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胜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辩胜术-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酒是人类的敌人”中的“敌人”只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是指人,而“要爱你们的敌人”中的“敌人”则

 712



207。论 辩 胜 术

是指人。神父是在滥用名言为其口是心非、自相矛盾进行狡辩。

(2)诡辩者所引用的名言并不是科学的,有的包含着谬误。

有一天,顺治皇帝大宴群臣,酒过三巡,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诸位爱卿,为什么你们的耳朵大,我的耳朵小?”

文武百官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掌管御书楼的彭而述忽然站起来,走到顺治皇帝案前跪下奏道:“龙的耳朵小,象的耳朵大,万岁为龙,所以耳朵小;臣等为象,所以耳朵大!”

顺治皇帝听了,认为彭而述是在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把脸一沉问道:“此说出于何典?”

“《古藏经》第十三篇。”彭而述答道。

顺治皇帝马上命太监把《古藏经》拿来查对,彭而述很快就找了出来。那上面说:“龙耳小,象耳大;君为龙,臣为象。”

皇帝连声夸赞说:“彭爱卿真是博学多才。”当即封他为翰林院大学士,并请他做太子的老师。

事实上,耳的大小与君臣与否并无必然联系,因为芸芸众生中不是没有耳小的人,但他们并不是君王。彭而述这里不过是滥用经典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而已。

 713

论 辩 胜 术。

307。

煽动群众

在论辩中,诡辩者不是用科学的论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法去论证他的观点或反驳对方,而是用激动的感情,煽动性的言辞去鼓动群众,以激起群众的情绪来兜售自己的错误观点,这就是煽动群众式诡辩术。

煽动群众式诡辩在很多时候能收到效果,因为诡辩者往往善于迎合人们的一些不正当要求,迎合群众的心理。比如有位厂长对工人说:“我们厂下半年的奖金要大大少于上半年,因为×车间的××已到市纪检委、到报社把我们告了,说我们滥发奖金,有关部门要来查我们!”

这位厂长便是利用公众的特殊利益来挑拨是非,煽动群众对论敌的仇视的。

一旦诡辩者的煽动群众的氛围形成,当事人的处境的确不妙,因为他暂时失去了群众。这时,摆在他面前的任务就是双重的:一方面要继续证明自己的论题,击退对方的进攻,另一方面又要争取群众,转变群众的立场。

为了争取群众,就必须控制情绪,压住底火,不能有丝毫的迁怒于群众的表现。

 714



407。论 辩 胜 术

我们应当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是维护真理的,他们的失误仅仅是因为在诡辩者的煽动下情感因素代替了理智因素,没有认清诡辩者的本质。因而,要制服煽动群众式诡辩,就必须将对方的诡辩实质揭露出来。

请看发生在1860年英国牛津大学关于进化论的一场大论战。

讲台上,进化论的凶恶敌人威尔福斯大主教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地说道:“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某种原始菌类,那么人类跟蘑菇就拉上血缘关系了。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难道说菜园里的萝卜也能变成人吗?“

接着,他用俏皮的口吻对进化论的宣传者与捍卫者赫胥黎说:“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旁边,在我讲完以后要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的祖父一方,还是你的祖母一方?”

大主教的话音刚落,许多人狂呼大喊,往空中抛手帕,以为进化论被彻底驳倒了。

威尔福斯大主教的论辩手段是相当卑劣的,他没有提出任何充足的论据,只是凭借人们耻于同猿类及其它低等生物攀上血缘关系的传统观念来煽动群众对进化论的憎恶和对他的支持,他使用的也正是煽动群众式诡辩术。面对威尔福斯大主教的挑衅,赫胥黎从容作答:

 715

论 辩 胜 术。

507。

“人是由比铅笔更小的胚胎发育而来的,所以人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可能的,……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做他的祖先而感到耻辱,如果有人在我的回忆中会叫我感到羞耻,那将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不满足于自己活动范围内的事情,却要用尽心机来过问自己并不真实了解的问题,想要用花言巧语和宗教情绪把真理掩盖起来。”

赫胥黎的精彩答辩,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又有几个学者站起来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主教根本没有读过《物种起源》,所以他的批评东拉西扯,文不对题,纯系诡辩。

在充足的论证面前,主教理屈词穷,不得不灰溜溜地走了。

 716



607。论 辩 胜 术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式诡辩也就是割裂个别与一般的联系的诡辩方法。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则是这一诡辩的典型。

有人问:“说白马不是马,可以吗?”

公孙龙答:“可以。因为马是指形体的名称,白是指颜色的名称。指颜色的名称不是指形体的名称,所以说白马不是马。”

问:“有了白马,就不可以说没有马了。既然不可以说没有马了,那还不是马吗?有了白马就是有马,却说白马不是马,这是为什么呢?”

答:“如果要取马,黄马黑马都可以送去;如果要取白马,黄马、黑马就不可以送去了。如果白马是马,那么要取的马是一样的。既然要取的马都是一样,白色的马和马就没有分别了。要取的马既然没有分别,那么黄马和黑马有时可以送去,有时不可以送去,又是为什么呢?可以和不可以,显然是相反的。所以把黄马和黑马看成一样,可以说作有马,而不可以说作有白马。那么,白马不是马这就很明白了。”

问:“以为马有了颜色就不是马,天下又没有不带颜色的

 717

论 辩 胜 术。

707。

马,那么说天下没有马,可以吗?“

答:“马确是有颜色,所以有白马,假使白马没有颜色,有‘马’就好了,何必叫它‘白马’呢?所以白色的马并不是马。白马就是马加上白色,既然是马加上白色,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如果把有白马当作有马,那么说有白马就是有黄马,可以吗?”

“不可以。”

公孙龙说:“把有马和有黄马区别开,这就是把黄马和马区别开。把黄马和马区别开,就是认为黄马不是马。认为黄马不是马,却认为白马是马,这是天下的胡言乱语!”

公孙龙的论述,虽然在概念的精确化方面有其进步和合理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却导致诡辩,因为它割裂了个别与一般的联系。

所谓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一般是指具体的个别事物的共同属性。

个别与一般是对立的,是不能等同的,个别比一般丰富、生动,一般比个别深刻、稳定。但是,个别与一般又是统一的,个别总是和同一类事有着共同本质、共同规律的个别,一般也决不会离开个别而存在。白马是个别,马则是一般。公孙龙却割裂这二者的联系,断定白马不是马,这就必然导致诡辩。

 718



807。论 辩 胜 术

坚白相离

所谓坚白相离式诡辩是指否认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否认人类认识的综合能力的诡辩手法。公孙龙的“坚白论”则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有人问:“坚硬、白色和石块合为一体,可以吗?”

公孙龙答:“不可以。”

问:“坚硬和石块,或者白色与石块,二者合为一体,可以吗?”

答:“可以。我们没感觉到它的坚硬而只感觉到白色,把白色与石块合在一块,就是二者合为一体;我们如果没感觉到白色而只感觉到坚硬,把坚硬和石块合在一起,就是二者合为一体。”

问:“既然感觉到它的白色,就不能说没有白色;既然得到它的坚硬,就不能说没有坚硬,这块石块就是这样有坚硬又有白色,那么把它们合在一起,不就是三者合为一体了吗?”

答:“用眼来观察,感觉不到它的坚硬,只能感觉到它的白色,那就是没有坚硬。用手来抚摸,得不到它的白色,只能感觉到它的坚硬,那就是没有白色。”

 719

论 辩 胜 术。

907。

问:“如果天下没有白色,就看不见这块石了;如果天下没有坚硬,就不可以说它为石;可见坚硬、白色与石块不是互相排斥的。说它为二而隐藏有第三者,可以吗?”

答:“这是它自己本来就隐藏起来的,不是人把它隐藏起来的。”

问:“石块必定同时包含有白色和坚硬,说它自己本来就隐藏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答:“白色要得到白色的实质,坚硬要得到坚硬的实质,那么能看到的白色和不能看到的坚硬就分离了。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彼此分离,石块不能同时包含白色和坚硬这二者,因此就分离了。分离就是隐藏起来了。”

问:“眼虽不能看到坚硬,手虽不能抚摸到白色,但是不可以说石没有坚硬,也不可以说石没有白色,因为眼和手的任务不同,彼此不能互相代替。坚硬和白色共同包含在石头之中,又怎么是分离了呢?”

答:“坚硬不和石相结合就是坚硬的,不和其它东西相结合也是坚硬的;坚硬本身就具有使不坚硬的东西表现出坚硬的性质,天下并没有那种独立存在的坚硬,那就是坚硬藏起来了。如果白色本来就不能使自己成为白色,又哪能使石与它物成为白色呢?因此,坚、白、石是分离的。”

公孙龙这里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否认了人类认识的综合能力。人类不仅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特征作出反映,有分析能力;同时人类还有综合能力,人类

 720



017。论 辩 胜 术

可以将关于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的特性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的整体的认识。但是,公孙龙却否认人类认识的综合能力,割裂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得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