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临战国-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棉袄衣裙很快被对方撕扯脱下,零散不堪,直至,尤其是兰歆雅的娇躯,完美无瑕,在凄美的月下泛着清冷的光辉,山峦叠嶂,汹涌起伏,晶莹地就像一尊冰雕玉刻地美人!

草原神女,圣洁无瑕,这一刻变成了充满男女私欲的普通。

兰歆雅泪珠滚滚而下,又爱恋又不舍,疯狂地拥住他,像蛇一样四肢缠住他,不让他抬头,不让他呼吸,要将他湮没在自己的怀抱里,今晚让他咬个够!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0311章 早朝议政

辰凌和兰歆雅相互搂抱着,撕咬着,在炕上来回滚动,一会东风压倒西风,一会西风压倒东风,不得不说,这草原的女子床下,都一样的奔放豪爽。

因着月光的关系,兰歆雅的身子闪着一层淡淡的霞光,一种神秘地魅惑,与灯下看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兰歆雅削肩蜂腰,肤肌莹润,光滑似水,还有那对,虽在及腰的长发遮掩下隐隐约约,但是与那结实紧致地腹肌和瘦削的精致锁骨、圆润的肩头一衬,却更显可口。

辰凌浏览之后,再也控制不住了,箭在弦,不得不发,双手握着佳人的抬高的玉腿,找准空隙的位置。

“啊!”一声轻轻的痛呼,仿佛告别少女时代的礼诵。

此时身下的兰歆雅惨呼一声之后,好象中了箭的天鹅,身子猛地绷紧,秀颈挺起,丰腴的酥胸紧紧挤在辰凌胸前,两条大腿攸在颤了几颤。

兰歆雅头脑一空,泪珠盈眶,猛然抬起手来,攥着辰凌的手,就咬了一下:“叫你欺负我!”

辰凌手背被咬了一下,更加刺激性情,身子加快伐旦,兰歆雅已经忘记了疼痛,全身心投入,呢喃呼喊个不停,一边流着泪轻道:“晏,求你对我狠一点,再狠一点!晏,我要你爱我,狠狠爱我!”

她猛然抱住他,似是一条地美女蛇,光洁地藕臂缠住他脖子,纤长地玉腿紧紧贴住他腿弯,完美无瑕地酥胸在身体挤压中,不断变幻着形状,兰歆雅疯狂地咬他,脖子、胸前、伤疤,一串串的留下月牙状的印记。

窗户外蹲着两个草原少女,面如红霞,一脸笑意,比划着彼此的意思。

“公主把他拿下了!”

“晏成了公主的俘虏了。”

古丽丝和优露莱特古灵精怪地嬉笑着,似乎她们的公主,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把燕国一位大英雄给睡了!

※※※

翌日一大早,天色尚未放亮,辰凌就已经睡醒,因为今天是约定三日一朝的早朝会,文武百官都要上朝觐见,上奏一些国内大事,等着他去处理。

辰凌从香暖的被窝内爬出来,兰歆雅一身细滑的胴体在被褥内,好像一只洁白的羔羊,温顺,细嫩,迷人,绝美!

在地上拾起被撕烂的衣服,零星穿在身上,披上的斗篷,在兰歆雅额头浅浅一吻,轻声道:“雅儿,我还有事先走一步,等我回来,为你送行!”

话语落毕,辰凌毫不犹豫地走出屋舍,叫来守候的侍卫,登上车辇,赶去王宫。

由于燕国朝政未稳,早朝设定的时间还不想宋明时期,五更上朝的习惯,辰时在殿外列队等候宣见,因此辰凌有足够的时间,回到御书房,沐浴更衣,头戴玉冠,换上君王袍服。

这一次朝会,提前已经散出消息,储君要亲自过问九卿各部的政绩,已经开展下一步复国、变法、图强的决策,文武官员都要准备好奏折,各抒己见。

很快到了辰时,日上三竿,内侍宦官宣告上殿入朝,觐见储君之后,文武官员排成四列,文臣武将各两列,陆陆续续踩在石阶,缓缓进入正乾大殿内。

文官以苏秦为首,丞相之职,跟他并肩的文臣,是老臣奉常郭隗,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于九卿之首,身后依次为九卿大臣,太仆白明易,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徐渭公,掌管司法审判;典客张贽,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纪绛,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杨延和,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顾彦章,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地泽之税;另外士大夫淳于臻、国士贤者百里玺,身份不是九卿,但德高望重,也在其中,其余是九卿长的副手等,约有四十多人。

武将之位的首席两人是上将军郭开,以及掌管宫门警卫的卫尉厉飞宇,后面是中军主将,大将军罗成信,镇远军主将,大将军陆丁山;北平军主将,大将军姜雄武;羽林军主将,将军荆燕,再往后都是副职将领,大约三十多人。

文武百官加起来,并不足百人,临时组建的王庭,人才并不充裕,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还有不少机构没有建立起来。

“拜见储君,太后!”

辰凌坐在正位,易太后坐在一旁的侧位,由于储君尚未正式登基为君王,太后要听政辅佐的。

“众卿平身——”

“谢储君、太后……”

辰凌见文武重臣站稳身形后,开口道:“今日早朝,重点商讨的有几件大事,第一件,经过苏丞相不懈努力,奔走诸侯国,终于向齐国施压,说服齐王同意退兵,昨日齐军已经签订退兵协议,数十万齐军撤出了燕国边界,目前我燕军重掌控边疆,抵御外侵,保家卫国,我燕国终于复国独立了。”

这些文武大臣,一些听说了,但大部分还不清楚,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高兴议论,不断叫好,有些老臣竟痛哭嚎叫起来,大喊燕王先宗,储君圣明之类的,典型的文人儒士马后炮。

“天佑大燕啊……”

“燕国中兴有望了,燕人之福啊!”

“储君英明圣主,太后福泽天下……”

辰凌伸手止住这些呼声,没有意义,他要思考的,是如何开展下一步,放任这些老臣没有方向地治国下去,燕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半农半奴的诸侯国,地广人稀,百姓民智未开,难以崛起。

“这第一件事,是齐国退兵,燕国得以保全,这是燕国军民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同仇敌忾的成果,立即昭告燕国境内各郡县城邑,燕国复国了,百废待兴,即将推出新法,安置流民,重新设立地方机构,分封土地!”

郭隗迈前一步道:“储君,还有十日就是年关了,应该择日祭祀宗庙,正式登基大典,成为燕王正名,名正则言顺,以免诸侯国虎视眈眈,还有内患兴风作浪!”

“请储君登基大典,正名燕王,确立年号!”群臣同时高呼,众望所归。

辰凌微微点头,开口道:“好,这件事就由郭卿及宗正纪绛负责祭祀宗庙之事,选吉日登基,王号曰昭,年号昭王元年,登基后,寡人就是燕昭王,昭雪国耻之意,希望有朝之日,能反攻齐国,洗掉燕国濒临覆亡的耻辱!”

群臣喝彩,热血沸腾,纷纷支持储君的决策。

辰凌继续道:“第二件事,是治国方向,燕国旧制,六百年未曾变革,奄奄一息,险些被齐国吞并,再看东方六国相继变法,富国强兵,而燕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之末,几乎要被挤出了战国七雄的行列,创新者生,守旧者亡,燕国因循旧制数百年,守出了富,还是守出了强?抑或守出了土地?诸位卿家说,燕国该不该推行变革,让燕国富强起来!”

这些文官武将大多被齐军、子之乱军、胡人的军队赶得像丧家之犬,亡国之奴,深深知道,如果还按老路还走,燕国休想强盛起来,都点头默声,听储君接着说。

“自古以来,有魏、齐、楚、秦、韩相继变法,都逐渐富强起来,赵国的赵武灵王也正在效仿胡人的骑射胡服,打算改良骑兵,六国经过变法,任何一国,都不是燕国能对抗的,因此,要洗雪耻辱,赶超诸侯,称霸天下,就必须寻求一条治国良策,苏丞相,你说治国之道,哪种适合燕国?”

苏秦在鬼谷宗研习纵横捭阖之术,对百家言论也多有钻研,思维敏捷,才学广博,说道:“自古有道家王道治国、儒家仁道治国、法家治国、霸道治国等等,纵观五国办法成效,唯有法家治国,才是根本的变法之路,其它治国言论,都虚无缥缈,难以实行,毫无实际意义。”

“但推行法制,则必须要国君支持,而且要坚定不移的支持,君臣始终要同心同德,否则,法令难以统一,变法难见成效。列国变法的道路,无一不铺满了鲜血。韩国申不害尚只是整肃吏治,已经是血雨腥风了,更何况秦国天翻地覆的彻底变法,更是血腥异常,这才有后世强大的秦国!”

“像我燕国目前赤贫如洗,地广人稀,各地机构混乱,非强力法制无以拯救,法制推行如排山倒海,激起的回力亦是天摇地动,没有同心同德力挽狂澜的君臣相知,变法者自己就会被混乱的动荡无情的吞噬,谈何强国大志?”

第0312章 变法强国之路

辰凌对苏秦的话非常认可,继续问道:“苏丞相认为,强国之本,治国之道,将如何取舍?”

苏秦谨慎道:“强国为本,自古有王道、仁政、无为,不过尽皆虚幻之说,与强国之道冰炭不能同器,再看七雄之中,六国变法,魏国乃甲兵财货之强,齐国和韩国乃明君吏治之强,楚国为地广人众之强,赵国正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只是军事上的变更,固然能使赵国军力强盛,但都不是根本!”

“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治国,才取得最大的成效,使五十年的弱小衰落的秦国,三十年期间一跃成为强国,在这二十年间,突显了张力,若不是秦武王好勇少谋,排挤走了张仪,废除了秦惠文王生前拟定的对付诸侯的外交策略,这次五国断不会如此轻易就结盟抗秦!”

“说得好!”辰凌对于苏秦的口才,那是非常佩服,不愧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能比得上苏秦的口才和外交手段的,只怕唯有张仪了。

苏秦、张仪乃是鬼谷子的纵横高徒,也是纵横家里首屈一指的两大宗师人物。

在场的文官策士,闻言也都纷纷点头,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都是发生过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