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顺出什么宝贝,贩卖古董是做不成,不过宫里的太监对鉴定古董都有一定的水平,宫里宝贝见多了,练出来的眼里,他琢磨着能到古董铺子里寻个活,要不然,就再去伺候人,反正做了大半辈子,早就熟练了。
于是徐太监到京城中寻活计,中人把他推荐给了沈太太卿婷,卿婷看中他的精明能干(宫中环境险恶,早练就了一肚子功夫),有应变之才,留他在铺子里辅佐协助业务,正好用上他多年跟王孙贵族打交道的经验,谁家富有,谁家富有,谁家好面子爱死撑,他都清楚得很,怎么让那些人心甘情愿买沈家的货,他的主意多多。
卿婷对徐太监有恩,卿婷白字黑字保证将来生养死葬,沈家年龄大的佣人,从未像其他人家,年龄大了不能干活就被用少许钱打发了,有家人可靠的,逢年过节还能收到他们夫妻的红包,算是对他们为他们做事多年的回报,没有亲人可靠的,就留在沈家养老,顺道带带新人,因此大家都称赞沈氏夫妻仁厚。徐太监被侄子冷了心,遇到沈氏夫妇,自然感恩戴德,他见卿婷二十八岁才有了身孕,直说是沈氏夫妇平时做善事得来了善果,有送子观音保佑。
徐太监在宫里的时候,学到不少伺候人的方法,他把这些教给伺候卿婷的老妈子,让卿婷在怀孕的时候,过得更为舒坦,有段时间,卿婷口味不佳,徐太监正巧会一点烹饪的手艺,做出来的饭菜既不油腻,又营养丰富,而且让卿婷胃口大开。
徐太监得到世豪的允许,不到铺子里去,而是伺候卿婷,他给卿婷讲以前的趣事,讲宫里面的奇事,逗卿婷开心。卿婷问他,宫里有什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惦记着,尤其是女人。
徐太监说,其实宫里没有什么好,他看到很多女人,抑郁寡欢,压抑不已,最后去的时候也痛苦不堪,可是人总觉得宫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好,女人以为,皇上一定会最宠爱自己,要不就以为自己做了主子就有面子,争荣夸富,可真做了主子,极少有人从来不后悔的,尤其,上头有太后老佛爷,日子更不好过。最后,徐太监说,那么多主子,都没有太太过的舒心。
卿婷笑了笑,心里却说,她未必过的舒心。
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对大多数女人而言,只有男人才能让她们幸福快乐,没有了男人,那么这个女人的事业再成功也会感到不幸福,可真要当一个女人不需要从爱情里得到什么,她反倒成了怪胎。
———————————————————————————————————
卿婷生下女儿
的时候,世豪很高兴,一点都没有失望,大肆庆祝一番,满月宴办的和人家有了儿子一样热闹。
抓周的时候,世豪让下人在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有的东西有好的兆头,而有的,则会告诉父母,这孩子将来怕是个败家的孩子。
抓周之前,徐太监取出一个金锁,他说,这是宫里一个旧主子的东西。他嘴里的旧主子别人知道是谁,一个活了很多年,曾经的皇上的妃子,虽然无子女,却安详去世,在那些年的清宫女人中,结局算好的。老太妃去世前,把自己一部分物品分给了伺候她的奴才,徐太监得了这个金锁和其他一些东西,徐太监把金锁放到桌上,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
益清没有抓那个金锁,她只是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被她在手里把玩的东西还有:算盘、毛笔、玉佩……玩了好一阵,这丫头把桌上大半物品抓抓摸摸,却没有选一样,让人面面相觑。
婆子在一旁干着急:姑娘啊,小祖宗,求你抓住一样不放手,什么我都往好了方面说,再这样,你爹不生气你娘先急了。
卿婷其实一点都不急,小孩子只是想抓一样好玩的,她闺女还没摸到一样特别顺手的。
益清玩了半天,终于有一件白亮亮明晃晃的东西吸引了她——世豪前年从某家衰败的贵族那里买来的古剑,剑柄和剑鞘上的宝石反射着五颜六色的光线。
选剑,可以说狭义,狭义之女,简称侠女……
世豪把剑从女儿手里取下来,抱起女儿,心里在想,谁把剑放上去的。侠女就侠女,他取了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女人,就不要做能有了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女儿。
卿婷则在心里偷笑,其实孩子选什么好呢?每一件东西,都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什么就是吉利,孩子选了元宝,能说她将来富贵,也能说她贪财,选了算盘,能说她懂理财会管家,可不是也能说这女子爱斤斤计较。抓周么,让孩子玩开心就是了。
后来徐太监把金锁送给益清,说可以保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中官坟,有所了解的大概都知道,就是今天的中关村,欺负太监无后,先挖了他们的坟墓。老萨的《嫁给太监》里面有讲到。
、第三十二章 紫薇入皇宫
卿婷冷眼旁观;紫薇在自己这里;老老实实学规矩礼仪;并无越礼之处;也没听说她有什么抱怨,只是时不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息。这点卿婷猜到大半;她见不到皇帝,自然心焦,至于有没有其他缘由,她还不能确定。
紫薇私下对金锁说:“除了第一日;和皇上匆匆见了一面,再就没见到皇上,也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认我。也许皇上根本不愿意认我,才不到坤宁宫来。”
金锁安慰她:“小姐,你千万不要这么想,皇上国事繁忙,这几日肯定是在忙国事,你想,戏文里面不是都说,皇上日理万机吗?如果皇上不愿意认你,为什么还要接你入宫,想当初小燕子是假的,还是得到个名分,哼,真便宜了她。”
紫薇苦笑,金锁说的没错,要不是小燕子手里有她的信物,怎么可能得到义女的名分,紫薇也知道,她的身份不能拿到明面上说,一定要有个说得过去能让别人知道的名头,若是幸运,她也可得一义女头衔,只是,到现在皇帝都没有表态,这让紫薇感觉到不妙。
金锁见她眉眼含愁,猜到她心中所忧,安慰道:“小姐,认女儿岂能是一句话的事,这事可要谨慎。其实,之前皇上也未必相信小燕子是真的,我听人说,漱芳斋原先是看戏的地方,现在没了小燕子,那里仍旧是看戏的地方,小姐你想,哪有把女儿放在戏子呆的地方,小姐进宫可是住在皇后娘娘这里。”
紫薇心里的那点疑惑被金锁勾起,她说道:“不要再提小燕子了,也不知道那天皇上如何处置她。金锁,我不怕你怪我,我还是有些挂念她,我知道欺君是死罪,可是……金锁,我不想有人因为我而死。”宫里面仿佛从来不曾有过小燕子这么一个人,紫薇竟然找不到一个能打探消息的人,她也想到,或许坤宁宫里忌讳这件事,可坤宁宫外她又不能随意走动。
金锁暗暗叹息,小姐就是太善良了。“小姐,其实说句实话,小燕子要是真的死了,也不冤,事情她是她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小姐逼她的,小姐,我真后悔,我当时没有跟着小燕子到围场,早知如此,我就是摔断腿也要爬过去。小姐,忘了小燕子,记住夫人,想想夫人的一生,想想夫人临终前说过的话,金锁真的想有朝一日称你为格格,小姐,难道你不想认父,不想要回自己的生活?所以,小姐,不要再提小燕子。”
紫薇低头,神情苦涩。她想了半天,才说:“金锁,我一定要知道,知道后也许我就不会再想,不管怎么样,要不是我她永远都不会和皇宫扯上关系,说不定现在她还在京城卖艺。”
金锁看她这样,只好说道:“小姐,金锁觉得,与其想小燕子到底如何,还不如想想柳青柳红怎么样了,他们当初那么担忧小燕子,谁知道小燕子做格格都快做到天上去了,我们进宫他们也不知道,虽说柳青那张嘴说话不好听,可他们到底收留过我们,对我们有恩,这才是真正对我们有恩的人。”
紫薇一想,也对,柳家兄妹她应该报答,可是,万一他们问起小燕子,该怎么回答?
这一下,金锁也无言以对,直接说确实很难说出口,而且他们和小燕子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情感上更偏向小燕子,说不定那时候自家小姐还要落埋怨,小姐的性子她太清楚,根本承受不起。
金锁左思右想半日,思量着得需要一个能让小姐感觉可靠可信,又让小姐尊重的人来劝小姐,要说小姐肯定会听自己父亲的话,可是皇上的面她俩都见不到,再说,她们现在身份尴尬,也不能出坤宁宫到处跑。金锁想到皇后,大着胆子来求皇后。
卿婷听说金锁求见,略感吃惊,但还是宣她进来。经过几日的练习,紫薇和金锁穿着花盆底走路已经挺熟练。卿婷见她穿着打扮和宫女差不多,走路行礼也有章程,心里便有了好感。
金锁对皇后颇有畏惧之感,听皇后问她有什么事,便把紫薇的心事说了出来,同时把柳青柳红兄妹的事也一并讲了出来,她自然不忘为柳家兄妹说几句好话,说他们惜老怜贫,小燕子做出的事他们一点都不知情。
卿婷听了她的话,微微蹙眉,见金锁还忐忑不安的等自己的回答,便说道:“原先紫薇没有提起小燕子,还道她已经放下了,不过不管放下还是放不下,以后都不要再提小燕子,她做的事犯了忌讳,别因为她而受了连累。小燕子的事知不知道都没有什么关系,你想她能有什么下场,要记住有些事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太贪心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宋朝有个柔福帝姬,一个假字就没了性命,这不关哪一朝哪一代,冒充皇帝的女儿都不会有好下场。至于柳家兄妹,他们收留紫薇没有不报答的道理,可因为小燕子见面未免尴尬。不过,紫薇这时候出宫不太好,宫里的格格也没有随便出宫的理。凝沛(原先的凝紫),去取一百两银子,两套金头面,两匹绸缎,他们那个大宅院既然老人小孩不少,就送些常用的药材和燕窝,再拿些荷包来。”
凝沛答应着,去取来皇后说的那些东西,金锁见都是宫里上好的物品,心下感激皇后。卿婷派了郭嬷嬷跟凝沛,让金锁明日跟着她们一起出宫把东西送给柳家兄妹,小燕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