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临战国-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安平放下三脚青铜爵杯,微笑道:“赵酒,谁先品来?”

一名青年士子率先拱手道:“我先来。”

“哦,尚方俊,你要第一个品说赵酒,请先拟题吧!”

那尚方俊年纪二十四五岁,酒水下肚,意气奋发,侃侃而谈道:“赵酒肃杀之气甚浓,入口先寒、微苦、后辣,壮人胆气,乃酒中上等,酒质如赵国一般,民风剽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颇具英锐之风,数十年边疆戎马,杀伐不断。”

“战国自三晋分家,趋于我魏国之后,位于第二位,凌驾韩国之上,建国不足百年,实力雄厚,地处各国之要冲,可谓争地也!然而北有林胡、匈奴、东胡、楼烦,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国民风虽悍勇,但没有经过大幅度的改革,目前仍旧不是魏、秦、楚、齐的对手,不过,听说赵国的赵武灵王,一直都在招揽人才,准备学习胡人来改变国人的服饰,大规模发展骑兵,同时奖励农耕,提倡经商,废除贵族井田,要大刀阔斧改革,赵国内有平原君赵胜,名将马服君赵奢,名相肥义,重臣楼缓、虞卿、蔺相如,都是战国名士,估计不用了几年,赵国必然能赶上魏、楚,与齐、秦争锋,排列前三甲的强国!”

“彩——”众人听过了尚方俊的品说赵国之论,有理有据,词锋犀利,画龙点睛,分析得入木三分,一下子就把握住了战国的大势和根本优劣所在,都禁不住出声喝彩。

辰凌心头一凛,想不到这尚方俊对赵国的见识把握如此准确,根据历史知识,辰凌知道,赵国不久之后,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改革成功,国力大强,不久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修筑“赵长城”抗拒匈奴与胡人,成为秦国之外,最为强悍的赵国之一。

第0142章 齐风燕酒

众人听了尚方俊的言词,都非常赞同,大声喝彩,鼎力支持,共同举杯,敬他一杯,赵酒如赵国,英锐之气,强悍民风,方才饮此等肃杀凛冽之酒气!

那些姬女继续用细长弯曲的木勺,从另一个木桶中舀出齐酒来,一丝丝银线般注进青铜爵内,为诸位大夫斟酒。

郑安平环顾众人道:“方才尚方俊兄弟评论了赵酒,这一桶是齐酒,谁来品说?”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拱手道:“庞某不才,那就由我来品齐酒吧。”

“这位是庞淮,也是大梁城内的隐士,目前还没有做客卿。”郑安平向身旁辰凌介绍说。

庞淮饮下齐酒,捋着短须道:“我先干为敬,说完大家在喝,到时候嬉戏体会,可以更有感触。”

其它士子含笑搁杯,伸手揽住旁边的姬女,等待庞淮的品酒论齐之说。

那些俏丽的姬女,不愧为风尘中的娇娆,温柔腻人,撩拨着男宾酒客的兴致,丝毫不介意,有人的手已经深入了她们的衣裙下,半推半就,欲拒还迎。

辰凌身边的女子,却十分矜持,身子不动,静静坐在辰凌身旁,偶尔偷偷地看他一眼,有些害怕,也有些害羞。

“你多大了?”辰凌对着紧挨着的姬女问道。

“十七岁了。”

“第几次出来陪客呀?”

“第二次了。”少女轻轻回答。

“哦,你叫什么名字?”

“妾氏叫靳若若,辰……公子!”

这时庞淮开始说道:“齐酒,中正平和,入口微酸微苦魏辣,意境深远,适合隐士小酌,缺少血性,口感虽佳,后劲不足,犹如齐国如日中天,却没有雄心壮志,缺乏战略目光,成就不了大事。”

“齐国,战国乃七雄之一,远处大海之滨,土地肥沃,民风强悍,当今综合势力稳居第二大诸侯国,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简称姜齐,后来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齐。”

“齐国在春秋中期,非常强大,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后来多次组织联盟,自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初期逐渐衰退,被我魏国压缩到了山东角落,后来借助了孙膑这等鬼才人杰,挫败我魏国的锐气,重新振兴起来。直到上一代齐王田因齐整顿吏治、减少赋税、召贤用能、兴办学宫,齐国一片生机勃勃;又南拒强楚,西退燕赵,宣布称王,竟使齐国陡然间声威大震。”

“目前齐国更是几乎占领了燕国,如果独吞下去,便可以一举超越秦国,成为第一诸侯国,进而挥手南下,有望统一天下,完成千秋大业,只可惜,齐国恰恰缺少这方面的志向和血性,第一光富国不强兵,不重视兵家;第二任由秦国崛起,齐国却反复连横合纵,没有采用遏制大国的战略;第三声色犬马,苟且偷安,不思统一之伟业。”

“而且田氏主要靠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盛极一时之后,必然衰退下去。”

庞淮一口气说下来,口若悬河,词锋老辣,能点出齐国的弊端和优势,如此的准确分析,当世纵横谋略家,能做到的有几人?

“彩——”

众人闻言再次喝彩,为庞淮的话感染,都觉得他说的大有道理。

一个青年士子夏央忽然问道:“如今齐国稷下学宫,有孟子大师亲住三年授业解惑,有大才女洛语嫣要著书立说,有神童邹衍精于五行天文,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各类大成学者,六七十人,住在稷下学宫,皆被齐王赐列第,为上大夫,齐国还有孟尝君田文,三千客卿,各显神通,齐国蒸蒸日上,如何会轻易衰败呢?”

庞淮微笑道:“夏贤弟只看了表面,却没有触及根本,齐国文风极胜,却没有尚武精神,骄傲自大,不断树敌,自毁前程,如今侵占燕国,无法抽身,时间一长,燕国势必反抗剧烈,只要秦赵干涉,燕国若能借助外势,合并攻齐,哼哼,齐国全是平原,无险可守,五国一攻必然垮塌。”

辰凌听得茅塞顿开,经过这庞淮的犀利的论言,让他结合历史知识,对齐国有了进一步熟悉,而且,他对照历史的发展,能发现,此人的远见非常强,通过对齐国的所见所闻,分析如此透彻,的确有大才。

“这个庞淮、尚方俊,一定要重金拉拢为客卿,日后秘密送往燕国。”辰凌心中暗暗思考着。

“好,齐国之运,皆在庞兄点说之中!诸位,来,让我们为庞兄的言辞论点,干一杯。”

“干!”众人举杯,一涌而尽,品味着入口的感觉,果然与庞淮描述得极像,对他更加佩服了。

“下一桶,燕酒,谁来品说!”郑安平酒劲渐渐上涌,怀楼姬女,兴致勃勃地问向席位上的故友。

再看那些士子,酒量都不大,两倍酒水下肚,有的竟然脸色红润,有些上头了,渐渐放开了斯文举止,手也不规矩起来,肆意揉搓着身边姬女的纱衣,红袖添香,娇娃如火。

“我来!”

“朱泽尧,好,燕国就由你来品说!”

那位名叫朱泽尧的青年,只有二十五六岁,丰神俊朗,脸色兴奋道:“燕酒孤寒萧瑟,风萧凛烈,入口火辣割嗓,乃游侠、将宿所爱,只是酒力单薄,除了易水风寒,感觉到的却是沧桑孤寂和无比苍凉,这与燕国处于边陲之地,与中原格格不入有关。”

“早在西周受封于燕地,国君姬姓,是西周封宗室召公之后,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燕国发展到如今,六百年历史,是诸侯国里,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直以来恪守王制,未灭一国,墨守成规,没有变法改革,又误传国位,导致燕国崩塌在即,若无有乾坤大才的新君主,无天下名士辅佐,燕国难逃灭亡的命运!

第0143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朱泽尧谈起了燕国,引起辰凌的高度重视,看一看这个士子对燕国如何认识,通过他这番话,可以把辰凌自己的知识穿一穿,因为上一世在未来学过的那些历史知识,是两千年内许多史学家编写,与这个时候的历史有多少出入,多是未知数,不能完全相信史书。

“那朱兄弟认为,燕国如何发展,才能后来居上呢?”辰凌开口问道。

朱泽尧见辰大人考究,顿时来了精神,侃侃而谈道:“燕国地处中原北部,文化偏离中原,又是苦寒之地,常年受到东胡、匈奴的侵犯,边防不宁,南有赵国、中山国、齐国接壤,除西面有雁门关外,难免并无大山险可守,要崛起,必然要借助外力,赵国、秦国,甚至魏国的力量,给予一定的利益,压制齐国,那齐国傲慢自大,虽然富裕之邦,却全国不尚武力,真交兵起来,根本不是秦军、魏军、赵军的对手!”

辰凌沉思片刻,点头道“如果燕国请朱兄弟去做高官,你觉得自己最擅长那方面,当从何入手,能否像商鞅那般,扭转乾坤之大才,助一国复兴?”

朱泽尧皱了一下眉头,还从未想过去燕国做过,但辰凌闻到此处,如果他答不上来,觉得有失颜面和才学,咀嚼一次词锋,说道:“当从整军、经济、文化、边防、外交多方面下手,只可惜朱某不擅长纵横捭阖,又不是法家,无法主持外交和变革,但自信为官政论,丞相之下,居于十级以上的大夫,治理一方郡县,还是没有问题。”

辰凌微微一笑道:“很好,朱兄弟一席话,让辰某茅塞顿开,诸位中,不知谁还有补充,能对燕国目前的势力具体分析一下,对于这个即将覆亡的诸侯国,辰凌很想多了解一些。”

另一个年老士子回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