩咐各宫各自寻着消遣去。她自己便时常初入慈宁宫,侍疾在侧,还命人按照太医的嘱咐,拿了苍术摆在殿前烧,以祛暑气。如此种种繁琐之事,不提也罢。 
这人若是时常忙碌着,也就不觉着日子过得慢了。转眼间,就到了七月七“女儿节”的时候了。女儿节,在这宫里也算不上大节,没有五月节、八月节、新年来得隆重,可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做活的宫女来说,这个节是不用摸针的,却倒真真是一个难得休息的节日。 
一大早起来,天气比前几日倒也凉爽。出门望见寝殿那边,已经亮起了灯火,正巧琴儿从廊下过,赶着迎上去问了个安,拉住她道:“今儿个娘娘倒是起的早!”
琴儿望了寝宫一眼,悄声道:“今儿是女儿节,御花园里摆了瓜果拜祭牛郎织女,待会儿皇后要携众妃去祭拜呢!”
“咱不上差的,能跟着去么?”凡是宫中的节,对于我这个刚进宫的人来说,都是新鲜的。
“你这个鬼灵精儿,瞧把你闲的。”琴儿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着说道。“你想跟着去,就悄悄地跟着后头去呗!正好,你也拜拜去。” 
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行了个蹲礼,当是谢谢她。 
她又悄声对我道:“拜完了就早点回来,别在外面混玩。晚上皇上要在乐寿堂那里设宴,我们要早些去准备!” 
我便答应着,倚着门框等了一会儿。天空早已大亮了起来,皇后带着队伍出了宫门,我又多等了一会儿,约莫着时间,便去了。
等到了御花园,皇后他们已经拜完散去。只剩几个太监宫女在收拾着,我也跟着假装忙活着。
“你来了?快来帮我一把”汀兰捧着食盒过来。 
我接过食盒,一个个摞在案台上。这案台上已事先码好了各类蔬果,香菜、芹菜、春不老,还有葡萄和贡橘。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满人独特的鹿肉和腌肉。当然,这些还都不是主要的,汀兰让我搬得食盒,才是主角儿。这食盒里头盛着各色的巧果,为了不拿乱,她都是拿一个盒,念叨一个名儿,什么采芝花篮、太平宝钱、吉祥鲜糕、仙葩、宝塔献佛、如意云果、万年鸿福等等,琳琅满目地摆了一桌子,样样都是好听的吉祥话儿。 
汀兰一边摆食盒,一边问道:“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