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疯女人一头乱发,脸色蜡黄骨瘦如柴,浑身更是酸臭难闻,见了生人也不惊,只抱着枕头前后的摇晃。
里正皱眉转头对薛寅松道:“赶紧叫陈良家的来领人吧,这男女总是有别,好好的带回去洗个澡。”薛寅松应了一声,忙去院子外叫了陈良女人进来,又将些好的衣衫被子等抱了送她们过去。
那疯女人也不哭闹也不傻笑,乖乖的便跟着走了。
薛寅松完全没有内疚感,在他看来,他为陈家村除了一害,这疯女人又得到了好归宿,简直是件两全其美的事。雷大汉什么的,有手有脚,还是自己好好去努力营生吧。

地里的麦子终于黄透了,薛寅松和老爹起了大早取了镰刀上地里收割,天空已经透出点阴,一两天之内必定有雨,得要抓紧抢收。
刚割了几把,小王爷来了,还给带来十个人来帮忙。
“来,一边站着,让他们割麦就行。”
薛寅松笑道:“这怎么能行?”
小王爷理直气壮:“这是当然,以后你就是掌柜,哪有亲自做事的道理,你放心,这几个人以前都是种过田的,他们自会做好,来,我带你见一个人。”
“原来是人到了。”
“你见了便知。”小王爷心里高兴,拉着他就走,去的却是薛寅松自己的家。
只见新屋新桌边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秀才,另外一个却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厮,那小厮年岁不大,虽然身量未足却并不是那种病态身弱的类型,眉目见自有股英气。
小厮正和秀才说笑,一抬头见了小王爷欣喜的站起来:“小王爷。”
小王爷点头,转身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好友,薛公子,名寅松,以后你就住在他家。”
“是,王爷。”
薛寅松点头含笑招呼道:“你好。”
“……”
好吧,古代没有这打招呼的方法,薛寅松无趣的摸摸鼻子,咳嗽一声:“我的意思是问,路上可好?”
“你不用跟他客气,他原是我帐里的亲兵,北疆的蛮子,那年匈奴来袭我救了他,看他没去处才收在营里,你叫他扎斤就是。”
扎斤笑道:“我是汉人和匈奴人生的。”
薛寅松看看他,果然见他发色并非纯黑,眼珠也带了些微黄,笑道:“看你汉人血统还是占了主要。”
扎斤笑笑,小秀才忙道:“人家赶了几天的怕也累了,我们都出去让他休息一会吧。”说着拖了薛寅松出门。
久别的情人自然是需要单独的相处机会,薛寅松走出来合上门道:“以后他就住咱们家了,又多了一个人,这小院子快要挤不下了。”
小秀才笑道:“谁叫你到处张罗些人来。”
薛寅松伸了个懒腰小声道:“都是必须的,一个是儿子,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这个更好,是小王爷投钱的保票,活银票啊。” 

作者有话要说:更三章,下周一前有事外出,不更文,另:本文进入完结倒计。




92

92、谈未来 。。。 
 
 
薛寅松忙完回家,见整整两亩麦堆在院子里,状如小山般高。
“这就好了?”
薛老爹笑着答道:“小王爷那些人可真不赖,手脚勤快不说关键还都是熟手,该做什么完全不用招呼,自己就去做了。”
薛寅松转了两圈还有点不适应:“那接下来要干嘛?不能老堆在院子里吧?”
薛老爹道:“得要移进屋里,还不能直接放在地上,下面要用油布垫着防潮,我家还没油布呢,只能先借块来用。”
薛寅松立刻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卖粮!得尽快卖粮!爹,小王爷还在咱家没?”
薛老爹摇头:“下午走了,那扎什么斤的在屋里睡觉。”
薛寅松立刻往外面跑:“这两天可能有雨,爹,你得抓紧把粮食移进屋里,油布就不用了,我保你半个月就能卖粮!”
薛老爹见这架势得要自己一个人把麦子弄进屋,不由在后面跳脚:“你给我回来!你个兔崽子,这么大一堆麦让我一个人搬,坑你爹呢!”

既然小王爷答应了要拿钱做生意,薛寅松自然毫不犹豫的就开口提要求,现在雷大汉走了,最紧要的就是在县城里开店铺,将整合的资源往县城里输送换钱,以图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有些什么要求?”小王爷坐在里正家的院子里晒太阳,一面悠闲的喝茶。
“地段好,房子大就成,还要请风水师看看。”
小王爷摸着下巴想想道:“要不这样,你自己去选铺面,选好跟管家说一声就成。”
“那多麻烦,我和管家一起去。”
“开张的时候大闹一下镇镇场子。”小王爷想想又道:“新开张的店铺总是容易招同行排挤,开张时闹一闹也好,让他们少来找你麻烦。”
薛寅松摇头:“需要的时候再来麻烦小王爷,平素么还是按正常的顺序来,底牌总是要最后才打么。”
小王爷听了,点点头赞许道:“好,但凡要我出面或打招呼的,只管开口。”
薛寅松笑道:“我还真希望永远都没那一天。”小王爷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薛寅松很明确,就是富春县的长桥巷。
富春县城被阳江分为两半,南面算是商业区,长桥巷就在城南长桥旁,巷子也不长,但城里大半数的米商盐商都盘踞在此,可说是盘龙卧虎。
薛寅松走过去站在巷子头,别家都不看,抬手指向头一家春风客栈道:“就要这一处。”
管家一愣:“客栈没说要转让啊。”
薛寅松又道:“那十丈之内的店铺都可以,面积要大,我家那院子见过吧,至少两个那么大。”
管家愣了:“要那么大?做什么用?”
薛寅松道:“别有用途……不过这费用太贵,这样吧,先来间小铺子,多大都行。”
“……”管家虽然跟着小王爷有七八年,还真没见过主意变得哪么快的人,忙重复一遍道:“只要一小间?”
“先来一小间吧,”薛寅松想了想肯定的说道:“以后再扩大,以后他们做不下去,估计能贱卖给我。”
管家看看四周摇头:“这怕是富春县最热闹的地方,贱卖的希望不大。”
薛寅松只是笑,也不回答,又叮嘱一遍:“桥头十丈之内,太远的不要,尽快买下来,新店开张还得刷刷墙什么的。”
甩手掌柜说完就走,剩下管家干瞪眼,他好歹是王府的管家,在这鸟不生蛋的地方竟然被当成了跑腿小厮用。

薛寅松家的麦子早种一个月,一个月后他家租客的18亩地就能收获,这边店铺找到装修好开张,先把他家的麦子顶着卖,等那边麦子一收就能大量上市销售。
秋末的稻子也如此,不仅如此,他还要争取在秋末时把全村的粮食拽在手里,收到自己店铺里卖。
陈家村是离富春县最近的一个村,如果他把村里的粮食全部控制,那县里的粮商想要粮就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高价收粮,二是到远处收粮,不管那种方式都得提高成本,若是他再把粮价压在平时的水准卖,想必几年之后,富春县这一条街绝不会超过三家粮铺。
除了粮食,还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开发,比如蔬菜啊,猪肉啊、鸡鸭鱼蛋等等,他要让所有陈家村能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都摆到店铺里去卖。
而这不过是一个试点,如果能做得好,还可以复制开来,在全国进行推广。

薛寅松问小秀才讨了一大张纸,占据桌子写写画画,好一会才满意的抬头捶腰。小秀才好奇,凑过去只见纸上画了数个圈圈,又用线条拉着到处跑,旁边支楞着奇怪的符号,仿佛一张诡异的蛛网。
“这……”
薛寅松笑道:“这是我的构思,比较乱,不过已经成型,接下来咱们得大力发展金元宝合作社,你把上次给你的契书翻出来,再照样子给我来个100份。”
“……”考举人不是为了给你当手抄公!
薛寅松忙安抚道:“给钱,给钱,每抄一张给银一两。”
小秀才想想还是亏:“人家举人老爷动个笔,至少上百两。”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你看街头代写书信的才2文,而且那2文至少要写够3张纸,我这才一张呢。”
“……”
薛寅松想想又问:“媳妇,你真的没有听过茽太公这名么?我怎么就觉得那么熟悉呢?”
小秀才又苦苦思索:“真的没有,那日你说了后,我还想了很久,我虽未曾读过兵法,但也听说过些人名,这茽太公的确是未曾听过。”
薛寅松叹了口气:“难道是我记错了,为何我老觉得似曾相识呢。”

薛老爹的声音响起,在后院暴跳:“老虎!你那四大爷还没喂,你看在笼子里刨得个厉害的,把鸡鸭都吓着了!”
薛寅松看看天色也差不多了,站起来收好纸赶紧去后院,先把狗拴在前后院的通道处守着,然后把狐狸们放出来溜达。
六个月的狐狸已经很大个,因为顿顿不拉吃得荤素又搭配,四个崽子很是精神一出笼子就围着薛寅松转,一个叼衣角一个扯衣袖,总之主题就是赶紧开饭。
扎斤从外面溜达一圈回来,正来后院找水喝,看了几只狐狸有些惊奇:“薛大哥,你养狐狸?”
薛寅松点头:“恩,养了四个,准备冬天剥皮做衣服。”
扎斤很是新奇,远远站着看了好一会笑道:“真没想到这野物也有人养,竟然能养活。”
薛寅松笑道:“我这不也是瞎倒腾么。”
扎斤笑道:“等冬天硝皮的时候我能帮上忙,保管皮又好又薄而且用多少年都不掉毛。”
“好啊,”薛寅松笑道,“那这四张皮就交给你了。”扎斤笑道:“行啊,这皮卖不?我买一条,小王爷正好有一件灰狼皮大氅,但是狼毛粗硬扎得人脖子难受,有这皮正好给他配个毛领。”
薛寅松爽快答道:“行,到时你自己选一只就是。”
扎斤看了会走进后院,见猪鸭鸡什么的很是羡慕:“在草原上都是居无定所,哪里的水草丰盛了就往哪里走,有的时候一年两年都见不着一个人,虽然流浪是草原人的天性,但如果能定居也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这样热热闹闹的养一院子活物。”
薛寅松道:“这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方式不同,我们耕种养殖,一年到头不停的劳动,而你们是获得大自然的恩赐,牲口的自然繁衍,其实我们花的劳动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的劳动在耕种上,你们的劳动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