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千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女千岁-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乐长长地哦了一声,像是恍然大悟道:“所以他们就避开了鸿胪寺,找到一个可以帮他们向皇上递送国书的人。” 

“嗯,这件事上,容止倒是立了个大功。”赵晟赞许地点头。 

常乐暗暗腹诽,您如果知道恪郡王是为了在你面前表现,才这么积极地接洽昆马人,恐怕就不会这么简单地嘉许了。 

外有昆马递送国书、内有林贤妃怀上皇嗣,这双喜临门,赵晟的确是心怀大畅,所以决定三日后举行国宴,一来宴请昆马使者,正式将两国要恢复邦交的消息公告全国;二来也借此机会,向天下公布内宫有喜,以便堵住那些说皇帝生不出儿子、要从宗室里过继的议论。 

赵晟陛下,是很有作为男人的自尊心的! 

国宴举办地点在太极宫承天门内的太极殿。 

大庸皇宫的格局一向宽大,各处的宫殿也都具有宽敞的特色。但是因为这两件喜事都是全国范围的大事,为了凸显这两件事的隆重性,这次的国宴不仅有昆马使者、朝臣、宗室、内宫全部参加,而且赵晟还特别允许民间士绅也可以参加,所以宴会规模空前之大,表演团队也是人数众多,光是乐队便有六百人之众。在现有的建筑之中,唯有太极殿可以容纳下这么多人, 

而且赵晟还宣布,国宴当日,会在承天门的门楼上抛洒金钱,允许所有人去捡拾争抢。当然,这种事情,百官、内妃、宗室等是不会自降身份去做的,但对于宫中的太监、宫女、侍卫来说,却是最有吸引力的热闹。 

到了国宴当天,常乐脸上的红肿已经消失了,林贤妃送来的药膏的确很好用。 

宴会被安排在晚上,未时的时候,负责宴会服务侍奉、乐队演奏、舞台表演的人等便已经全部到齐了,进行演练彩排。 

而到了傍晚酉时,太极殿中灯火通明、辉煌璀璨,承天门门楼上悬挂的一口大铜钟被撞响,悠扬旷远的三声长钟,传遍了整个庸京城。 

52、弄巧成拙

   酉时一刻,常乐、顾太平等人簇拥着皇帝赵晟,走入了太极殿。 
此时殿中已然人头攒动,灯彩辉煌恍如天上仙宫。国宴遵循古礼,使用的仍是矮足家具,矮几作案,席子作椅,从中间向两边看去,席案无绝,竟是望不到边际。 

太极殿的地势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格局,中间较低的是宴席场地,四周高的都用幕布拉起挡住,后面坐的乃是本次宴会的乐队与歌者,总数八百。 

古人对于建筑的研究已然到达一种很高的程度,如太极殿的构建,当乐队演奏的时候,便如同现代所说的立体环绕声,全殿各处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毫不失真。 

此时,皇帝赵晟落座,金太后侧陪,其余人等的席案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百官与昆马使者为一区域,内宫嫔妃为一区域,皇亲宗室为一区域,士子乡绅又为一区域。席案之间,身着彩衣的宫女,执酒壶端菜品,如穿花蝴蝶一般来往。 

赵晟提了第一杯酒,祝大庸与昆马永为兄弟之邦,全殿人等齐齐祝颂饮毕。 

第二杯酒则是昆马使者普鹿、南迪隆敬赵晟,恭贺林贤妃有孕,赵晟与林贤妃齐受。 

宴会正式开始,大庸最精妙的歌舞团队献艺,这是大庸最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不说昆马使者看得如痴如醉,百官、妃嫔、宗亲、士绅等大庸本国人也是看得全神贯注。 

常乐站在赵晟身后,捧着一个荷包,里面装的是太医院事先配好的解酒丸,预防赵晟醉酒所用。 

顾太平和岫岩在赵晟左右两侧伺候。 

席间百官与使者自然多番交谈,关于两国恢复建交的事宜,普鹿、南迪隆已然派人回国报信,请新帝图喀什派正式的使臣前来;而大庸这边,也有许多的关系需要理顺,双方断交二十年,有许多情况都需要重新了解,所以百官和使者之间绝不缺少话题,聊得很是热闹。 

内宫妃嫔这边,自从林昭仪有孕被晋升为林贤妃,地位仅次于丁贵妃和尹淑妃,羡慕者有之,眼红者有之,嫉恨者有之,恭喜者有之,淡然者有之,不一而足。 

因为大庸皇嗣单薄的特殊情况,太后和皇帝早就放过话,生下皇子的妃嫔,有望封为中宫皇后。 

林贤妃若真的一举得男,就算现在不能成为皇后,将来皇子继承大统,她的太后之位也是跑不了的。毕竟皇帝的身体,**诸人已经都摸出头绪了,林贤妃之后,妃嫔们再想有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搞不好,林贤妃生下的,就是大庸唯一的皇子。 

八音齐鸣、歌舞纷呈、觥筹交错、鬓影酒香,今日之国宴,当真是繁华奢靡,尽显大庸之大国风范了。 

昆马使者普鹿酒酣耳热之际,忍不住胸臆间的敬仰羡慕之情,站起来对赵晟拱手道:“皇上,下臣虽初来大庸,但在本国之时,早听说大庸风华物茂、人杰地灵,尤其我国贵族,最为崇尚大庸文化,每每有大庸名士文人所做诗词、笔记、撰文等新书,流入本国,必为贵族所争抢。下臣今日能够享受到国宴款待,见平生所未见,品平生所未品,几乎以为身在神仙天堂。下臣有一诚恳之请,希望能得诗一首,描绘这般繁华盛景,待下臣回国之后,也能为我国皇帝和贵族子民们形容大庸之盛世太平!” 

普鹿的这些褒奖,全是对大庸富庶繁华的景仰和夸赞,让大庸人非常地欣慰自豪,而他求诗一首,对于大庸来说,也是非常荣幸的。 

赵晟便对众人道:“昆马使者所请,乃我大庸之荣耀,诸位之中,不拘男女身份,但有佳词佳句,皆可呈献!” 

他解下腰带上的一枚玉玲珑,聚在手里道:“朕这枚玉玲珑,乃羊脂玉所制,由已故的天下第一巧匠玉臂上人打造。诸卿之中,拔得头筹者,朕便将这枚玉玲珑赏赐给他!” 

有皇帝吩咐,众人顿时都雀跃兴奋起来。 

这种国宴场合,汇聚的是天下最高阶层和最顶尖上流集团,若能在这个场合献诗露脸,必然能名扬天下。更何况,还能获得皇帝的赏赐,那枚玉玲珑本身的珍贵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它是皇帝贴身佩戴的饰物,代表着天子所赐的荣耀。 

不说百官、宗亲、妃嫔,士绅之中更是大有跃跃欲试之人。 

大庸的确是人才辈出,不多时便有人站起来献诗《太极宫朝会》一首:银烛朝天紫陌长,庸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此诗吟罢,众人点头称赞。 

于是又有人起身和诗: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两首诗同样地是赞扬太极宫朝会之盛景,太极宫之庄严和帝王之尊贵,亦可影射今日国宴之繁荣。 

赵晟赞赏之余,却道:“格局还可大些。” 

大庸在赵晟治下,多以经世济国的务实能力为美,诗词反而成为小道,因此百官之中并没有特别擅长诗词的。倒是他们旁边的士绅区域之中,多有尚未入官场的士子,攒足了文采力气,想要一鸣惊人,将这次国宴献诗当做平步青云的敲门砖。 

然而,原本这两首诗一出,已然是十分地瑰丽恢弘了,许多人都已经自感文采不足,未必能够做出更好的诗词来。尤其赵晟还说格局可以更大些,难度就更大了。 

常乐在赵晟后边站着,她眼力极佳,虽然跟士绅那边的席案隔得老远,却仍然在人群中发现了罗子骁。 

她心中一动,罗子骁不是一直想出人头地么,这种渣男,让他出个大丑才解恨呢。 

当下,她便凑到赵晟耳根下,低声道:“皇上,奴婢看见那位罗探花,今天也来了?” 

赵晟微微挑眉,那日神仙楼中,罗探花两首词惊为天人,他对此人的才华也颇为欣赏,便开口道:“罗子骁何在?” 

罗子骁今天是跟着赵容止进来的,他本来也没有科举的功名,但沾了恪郡王门客的名头,赵容止稍一运作,让他参加国宴自然是小事一桩。 

而他坐在士绅席上,本来也想着剽窃一首诗,来炫耀文采,以博得皇帝欣赏和天下扬名。但是刚才两首诗已然是精妙了,他在现代的时候,并不擅长这种传统文化,仅仅是因为泡妞的缘故,对柳永的词特别记得多一些。然而他记得的大多都是适合欢场所用的调情之词,一时间搜肠刮肚,却还没这么快想起适合这个场合的诗词来。 

此时被皇帝一叫名字,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等到顾太平帮着皇帝再问一次“罗子骁何在”的时候,他才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强作镇定地走到中间,深深施礼道:“小民罗子骁,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 

众人见皇帝无缘无故叫出一个民间士子来,都好奇地看着。 

赵晟和颜悦色地对罗子骁说道:“朕听说民间有罗探花之誉,赞颂你文采斐然,今日正是你展露才华的好时机,且起身来作诗一首,以显我大庸文华。” 

“是。” 

罗子骁站是站起来了,满殿几万双眼睛注视下,却差点急出一身白毛汗。 

娘的是谁把老子给捅出去。 

他可不相信是皇帝自发想起他,那天神仙楼中,皇帝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并没怎么重视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么多人的场合里,突然记起他来。 

他装作正在思索斟酌的样子,不经意地转了一下视线,眼尖地发现了皇帝赵晟背后露出一个脑袋的顾常乐。 

顾常乐正笑眯眯地看着他,还偷偷地冲他做了个加油的姿势。 

顾常乐! 

罗子骁突然想起顾常乐是江南钱塘人,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想起一首空前绝后的著名诗词来。 

“皇上!小民已有腹稿,只是小民才华有限,作出来的诗词也未必能比得上前面两位仁兄,还请皇上先恕小民献丑之罪。” 

赵晟笑呵呵地摆手道:“无妨,都是为了博昆马使者一笑而已。” 

他看了普鹿一眼,普鹿也适时表态道:“这位罗先生谦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