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唐-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多少少有个底儿才是。

事实上,早在裴淑英离去的当天,郑仁基已秘密和郑世安联系过了。

郑仁基也不清楚,这郑言庆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不过有一点却能看出,他的确是在想办法帮忙。这不,连裴家都出面了……虽说裴淑英没有去拜访郑仁基,但郑仁基还是能敏锐的感觉到,各房对他的态度,出现了一丝细小变化。

以前他去拜访别人,人家未必会见他。

但今天出门,却明显不同。虽然还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保证,但郑仁基能觉察到,各房似乎有些摇摆。

所以郑仁基登门,除了是打听郑言庆何时回来之外,最重要的是想要知道,郑世安有什么打算。郑仁基保证,如果这次六房能保住安远堂的堂号,就会推举郑世安入族老会。而郑世安呢,则是胸有成竹,表示出他会为安远堂尽心竭力的态度。

如今,安远堂堂号之争,虽说还是以郑仁基为主。

但实际上,已悄然转到了郑世安的手里。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转移,谁也说不清楚。

正因为不清楚,和安远堂走的最近的二房,不得不出面来打听消息。

“二爷,听说元皓要成亲了?”

郑世安不回答郑祖行的问题,却反问了一句。

元皓是郑祖行的兄长,也就是二房之主郑祖盛的嫡长孙,年十七岁,正要成婚。

郑世安大局不成,可是这顾左右而言他的本事,还有察言观色,拉、拍、唬、逗的水准却不一般。这也是做管家,必备的功课。他做了一辈子的管家,如今身后有人出谋划策,指点方向,郑世安把昔日的种种手段拿出来,自是得心应手。

郑祖行一怔,下意识的点头,“是啊,说好了过清明就具体商议。”

“听说元皓要和弋阳(今河南潢川)卢氏女成亲?”

“啊,正是!”

弋阳郡乐安卢氏,是五姓七大家之中范阳卢氏的分房。

郑世安笑道:“弋阳卢氏可是百年望族,虽说不是范阳大房,可是根基却极为深厚。元皓娶卢氏女的话,恐怕要开销不少……对了,听说大爷去年赔了生意?”

郑祖行脸色微微一变,苦笑着没有回答。

“小念啊,去把我房里的那个匣子取来。”

不知不觉中,郑世安已经主导了这一次谈话,并且占居了上风。本来六房想要继续把持安远堂,那最有可能得到的盟友,就是来自二房。但由于七房强势出手,以至于二房在此之前,一直犹疑不定,甚至连一个明确的态度都没有表露。

毛小念拿着一个匣子,推到了郑祖行手中。

“这是什么?”

“二爷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郑世安神态极为悠闲,笑呵呵的把匣子推到了郑祖行的面前。

匣子里,有三四张图纸,还有一份契约。仔细看,赫然是郑家冶铁作坊的契约。

“郑兄,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家言庆设计出来的东西,已经献给了大公子。

冶铁作坊如今不景气,但若是经营这物品,自然会财源滚滚。大公子的意思是,他实在无力再来操持作坊,所以准备找个人合作。二爷不妨回去考虑一下,如若有兴趣,咱们再谈。

对了,钱帛方面不需要担心,大公子已经和离狐徐家联手,如今只等您点头了。”

这是赤裸裸的收买!

可是郑祖行却无法拒绝。

二房的情况,他心知肚明。如若这作坊真的能到手,对二房各家无疑会有极大的补充。再加上弋阳卢氏的帮助,也许过个几十年,二房就能重新崛起,不再仰仗族人鼻息。

这是一个好机会,比之自己偷偷在一旁算计,明显是事半功倍。

“我那裴家侄女儿……”

“哦,她就是受我那小孙儿的托付,来知会一声。

裴家大老爷不日将从长安返还洛阳,所以我那小孙儿怕是要逗留些时日,才能回来。”

“鹅公子要回来祭祖吗?”

“是啊,算起来已经有几年没回来了……

连我那大兄过世,他因为一些事情,结果也没能成行。大兄亡故的不是时候,若再几年,说不得就能看见言庆成婚。”

话语中,隐隐流露出,安远堂要和裴氏成婚的可能性。

郑言庆和谁成亲?

如今天下人谁不知道,他和麦子仲为搏美人儿青睐,在圆壁城一场鞠战,麦子仲黯然返回洛阳。

除了裴翠云,还能有谁?

郑祖行露出恍然之色,轻轻点头。

“若是言庆能与裴才女成亲,倒真是一场佳话。”

他心里多多少少,已有了一些主张。

反正七房和六房的堂号之争,于二房来说,无关紧要。但相比之下,二房对六房,也就是郑仁基这一支的关系更加亲密。而与七房郑士机的关系,相对疏远。

看起来,六房正在崛起。

他日郑言庆成长之后,定然会加大对六房的扶持力度,甚至有可能去争夺著经堂。

跟在六房后面,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以二房如今的这种状况,也不可能去争得太多利益。六房吃肉,二房喝汤,未尝不可接受。

想到这里,郑祖行收起了匣子,起身告辞。

他还要回去和老大商议,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做主。

出门的时候,就看见四个雄壮的男子在院子里练习角抵,于是随口问道:“好雄壮的汉子,郑兄从何处找来?”

“哦,不过是我那裴家侄女儿见我这里空旷,也没个看家护院的人,所以就留他们帮忙。”

郑世安言语中,带着一丝丝骄傲,“那身穿赤襦者,名叫裴梓,据说曾与裴老大人一起出使过西域;那三个皂衣汉子,是三兄弟,老大叫党士杰,老二叫党士英,老三叫党士雄,有一身好本领……他们在这里,我倒是可以安心睡觉了。”

“是啊,是啊!”

郑祖行打着哈哈,越发肯定了,六房和裴家联姻,已成定局。

他心里不免有些泛酸。

说起来自家闺女也嫁给了裴家,却没见裴家有如此隆重的表示。这老阉狗,真走了狗屎运。得了那么一个孙儿,如今可是显摆了……唉,自家为何没这好运气呢?

他登上马车,离开了郑世安的府邸。

郑世安看着车辆渐远,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大老爷,裴娘子,真的要和少爷成亲吗?”

毛小念咬着嘴唇,怯生生的问道。

这心里面也是一个劲儿的酸楚。虽然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可亲耳听到,又是一种感受。

郑世安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毛小念的脑袋瓜子。

“小念啊,莫要想的太多。

郑爷爷可以向你保证,不管言庆将来和谁成亲,都一定会给你一个名份,明白吗?”

郑世安厌恶毛小八,但对毛小念却是颇为疼爱。

四年的相处,看着一个黄毛丫头一天天长大,出落的水灵灵。毛小念的那点心思,如何能躲得过郑世安的眼睛。只是随着言庆声名日益响亮,特别是受封云骑尉之后,就更不可能让毛小念为正妻。不过正妻不可以,当个别院倒是没问题。

这年头,有本事的人,谁不是三妻四妾呢?

毛小念眼睛一红,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做出了回应。虽说心里面还是不舒服,可不管怎么说,这心里的期盼,总算有了落实。其实,只要能跟在少爷身边,做什么都行……

“老太爷,少爷去哪儿了?”

郑世安笑了笑,“他自有他的事情,该回来时,自然会回来,你莫要问的太多。”

郑言庆和沈光,如今都不在荥阳。

他们又会跑去何处?

……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裴淑英所带来的影响,也在渐渐减弱。

郑士机郑士则兄弟走访各家,变得越来越频繁。他们带着重礼,挨家的登门拜访。

而郑仁基呢,则显得很平静。

距离清明还有十五天,他居然跑到了洞林寺,说是要沐浴斋戒,以求列祖列宗的保佑。

谁都知道,郑仁基不信佛祖。

这时候突然要沐浴斋戒,究竟是存的什么心思,又使得众人好一番猜测。

莫非六房已经决定放弃了吗?

就在大家一阵揣摩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荥阳城中。

来者赫然是定居于管城,也就是后世郑州的崔氏族老,白水县开国公崔至仁。

不过他表明了自家的态度,只是来探望他的侄女,也就是郑仁基的老婆,崔夫人。这时候,郑氏族人才想起来,郑仁基的老婆出自于管城崔氏。只是由于崔夫人回荥阳后,一直很低调。加之他并不是管城崔氏宗房族人,所以人们有意无意的,全都忽视了她。

一般而言,七房谁家能没有几个大族亲戚。

但要让这些亲戚亲家站出来呐喊助威,若不是身份极为特殊,基本就不太可能。

莫不是,崔夫人的家里要有变化?

原本已经拿定主意的各方族老,不得不再一次改变了主意。

联想到之前裴淑英的强势出现,而今崔至仁又突然登门探望自家侄女。六房背后隐藏的势力,似乎并不如早先想想的那么薄弱啊。不仅仅是各方族老在犹豫,包括大房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波动。

距离清明还有五天,南来郑氏族长郑威,率南祖族人,抵达荥阳城外。

多日来饱受煎熬的郑士机郑士则兄弟,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大兄,郑威他们,总算是来了。”

郑士机口中的大兄,正是著经堂家主,荥阳郑氏的族长,归昌公郑善愿。

郑善愿身高七尺,生的一张胖乎乎的圆脸,眉毛略显灰白之色。他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所以脸上总是带着几分笑容。自郑译过世以后,郑家日益衰落,身为族长的郑善愿,也是心急火燎。不过他认为,郑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衰颓,是因为家族不能同心协力。

就比如隐太子之争的时候,如果安远堂那边能全力支持他,说不定隐太子不会失败。

包括汉王杨谅起事,又是安远堂从中作祟。

郑善愿之所以想要动六房,就是希望能安排一支能听从他命令的人进去,掌控安远堂。

七房虽说人才凋零,但胜在有财货丰沛。如若再吞并南来郑氏,那么郑善愿的权威,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