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之声伴随你 作者:[美]罗森 埃瑞克森 翻译:萧德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催眠之声伴随你 作者:[美]罗森 埃瑞克森 翻译:萧德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票卮俪煞浅G酌艿娜思使貍S。在所有形式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均不可或缺的「信赖关係」(Rapport),显然能在催眠治疗中快速成形《有趣的是,催眠术的创用者、十八世纪末的奥国医生安唐.梅斯美【Ant。n McsmCr】即是头一位将信赖关係此一术语与心理治疗扯上关係的人》。绝大部分的心理治疗师(不论其学派为何》,均会同意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赖关係至关重要:充满信赖的治疗关係令个桉感到安全与被了解,伴随着此番心理支持,他会益发自信地迎向内外在的世界,而且随时可以冒险。
此处所指称的「了解」形式,与一般分析学派的心理治疗师所谓的了解「有关」个桉的一切相当不同。事实上,艾瑞克森不见得非要获知个桉的详细背景资料或是症状细节。若就此研判艾瑞克森对个桉的了解多中出于「直觉」,倒也下无道理,但我们必须明白他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观察方面历经多年严谨训练的结果。他的观察范围不仅限于身体动作、呼吸、脉搏速率《由头部振动得知》这类单纯的表徵,也十分注意个桉聆听故事时的各种反应。举例来说,如果个桉在故事进行到某一段落时出现全身紧绷的情形,足以显示某些相关的问题已被触及。此际,艾瑞克森可能利用另一故事,或进一步发挥原本的故事情节以激发个桉的反应。由此可见,这些故事非但深具疗效,而且拥有诊断的功能。
这些教育故事必须与艾瑞克森式心理治疗的其他原则合併使用,相关原则包括了哈雷与其他人士一再描绘的重点——诸如:指出症状所在、运用抗拒反应,以及重新围构对方的彻念、想法。此外,艾瑞克森也经常下达各项活动(甚至严酷考验)的指令。多项改变即发生在以充满信赖的医生——病人关係为基础的各项活动,与内在心灵变化交互运作的过程中。
一如他在《催眠疗法》一书中所陈述的治疗原则,艾瑞克森一向在故事中大量使用言外之意、问题、双关语以及幽默技巧,并且刻意透过个桉的惊奇、讶异、怀疑与困惑等反应,吸引其注意力。其间故事均高潮迭起,而且往往拥有出乎意料的结局。故事情节经常不断推升至顶点,紧接着伴随结局而来的是彻底鬆懈或成功的感受。教育故事的运用足以印证艾瑞克森在《催眠的实际状态》一书中所概述的治疗原则:「面对难题时,下妨从中设计出有趣的情节构想。如此一来,你便可以沉浸在有趣的构思中而忽略那些相关的费神工作。'首先,你不妨认可由个桉回应与症状申所显露出的有趣情节。其次,你选择某个(或某些)最初情节与个案构思雷同,而稍后却彰显出改善之道的故事。换句话说,诚如艾瑞克森对他的媳妇所作的指示:「首先你仿效个案的世界,随后你示范个案的世界」下面这则故事是个绝佳例证。
故事  :邪恶的愉快
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前来求助:「我推测你并不想见我。」我回答:「那是你个人的揣测,愿意聆听我的看法吗?'
「老实说,」她表示,  「我实在不值得你关心。当我才六岁大时,父亲便对我展开性侵犯。从六岁一直到十七岁,他持续不断地把我当成发洩性慾的对象,每星期总要非礼我多次。当他採取行动时,我总是充满恐惧。我往往因害怕而动弹不得。我深觉自己肮髒、低劣、行为不当,而且非常羞耻。
熬到了十七岁时,我认为自己巴拥有足够的力量摆脱他的阴影。我开始努力向学、渴望藉此赢回自尊,未料事与愿违。我随即猜想学士学位或可重建我的自尊,于是我发愤图强、努力争取学位。到头来,我却依旧感到羞耻、低劣及下流。我着实失望透顶,继而想到也许硕士学位能替我扳回劣势,但希望依然落空。而就读大学与研究所期间,我始终难以抗拒男人的引诱,这足以证明我实在一无可取。我原本准备继续攻读博上学位,但众多男友仍旧不放过我。我随即把心一横,干脆放弃攻读博士的念头,专职扮演起娼妓的角色来。然而,心中感受实在不是滋味。某个男人进而邀我与他同居,我想身为女人总是需要食宿及保障,于是二话不说地答应了他。
Xing爱对我而言恐怖极了。荫茎如此坚硬而吓人。我往往有若惊弓之鸟般地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那实在是桩痛苦而可怕的体验。先前那个男人最后抛弃了我,我转而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如此情况不断重演,于是我前来见你,我觉得自己污秽至极。勃起的荫茎一再令我赡颤心惊,而我就是无能为力、脆弱又被动。每当男人完事后,我都会感到鬆了口气的由衷心喜。
只不过,我依旧得面对现实生活。我需要衣服与住处;除了仰仗男人鼻息之外,我不具其他任何价值。」
我说道:「这确实是个悲哀的故事——其中最悲哀的部分莫过于..你愚蠢至极!你告诉我你害怕粗大、勃起、坚硬的荫茎——这未免太过愚蠢!你知道自己拥有荫道;我可对它知之甚详。荫道非但足以容纳最大、最粗以及最坚挺的荫茎,并有能力将它转变成吊而郎噹、软弱无力的可怜傢伙。
你的荫道甚至可以在将对方转变成软绵无力的可怜虫之际,同时享有邪恶的愉快。」
她的表情有了美妙的变化。她说道:「我即将返回洛杉矶,我可以在一个月后再来见你吗? 」我回答:「当然可以。」 一个月左右之后,她回来对我说????「你是对的!我开始在床第之间充分享受令对方弃甲投降的邪恶愉快。我发现费时不了多久,对方便无能为力了,而我十分满意其间的过程。我让一个又一个的男人感到精疲力竭,此事真是快乐无比!现在,我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进入心理谘商领域上作。此外,我会耐心等待,直到遇见真正心仪的男人才献上自己。」
我说她愚蠢,我确实吸引了她的注意。我随即指出'邪恶的愉快」,而她确实怨恨男人。我同时刻意表达了'愉快」二字。
故事评论
当艾瑞克森告诉我以上的故事时,我评论道:「你描述坚硬荫茎的方式,使得它听起来非常吸引人;而且——充满诱惑力。由于字裡行间带有某种挑逗意味,你有若以言语与想像力穿透了她的内在深处。」
故事的第一部分结语:「我一无可取」足以显示个桉的世界真相。如果这故事说给另一位企图努力藉由外在改变(获取大学学位或让自己被人利用》以克服自我憎恨,却无法如愿的个桉听时,如果这位聆听故事的个桉也同样深受某种恐惧威胁(以「坚硬、吓人的荫茎」为代表),这故事便很可能(至少在潜意识层次)与听者所处的世界相呼应。
至于故事的第二阶段(亦即「示范个桉世界」的阶段),则在艾瑞克森获得个桉充分注意力时发展完成。当然,当这故事说给第三者听时,戏剧化又吓人的开场白势必早已扣人心弦,而当「荫道」、「粗大、勃起、坚硬的荫茎」以及「愚意」等字句出现时,保证更足以攫取听众的注意力。
真正示范作用并非仅限于艾瑞克森的暗示内容而已。艾瑞克森不着痕迹的幽默态度往往更具不范功效——他以下同的观点重述问题,并且以重新建构观点的角度看待个桉求「生存」的行为。个案心结所在(畏惧男人与憎恨自我)被重述成:「你告诉我你害怕粗大、勃起、坚硬的荫茎。」其间「害怕」字眼强调出个桉的畏惧心态——不只害怕男人,也害怕生存本身。她随即被坚定地告知这种畏惧心理「愚蠢至极」而她早已习惯将自己视为愚虫之人)。至于那句「荫道足以容纳粗大、坚硬的荫茎」的叙述,则属于一种后催眠暗示,它会引发个桉以较母性、奇特的观点看待先前吓人的荫茎——「粗大、坚硬的荫茎」艾瑞克森利用一再重眩枋龅姆绞剑逡猿芭飧隽罡鲨窈ε碌耐仓铮
最后一步重新建构个桉所处情况的绝妙奇招,则在这句话当中表露无遗:「你的荫道甚至可以在将对方转变成软绵无力的可怜虫之际,同时享有邪恶的愉快」
对读者来说,示范过程的最后阶段不外乎获得治癒;而在此桉例中,艾瑞克森让个桉自行交待结局。当艾瑞克森本人或其他人士转述此一故事时,我们常衷心渴望此类问题能获得圆满解决。「这类问题」将并不仅限于因乱仑而导致的性障碍而已,也可能囊括了各种恐惧症、引人焦虑的情境,或是自我肯定方面的难题。故事当中的各式隐喻,提供了许多足以悬吊各种自我肯定、愤怒以及无能为力等困扰的「挂钩」。
「邪恶的愉快,正是使用重新建构技巧,将被动无助的感受转变成主动掌控态势的绝佳例证。它同时说明了如何利用重新建构技巧,协助个桉登上「主控」地位的过程。即使文中个桉下断强调她的恐惧与无助,艾瑞克森却注意到她对男人有着强烈的怨恨情绪。于是他将怨恨情绪与潜在的愉快感受相互联结,从而创造十分耸动的措辞:「邪恶的愉快」。
阅毕此一故事后,我们是否也倾向坦承内在的愤怒情绪并且主动担负责任?我们是否也更有能力迎战深具压迫性的外在势力,以及由反客为主(掌控它们并让它们变得软弱无助)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
习惯运用艾瑞克森教育故事的心理治疗师,极可能会发现在处理桉情过程中的恐惧焦虑已不若往日那般严重,于是可以更加专注地应对眼前难题——协助个桉变得更加开放,以及寻出合适的解决之道与新的行事标准。光是浏览故事大纲,就足以令心理治疗师深感自主、掌控与充满自信。而当他具体阅读或传述故事时,心理治疗师甚至可能自行陷入催眠状态(也许是因为他本身对艾瑞克森萌生的相关联想,或是故事内容所具有的「催眠效应」所致)。处于如此催眠状态中,心理治疗师不仅不再那般焦虑:也可能对自身潜意识的相关联想更加开放。如此一来,势必更有能力协助个桉削除自身焦虑、探索内在潜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