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北之虎-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民军人数不过几万,真要是打起来,不会是国防军的对手。我看这仗八成打不起来。”

“嗯,连曹老帅,玉帅的几十万军队都被彻底肢解了,几万国民军能济得了什么事。”

茶楼里面议论纷纷的时候,广州大元帅府的气氛也异常的诡异。

“对于北方徐世昌提出的和平统一问题,诸位如何看?”一时间没有人发言,孙中山率先打破僵局,出声问道。

孙中山一发问,国民党内资历仅次于孙中山的胡汉民干咳了一声道,“现在的局势和民国元年的南北对峙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北方中央势大,想要统一全国。不同的是民国元年的时候,南方革命志士尚且在大体上掌握了南方局势,现在势力只局限在两广。而北方空前统一,势力比起当年的袁世凯有过之而过不及。国民军眼下难以与中央分庭抗礼。所以我认为应该与中央谈条件,尽量避免武力争端。”

“展堂兄说得对,现在的北洋政府比起以前要争气,而且以徐世昌,叶重为首的奉系势力太过强大。又有中央大义,现在祭起裁军,和平统一的大旗,若是国民政府不同意统一,那破坏和平统一的罪名就要安在我们国民党身上了。”廖仲恺认同地道,“不过此次国民政府不能再重蹈民国2年的覆辙,一定要在军事,以及政治上在中央争取相当的地位。”

“我看民国这个大总统,就应该由大元帅去当。”当下有一两个将领道。

“只要民国能真正走向复强之路,我当不当总统又有什么关系。”孙中山摆了摆手道。“眼下到了这个关头,大家有什么意见也不要藏着揶着了,都摊开了说吧,我带个头,有什么不完善的,你们再补上。”

“刚才你们也说了,民国一统是大势所趋。既然挡不住,那就干脆点,接受北洋政府的意见。不过北洋政府也要同意以下的条款。1,召开国民代表会议,解决和平统一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一切外溢的权利。2,重组内阁,3,重新制定建国大纲,实行三民主义,4,保留国民军现有军事力量,5,扶助农工,若是有可能,与苏俄恢复外交关系,容纳共产党。”

“总体上前四点切中要害,只有国民党进入内阁了,才能更好的促进三民主义在民国的推行。保留军事实力也是为了避免北洋政府日后翻脸不认帐。扶助农工是治国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容纳共产党,也有商榷的空间。不过与苏联恢复正常外交关系,怕是没那么容易。中央和苏联的茅盾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更是在北湖一带与苏俄的关系十分紧张。除非苏俄肯主动退步,否则这件事很难谈。”廖仲恺道。

虽然苏联接济了国民党大批的军火,不过胡汉民对于苏联前两年鼓动外蒙独立一事仍然耿耿于怀,对苏联也保持着戒心,点头道,“不错,苏联人虽然帮助了我们,但是国于国之间从来只有利益,他们未必就安了什么好心思。或许是想利用我们与北洋政府的争端,再次图谋远东以及外蒙等民国的领土。真要是民国统一,内乱消停,在国家领土上面,也是寸步都不能相让的。”胡汉民认同地道。

蒋介石道,“只要民国一统,别说是苏俄了,就是共产党,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我去苏联的时候,能感觉到苏联高层对民国未必安了什么好心。”

孙中山有些不悦地道,“这两年,共产党也为两广做了不少贡献,他们里面也不乏一心救国的志士,虽然党派不同,但要有容人的胸襟,国民党不能搞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把戏。”

蒋介石本来还想争辩两句,但看到孙中山的脸色,终究还是把话吞到了肚子里。

汪精卫居中调解道,“总体上刚才先生所说的都切中要害,除了必要的坚持之外,剩下的可以先看看北洋政府的态度再行定夺。到是这个谈判的地点,是按徐世昌提出的去北京,还是各派代表,另外选择一地进行谈判还值得推敲一下。”

孙中山道,“谈个判要这样麻烦做什么,既然北洋政府要我进京,那我就去北京跟他们谈。”

“先生不可,北洋政府召人进京,然后突然翻脸将人关押的事情也不同没有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年宋教仁遇刺也是北洋政府做的下作事。”

“怕什么,不过是进趟京,我看徐世昌和叶重都是爱惜羽毛之人,断然做不出这种事。”孙中山摇头道。

¥¥¥¥¥¥¥¥¥¥¥¥¥¥¥¥¥¥¥¥¥

“杀…。。”震天动地的火炮声中,超过百架的飞机在天空中剿杀,六七十辆库伦式坦克剿杀在一起,地面的火炮比起夏日的炸雷还要响。两边阵营将近十万人。每边机枪的装备量都高得惊人,在东亚绝对是最顶级的。

“叶巡阅使阁下,看来你的东北军,哦,不,现在应该说是国防军了。你的军队这些年的进步还真是不小。”英国从奉天城赶过来观看军演的武官不由惊叹道。列强各国陆军中现代化的武器,该有的东北几乎都有了。不管是轻重机枪,还是冲锋枪,迫击炮的火力都极高。就是军演中出现的重炮都超过了两百多门。而且士兵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这样的军队就是拉上欧洲战场都不再是鱼腩部队了。

“人总是要进步的,东北奋斗十几年,总算是初步赶上世界的潮流了。”叶重没有太过得意。眼下的军一级对抗演飞,上场的六个师都是东北新训练出来的改编师,另外还各配制了一个重炮旅。如果此时的日军不在火炮方面进一步加强的话,也要被打得满地找牙。当然,真要是碰上几十万人的战争,叶重一时间也是没办法给每个军都配一个重炮旅的。眼下不过是把最好的装备拿出来晒一下,给南边一些省份的督军一个下马威。

“好,好啊。这样的兵才能称得上是国防军,比起当年的北洋七镇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如此强军,何愁国家不兴,何愁民族不兴。”直皖战争徐世昌没有亲眼目睹,不过此时亲临现场看这场无害的军一级演习,带来的震撼力并不比实战差多少。

其他像王士珍,靳云鹏,孟恩远,阎锡山,张广建等北洋新军建立时走过来的老人均是一脸的震惊。

至于安徽督军马联甲,江苏督军齐燮元,现任的江西督军蔡成勋,浙江督军卢永祥等人更是一脸的后怕。传闻中的东北军再怎么能打,终究不如亲眼目睹来得更为真实。

“诸位以为如何?”叶重放下望远镜对齐燮元等人笑道。

“国防军不愧是能战胜日俄的军队,相信民国一统的时间,指日可待。”齐燮元吸了口气道,本来还有些侥幸心理,不过此时的那丝侥幸却是被完全打破了。山东与江苏接壤,并无险可守,并且中央的海军随时可以从上海登陆,真要是动起手来,这仗根本没法打。

第四卷 第397章 北巡

自从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军一级对抗演习之后,安徽,江苏,江西等三个省份的督军都开始老实下来。

几个省份率先响应中央的号召进行裁军。三个省份,每省保留1个师的部队。并且正式编入国防军序列,军权直接归属于国防部,三省督军改任省长的职务,不再分管军队。军费开支由中央直接剥给军需部门,然后下发到军队,不再由省政府经手。并且由国防部直接派军官对各省部队进行整编。

国防部的力度着实让中央不少人心里捏了把汗,若是事情操之过急,难保一些督军不会奋起反抗。不过此时叶重已经派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在宿迁,连云港一带驻扎了好几个师。

至此,三个省的军权彻底收归中央手有。不过世界上有听话的人,也永远有不听话的人。卢永祥心里还颇为矛盾,犹豫着是否该交出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浙军。

就在卢永祥犹豫不决的时候,赵恒锡在湖南却打出了自治的旗号。宣布脱离中央,妄图当个湖南王。

不过由于寒冬已至,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东北军只是屯兵在湖北,暂时并未做出过多的举动。但为了为随时入湘,叶重另外将李安群的国防军第30师调到了湖北,进入通城,平江一带。在奉日战争之前,李安群本来就在这里训练了一个混成旅,起着保境安民的作用。第30师里面将近一半是湘军子弟兵。虽然已经离开了这里三四年,不过这里的人仍然还没有忘记李安群这个湘东北镇守使。国防军在通城和平江站稳脚跟,即使不做任何动作,也能给赵恒锡带来不小的压力。

就在两湖气氛紧张的同时,几列火车驶出北京,火车直接北上途经归绥,内蒙与外蒙的交界处停下。南戈壁省汗博格达县境内的奥云陶拉盖地区,从包头到这里百余公里的新干线已经搭成,火车直接驶进了矿区车站。

“兴帅,矿区有些冷,要不直接去车间看。”闻讯早已经侯在这里的矿区负责人杨跃金和声细气地道。

“车间总是要去的,我没有那么金贵。”想当年剿灭白音达赉的时候,洮南的冬天天气不会比这里来得更暖和。

矿区大多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不过矿区仍然有上万人干得热火朝天。数十台挖崛机也混杂在其中,人的吆喝声,机器开动的嘲杂声混杂在一起。

虽然天气严寒,但那些干苦力的人身上很少看到辛苦的神色。

叶重很久没有置身于这样的场面中了,长期与民国的一些高层混在一起,过得也有些乏味。难看看到眼下这般热闹的场面,摆了摆手,让一干警卫离得远一些,在这矿场之上总算显得不算那么惹眼了。

叶重从傅大野身上拿了根烟点上,抽了几口,附近几个近一点穿着破旧棉袄的中年有些羡慕地向叶重这边看来。叶重手里拿的东西,自然不是他们平时用纸包一点烟草点着的东西可比的。

“大野,把烟分给他们。”叶重笑了笑道。

叶重穿着军大衣,旁边还有两个体格魁梧的警卫,另外矿区的总办杨跃金也陪在旁边,光是穿着上就与这些苦力格格不入,近一点的劳工们对叶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