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你的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放你的人生-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态开放三部曲:眼界、脑界、胸界 心态开放,往往意味着眼界、脑界、胸界三方面的开放和提升,是一个从表象、技能、技术,进化为原则、道德、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先从眼睛有意识地纳入信息,再经过大脑分辨、思考、消化,提炼成能力,最后沉淀到心胸,升华成原则和立场,并进而指挥〃眼睛〃和〃大脑〃。
 这在中国古代有过相当多的论述。我个人将眼界、脑界、胸界的开放概括为: 开放眼界,要〃见微知著〃、〃高瞻远瞩〃、〃眼观四面〃; 开拓脑界,〃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晓天文地理、世事人情〃,并能够取长补短,利用差异; 开放胸界,〃胸怀天下〃和〃志存高远〃,并且拥有〃海纳百川〃和〃豁达宽容〃的品质。
 图12:心态开放的三部曲 1.开放眼界 〃拿来主义〃让华谊公司崛起 王中军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商会理事,他创办的华谊传媒集团是中国内地民营影视业的龙头。但很少有人知道,华谊原来是家广告公司,其早期资本积累来源于广告业务。
 1994年,王中军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后,回国在北京国际饭店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刚开始公司做一本小杂志,刊登一些广告,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生意勉勉强强。
 王中军和华谊公司的转折点就是说服中国银行,让其全国15000多家网点将五花八门的标识统一为红标黑字白底,实行标准化、网络化的管理。随后,华谊接下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华夏卡的标准化规范项目,在成立的第三年,便跻身成为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
 华谊能够抓住这个市场空白,并不是因为善于创新,而仅仅因为眼界的开放。王中军总结说:〃这是很简单的方式,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中国没有。这也不是我的创新,而是我学别人的方式。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真执行'拿来主义',然后依照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
 〃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更为通用。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就是靠对美国〃硅谷〃商业模式和企业制度的〃拷贝〃,进而获得风险投资,最后获得成功。再如马化腾虽然没有出过国,但他眼光开拓,看到了以色列人开放的聊天软件ICQ,于是就从做ICQ的中国版QQ起步,由模仿到借鉴再到创新,最终因为过人的眼光,而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和亿万富翁。
 
  第22节:第1章 心态开放(10)
在我接触的成功人士当中,许多人就是因为视野和眼界的开拓而成功创建事业,这种现象尤其在海归中普遍性地存在。通常而言,眼界是指我们视野所能到达的范围,也就是见识的广度和深度。一般有两个解释: 其一,视觉,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见和识,这是它的基本义。
 其二,视野,我们能够观察或认识到的领域和范围,包括我们各方面的认知范围,这是延伸义。
 中国有句古话:〃见多才能识广〃。心态的开放,需要眼界的开放。佛教哲学说:我们不仅仅要用肉眼看世界,还需用心眼看世界。反过来也一样成立,有肉眼才有心眼,心眼又反过来指挥肉眼,两者相辅相成。
 开放眼界,其一,首先需要超越自身的盲点,善于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尽可能地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
 人的眼光要全面 余隆曾获得2003年〃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他是当今世界乐坛最杰出的中国指挥家之一。出人意料的是,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等指挥系开讲座,讲的最多的却是音乐指挥以外的事情。
 余隆后来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我说这些让他们感到很新鲜,是因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历来都是专业至上,大部分人对班集体工作持轻视态度。我则一再强调不要以为上指挥系只是学指挥,人的塑造应该全面,不要放弃社会提供的任何机会,因为作为指挥总会面对大量的组织工作,需要有领导才能。此外还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要多读书,认识到开卷有益。”
 换位思考是种典型的摆脱自我视角的方法。
 生活上,我们需要学会〃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别人当自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在商业策划当中,要善于〃易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消费者,才能了解目标市场的潜在心理,〃量身打造〃产品和促销方案。在人生当中,更要常常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评判自己,才可能更接近客观和真实,从别人的角度去思索问题,才能善于与人沟通合作。
 其二,开放眼界还要善于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改革的脉络、行业的动态热点,拥有超前的眼光。任何时代,务实者为俊杰,应时而动,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都有个〃时〃字,把握好时机通常能取得长远的胜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条成功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有认清时代潮流的眼光和预知环境变迁的能力,才能想出因势利导的方法,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说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长一只眼,盯住领导就够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则需要长两只眼,一只眼盯住员工,建立一个能让员工发挥才能、能够公平竞争的人才机制;另一只眼盯住用户,市场是所有员工的上级……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企业还要长第三只眼睛,那一只眼用来盯住国家政策。”
 我的高考选择 1977年,我参加高考,最后决定报考英美文学专业。家里人都反对,他们一直希望我报考德语专业,因为当时德语专业比较冷门,容易录取。
 我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因为我预感英语在将来的时代会更有用武之地。虽然当时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但两国关系在1972年时已经解冻,走向正常化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英语与德语比起来,是世界上更为通用的语言。最终,我也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
 其三,我们还要习惯审视,不要在眼界开阔中迷失了自己。换句话说,习惯审视,就是要让眼睛发出大脑独立思考后的光芒。这其中的核心支撑,其实也就是我在上文中说的要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赛伯乐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朱敏曾用〃反骨理论〃来形容创业家的与众不同:有些人天生不喜欢〃当趋势的跟屁虫〃(follow the trend),而喜欢〃反抗趋势〃(against the trend),如〃世上大多数人对'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是一百八十度'深信不疑,但偏偏就有人想去证明三个角之和不一定是180度。真有一个法国人证实它可以大于180度,一位俄国人证实它可以小于180度,创业家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第23节:第1章 心态开放(11)
表13:仰视、俯视、审视的比较 仰视的心态俯视的心态审视的心态 老师知识比我们丰富,只管听讲和消化就OK了。
 你有什么资格提意见?你知道他的身份和地位吗?
 报纸、电视都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认为,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美国的市场文化比中国成熟多了,我们完全照搬过来就一定会成功。他没有成年,什么都不懂,我们必须帮他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
 作为一个负责决策的领导,我必须独自决定一切。
 我们这个团队是最好的,无论做什么都行,都能够赚钱。
 你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国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进行沟通,才能在兴趣和现实当中找到平衡。
 我认同你的意见,不过,我还想补充几点……。
 如何使我们的服务受欢迎,应该要问问顾客。
 我不喜欢这个国家,但必须承认,他们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习惯仰视,是中国过去的一种通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里这句话很美,也许西方人讲不出这样的话,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过度的谦逊顺从的韵味。反过来,西方人总是赞美敢于攀登和征服的〃勇士〃。中国人常把〃领袖神化〃、不敢挑战权威、不包容〃异端〃、做事教条主义等等,都是体现。接触的一些海归学子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一种仰望和膜拜的眼光看待西方的理念和模式,因而没有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整合消化。因此回国之后经常照搬〃西方经验〃,结果往往〃水土不服〃,还被人讥讽为〃数典忘祖〃。
 习惯俯视则是一种自闭的心态,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也总使我们盲目地排外和过于自负,不问形势,不看情况。例如,20世纪的义和团,在狭隘民族主义和信奉传统宗教文化的心态导引下,夜郎自大,排斥铁路、枪炮等一切与西洋有关的新事物,其结果历史已经作出了回答。个人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啊!
 2.开放脑界 《赢在中国》的成功 央视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是中国最受关注的财经节目之一。这档节目吸引了十几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三千多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数十位包括马云、李彦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而这个节目的创意,正来源于总制片人王利芬在海外的见识和思考,她也是我们2005委员会的理事之一。
 当时,王利芬来到美国布鲁金斯协会下的中国中心从事电视研究。在N总部最大的演播室,整个编辑、加工、播出、商业开发的高效流水作业,让她大受触动她甚至觉得中国的电视节目就像是手工作坊里的产品。随后,她受到NBC黄金档节目《学徒》的启发,开始思考将来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办一档中国的商业人才选拔的电视节目。
 可是,王利芬这个创意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眼界开放,而是进一步的脑界思考:〃完全照搬必死无疑。因为美国《学徒》中价值观的东西会受到中国观众的心理抵抗。〃王利芬思考过后,终于找到一个中国化的主题〃励志、创业〃,由此大获成功:〃前者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承传,是所有父母对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