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嫁 作者:公子欢喜(出书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嫁 作者:公子欢喜(出书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那桥时,还尿裤子呢。」一众师兄摸摸鼻子,自此再无二话。
师兄坐在他身旁,揽过他的肩,捏捏他的脸,笑得张狂不可一世:「我的小师弟长大喽!」
冬夜酷寒,众人都不愿顶著风雪去守夜,尤其半路还要经过那座看著就心惊肉跳的悬桥。何况,经阁偏远,漫漫长夜,风急雪狂,谁知道夜里会发生什麽?师兄却表现得颇有兴趣,白日里时常见他站在桥这头摸著下巴对塔楼若有所思。
旁人见势,争先恐後要把这苦差推给他。他竟毫不推拒,一口就应承下来。全然没有往日精明算计的奸诈模样。
韩觇在边上看傻了眼。他侧过脸,眉峰一抬,嘴角一咧,长长的胳膊熟门熟路搭上他的肩,整个把他圈进怀里:「小师弟,你一定不忍心让师兄独守断崖的,对吧?」
「我……」韩觇想说,你自己找来的事,与我何干?
他一把把他搂得更紧,俊朗标致的面孔凑得一近再近,眼看就要撞上他的鼻尖:「小师弟,平日里,师兄最疼的是谁?你怎麽能够……」
薄脸皮的小师弟「唰──」一下红了脸,晕晕乎乎,迷迷瞪瞪,把糊成一团的脑袋点下。
於是那个冬天的夜晚,他有泰半时间是和师兄一同在经阁的火炉旁度过的。距离他第一次走悬桥时,早已过了几番春秋。再度踏上那块飘忽的破木板,打著灯笼走在前头的师兄忽然停住了脚,转身握住了他的手。
「我不怕。」他倔强地要把手抽开,眼中几许恼怒。
师兄不理他的挣扎,执意将手指插进他的指缝里。
「我的小师弟长大了。」他说。却不是往日在众人面前的炫耀与夸大。他微笑著看他,几分感慨,几分喟歎。
韩觇倏地愣住了,别扭地挪开眼,不敢看他星辰般璀璨的眼眸。一个又一个夜晚,他任由他牵著,在万丈高空中悠悠来去。脚踩云端,刹那间错以为到了天上仙境。走到半途,前後都是一片空茫,山风吹得铁索「哗哗」作响,脚下的木板每踩一步都会发出「吱呀」的呻吟。他牢牢抓著师兄的手,此时此刻,唯有师兄的手是坚定的,温暖宽大,抚慰著他同悬桥一样遥遥欲坠的心。
彼时,他执著地相信,他们会如此这般一起走下去。无论雨雪肆虐,无论绝谷高崖。师兄都会牵著他,带他一路前行。
经阁中藏书无数。师兄告诉他,但凡道家论作,无论只字片语。这里俱有所存。他对那些泛黄的古卷没什麽兴趣。白天听师父讲经就已听得头昏脑胀。随手翻看两眼,他就偎著火炉沈沈睡去。一觉醒来,窗外漆黑一片,桌上的烛火已烧去半截。师兄却还捧著那腐朽的竹简看得浑然忘我。
经阁里压根不是其他师兄口中说得那麽寒冷。师兄早早就往楼中运了不少炭火。巨大的火炉被挪到屋子中间,烧得房中温暖如春,比他平日的住所舒服。听著窗外吼哮的风声,他歪著头,看师兄被炉火映红的脸,看著看著,看得入神。
察觉他的注视,师兄从竹简里抬起眼:「小道士,我是妖怪。你家师兄已经被我吃了。现在轮到你了。」
他作势要扑,他裹著棉被「咯咯」地笑。笑著笑著,再度睡去。梦里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若说前尘种种,有何留恋之处?也许就是这经阁中只属於他们两人的冬夜。闻著淡淡的墨香,烤著炉火,听著风声,一夜又一夜,安宁温暖,静好如画。

那年冬季临近尾声时,库房里丢了一只紫金香炉。那是承自上古的遗物。炉壁上扭曲的铭文说得分明──取自昆仑,铸於蓬莱,收於终南。韩觇曾经听师兄们闲谈时提到过它。据说,此物有神通,运气打坐时,点燃炉内的熏香,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於修行人而言,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人们在库房上下搜了个遍,却还是寻不见这只香炉。掌教闻讯而来,脸色甚凝重。师伯师叔们也个个表情肃穆。库房同样在悬桥另一端,冬夜寒苦,崖高万丈,外人轻易进不去。师兄弟们私下议论,皆说恐怕是出了内贼。韩觇辈分最低,独自一个人缩在角落里,含含糊糊听他们说得煞有介事:「一定是咱们里头的人偷的。有了法器辅助,功力一日千里。到时候,别说什麽金云子,终南上下都是手下败将。」
无心听得这一句,心头莫名一跳。他想起在经阁守夜时,第二天一早总会闻到一股异香。师兄告诉他是梅花的冷香。可是,映旭峰上压根没有梅树。
那晚,经阁之内,照旧炉火通红。他用棉被把自己紧紧裹住,如往常般闭上眼。被子下的手却用力抠著手背,告诫自己不要睡去。半晌过後,几声轻微的响动,熟悉的异香幽幽钻入鼻中,似檀非檀,似麝非麝,闻之但觉心神宁和,顷刻间便如忘我之境。
他霍然睁开眼,师兄正闭目打坐,膝下放著那卷他时常翻看的古简,古简旁是一只小巧精致的香炉。
他傻傻坐在那儿一言不发,不知过了多久,仿佛这一生都不曾有这般漫长。师兄结束了调息,缓缓睁开眼,正对上他圆睁的双眸。
「师兄,这香炉哪儿来的?」惶惶然,仿佛做错事的是他,他开口相问,语气如路上的青烟般飘渺。
那样能说会道的师兄,刹那间,除了一双躲闪的眼,竟答不了他一个字。
他顿时明白了,任凭屋中央的火炉把炉壁烧得滚烫,却依旧觉得周身冰冷彻骨。
「我……我不甘心。终南上下,为什麽就单把一个金云子捧上了天?天资过人又怎样?难道後天的勤勉就不能弥补吗?同为终南子弟,你我为什麽就必定要一生一世屈居於人下?」师兄扑上来,隔著厚厚的棉被牢牢抓住他的肩,「小师弟,师兄不是有意的。只是这套心法我实在参不透,三天,不,两天,两天後,悟通了心法我就把它放回去。旁人只道是谁把香炉挪了地方,绝对不会疑心的你我身上。小师弟,你听我的,就两天!」
韩觇脑中混沌了,只能愣愣地看著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这还是他所认识的那个虽顽劣狂傲却也温柔体贴的师兄吗?他半张开嘴,喉咙中紧得发不出半点音节。屋外,风声贯耳。

两天,又两天,再两天,师兄总说他明日就还。明日复明日,古简上的心法依旧晦涩深奥。物是死的,传得再神乎其神,终究增益有限,不过是个物件而已。
掌教的面容一日暗过一日,执掌刑律的长老提议,要彻查严办。师门之内,风声鹤唳。
他站在人群外听师兄们议论,也许再过两天,就要开始搜查弟子们的寝室,边边角角一概不曾放过。这其中既有他们的居所,自然也包括经阁。躲不过去的,无论如何,这件事总要有人做个交代。
抬起头,他茫然地寻找著师兄的身影。师兄就站在议论人群的正中央,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浑然无事一般。只是自始至终,他都逃避著韩蝉的注视。
又忍了三天,他去找了师父。师父带他去找了掌教。房里站了一屋子人。掌教低头问他,香炉在哪儿?
韩觇有好一阵没有回过神来,脑海里空空的,鼻腔里似乎还残留夜里的异香。
「丢了。」他听自己说道。
谁都不信。於是挨个有人来问他,好言相劝的,厉声呵斥的,软硬兼施。
「丢了。」他一口咬定。其余便不再多说一字。
依终南律,贼盗者耻,与羞辱师门同罪,断一指,逐出师门。
那天,下过冬日最後一场雪,他软泥一般任由自己被拖出山门,扔在石阶之下。不顾一身碎雪,他挣扎著仰起头,回望那扇徐徐关上的大门最後一眼,须发皆白的掌教,眼角含泪的师父,目无下尘的金云子……独独让视线在师兄身上停留半分。
是师兄救了他,没有师兄就没他。韩觇告诉自己。
三年,他平平静静定居在终南山下的村落里。那一世,除了终南,他从未去过任何地方。有时,站在旧篱笆围就的小院里举目远眺,烟霞游走,峰峦叠聚,依旧那般熟悉又遥远。
师兄时常来看他。往昔他只知道师兄常常会偷溜下山,却不知道,师兄对山下的一切会如此熟稔。就连他落脚的屋子也是师兄替他找的。不过,後来,渐渐地,师兄就来得少了。不过每次来,师兄总会一如既往挨到他身边,揽他的肩,捏他的脸,跟他说话,逗他开心。
虽然被逐出师门,韩觇照旧茹素简居,天天练习著修行心法。师兄尽责地指点他,教他师父新授的课业。短暂的欢笑可以令他忘记很多事,比如,那只香炉在哪儿?比如,师兄你为什麽不问我这麽做的理由?比如,村民们对他的窃窃私语。
刚开始,人们把他当做投亲不成的异乡人。过了段日子,有终南弟子下山采办杂物,在路上遇见了他。於是,终南弃徒的身份大白於天下。原先热情亲切的村民就同他疏远了,慢慢不再往来。
「从前我就说他古怪,除了他那个师兄,对谁都不理不睬的。要不怎麽说,不叫的狗最会咬人呢,原来是窝藏了这样的心思。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修行人,我呸!一肚子污水祸心。我说过什麽?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还真说著了。他怎麽还好意思住在这儿?是我,早躲得远远的。」
两个穿著道袍的年轻道子一路嘀嘀咕咕,从村间的小道上走过。韩觇走在他们前头,听著他们不算小声的闲聊,如芒刺背。不自觉扯了扯衣袖,将右手盖住。
时间越久,心中的疑问越来越无法克制。他的脑海里总会蹦出那年冬夜,师兄在经阁里捧著竹简看得忘我的情形:「师兄,那套心法你练成了吗?」
侃侃而谈的师兄顿住了,脸上忽青忽白,掠过无数情绪。最後,他勉强笑道:「骗人的东西,我早就不练了。那时候,我也是鬼迷心窍。」
再往下,就该说到那只香炉了。师兄说不下去,视线东起西落,狼狈地躲避著他和他的右手。韩觇心头的滋味难以形容,牵强地咧开嘴,僵硬地回答道:「是吗?呵呵……那也好……呵呵……」
那以後,师兄就不来了。
倒是其他终南弟子一反常态地同他套起近乎来。下山路过村子,他们总会停下来,站在院边矮矮的篱笆墙外跟他打招呼。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