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绘春-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主以如此佳句称赞,贱妾实在惭愧。只因来望月楼那日,恰逢天降细雨,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苏雪听着有趣,这个微雨实在诚实得可爱。“你不是明阳人吧?”

微雨道:“贱妾的老家在瑶林。”

苏雪微一失神:“瑶林?”那不是自己的封地么!

“嗯,贱妾的老家是个很美的地方,只不过已经六年没有回去过了。”

苏雪饶有兴趣地和她聊了一会儿,原来微雨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带她投了亲,不想她母亲因为忧伤成疾,不久也过世了。

亲戚便要把当时不过十五岁的她,卖给一个年过六旬的地主当妾,于是她逃婚跑了出来,后走投无路,到一艘舫上唱曲营生。

苏雪见她说起这些,虽然神色有几分伤感,却并没有太难过,问:“那你又是怎么到望月楼来的呢?”

微雨说:“在舫上唱了半年的曲儿,虽然清苦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后来喜欢听我唱曲儿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有了些名气,不料却因此惹上了一名无赖,要我给他当妾,我不依,他便声称抢也要把我抢回去。”

苏雪说:“这种事不能报官?”

微雨说:“我本是逃家出来的,再说官府才不会管这样的事。舫主惹不起那无赖。又不想我被他糟蹋,就给我带了些干粮细软把我送上了一艘到杭锦的船。”

“于是你就到了杭锦?”

微雨点了下头:“嗯,幸而船家和她的娘子都是好人,听了我的遭遇。怕我将来再遇上坏人,留我在他们家中住了半月,然后把我送来了望月楼。”

苏雪说:“你不是被他们卖来的吧?”

微雨闻言笑了下:“不是,那船家的娘子叫绿妆,曾经在望月楼待过,她教了我许多歌舞,介绍我来这儿。娇容姐相中了我,和我签了两年的契约,期满后答应给我一笔银子,再帮我办个民籍送我回瑶林。”

“真巧啊。原来是绿妆,她现在生活得可好?”

“公主认得绿妆?啊!听说公主姓苏,莫非绿妆所提的那位恩人是公主?”

苏雪点了下头:“应该是我。”

微雨忙施礼说:“我一到明阳就听闻不少人说起公主,原来公主不禁才貌不凡,还是位大善人。”

苏雪觉得微雨身上有股特别的气质。小小年纪虽然经历过如此多的磨难,却总让人从她身上能感受到一种乐观豁达。

“你在瑶林老家没有亲友田宅了?”

微雨说:“当初母亲把田宅卖了别人带我去投亲。不过还有一位大伯,他是位可亲的长辈,我想等我回家乡时,他会收留我的,到时我还能有一笔钱买块地。”

苏雪虽然很想和她多聊些关于瑶林的事,但见时候不早。道:“我还有事,改日再过来看你。”

微雨高兴地道:“恭送公主,改日公主来,贱妾替公主准备几样家乡的小菜。”

“好。”

苏雪带着杏儿离开望月楼,因为和微雨一叙心情竟然好了许多,想到绿妆。更觉缘份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杏儿道:“小姐,这个微雨真是个妙人儿,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爱笑、爱说话的女孩。”

苏雪微笑说:“是啊,她的个性很讨喜。”

她时常觉得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所谓: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并且因为微雨,苏雪更深信瑶林是个民风朴实的好地方,因为儿时的生活绝对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和在田野乡村长大的孩子,总有些不一样。

“小姐,我们现在去哪?”

“先找地方吃饭,然后去官奴署看看。”

杏儿迟疑了一下:“嗯。”

“怎么?不想再去那个地方?”

杏儿摇了下头:“没,只不过想起了父亲。”

苏雪没再多问,她虽然好奇却不会去揭人伤疤,或许等杏儿心里放下时,自然会和自己说。

官奴署位于皇城外的西北角,大门和一般的衙门差不多,春华上前说明来意和苏雪的身份,守门的差役忙道:“公主请。”

入门处有一块青石影壁,庭院横向狭长,一排灰墙青瓦的正房显得极为冷肃,而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院中却光秃秃的,连一棵青草都没有。

来到厅堂,一名与这环境不太相称的,面白且有些虚胖的官员,和一名黑瘦的掌薄坐在堂上。

差役忙说:“大人,襄宁公主驾到。”

白面官员和那黑瘦掌薄闻言,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面孔起身快步上前施礼:“参见公主,不知公主驾道,有失远迎,下官……”

苏雪觉得他们两个在一起十分滑稽,让她想起了“黑白无常”!她心知这种地方的官员多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于是冷淡地打断他:“嗯!起来吧。”

面白的官员显得有些费力地站起身:“下官有什么能为公主效劳的么?”

苏雪说:“皇上亲赐了本公主不少封地,要多找些人来打理,所以过来看看挑几个伶俐的仆婢。”

“是是是,下官这就拿册子来请公主过目。”

苏雪也不客气,坐上主位接过那掌薄递上的名册翻看。

册上详细登记了姓名、年龄、原籍,后边还标注了擅长的技艺和价格。

白面官员站在一旁道:“皇上好像没有赐过仆婢给公主。”

苏雪淡淡地说:“府里的都是娘娘亲自从宫里挑的,不过本公主还想再挑些替我打理封地上的琐事。”说到这儿,苏雪意味深长地瞥了那官员一眼:“事关钱财,本公主自然要亲自挑几个牢靠的。”

白面官员忙陪笑道:“是是是,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咱们派去的,一定不如公主看上的合用。”

苏雪看了一会故意说:“杏儿,你过来帮我看看。”她注意到杏儿进来以后,脸色一直不太好,似乎对这“黑白无常”心有惧意,想是杏儿认得他们。

杏儿有些胆怯地走到案旁,却发现那官员早不记得她了,只当她是公主身边的贴身的人。宰相门人七品官,公主贴身的人他自然也不敢不敬,忙退后些让开地方,这让杏儿心里轻松许多。

苏雪从册子上看到不错的,就让杏儿拿笔记下来,感觉差不多,她对那官员道:“去把这些带过来我看看。”323

正文、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思之情

那掌薄忙去点人,过了约摸一刻钟,把苏雪挑的人带了过来。

等他们齐齐施了礼,苏雪打量了一遍。这些人有的面带惶恐,有的面带哀怨,还有几个面上带着一丝倔强和几分不屑,想是原本出身甚高,抑或是刚到官奴署不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的身份已非昔日。

对于他们的种种表现,苏雪不以为意,看了眼杏儿,却发现杏儿似乎不敢去直视堂中那些人,这让她有些难以理解,杏儿不过在这待了五日,何以心理上留下这么大的阴影。

“杏儿,去挑十二名婢女,八名男仆。”

杏儿闻言像是受了惊吓的小鸟:“是。”声音十分细促。

见杏儿扫视了那些人两圈,却迟疑不绝,苏雪问:“怎么了杏儿?没有合适的?那就重新换一批。”

杏儿忙道:“不不,这些都很好,所以杏儿才难以取舍。”

苏雪笑了下:“那就都带回去吧。”

那白面官员闻言惊讶地道:“公主,这足有三十人啊。”

苏雪挑了下眼皮儿:“你怕本公主买不起还是用不了?”

白面官员忙躬身:“下官不敢。”然后讪笑着继续说:“这些都是最好的,公主都挑了去,下官这儿再难找出拿得出手的了。”

苏雪道:“这么说是本公主夺人所好了?”

“公主说笑了,只么多人得不少银子。公主不如禀奏皇上将这些人赐与公主。”

苏雪说:“你倒很会替本公主着想。不过皇上日理万机,何必再为这点小事去烦扰,你且算一下一共多少银子。”如果花钱就能解决的事,她不想惹别的麻烦,免得有人说她恃宠而骄或是生活骄奢奏她一本。

“公主教训得是,下官这就让人算来。”

掌薄忙拔着算盘算了两遍:“回公主,共四万七千六百两银子。”

苏雪拿出五张万两银票:“这是五万两,多的就当赏你们的。”

那白面官员忙接过银票。难掩喜悦地道:“谢公主赏,下官马上把这些人的身籍准备好,公主现在就要带他们走吗?

苏雪道:“本公主现在有事要忙,我会留一名近卫在这儿。等你把这些人身籍准备齐,让他们收拾好,让我的近卫带回去便可。”

“是是,下官恭敬送公主。”

苏雪让春华留下来等着,带杏儿离开官奴署往回走。

杏儿说:“小姐,算起来这些官奴比买一般的仆婢贵得多呢。”

苏雪当然知道,因为巧儿和园儿都算是卖身丫鬟,虽然要付一定工钱,但就是按四五十年算下来,一个人有一千几百两银子也足够了。不过她觉得这样买来的仆婢一般不会有二心,因为有也没用。

但她没有说明,反问杏儿:“那我刚刚让你挑时,你为何不说呢?”

杏儿微垂下头,像是做错了什么事:“杏儿知道他们很苦。也很无辜,更知道能跟着小姐,是他们的福气。”

苏雪闻言微笑着说:“其实我并不亏,虽然多花些银子,却连带着买下了他们的才华和性命。”见过世面受过教育的做起事总好上手些。

杏儿有些迷茫:“小姐明明是连着替他们交了赎罪钱。”

“我知道,那也没差多少。杏儿,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对那个地方如此恐惧。”

杏儿咬了咬嘴唇:“小姐,若非你是公主,是看不到那个名册的。”

“为何?”

杏儿解释道:“官奴署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罪臣家属,新进署三年不允许私卖,因为怕有人以此名义。把罪臣家属赎出去。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管理官奴署的官员会被重罚,所以他们干脆不卖新人。”

苏雪说:“这倒也合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这些人不是也多会被送到各王候官员的府上做事么?”

杏儿说:“一般在朝为官之人。总会有些对头,特别是某官举报或查办了某官有功,罚没的家属他们会比别人更有机会优先挑选一些。”

苏雪这下明白了,杏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