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医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吉时医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和应了一声,忙去撑开雕葵花的窗子,外面议论的声音也顺着窗缝透进来。

“等她挪出去就将被褥都换了……”

“容婶家的小七就是起了疹子没的。”

“你们瞧见,密密麻麻的一片……”

春和咳嗽一声,那些声音戛然而止。

杨茉拉起秋桐的手腕对着光仔细看,明显能看到上面条形抓纹已经肿起。

疹团出现的突然,剧烈的瘙痒感,皮肤划痕症阳性,旁边还有些小米粒大小的水泡除了耳后和手腕,其他地方没有异常,是荨麻疹伴皮肤过敏。

因为是裸露的皮肤上才有,应该接触了什么的东西造成的。

秋桐昨晚还没事,今早起床就起了疹子……杨茉将目光落在丫鬟休息的炕上,“秋桐,你用的被褥有没有换过?”来常家这么久了才过敏,定然是突然换了用的东西。

秋桐摇头,“没有换过,一直都是管事妈妈分发下来的。”

那就奇怪了,杨茉看向窗外,常家还没有带郎中过来,“你仔细想想,今天和往常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用的东西……”

秋桐仔细思量,片刻肯定地摇头,想到这里去炕柜里将被褥搬出来。

不是被褥,秋桐过敏的地方,都不是被褥才能碰触到的。单单是耳后和手腕,杨茉伸出手来比划,是枕头。

秋桐也恰好想到这个,转身要将枕头拿出来,杨茉忙看向春和,“还是你帮秋桐拿。”既然会过敏,还是少碰触才好。

春和将枕头递过来,杨茉才要接,秋桐立即变了脸,“小姐别碰……若是有事……”

秋桐会过敏不代表别人就会,杨茉摇摇头,将枕头拿在手里,看起来没有什么不一样,凑在鼻端闻,会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儿。

这是什么?

杨茉还没想出究竟,已经看到院子里的程妈妈和郎中。

程妈妈快走几步进了屋,见到杨茉脸色也变了,“这可怎么得了,是要过上病气的,”说着吩咐身边的小丫鬟,“快,将小姐送回去。”

丫鬟才上前,杨茉先一步坐在旁边的锦杌上,“妈妈不用担心,秋桐的疹子不是第一次了,从前在家里就有过,和这个一模一样,家中的郎中说只要换换衣服,养几日就好了。”她装作不在意的模样,程妈妈才能信她的话。

程妈妈眉心的紧张化开些,看着杨茉有些惊讶。

杨茉眼睛也不躲闪道:“劳烦妈妈了,从前在家里是常有的事,现在大家不知晓才会还害怕。”

程妈妈缓过神来,脸上都是笑容,“旁人也就罢了,遣去别的院子里将养,秋桐姑娘是小姐身边的人,这可怠慢不得的,还是小心些。”

说着吩咐身边的两个婆子,“去内间里仔细看看,都哪里生了疹。”

两个婆子应一声,带着秋桐去内间。

程妈妈笑着向杨茉躬身,“这里有奴婢在,小姐回去听消息,”

杨茉听得这话起身就要带着春和出去,走到门口看到院子里站着的郎中却又退回来,“既然已经来了,我还是听听郎中怎么说,秋桐都是帮我磨香料才落了这个病,若是能治,我也好放心。”走出门口又走回来,她就是要程妈妈知晓,她不是开始就抱定主意留下来,让人知晓她提前谋划,会被认为心机太重。

程妈妈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是杨家小姐,现在谁都要谨慎地伺候着,往后如何还要看老夫人、大太太的意思,只得让人支开屏风,伺候杨茉在锦杌上坐下,然后拉起帷帐,让郎中隔着帷帐给秋桐看脉。

杨茉仔细地看向诊脉的郎中,她在现代是内科医生,遇到身上起了疹子的病人都要面诊,这样才能根据疹子的部位、大小、形状辨别出属于哪种。

秋桐得的是急疹,脉象上又会有什么改变?

郎中低声询问,“可有什么症状?”

旁边的婆子答话,“只是有疹,不见有热。”

郎中收回手向程妈妈禀告,“需开健脾除湿汤,疹除则已,不除就要小心防范。”

郎中说的小心防范,就是要将人挪出园子,有了这句话,为了谨慎起见,现在就回将秋桐带去南院的鹿顶房子,从前秋桐就是在南院养着,没想到疹子越出越多,竟低热起来才出了府。

程妈妈忙请郎中开药方。

杨茉看向旁边的春和,春和攥起帕子问道:“小姐问,是什么疹子?”说完不安地看向杨茉。

杨茉轻轻颌首。

、第四章现代医术

帷帐那边的秋桐也紧张地攥起了衣角。

郎中看了看程妈妈,这才回话,“是府上发现的早,现在还不能明确。”

就让郎中这样开方,程妈妈向大太太禀告,事情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杨茉再也不想要那种任人安排,无法掌控的感觉。

这样思量,杨茉忽然想到一个人,“保合堂的白老先生给秋桐看过脉。”

保合堂是杨家最早在京中开的药铺,一直都由白老先生坐堂、管事,白先生年纪大了退避归隐,祖母才换了管事,现如今保合堂被查封了,可是白老先生的医名还在,京中的郎中不乏白老先生的弟子,父亲就说过白老先生脾气执拗,却心正耿直,仁心妙手不图名利,父亲小时候听过白老先生传药经,就是因为没有这份淡泊之心,父亲才没有继承祖业,而是走上仕途。

祖母有旧疾,白老先生因敬服祖父,就算不在京中也会年年上京为祖父上香。杨家在京中药铺生意越做越大,郎中、先生经常出入家门,可回想起来,让杨茉信任的人只有白老先生。

秋桐没有在杨家发过疹子,祖母也不会让白老先生屈尊给秋桐诊脉,现在她说出来,不但是为了震慑眼前这个郎中,还因为白老先生已经隐居,常家无从询问,即便旁人佐证,她的谎言也不能完全拆破。

那郎中果然停下脚步回过身来,在高门大屋中进出,最要紧的就是管住这张嘴,主子问的才答,一句话不能多说,否则就会惹火上身,可是想到保合堂的白尊老先生,仰慕、尊崇之心油然而生,能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听到白老先生从前如何辩症,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当下也顾不得别的,忙问道:“小姐赎罪,不知白老先生如何诊此症。”

如何诊此症……简单几个字,就是已经相信秋桐从前也有过这样的病症。

权利重新回到她手上。

杨茉稳住心神,仔细搜罗着合适的言辞,“麻病身热,小儿常见,先见耳、颈、面,后到胸、背、腹部,最后四肢出现疹团,为玫瑰色斑疹,指压可退色。风疹如是,为粉红色小疹,出疹处与麻病相反,多发于胸背腹部,四肢较少。水痘,多由咳嗽、发热而起,先为丘疹耳后变成疱疹。痘症是恶性起病,来势汹汹,皆由恶寒起病……”

听到杨茉的话,郎中的手抖起来,玫瑰色斑疹,指压可退色……粉红色小疹,这些辩症之法他闻所未闻。

所有的疹病,光从外观上短短几句话就已经区分开来,如何用得着几位郎中就脉案辩症会诊,不愧是白老先生。

“秋桐这病既没有身热,又是局限在几处出现,且大小、形态不一,皆为碰触异物所致,不同于常见几种疹病,白老先生说只需换干净衣物、被褥,不再碰触异物,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药方,疹团自行消失。”

郎中仔细记着杨茉的话,生怕忘记,好半天才一揖拜下去,“今日听得白老先生的脉论,学生受用不尽。”

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杨茉道:“只因为我让秋桐磨香料才会发疹,所以白老先生的话我记得很清楚,依先生看,秋桐的病和上次可相同?”

郎中不敢怠慢又将疹子的形态问了婆子一遍,婆子仔细查看一一对答,旁边的程妈妈不时地看屏风后的杨大小姐。

都说杨大小姐不通药性,却能将这些记得清楚,转念想想也并非没有可能,到底是杏林世家,耳听目染自然也会懂得一些。

郎中问清楚这才道:“在下来看仍是旧疾。”

杨茉追问,“是否用白老先生的方子即可?”

郎中一脸恭敬,“自然再好不过,任谁都难敌老先生。”

杨茉站起身来,心中豁然开朗,这是到了古代,第一次让她感觉到舒畅,“那就劳烦先生开一剂药方。”

郎中又再三谢白老先生,这才去旁边开了方子交给程妈妈。

郎中出了门,杨茉从屏风后走出来,向程妈妈行了礼,“劳烦妈妈了。”

程妈妈笑容可掬,“小姐这是哪里的话,都是奴婢该尽的本分,”说着看向秋桐,“虽说这是秋桐姑娘的旧疾,可还是小心点才好,小姐大病初愈身体还虚着……”

程妈妈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也不好再驳斥,“让人将耳房收拾出来,秋桐过去住两日,等疹病消了再进屋伺候。”

杨大小姐病这三年和从前可是大不一样了,好像多了不少主见。程妈妈道:“那就照小姐安排的来办。”

秋桐看着挡在她前面的小姐,羸弱的身体直直地站在那里,仿佛无论如何也不会动摇半分,不由地眼睛一酸,差点掉下眼泪。

耳房设了床榻,杨茉吩咐春和,“换一套新的被褥。”

春和应了一声忙去安排。

到了晚间秋桐身上的疹子已经消了不少,秋桐笑着将袖子拉开给杨茉看,“多亏小姐,奴婢的病才好了。”

没想到郎中的中药这样好用,若是在现代就要是抗过敏的药物,现在用中药依旧能达到这个效果。

左右没人,秋桐低声道:“小姐什么时候学了医术。”

杨茉兰是没有,她则是在几百年后的医学院毕业,读研究生、进修,还因为陈东下基层求前途的原因挪过好几家医院,陈东有了外心之后,她干脆去援藏,就是在那几年,她的心情豁然开朗。

背叛、辜负,想想不值一提。

援藏时医疗设备也不齐全,她跟着当地的郎中学了不少草药药理,这也算是陈东和小三给她留下的一笔最大的财富。

“我没学多少,不过在祖母那里耳听目染,父亲也教我一些,只不过那时候我不在意罢了。”

说到这里,杨茉看向秋桐,“你小时候得过的病症都有谁知晓?”秋桐这病起的急,又偏偏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