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 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成贤项大御史排众而出,高声道:“一个文选司郎中,虽然身居要职,但若无人撑腰,如何敢迫害忠良?背后另有高官显贵指使!”

没等别人反应过来,项成贤快速转头问道:“方大人乃熟谙内情之人,可知是谁?”方应物略一思索,便答道:“据我所知,大概是吏部天官尹旻罢!”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难怪穆郎中有这个胆量,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如果有吏部天官指使,那就不奇怪了。不过恍然大悟之后,众人又意识到,事情再次变化了。

方应物脱罪是第一次变化,方应物对穆文才反攻倒算是第二次变化,而这次是第三次了。今天这场审问简直千回百折,令人目不暇接地喘不过气来,连静心思索的时间都没有。

而穆文才的神情极其古怪,仿佛是很震惊。但他并不是震惊方应物猜对了,而是震惊方应物猜错了……特别是猜错了还如此理直气壮。他要投靠也不是投靠尹旻啊!

第六百五十九章 什么是正确

天地良心,就算让穆文才穆部郎当众发毒誓说一句“投靠尹旻死全家”,他也是敢说的,因为他确实没有投靠尹旻,方应物完全是胡乱攀扯。

他穆文才作为文选司郎中,直接卡在官员铨选的关口上,按照传统和影响力乃吏部第二要害职务,实际权力甚至超过务虚的侍郎,可谓是分量十足,不可能胡乱找靠山的。

要投靠就投靠最大的那个,投靠最需要他的那个,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投靠尹旻有什么劲头?尹旻本身就是坐堂吏部尚书了,很需要一个权力重合的文选司郎中来投靠么?

想至此处,穆文才暂时忘了自己这极其不利的处境,心里不由得暗暗对方应物嘲讽起来。

任你方应物精明一世,总还有犯糊涂的时候,你以为吏部官员就一定要投靠顶头上司么?既然摸错了庙门,以后死的时候就不要怪别人暗算你了!

穆文才渐渐从懵头懵脑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恨恨地盯了方应物几眼。不过此时方应物并没有动作言语,宛如老僧入定,与方才意气激昂的模样判若两人。

却不料方应物的好兄弟项成贤靠了过来,端起御史架子,公事公办地诘责道:“本官监察御史项成贤,在此要问穆大人,方拾遗所言是否属实?将方学士远谪云南实乃委屈忠良的不公之事,是否由尹尚书指使你而为?”

一群白痴这都看不出来?什么尹天官指使,当然是凭空捏造了……穆文才故作不屑地冷哼,张口就要回答。

不过穆文才的话才到嘴边时,他突然听到方应物抬了抬眼皮,自言自语道:“话出口前须三思,一句说错万劫不复。”

穆文才疑惑万分,不过能坐在文选司主官位置的人肯定不傻,今天显得蠢只是因为遇上方应物而已。所以穆大人很快又意识到了什么,便合上了嘴,发起呆来,这个问题仿佛很有深度……

话说吏部天官尹旻与大学士刘珝是同乡盟友,而刘珝与万安大多时候都是矛盾很深的,刘珝私下或者公开骂万安也不是一次两次。

虽然今年以来,刘珝与万安在太子问题上站了同一立场,但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为了共同利益临时妥协,并不意味着彻底化敌为友了。

这种情况下,与刘珝互为犄角的吏部尚书尹旻自然不是首辅万安的菜,多年来万首辅始终想换掉尹旻。

但是,同为大学士的刘珝从中掣肘,又加上尹旻这吏部尚书本身也很有实力,故而万安贵为首辅却始终奈何不得尹旻,或者说奈何不了刘珝加尹旻的政治同盟,不能完全掌控吏部。

可吏部衙门实在要害,万首辅又不能不上心,这时候文选司郎中穆文才自然就是万首辅非常需要的人才了,在万首辅眼里的重要性远超一般人。

而遵照“最大”和“最需要”的原则,在穆文才眼里,最值得投靠的人便是首辅万安了,两个巴掌一拍就响,对此万首辅当然也极其欢迎。有了穆文才之后,万首辅便在吏部扎下了很深的钉子。

只不过此事很低调,外人并不清楚,唯有吏部尚书尹旻从内部一些迹象上略略有些觉察,但还没有太多反应。何况尹天官目前志向在于入阁,暂且懒得和穆文才较真。

首辅万安罢免不了有大学士刘珝撑腰的天官尹旻,但天官尹旻也罢免不了有首辅力挺的文选司郎中穆文才……于是在吏部小范围内形成了诡异的政治平衡。

至于当日穆文才对方清之的恶劣对待,肯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闲得无聊欺负人,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是穆文才奉首辅万安指示,要对东宫太子一派的官员进行打压,方清之作为标志性人物自然正当其冲。只是没想到,方应物竟然是如此的难缠,让事态发展完全失控。

二是穆文才下决心投靠万首辅之后,再面对已经没落的方家,特别是因为座师而交结的方应物,要下意识地表现出刻意冷淡和疏远,象征着自己与过去决裂,以此讨好万首辅。

因而穆大人知道,关于项成贤所问的问题,事实正确的答案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否认与尹尚书有关,不承认是尹尚书指使自己。但是之后呢?

事实正确和政治正确完全是两回事……

假如他否认与尹尚书有关,那么接下来只有两种后果了:一是责任全由自己承担,否认有人指使自己。那么自己将面对御史的疯狂弹劾,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自己的位置将摇摇欲坠,万首辅都不见得能保住自己。

二是被人挖出来自己与万首辅的关系(这种事瞒不住的),然后被认为是万首辅指使自己迫害忠良。最后将万首辅拖下水,而且以万首辅的性子必然要迁怒于自己办事不力,惹祸上门。

穆文才只要不是失心疯,就知道上面这两种后果都不是自己能承担得起的。如果不想出现这两种后果,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方应物的话,承认自己是受了吏部尚书尹旻指使。

这并不是正确的事实,但却是正确的政治。对穆文才而言,攀诬了尹旻,等于是让尹旻替万首辅背了黑锅,可以让万首辅彻底置身事外,从而全心全力地为自己撑腰。

其次,对万首辅而言,很乐见政敌尹旻被咬住,趁势打击尹旻不在话下,而且说不定还能就此罢免尹旻,将吏部占为己有。

于己有利,于人有利,究竟哪个答案是真正的正确,还用多想么?至于证据,有受害人方家指控,有执行人穆文才亲口承认,何况大明允许科道官风闻言事,这还不够么?

不知发呆了多久,穆文才闭目长叹一声,开口道:“方应物所言不错,确实是吏部尹尚书指使本官。”

更多余的话不用说了,官场中人都明白。大学士刘珝与方家是死仇,而刘珝的同党尹旻迫害方清之的动机还用解释么?

人群登时肃静无声,人人都惊愕万分,没想到穆文才竟然真的直接承认受尹旻指使了!难道是突然良心发现?

今天御史们来这里围观,只是想看两个著名官员打架的结果,万万没料到竟然搞出一条这么大的鱼,那可是大学士之下第一人的吏部天官!

某些人脑中不由得想起一句官场笑谈:涉及方家无小事……但这真的只是笑谈吗?

第六百六十章 此事真没有完

不得不说,爆出吏部天官尹旻无异于十足十的响雷,让御史们根本无法安定。或许会有人问,如果不想掺和其中,大可厚着脸皮装聋作哑、视若不见,难道这不是名利场人物的基本功么?有什么不安定的?

话是这么说,但也得看什么场合、什么人物。

在朝廷体系里,都察院御史很大程度上是靠脸面吃饭的,与别人还有点不同;还有个情况就是私下里与公开,也是不一样。

如果在都察院里,在一群御史面前,公开爆出这样的丑闻,而御史们却还无动于衷的话,那都察院也就可以不用开了。就连这种无动于衷也将成为集体丑闻,整个科道官体系的根基都会被动摇。

无论如何,现在的情况就是,穆文才不能不认,都察院御史不能不管。坐在堂上居高临下的掌院都御史李裕冷眼旁观了全过程,心里对方应物实在佩服之极。

能操纵自己人不算什么,但能操纵敌人言行才是最可怕的。穆文才堂堂一个文选司主官,今日却只能按照方应物划出的道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仿佛成了方应物的傀儡,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方应物询问的目光,李裕拍案道:“涉及冢宰之事,绝非本官所能判也,只能奏明圣上听候旨意!”

下面御史却有人叫道:“大中丞管不了,我们可以!”

这就是都察院衙门与其他衙门所不同之处了,若说其他衙门是上下分明、等级森严,那么都察院就“散乱”得多。

要知道每个御史都具备密奏的特权,都拥有独立办事的权力,可以不经都御史直接与朝廷打交道。所以一百多个御史等于是一百多个独立个体,都御史很大程度上只是主管行政事务的,政治色彩大于专业色彩。

“今日到此为止!”李大中丞一边说一边看向方应物。终于不见方应物再次喊出“慢着”,这才能确定今天的问话真正结束了。

方应物拍拍身上的土走了,但穆文才久久不动,脑中反复回荡着方应物说过的一句话——此事还没有完。现在看来,此事还真没有完,方应物简直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同等的对手。

主角走了,在此围观的御史们也三五成群,一边议论一边离开。不过今天前来旁观的御史成分比较复杂,有为方家不忿前来声援打气的正义之士,有单纯只为看热闹来的闲人,自然也少不了充当耳目的。

其中有个叫魏圭的御史,没有加入同僚议论。他立刻换下公服,随意套上件不起眼的外袍,然后快步出了都察院。

转过街角,有家铺面门口早有马匹停着。魏御史便熟练地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地朝着东边而去。虽然京师人口众多,肯定无法像郊外那样扬鞭纵马,但也比步行和乘轿快多了。

到了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