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卫子夫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卫子夫重生-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母后,那儿臣就先告退了。”刘彻慢慢离开,相比较前世初登基的时候,现在的情形可是要好多了。



☆、第五十四章 朝堂

第五十四章朝堂

太皇太后对刘彻的举动感到不满;这就代表朝堂上近一半的官员对刘彻的举动感到不满;再加上其他单纯对刘彻的行为感到不满的,那么这人数就直线上升了;也出现了自从刘彻登基之后第一次的混乱。

刘彻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一张张严肃的面孔,不由笑道:“今日众卿家有什么话直说;朕必定一一听进。”

“皇上;”太史令第一个站了出来;“臣有事要问;昨日在训练营发生之事微臣略有耳闻;请问皇上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刘彻扫视着众人;他很清楚地知道今天总会有人说出这件事的;只是没想到是太史令先出口,点头满不在乎地回答道:“自然是真,只是朕没想到大家的消息竟然如此之灵通,连司马大人都知道了。”

太史令抬了抬手:“这是臣分内之事,作为太史令自然应当对所有发生在皇上身边之事有所了解,臣以为皇上自登基以来所做之事皆很好,只是此时,臣觉得不妥,请皇上收回成命。”

“臣也以为不妥。”

“臣附议。”

以上站出来的已经是很多人了,这之后,几乎所有的窦氏的人全都跪了下来,附议太史令的话:“请皇上收回成命。”

刘彻昨天说灌夫除了父母家族之外又有多少可能出头,但是窦氏的人却都是一条绳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表示这些人在自己的官场生涯中是不能排除窦太皇太后对他们的影响的,因此今日自然会否定刘彻的话。

“这么多人觉得朕做的不对啊,”刘彻笑了笑,然后看着下面仍然站着的人道,“还有多少人觉得朕做的不对的,不妨都说出来,朕绝不会责怪于你们。”

刘彻这么一说,原本动摇不定的人现在也跪了下去,这些人属于不敢,也就是很懂得明哲保身,但是既然刘彻都说不责怪了,那么他们出面也就没什么了。

再剩下来的就只有十来个人了,这十来个人相较于其余的人几乎都来得年轻,而且无一例外都是文官,年轻人不像太史令这样他们勇于冲,而且文官的话那么这次刘彻不管做出什么事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也就大方地站着了。

“还有人站着啊,”刘彻诧异地道,“既然如此,你们派个人出来说说朕这次所做之事究竟如何,有什么想法吗?”

十几人互相望了望,最后总算是站出来了一个人:“回皇上,臣以为皇上所做之事并非不可行,而且这样选出来的人并非真的莽夫,经过文斗和武斗之后若是真的能够战胜,那么这个人想必也是有能力的,值得一用。”

“不,臣觉得不可,”太史令连忙接口,“这样于法不容,自古以来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对于太史令,刘彻还是尊敬的,所以他只是道:“太史令,难不成朕就要当一个凡事都不破先例的皇帝吗,如果真是如此,这样的皇帝还算什么意思,更何况,没有先例不代表就不能做,司马大人你说是不是?”

“这……”太史令被刘彻的话噎住了,但内心深处的想法却还是不认可刘彻,继续道,“皇上,还是不可,自古的官员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上来的,若是就这样可以当官的话,那我朝的选拔制度就无用处了。”

“你还是老了,司马大人,看来是时候退下了,你儿子不是不错吗?”刘彻开口道。

“皇上……”

“好了,不说了,都是一群顽固不化的人,就这样吧,退朝。”刘彻面露怒色,说完这句就离开了。

而下朝之后,立刻就有人往太皇太后的寝宫走去了,这个人就是刚才附议太史令的窦氏家族中的其中一个人,匆匆去找太皇太后的理由自然很容易知晓。

不过是几句话,那人就把在朝堂上发生的所有的事就说完了,然后就等着太皇太后下一步的指示。

“还是嫩了些啊,果然还是小孩子,这么沉不住气,不过是几句话就置气而去,这究竟是把满朝文武置于何地,这皇帝做的可真是不够称职。”太皇太后似是很生气,手都握成了拳,对那个不成器的皇帝感到生气。

“是,太皇太后所言甚是,在皇上离开之后,太史令带头的那一些人都对皇上感到很不满,甚至还有人说皇上做事越来越不着调了。”禀告太皇太后的人对太皇太后的话感到认可。

“嗯,说的不错,真是,他才几岁的小毛孩就无法无天了,真当没人管他了,都不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真是气死哀家了,要不是,要不是哀家没有那个权力,哀家真的想把他从那个位置叫下来。”太皇太后拍了拍桌子。

“太皇太后……”那人连忙跪下,这样的话说的人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连听的人也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只要太皇太后诚心想要让他死,那就会很容易找到这么一个机会,因此他不敢冒这个险,整个人都瑟瑟发抖。

太皇太后突然笑了起来:“好了,不必这么夸张,哀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值得你这么大反应吗,好了,说完就走吧,但是给我盯着皇帝,看他到底想还会做出什么事。”

“是,臣明白了,臣告退。”颤抖着站起来,来人倒着走了出去。

在那人离开之后,又有人从侧边走了出来,又是梁王,他就好像是长期都在太皇太后这里的,也是,少了太皇太后,对他来说就会好像少了主心骨,自然什么事都需要太皇太后指点。

“母后,皇上昨天在训练营自作主张下的令散发出去之后已经起了作用了,那卫青的身份要不要也说出去?”梁王询问道。

“说出去做什么?”太皇太后道,“你觉得这样可以给他一个打击吗?”

梁王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儿臣起初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母后有什么打算?”

太皇太后笑了笑摇着头:“不必了,我们又何必提醒他,让他当一个好皇帝吗?你应该清楚我们的目的并不在此,就让他做一个为博美人一笑做什么都可以的皇帝不是更好?”

“母后英明,”梁王一下子就明白,“母后的意思是我们静观其变,让他自己犯错,到时候对我们才会更加有利。”

“说得对,总算你聪明了一次,你下去吧,对了,刘陵是不是也该来了?”

“是,就这几天。”

“嗯,好好招待她,那小妮子可聪明着呢。”

“是,儿臣明白。”

未央宫

刘彻的桌案上堆了一堆的奏折,只是刘彻却看一本扔一本,直到桌面上只剩下零零碎碎的几本奏折。

卫子夫把那些奏折一本本捡起来,放在桌案的另一侧整齐地叠放好,但是却一句话都没有说。

过了好一会儿,刘彻却开口了:“子夫,你不问朕为什么要把奏折扔掉吗?”

卫子夫抿嘴笑道:“扔奏折是皇上的权力,想必是奏折里的内容让皇上感到不开心了,奴婢只负责把奏折捡起来,其它的事不在奴婢应该管的范围之内。”

刘彻抬头看着卫子夫:“要是朕说了让你管呢?”

卫子夫缓缓摇了摇头,嘴角仍然带着笑意:“即使皇上让奴婢管,奴婢也管不了,奴婢不懂这些东西。”

“是吗?”刘彻恍惚了一下,前世的卫子夫一开始确实什么都不懂,只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懂的东西多了,有的时候还会帮着他管一下,一开始刘彻确实是开心的,但是管得多了,刘彻就开始厌烦了,现在想想,人心真的变得很快啊。

卫子夫又怎么会知道刘彻的思绪竟然跑到前世去了,只是这些奏折,还有今天很可能在朝堂上发生的事她却认为刘彻是早就知道的,因此自然不可能真的因此而感到无奈或者烦躁。

“皇上,奴婢帮你去倒茶。”自从卫子夫来到未央宫之后刘彻就有这个习惯以应付或许会到很晚的批阅,所以此时她才会这么问。

只是今天好像并不是这样,刘彻道:“不用了,今日朕不需要,对了,东方朔跑哪里去了子夫你知道吗?”

“回皇上,自从念姑娘和秋蝉姑娘被释放之后老师就离开长安了,之后秋蝉姑娘去了李将军府,念姑娘好像是追着老师的脚步去了,现下奴婢也不知道两人到哪了。”知道刘彻真的不会批阅她手下这一堆奏折了,卫子夫才真正开始整理了起来。

“是吗?只是东方朔离开都不跟朕打招呼就离开也真是太不靠谱了,你有听他说什么吗?”

“老师说皇上已经成熟了,已经不需要他的辅助了,但是老师那里还要一些竹简,如果皇上需要随时可以搬过来。”

“是吗?”刘彻知道那些竹简肯定很有用,但是此时的他倒也不急,而是看着卫子夫,“那你老师有对你说些什么吗?”

“老师说希望子夫可以凡事顺其自然,等到了该明了的时候自然会明了。”

“什么意思?”

“子夫也不明白。”卫子夫低头,这种事她自己清楚就好,没必要让刘彻知道。




☆、第五十五章 郡主

第五十五章郡主

几日后;各个诸侯王爷的郡主都到了;其中就包括淮南王的女儿刘陵,甚至在众多面露悲苦的郡主里显得格外明显;因为只有她是带着笑容的,甚至好像是喜悦的笑容。

几位郡主进了宫,不约而同做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低头不语。

直到等到见到刘彻;众人才好像有了一些生命力;齐齐跪下:“参见皇上。”这次来的人又有哪个人是真的没有一点消息的;只是正因为知道消息;这也代表了她们清楚地知道一旦被选中了;那么等待她们的就是万劫不复。

“大家都来了;不错,朕已经派人准备好了几位所住的地方,待会儿就派人带你们过去,现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刘彻开口问道。

而这个问话所等待的不过是众位郡主的默然不语,既然都到了长安,那么她们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这个时候多说是无益,甚至还很有可能因此而受到皇上的关注,进而被封为公主送去匈奴和亲,试问又有谁会甘愿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