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寅松忙地头称是,张老三见管家愿意收人,转头低声吩咐道:“你先在里面好好呆几天,等开了城我来寻你。”
薛寅松忙拉着他:“不是卖身吧?”
张老三笑道:“他家的车夫老人过身回老家去了,你临时替几天。”
薛寅松皱眉:“我不会赶车。”
“轮不到你赶车,你就坐在车夫旁,等车停了递个踏脚凳就行,若是遇到买什么东西,就帮着搬货,这是副驾的职责。”
那头管家走了几步见他没跟上,皱着眉头训斥道:“快跟上!还要我等你么!”

要说这副驾的活还真不轻松,每天凌晨先跟车上山拉泉水,回来再帮厨房拉菜,中午吃过饭,下午帮着花匠移植,等晚上要运送完垃圾才能歇息。
幸好薛寅松以前也是吃苦耐劳的人,虽然开初对早起有些不适应,不过没多久便自动习惯。虽然劳作是辛苦了点,但吃得也还不错并不克扣下人。
如此平静的过了十来天,薛寅松到底还是耐不得久呆,他出来已经快月余,实在是担心家里,更怕小秀才牵挂。
只是这王府进得出不得,没有王府的腰牌根本别想出门,若是出门公干时间又卡得紧,根本没空溜到城南打听消息。
在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反复煎熬下,他反而瘦了一圈,同住的仆役见他情绪低落,得知他想回家,劝慰他说月底有假。
论王府规矩每人每月都有一天假,一般都是月底休,薛寅松算算自己进王府快二十天,再忍耐十天便好。

这天薛寅松照例做完事情冲好澡回房,其余三人正躺着胡乱说些闲话,男人凑在一起免不得聊起女人,三人都有媳妇,也不知谁开了头互相开始攀比谁家女人更贤惠。
薛寅松闭着眼睛没搭腔,一人笑道:“薛兄弟,你成亲没?”
薛寅松含糊应了一声,另外一人笑道:“咋不说话哩,来,说说你媳妇,长得怎么样?身条子好不?屁股大不大?”
其余两人都笑起来,一人骂道:“娘嘞!你个狗日色老鬼,一问女人就先问屁股!”
被骂作色鬼的男人笑道:“女人嘛就是要屁股大才好,你们懂个球!女人屁股不大不好生养!”
薛寅松懒得凑合话题,哼哼两声便装睡,其余几人见他不理,便识趣的没在招惹他。
突然,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地面也震动得厉害,桌上的几个粗瓷水碗也摇晃不停,几个人唬了一跳,翻身起床;黑暗之中并无异象,只是远处有嘈杂的人声及火光。
几人看了半天摸不着头脑,一人问道:“是不是打起来了?前面听说要打仗哩!”
“肯定是!你看这阵势,不是打起来了还有鬼?”
“娘的!我家就在城外呢,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
一个年纪较大的汉子驱赶三人:“都睡觉去!都睡觉去!现在也出不得府,就算有事也与我等无干,一会管家看见又要骂人。”
几人缩回屋里,果然听见远处管家骂骂咧咧的走来,三人惴惴不安,只有薛寅松心里暗喜,一打起来就可以趁乱出城,这几天可千万别错过张老三的消息。
可人算不如天算,薛寅松这几日虽然手脚麻利快出快回,却并没等来接他的消息,不但如此王府还不再外出取水买菜,连旬假也被取消。
这样熬过三天,薛寅松终于坐不住,偷偷准备了一根长绳连夜翻墙出去碰运气,谁料运气也不是随便就有的,刚翻上墙就见墙外站了不少士兵,只得又缩回头继续睡觉。
又瞪着眼干等了两天,张老三终于上门接他,管家虽然放人照例骂骂咧咧,好在张老三同时送了个人来顶上算数。
薛寅松出门才是大吃一惊,到处残墙败壁竟然是战况惨烈,张老三道:“别看了,快走吧。”
“哪方赢了?”
张老三傲气的答道:“自然是福庆王爷,哦,不,如今该叫皇上了。”
薛寅松心里微微吃惊,但立刻镇静下来:“这路不对啊。”
“小王爷力荐你,皇上因此特意召见。”薛寅松归心似箭,闻言如同泼了盆凉水:“我……这没有衣裳啊。”
张老三这才有了些笑意:“不打紧,你小心说话就是。”
薛寅松只得硬着头皮走,只是并未如他所想进皇宫,而是来到不远一座大宅门前。
门匾一晃而过也没看个分明,两人被引进宅子,张老三站在廊下道:“你从这里进去穿过小花园便是书房,我在此等候。”
薛寅松抬头一看,远处有间精致青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便辞过自己前行。
刚走到门口,一个书童模样的候在门边,见他来了轻声问道:“可是富春县的薛寅松?”
薛寅松忙应道,小童掀了帘子示意他进去。
这是间标准的书房格局,迎面一个古董架摆了几样画插,转过去只见两人站在桌子边说笑,其中一人正在挥毫画画。
薛寅松犹豫两下没敢动弹,那边站立一人抬头笑道:“薛兄,快来!”
薛寅松见是小王爷,这才放松了心情,笑道:“原来是你,不是说皇上宣我么,害我紧张半天。”
俯身画画之人立起身来,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这一瞥不打紧,却瞥得薛寅松差点咬掉舌头。
此人不过年纪三十些许,狭眉长目说不上有多好看,却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眼睛并不大,可看人时一闪而过的精光似乎能透视进五脏六腑。
薛寅松被他扫了一眼,禁不住抖了一下,立刻跪下磕头:“参见皇上。”
小王爷笑道:“皇上,这便是我跟你说的薛寅松。”
皇上轻轻嗯了一声,转身润了润笔问:“听说你几样事,还颇有点传奇,所以招你来见见。”
薛寅松低伏着不敢抬头:“皇上明见。”
小王爷被这不伦不类的话逗得暗笑,皇上也带了一丝笑意,搁下笔道:“起来吧。”
薛寅松这次可学了乖,站起身退到一边垂首低头,皇上跟小王爷说了两句画上的事,转头问道:“我听扎斤常夸你能干,你可愿意留在京城做官?”
小王爷笑道:“皇上的恩典,你还不快谢恩?”
薛寅松心下大急,只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委婉表示,只得硬着头皮噗通跪下:“薛寅松乃是一介布衣,按说皇上恩赐本应磕头谢恩,只是我……草民另有隐情,不宜……不宜留在京城。”
“哦?”
薛寅松道:“草民只上过半年书塾,大字也认不全几个,况且乡下人粗野,若是冒然留在京城,不但给皇上出难题,就连草民自己都……扛不住。”
皇上脸上又多了两分笑意:“这有什么打紧,请个能干的师爷便是。”
薛寅松遍体微汗,硬着头皮又道:“草民手笨眼拙,除了种田别无长处,况且、况且、况且……草民有男妻,平素藏匿在乡间还算自在,若是来了这京城,恐惊吓长安百姓。”
皇上朗声大笑,好一会收声才道:“果然是个活宝,好了,准你回乡便是,快滚!”
小王爷也忍着笑道:“薛大哥挺有才能的,如今在富春县经营一家米铺,听说做得有声有色。”
皇上笑道:“说来听听。”
小王爷便把当初开铺子的事拣了点来说:“头脑挺精明,值得任用。”
皇上笑道:“行了,听了一堆好话,不就是你想去么?得,朕准了。”
小王爷欣喜道:“叩谢皇上隆恩。”
薛寅松听得稀里糊涂,皇上笑道:“好啦,你的事已经准了,过来看看这画。”
作者有话要说:我已经连续5天没断更了!!
附带说一句,本文倒计时。




、没得逞

薛寅松退出来,一旁小童忙嘱咐道:“出去左转到偏厅等候。”薛寅松只得依言去了,空等了两盏茶功夫。
“坐下坐下,”小王爷人逢喜事精神爽,进门便招小童上茶:“托你的福,我可以带兵回北方了。”
薛寅松忙道恭喜,小王爷笑道:“还想开铺子么?我给你投本钱。”
薛寅松摇头:“一个够了,太多了没什么精力。”
小王爷稀奇道:“你不是有鸿浩之志么?如今怎么蔫得很。”
“京城这一个月有点感悟,突然觉得什么都是过眼浮云,如今只想回去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便知足。”薛寅松苦笑道。
“哈哈,好,这便送你出城,来人!备马!”

农家一般喜欢在院子里种点丝瓜藤,夏日里遮阳避暑很是好,等太阳下山打桶冰凉的井水把石桌子冲冲,可以一直呆到睡觉才进屋。
薛寅松躺在院子西墙下的丝瓜棚下舒服的叹口气,刚吃了两牙冰镇的西瓜,凉气从口到胃,热气顿时消退大半。
他刚赶回来时家里真正乱成一锅粥,薛老爹和小秀才正在争谁上京找人,见他回来愣了愣,齐齐把火发到他身上。
薛寅松无缘无故受了一通气,两头哄了才算数,等晚饭时分坐下来吃饭时,他才开始吐苦水讲自己怎么不回家。
薛老爹感慨道:“回家就好,回家就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薛寅松忙附和:“是,这次出去,再也不想走了,以后都留在家里。”
小秀才很高兴:“红香和强子也回来了,在乡下陪着环姨呢,既然大家团圆,咱们也回乡下去住几天吧,反正这铺子也没米卖,空着就空着。”
薛寅松笑道:“好。”
薛老爹本也放心不下家里,见他们愿意回乡下赶紧催着走,一家人开开心心跳上牛车回陈家村去也。

要说老爹手脚就是勤快,一回家就惦记着下地插秧,强子自然二话不说积极响应,薛寅松也只得陪着去。三人干了两天终于干完,回来还没喘上半口气,老爹又发言了:“那新盖的鸡棚子还没弄完啊,看你累的,要不明天去弄吧。”
薛寅松呻吟一声瘫倒在躺椅上:“我的爹,休息一天行不行啊。”
薛老爹不松口:“农家活忙时忙,闲时闲,现在要什么休息!赶紧起身去洗洗,看你一身脏得跟个泥猴子似的,别脏了躺椅。”
薛寅松不情愿的起身,长辉忙凑过来:“阿坝,今天有肉哦,有肉。”
“啥肉?”
“爷爷吩咐去买的肉,说这几天下田辛苦了。”
薛老爹假装没听见,咳嗽两声跑了,薛寅松笑起来,摸摸他的头道:“那你晚上多吃两块。”

吃过晚饭,秀才领着两个孩子出门溜达,强子把薛寅松推进门,碰一声关上:“哥,我跟你说件事。”
薛寅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