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小可张圆了小嘴巴,“柱子叔叔要生小娃娃啊?”
姚黄笑着点了点小可的小鼻头,毫无愧疚地忽悠小孩子,“不是柱子叔叔生娃娃,是柱子叔叔帮他的新娘子生娃娃。这些枣子就是帮他们生娃娃的工具。”
“枣子为什么能帮柱子叔叔和新娘子生娃娃啊?”小可包子继续发问。
“枣子枣子,早生儿子。”
‘“噢——”小包子点了点头,原来小娃娃是这么来的,回家以后告诉小舅舅。
两个人撒完了枣子,回到院子里。此时院子中央已经摆上了一个香案,岸上摆了两支龙凤烛,龙凤烛中间放着一个斗箩,里面装满了杂粮,用红纸封住表面,上面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插了五面颜色不一的小旗子。斗箩两旁分别摆放着一面镜子和一杆称,听花婶说,这两样代表着光明正在和称心如意。
此时已经陆陆续续地有村民前来,大多是来帮忙的,特别是几个年轻小伙儿,嘻嘻哈哈地打趣着新郎,他们都是要陪新郎去迎新娘的,与柱子的关系颇好。
姚红记挂着儿子,与闻人千叶和姚青早早到了关家。闻人千叶读书人的身份让他颇受村人尊重,村长特意将他与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安排在一起。闻人千叶笑得温和,长袖善舞,把几个老人哄得眉开眼笑,让其他村民对其更加钦佩不已。
姚红看到儿子后放了心,交代了姚黄和姚青几句,便到厨房帮翠花嫂子。对此,翠花嫂子鼓掌欢迎。姚黄想了想,便将小可交给姚青,让他带着小包子找其他孩子去玩,自己跟着进了厨房。
“二丫,你怎么不去找小姐妹说话,跑进厨房干什么?”翠花嫂子知道姚黄手艺好,不过厨房有他们这些媳妇婶子就够了,像姚黄这样的小姑娘在外面玩儿就好。
“呵呵,秋菊她们去张三嫂家看新娘子去了,我一个没意思,想着进来帮帮忙。”姚黄笑呵呵地道。
“既然二丫想帮忙那就让她帮忙吧。”李四婶把装着青菜的簸箕交给姚黄,“二丫啊,帮婶子把青菜洗了。”
“好。”姚黄端着簸箕出了厨房门,从井中打了一桶水倒进大盆子里,细细地洗起菜。


、第十八章 农家婚礼

可能是有了十两银子和几样价值不低的嫁妆,婚宴的菜式非常丰富,光是荤菜就有好几样:白切鸡、甜烧白、咸烧白、红烧兔子、炸小鱼和河虾、烧肥肠、凉拌肚子、炒鸡杂。兔子是关柱子在山上打的,小鱼和河虾是赵家两兄弟在河里面捕的。因为姚红的教授,村里人大多知道动物内脏又便宜又好吃,所以肥肠肚子这些以前众人不屑一顾的食物也上了席桌——幸好只有清水村的村民知道这一点儿,否则猪下水的价格就要大涨特涨,不像现在被卖肉的屠夫视为垃圾,两个铜板买一大堆。
甜烧白与咸烧白是姚黄教给姚红和翠花嫂子的,这个世界原本没有这两种菜式。姚黄不喜欢吃这两样菜,觉得太油腻,不过姚黄的亲爹喜欢吃,因此姚黄做这两样菜很是拿手。甜烧白与咸烧白是川菜中的特色菜,都是用带皮的五花肉制作。甜烧白是将五花肉与糯米、红糖、豆沙等放在一起蒸成,咸烧白与梅菜扣肉一样,将五花肉的肉皮在锅里烙得焦香后,切成片放在晒干的菜干上,再放进、花椒、山奈八角、酱油、红糖糖、醋、老姜、盐等调料上锅蒸熟。咸甜口味让人吃了还想吃,很快就成清水村大众们的最爱,村民们想要打牙祭时,首选就是这两样菜。
姚黄蹲在厨房外边洗菜,两个来帮忙村妇端着两盆子碗和盘子走到井旁边,两个人小声说着话,因为姚黄修真后耳目灵敏,很清晰地传进了姚黄的耳朵里。
“柱子这小子运气真好,不但娶了一个漂亮老婆,还白得了十两银子。以后买几亩地,小日子过得可就红火了。”语气中满是羡慕。
“好个p。你以为那么好的事情真是白白落到柱子头上?我跟你说,那新娘子其实是个不清白的,听说她勾引金家老爷,被金夫人发现了,于是就找一个乡下男人把她嫁出府。那十两银子其实是补偿柱子的,谁叫他娶了一个不贞洁的女人呢。”
姚黄抬头看了两人一眼,认出两人是村子里最碎嘴的刘金枝和方月娘。刘金枝这人虽然背后喜欢说说别人的小话,做人也刻薄了点儿,但心地却不坏;方月娘的丈夫是挑着货柜走街蹿巷的货郎,时而出入大户人家,因此消息非常灵通。方月娘常常将听来的八卦与刘金枝一同分享。
“喝,竟然这样。我还想着我家大小子什么时候也有这样的运气娶个大家丫鬟做媳妇呢,幸好没有,否则生个孙子还不知道是不是自家的种。”刘金枝说道。
方月娘压低声音,凑到刘金枝的耳朵边说,“说不定柱子真要当人家的便宜爹呢!”
“你是说?”刘金枝倒抽一口凉气。
方月娘点点头,“我昨天看到那女人干呕,看来是有了。”
“可怜的柱子……”
姚黄将洗菜的水倒掉,端着簸箕默默地走回厨房。柱子和赵家一家人肯定都已经知道了新娘子肚子的情况,所以才这么急着娶新娘子过门吧。柱子和赵家人都是厚道人,如此大张旗鼓地举办婚礼,是要给新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不知道新娘子的品性怎么样,如果她能安稳地做柱子的妻子倒还好,如果她还想着金大户想着“出人头地”……哼,有村长这样的老狐狸和花婶这样的长辈在,应该闹不出什么大事。
“迎亲的队伍出发了,大家一起接新娘子去啊!”赵二牛在院子里面大吼,其他年轻人纷纷附和。
“接新娘了,接新娘了!”孩子们也笑着叫着,跟着迎亲队伍跑过来跑过去,一起去接新娘子。周明腿脚最快,先跑到张三嫂家报信,李云希和李云重吹着唢呐走在队伍最前面,其他小伙子簇拥着穿着红衣的柱子,不一会儿就到了张三嫂家。
“三嫂子,快叫新娘子出来!”赵二牛还没有走到门前就亮开了他的大嗓门。
张三嫂出门一看,笑了一声,急忙进屋把新娘子扶了出来。新娘头顶盖着红盖头,众人看不见她的容貌,但只见她身形窈窕,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看得所有的年轻人们皆吞了吞口水,暗中羡慕柱子的好运气。
“好了,我们出发吧。吉时快到了,赶紧回去拜堂。”张三嫂将小伙子们的饿表现看在眼里,皱了皱眉头,柱子娶了这样一个媳妇不知道是福是货。年轻人没有看到,她可是看到了新娘子的面容,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十里八村的没有姑娘家能比得上。可是这人太漂亮了不是什么好事,希望柱子媳妇是一个安于室的吧。
柱子憨厚的一笑,在众人的哄闹中腆着脸走到新娘子身边,伸手握住新娘子的手。新娘子瑟缩了一下,恢复了平静,任柱子牵着她的手返回关家。
看到一行人回来,花婶指挥着大力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和着众人的笑闹声震天。花婶点燃了谷草扎成的把子,绕着新娘与新郎转了三圈,口中念道,“谷上生烟,从此衣食不愁。”
李四婶则把米醋浇到烧红的犁上,顿时冒出热烟,空气中弥漫了酸气。此为“少醋丹”,可以辟邪。其他的娘娘婶婶们也忙开了,用芦席铺地,在门口摆上火盆,要求新娘子必须从火盆上迈过去。孩子们一人捧着一个小簸箕,从里面抓出五谷(稻谷、高粱、小麦、红豆和干草)往新娘身上撒,边撒边欢快地唱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财富满家门”。
村长大叔在在香案边,等到两个新人走到他面前后,正了正脸色,大声唱道,“吉时已到,新郎新娘交拜天地。一拜天地,拜,再拜,三拜……”
新娘的动作迟疑了下,拜了下去。姚黄又听到了两位清水村八卦协会正副主席的交谈。
“看到没有,她还不愿意。肯定是还想着金大户。”方月娘小声道。
“恩,恩。”刘金枝猛点头,“可怜的柱子,怎么娶了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以他的条件,虽然没有父母,但有村长支撑,再加上家里几亩地,娶个贤惠的媳妇还不容易?”
“我跟你们说啊,柱子和新娘子以前见过面,那个时候柱子就看上新娘子。现在能娶到意中人,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哎哟,吓死人了,栓儿他姑你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方月娘的小姑子赵香嘿嘿笑道,“我刚才过来想和你打招呼,听到你们正在谈论柱子和她新娘子就出声了。”
“哦,你说柱子和新娘子是旧识?”
“是啊。我跟你们说哦。就在两个月前,我不是进城去吗,柱子也去城里卖菜。新娘子提个篮子来市集买东西。哎哟,那风骚劲儿就不提了,柱子一下子就看傻眼了,然后上心了,愣是没收新娘子的菜钱。那个时候还有人还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哪晓得才过了多久啊,这癞蛤蟆还真把天鹅肉给吞了。”赵香说道。
“天鹅肉好吃不好消化。”刘金枝说了句蛮有深度的话。
三个人说话间,新郎和新娘已经拜完天地,被送入众房。一众小年轻堵在新房门口,吵着要看新娘子。小村里没有那么讲究,柱子呵呵地笑着掀开新娘的头盖。一所有人齐齐抽了口气,天啊,新娘子太漂亮了。那脸蛋、那眉眼、那小嘴……刺溜,口水啊!
“看完了就出去,快开席了。”花婶和张三嫂子赶紧赶人,两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心,同时叹了口气。
姚黄听了刘金枝三个人的议论后早就对新娘子感兴趣了,和原身本来交好的几个女孩子站在年轻人身后,等他们离开后溜进洞房。
“你们几个丫头来看嫂子吗?”张三嫂看到自家女儿张巧姐,笑斥道,“肯定是你这丫头撺掇的。”
张巧姐吐了吐舌头,“我才没撺掇呢,是二丫她们听说新娘子长得漂亮,想来看看。”
“还说不是你撺掇?”张三嫂白了女儿一眼,对着几个小丫头片子道,“不是要看新娘子吗?过来看啊,那,这就是你们柱子哥的媳妇青翡嫂子。”
说完又给新娘子介绍,“青翡,这几个丫头是我的女儿巧姐、姚家二丫头姚黄、四祥子家的丫头菊花……”
几个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