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临战国-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放心不下,派别人去,担心不能震住宋军,那就委任周将军吧,明日调派给你两万人马,含一千骑兵,南下攻克边关,驻守一方,修筑防御,阻挡宋军的救援,这个任务险峻,若你能在我军横扫南域诸城,而使宋军不敢救援,保证背部无威胁,那就记你首功!”

周淮英开始听到对方同意,心中一喜,但派他去南疆边关,穷乡僻壤去征战,心中有些闷闷不悦,但最后又听辰凌把任务说的如此之重,还要记首功,转而又兴奋起来,情绪一波三折,抱拳道:“末将一定完成职责,攻克边关,震慑宋军,不敢越境一步。”

第0560章 月是故乡明

扇堤关,帅帐内。

辰凌给周淮英调配了任务,后者也欣然领命,这两万人马,为右翼军,程肃做将领,跟随他前往卫地南域的边关,收复那里的镇邑和山城,要塞关口,阻挡宋军入境奔袭。

随后,辰凌又给夏世雄、杨匡义安排了任务,前者仍领先锋军,攻打成武邑,后者带来武卒镇守在成武邑东北部二十里,给夏世雄压阵,以防北部曹州城、东部平陵城援军前来解围。

徐泰仍带领辎重营,驻扎扇堤关,负责调配粮草,驻军加辎重军共两万人留守,他既然守将,又为后勤调配指挥将,身兼两职。

辰凌的中军,削减成一万人,两千都骑卫骑兵,八千亲军,来自河东旧部,人数虽少,但是战斗力却不低,主要负责保护大帅的安危。

会议结束,诸将退出,辰凌起身伸了个懒腰,今晚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他更换了铠甲,穿着一袭武士服,系蟒带,扎头巾,丰姿如玉,走出帅帐,四处转转,角营的炊事营正开始造饭,一些士兵在井水旁,冲刷着身上的血渍污泥,嘻嘻哈哈,表情兴奋,因为一场大战胜利,全军上下,士气如虹。

他们的一些袍泽兄弟,在这场战役中丧命,还有一些负伤断了手脚,变成了残疾,如今正在伤兵营治疗,但这些士兵脸色,却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神态,而没有哀伤和缅怀。

尽管这些战士,在沙场上并肩作战,会毫不犹豫为同伴去挡戈剑,去为同僚而死,以兵戈谱写人生,以一腔热血铸造军魂,视死如等闲,这就是真正的军人。

不知不觉,辰凌有些喜爱起这些直爽粗犷的大魏军士,快意疆场,放得下生死,只为军人的荣耀,为了家中的妻儿老小,为了国家的开疆拓土,毅然赴战场,抛洒热血,马革裹尸。

“哈哈,凉快啊!”

“这次大战太痛快了,多少年了,没有这么大胜过。”

“就是,除了上次河东之战,五国会盟入河西,可惜我们都没机会参与,还是跟随辰将军作战痛快,伤亡最少,胜利却最大。”

一些普通士兵,最为质朴,一边冲洗着上身,一边抒发自己的感慨。

一群有些痞子气,却更有野性的军人!

辰凌摇头失笑,转身离开了,苍穹如洗,月光柔和,又接近圆月了,出征有一个月了,眼下正是九月中旬,十月一到,就要进入秋霜初冬了,粮草和棉衣、药物都要提前备好。

“也不知洛语嫣回到齐国怎么样了,大才女一心寻找治国救世的良方,能告诫诸侯君王,止兵戈,少杀戮,并打算著书立说,来记载诸侯国的得失,但眼前大局已乱,战火烧起,没有几年是安稳不下来了。”

辰凌轻轻一叹,月明星稀,天涯咫尺,秋场点兵,长歌纵马,现在的处境,让他完全适应了,只要燕国的内政不乱,持续修缮,百姓安居乐业,墨家为科研院、制造局、造船厂、神机营,提供了很多能工巧匠,物理化学人才,每日都在进行新的研究。

他坚信,给燕国十年时间,有他的一些开明思想在,必定一跃千里,省去数百年的冤枉路,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晚清,中华大地社会进步缓慢,一直处在封建社会,旧的制度,束缚生产力,忽视科技,注重文官,满口虚假仁义道德,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便于帝王通知子民,根本没有重视过科学发展,鼓励钻研过物理、化学、机械、建筑、算术、天文等各方面发展,这种腐朽的制度,才导致鸦片战争后,百年屈辱,华人受尽糟蹋和贬低,被称为东亚病夫。

归根到底,不是华夏子孙不够聪明,相反,华夏人的聪明才智,在世家上也是领先的,就在于一种观念误导,封建制度的落后,闭关锁国,自诩泱泱大国,自给自足,官僚腐败,满口虚假仁义,暗地里男盗女娼。

辰凌每次想到这些,都不禁发问,如果把牛顿的理论、爱迪生的想法、瓦伦的构思,化学元素周期表,各种资源的信息,逐渐灌输给国人,在燕国推动技术革新,鼓励那些能发明创造的人,授予官爵和地位,让人人以发明创造、以造福百姓、有大学问为荣,树立这种价值观,而不是以四书五经为唯一的进仕途、做贪官为目标,国人是否会转变一些那些封建观念呢?

西方国家,在明朝以前,比中华民族落后了一千多年,仍过着奴隶生活、神教生活,但是正是因为民族独立,追求自由,广开民智,出现各种人才,敢于打破常规,发明革新,于是出现了工业革命,数十年内完成了一次大飞跃,超越了华夏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模式的积累,使社会体制领先在前。

如果燕国重视科技与机械制造,降低文人求仕为官、清高自傲的心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任由历史自己去发展,或许还是到十九世纪,才能进入工业期,两千多年,都在浑浑噩噩地渡过,如果辰凌把许多先进思想,逐步渗透给那些墨家、公输家,传授给燕京学府的莘莘学子,不断科研,说不定这个时代,就能早两千年跨入工业革命。

这根本不是幻想,是思想的一个转弯,如果一根筋考虑历史因素,只会让历史重归旧路,再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直到欧洲列强用大炮轰开国门时候,才被迫接受西方思想,搞起机械与科研,丢掉八股科举,腐朽酸文。

辰凌回到了大帐后,摊开纸笔,挖空心思,再想一些适合现在的理论和思想,不如说:地球是圆的,不是方的,中原地处亚洲,不是天地大陆的中央;雷电是自然现象,苹果落地,因为万有引力;船只不光只有木船不沉,铁船也能不沉水等,这些简单的思维先在燕国学府内灌输下去,才能一步步加深,引发蝴蝶效应。

落笔一番后,直到夜深,辰凌这才停笔,熄灭铜灯,月光仍透过布帐,依稀射入帐内,他看着月华,有一种思乡的感觉油然而生,他的故乡,在东北燕国!

第0561章 兵插卫境

次日各军整编,副帅周淮英迫不及待地手持虎符,到右翼军营接管这里的人马,生怕晚一会,主帅会改变主意似的,格外积极。

今日身穿一袭银铁铠甲,披着枣红袍,威风凛凛,在几名心腹护卫和谋士吴子秋的陪同下,在右翼军营掌控大军,然后就下令,立即拔营,很迅速地带军离开这里。

周淮英六阶剑客,二十年来,一直在山中习武,尽管也听过兵家之说,但从未仔细研读,空有一身武艺,但指挥三军却不知门路和细节,第一次入伍,有魏公子保举推荐,挂成副帅,实则根本没有带兵的经验。

幸好有吴子秋在身旁,为他谋划好多事,解读一些行军入伍的条规,这才让周淮英有些入门。

“周将军,这带兵打仗,与剑客比武不同,大多时候,都不会用主帅亲自冲锋陷阵,而是坐镇后防,指挥全局,因为不论攻城战,还是旷野对战,大军人数太多,排成阵列,喊话是绝对听不到的,进攻听鼓,后退鸣锣,阵法演变,或转或抄,都需要看令旗,主帅要随时根据敌军的布阵和战局,即使调整战术,给大军发号施令,否则,人数再多,也是一盘散沙,抵挡不住敌军的冲乱。”吴子秋耐心地讲解兵法之道。

周淮英闻言点头,又问道:“那辰凌究竟师承何人?除了剑术高超外,用兵如此厉害,扇堤关一战,见他用兵忽重忽轻,忽快忽慢,都不知为何,就听说卫军后方成武邑的粮草被烧毁,扇堤关也莫名起火,守将卫福通沉稳过人,却也不断中计,自刎而亡,一切都莫名其妙的。”

直到这时,他也不知道辰凌究竟如何用的兵?神不知鬼不觉,他身为副帅,都完全没有察觉到,除了头几日鏖战雄关,然后就是整顿,然后就是轮流佯攻,每次无功而返,走走过场,周淮英还曾私下嘲笑辰凌不过如此,谁知几日过去,雄关就奇怪告破了。

吴子秋轻叹一声,凝思道:“水无常势,山无常形,用兵亦如此,这辰凌用兵,颇得‘兵法诡道’,看着像变戏法一般,轻重缓急,运用自如,随机应变,后发制人,这一次我随军而来,算是见识到了他的过人之处,非常可怕,伐卫一战后,他极有可能会在列国之间以带兵出名,被认为魏国吴起、庞涓之后,有一个少年将帅之才,对列国的威胁增大。”

周淮英听着有些不服,心中暗暗较劲儿:这一次,我一定要战出一些成绩,凭借两万人马,平定边疆卫卒,震慑宋军,不敢逾越半步。

右翼军经过一望无际的稻田地,绕过两个山陵地段,来到卫国正南与宋国接壤的边境地带,这里依山傍势,建立了一些要塞隘口,每个要塞屯兵数千不等,还有的依山建城,小山城内驻扎卫军和当地猎户、山民等。

周淮英开始了带兵剿匪之旅……

扇堤关内整兵数日,轻点了粮草和兵器储存后,伤员就地治疗,辎重军和守卫都归徐泰统领,作为入卫的第一周转地,衔接魏国与入卫大军的供给桥梁。

这一日,柳岩回到军中,浑身有几处绷带挂伤,叩拜大帅,复命任务。

辰凌看着心中一叹,询问其当日情景,柳岩娓娓道来,那一晚,他带来三十多米精锐战士,换做了卫军服饰,在客栈伙计的带领下,分成两路,来到关内的两个仓库处,约定午夜动手。

他们浑身带了不少油脂与火种,溜进仓库内,点火之后,被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