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身体时常患有小恙,所以觉得世事无常,我也想为孩子积德。”卿婷的确是为怡嫔做回向功德,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修身养性,不过不能指望她自此成为大善人,雍正信了一辈子的佛,可该狠戾的时候,从不心慈手软。
“那朕不打扰你,念佛经既为了怡嫔,也为了孩子,自己也可得些益处,改明个朕和皇后一起诵经吃斋。”乾隆起身,他还有“正事”要忙。
早就盼着您滚了,谁愿意留下你耽误你办“正事”。
皇太后听卿婷说要请宫妃协助管理宫务,并不反对,对乾隆和卿婷说:“皇后向来尽心尽力管理宫务,这些年也不容易,最近宫里的事越来越多,皇后既然身体不适就该好好休息,找个人协助你是应该的。皇帝,哀家看纯妃最合适,她是贵妃,侍奉皇帝多年,以前也曾协助过皇后,这次还是她吧。”
乾隆笑道:“皇额娘说的是,儿臣和皇后也觉得纯妃担当得了此任,不过皇后还想找个人手,想从舒妃和令妃中择一人,一同随纯妃协助皇后。”
皇太后想了想,说:“舒妃吧,她的规矩是不错的,入宫时间也久,出身也好,能压得住人。”她见皇上想说什么,便道,“令妃不是不好,但是之前她未生育就升为妃,已经够引人注意。”
乾隆向卿婷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来。
卿婷接到乾隆的眼色,便浅笑道:“可是现在令妃生有七格格和十四阿哥,为皇家开枝散叶也算有功,而且她跟随孝贤姐姐多年,规矩也是让人称道的。”
皇太后自有她的思量,正如卿婷所言,令妃生儿育女,都出生在鬼月这个“好”月份;她是孝贤身边的奴才,奴才该有的规矩,她有没有她自个心里比谁都清楚。皇太后神情变得略为严肃,说道:“皇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她自个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哪里能分心,七格格和十四阿哥身体都不好,尤其是十四阿哥,才几个月大。对哀家而言,除了皇上龙体安康,再就是咱们皇家的香火,令妃再好,也得先把哀家的孙子孙女照顾好,再说了,令妃自个身体也够柔弱的,眼见着要过年了,事情越来越多,她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协助皇后处理宫务吗?就算两边都照顾全了,她那身子能吃得消吗?”
乾隆听皇太后这么说,只能说道:“还是皇额娘考虑得周到,朕本想着令妃温柔娴淑,谨慎守礼,担得起这个重任,如此说来,还是舒妃更为合适。”
卿婷也起身说:“原先想着舒妃妹妹和令妃妹妹各有所长,不知选谁好,所以才烦劳皇额娘拿个主意,现在看来,儿媳到底见识浅薄,有疏忽之处,还请皇额娘多费心。”
皇太后明白,想让令妃协助皇后,是乾隆的主意,皇后心里能愿意才怪。“这怎么能怪你,你要不是精神不济,也用不着让别人帮你。皇后,这后宫的大事还要你自己拿主意,她们也只能协助你而已。”
》
“儿媳谨记皇额娘教诲。”卿婷就知道,看令妃风头过盛皇太后心里不舒服,如果她同意,这个意见又是皇上皇后商量过的,连带着皇上会高看一眼皇后,现在皇上皇后的关系她可以接受,但不想他们再进一步。
皇太后的确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她不会选择令妃。至于舒妃,这宫里没有皇太后不想知道的事,人糊涂也好控制,被皇上漠视了那么些年,不可能借着这次机会翻身,何况,她看了一眼皇后,她最近聪明了不少。皇太后平素也吃斋念佛,因为她的地位让她有了表现慈爱的机会,不过皇后最近吃斋念佛不代表她就真的吃素了,她深知,作为自己儿子的皇后,要真吃素就会被别人吃了。
“皇额娘,儿媳还有一事相求,不知道皇额娘能不能把晴格格借给儿媳一会儿?”卿婷笑道。
皇太后也笑道:“你借她做什么,难不成你有了一个兰儿还不够,想拐走哀家的晴儿?”
卿婷笑道:“皇额娘,儿媳倒是想拐走聪明伶俐的晴儿也不能呐。这几日儿媳精神着实不济,处理完宫务后,还要教导孩子,未免力不从心,所以想让晴儿去帮儿媳教永璂读书识字,兰儿虽然也认字,但不过是不做个睁眼瞎,不比晴儿,所以还请皇额娘忍痛割爱,把晴儿每日借儿媳两个时辰。”
“你呀,就是要跟哀家争,人要争,好东西也要争。行,桂嬷嬷,去把晴儿叫来,顺便把哀家那一颗老参拿来,给皇后补身子。”
“皇额娘,儿媳可担当不起。”
“拿着,一定要拿着,有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你不敢亏待我的晴儿。”
“嗻,那皇额娘儿媳可就要多拿些东西,多到慈宁宫蹭几次饭。”
一会儿,晴儿跟着桂嬷嬷进来,皇太后把卿婷的意思跟她讲了,晴儿笑道:“承蒙皇后娘娘看重,只是晴儿才疏学浅,怕耽误了十二阿哥。”
“只是简单的教他认字,懂些满文,这孩子不是很聪慧,还要晴儿多费点心,这孩子被本宫宠的厉害,学东西学不快,倒是能问出一堆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本宫都被他问的头都大了,真后悔平时没多看几本书。”
“好啊,原来是自己不会教了,拿哀家的晴儿顶缸。晴儿,你放心,大胆去教,让皇后看看,怎么教孩子。”
晴儿笑道:“既然老佛爷有命,那晴儿只要担起这个差事,不过,教差了千万别
怪晴儿,要是教好了,皇后娘娘别怪晴儿夺了风头,也别忘了晴儿的奖赏。”卿婷对晴儿平素不错,所以她也大胆开着卿婷的玩笑。
“放心,忘不了,本宫的私房随你挑。”
调笑了一会儿,卿婷起身,道:“皇额娘,皇上,儿媳先带着晴儿过去,那事还得跟纯妃和舒妃说一句。”
“也好,朕还有事要跟皇额娘讲,皇后先行一步。”
乾隆从桂嬷嬷手里接过茶壶,亲自给皇太后续茶,皇太后也不多言,安静的享受乾隆的孝心。
“皇额娘,儿臣想把令妃的分位再往上升升。”乾隆见皇太后默默喝着茶,便开口说道。
“皇帝,这恐怕不妥。”皇太后心里不舒服,包衣出身又得宠,还被封为贵妃,多像当年的年妃。皇太后不得宠爱,多亏生了个好儿子才成了太后,但是当年的妒忌和忿,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再说了,年妃的家人到底拿得出手,曾经一段时间还是雍正的左膀右臂,皇太后虽说是满洲人,但家世浅薄家人拿不出手,只能从小小的格格开始熬,看着年妃做侧福晋成贵妃,心里的怨恨越积越多,一个男人数个女人,不平衡的宠爱让人发疯,再厚道的人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变得尖酸刻薄,何况皇太后本身就不是厚道人,又被环境所迫生生忍了数年,凡是能勾起她那段回忆的女人,她从心底都是厌恶怨恨的,她既想让她们过的比她当年还不如意,又想她们各个仰望她,奉承她,把她高高捧着。
乾隆心里不悦,但皇太后的口气不像一口回绝,便说道:“这事也就是跟皇额娘商量商量,后宫现在贵妃、妃、嫔人数都不足,而且儿子也是因为令妃生了小十四,心里头高兴,再说令妃跟着儿子这么些年,又是孝贤身边曾经伺候的人,很得儿子心意。”
“难道皇额娘这点事都不清楚么,要不是她得你心意,为什么要让令妃从贵人升为嫔,又升为妃,那时候她连个孩子都没有,当时皇额娘反对了吗?没有啊,可是贵妃不同于妃,皇额娘是希望你在此事上慎重。现在的纯贵妃也非旗人,皇额娘的意思皇帝应该明白吧,你再把令妃提升为贵妃,让别人瞧着,好像这后宫成了汉妃的天下。”再尊贵的的身份也是自己的儿子给的,跟儿子离心对她不利,可是口气上,还是有些
不悦。
乾隆有些尴尬,笑道:“儿子明白皇额娘的意思,只是……”
………………
乾隆要和皇太后说的,无非是要皇太后同意提升令妃为贵妃,卿婷并不十分担心,乾隆好面子又强硬,能让他稍稍改变,或者说稍稍延迟他的计划,只有皇太后。卿婷看得出,皇太后虽然不动声色渡过那段时光,但是从未甘心过,很多事情都能勾起她内心的愤怒,但她那么能够隐忍,即使因为养尊处优多年,偶尔显露出些真实情绪,可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那么多年,她很容易快速带上面具,所以卿婷不担心她说服不了乾隆,至少能把事情拖一拖。
卿婷把心思放到身边的人身上,跟晴儿促进了解,养好儿子女儿。生活中总有让人讨厌的事,引起人的愤怒,可不能因为那些事而不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提升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乾隆的小心眼开始起作用,或者是迁怒,亦或没了兴趣,他突然下旨追封怡嫔为怡妃,然后就消无声息。卿婷翻了个白眼,这是什么意思,想告诉别人,令妃以外的人不值得提升,活人还比不上死人。
作者有话要说:梅花不要太急着摘,不过就是这几章的事。
、第十一章 过渡的一章(捉虫)
忻嫔生了个格格,排下来是八格格,老佛爷有点失望不是个孙子,乾隆略微遗憾了一下,反正不是很宠她,生儿生女影响都不是很大,儿子多了好,可不是宠妃生的,终究缺了点什么,让他少了很多宠爱(五阿哥例外)。
卿婷带着永璂去看了一次八格格,这孩子叨念了半天,想看看小妹妹。“好小,好软。”永璂用手指轻轻碰着八格格的脸,遗憾八妹妹不能和他一起玩。
卿婷把永璂拉到身边,说道:“别把八妹妹弄醒了,八妹妹当然小,还不能陪你玩。陈嬷嬷,帮本宫转告忻嫔,好好休养,照顾好八格格,本宫还会来看忻嫔和八格格的。”要没记错,八格格也是早年夭折,跟六格格一样,忻嫔命也苦,两个女儿没一个养大。
说到六格格,卿婷想起福尔康,她怎么翻不到乾隆想给福尔康定亲的回忆,尤其是定亲的女方是六格格,她想遍了宗室里能称得上六格格的姑娘,还是找不到,照福尔康对紫薇说的话推测,所谓的指婚该是一两年前的事,可是现在福尔康还是个三等侍卫,能不能在乾隆面前露脸还是问题,连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