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塑国魂-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淮军整饬一新,必效死力一雪前耻……还请……还请何帅手下留情,念在中堂二十年苦功,不要吞了淮军,给淮军留点儿种子吧。”

哦,这位感情为吞并淮军的事儿来的。何绍明收了笑脸,仔细斟酌了下,反问道:“功亭,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给本帅不动淮军,全权让你统帅,这近万的溃兵还有敢战之力么?再退一步,当初在牙山口,没有叶志超,就你一个人统帅淮军,能抵挡住对面的小日本么?”

聂世成沉思了下,哀叹一声,记不情愿挤出俩字儿:“不能。”

何绍明笑了:“既然不能,那这淮军还有必要存在么?功亭啊,军队首先是国家的,其次才是你们北洋的。值此国战之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概应团结一心,共抵日寇!淮军落在叶志超之辈手里就是几万胆小鬼,落在本帅手里头就是几万虎贲!要是依着你的意思,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一通抢白,说得聂世成哑口无言。顺着何绍明的意思,吞并淮军,不但合情合理,而且还是为了军国大事。拙于言辞的聂世成实在不知如何辩驳。

何绍明顿了顿,脸色缓和下来,道:“至于请战之事,我看就算了吧。淮军无论是编制还是训练,都太过陈旧了,完全不懂得怎么在近代战争中作战……回头我支援你几个军事教官,好好训练一番,待兵员补齐了,一准儿把功亭所部放在刀口上。现在嘛,功亭还是带着人守护义州吧,你看如何?”说着何绍明拍了拍聂世成的肩膀:“别灰心,只要好好休整一番,淮军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拍四五十岁汉子肩膀,还一副对待下属的意味,这场面怎么看怎么别扭。可聂世成没想那么多,左思右想半晌,猛地一顿足:“唉!叶志超……误国啊!”随即对着何绍明拱拱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聂世成一走,袁世凯的脸色顿时好了许多。再怎么故作平静,对着昔日的同僚,这心里头总有些不自在。袁世凯拱了拱手:“大帅,八千淮军,剔除老弱,卑职已经选出五千兵员。刻下正在义州附近操练,只是缺少枪械,被服粮饷也不齐全,您答应的一团骨干如今只来了不到一个营,卑职想问您一声儿,其余的几时能到?卑职可全指望大帅了,再不到,就连平时操练都没法展开了。”

何绍明瞧着袁世凯,心里头不住地琢磨着。他把袁世凯留在身边,除了袁世凯有能力,爱国之外,更多的是防备着他,免得日后给自个儿立个大敌。瞧着眼前袁大总统一副尽心操劳的憔悴样,何绍明暗自腹诽,琢磨着对方到底是在做戏,还是实心办事。这个念头不过一瞬间就抛了出去,再怎么样,袁世凯如今在自个儿掌握中,就如同佛祖手中的孙猴子,再能耐还能翻出天?

“慰亭,编练第四师也不急在一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眼下咱们在朝鲜,粮食、军械,一切补给都得从辽阳转运过来,还得舟船渡过鸭绿江。就连给第四师预备的其余两营骨干,也都在路上呢。所以,眼下你还是先把士卒的心气儿调理过来,顺便组织人手看守后方。军械……实在不行就先用原来淮军的,先对付着,待物资一到,本帅第一时间给你们换装。”

袁世凯连连答应,偷着眼瞧何绍明,颇有些欲言又止的意味。

何绍明瞧着他的模样,嗤笑一声:“慰亭,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有什么话痛快直说,别藏着掖着了。”

袁世凯皱着眉头,吞吞吐吐道:“何帅,卑职就是想提醒您一声,咱们收编淮军是不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了?北洋盘踞二十多年,跟地方、朝廷都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就这么冒冒然的动手,将来麻烦肯定不会少。况且,西边儿那位一直以北洋为臂助,到时候……”

何绍明不屑一笑:“慰亭,这事儿你放心,只要本帅一直打胜仗,这天下就没有人能动的了本帅。反过来说,若是败了,不用那些人动手,当面吃了大亏的小日本头一个就不能放过本帅。与其如此,还莫不如吞了淮军,也好多点儿本钱跟小日本拼命!”

袁世凯一想也对,当即也没再多言语。只是出了房门,心里头却不住地腹诽着,这天下有常胜的将军,可没有从没吃过败仗的将军。大帅啊大帅,您这是在赌博啊!心思沉重,转念一想,左右已经投效何绍明了,何绍明败了自个儿也不能讨好,还是赶紧卖力将第四师组建起来是正经。随即又急匆匆返回义州去了。

光绪二十年十月九日,宣川以南石和洞附近。

朝鲜北部多山,不过西南沿海地区却难得地有一片狭长的平原。石和洞左近,正是一片开阔地。这会儿,石和洞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兵场。两万余日军,营盘连成片,将其变得拥挤不堪。

兵营北部,一处出发阵地已经修筑完毕。一个旅团的士兵进驻其中,都在静静地等着上级长官的命令。这两万余日军,除了整个第五师团,还有一部分第三师团的士兵,最高指挥官,就是此刻在阵地前沿拿着望远镜观察的山县有朋大将。

作为明治维新仅存的几位陆军元老,这征清第一军的指挥权,没有人能抢得过这位大将阁下。作为明治元老,又是帝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他一直在鼓吹着征韩、征清。事实上,少壮派发动的征清战争,多多少少受到这位大将阁下的影响。

望远镜中,对面的关东军阵地死一般地寂静,连个人影也瞧不见,更别说对方的堡垒与火炮布置了。山县有朋放下望远镜,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样的阵地布置,他还是首次见到。但他能肯定,对方肯定躲藏在某些地方,只等帝国的勇士发起冲锋,就会如同毒蛇一般,猛地蹿出来咬上一口。

“阁下,关东军的阵地很诡异,是不是派出一部士兵,发起试探性攻击?”旁边,第五师团师团长野津道贯低声询问道。

“暂时不用……”山县半转了身子,笑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拖住对手,而后等着川上君带着天兵突然降临对方身后,最终再发起致命攻击。”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六六到底哪儿不对?(二)

望着对面的阵地,野津道贯中将不禁攥紧了拳头,表情扭曲着,愤恨之情溢于言表。二十一联队配属于第五师团,那可是野津道贯的嫡系部队。两千多人的联队,训练精良,竟然被对面的关东军全歼了,连重建的可能都没有。这实在是莫大的耻辱!若是真实情况让大本营知道,海军那群混蛋肯定会加倍地揶揄陆军,而后以此为借口,压缩陆军的经费。

此次大兵压境,第五师团上下都抱着报仇的心思。而更让人愤怒的是,藏头露尾的关东军,异常卑劣!从定州一路前行,简直是整个第一军的噩梦。

刚刚出定州,甫一上大路,就会不时遭到对方的袭击。打冷枪、发冷炮,还有一种奇怪的,可以埋在地下的炸弹,一路上第一军上下损失了二十多名军官,近百名士兵。以至于,不得不将大批的朝鲜民夫派在队伍之前,去趟埋在地下的炸弹。

“山县阁下,鄙人认为,如果我军在此搁置,而不采取进攻行动,势必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万一警觉到后方空虚,川上阁下的计划就会付诸流水。所以,鄙人认为应该适当发起对关东军的冲击。”野津道贯并不同意山县的意见,在他看来,作为帝国陆军缔造者的山县已经老了。统领第一军,除了是荣誉,更多的是用来协调第三、第五师团间的联系。至于具体作战,没人指望这位年迈的大将阁下能做到什么程度。

山县思索了下,随即点头同意:“很好的意见,野津君,那么,就适当地发起冲击吧!”

“嗨!”

公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十日。

日本征清第一军两万余人,齐聚石和洞。随即开始前期动作,部队以大队为单位展开,控制各处道口、要点。同一天傍晚,日军已经建造好了出发阵地跟输送通道。宣川左近地处平原,对面关东军阵地上最高的小山,不过海拔二百多公尺。而日军的出发阵地上,相对来说地势就更加平坦了。无论是炮队展开,还是骑兵出发场,构造起来异常简单。

十一日,日军各级军官开始查看阵地,炮兵进入射击位置。本来第一军,乃至整个日军配属的还是老式的青铜火炮。丰岛、平壤两战,缴获了清军各型火炮四十多门。吃了大亏的第一军为了对付据说火力强大的关东军,山县有朋发动了自己的人脉,硬是将这批缴获都安置在了第一军。这回,小日本算是鸟枪换炮了,整整四十门崭新的克虏伯75mm野炮。所有的日军军官都相信,只需要五分钟的火力急袭,对面的关东军就会吃不住。

与此同时,骑兵队伍也开始小规模地试探着在双方阵地之间来回奔走,查看关东军的火力配置。一队队骑兵在阵地之间耀武扬威,不住地呼喝着。而关东军阵地上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这让带队的骑兵军官摸不着头脑,心里不住地怀疑着,对面究竟有没有人。疑惑着,带着百多名骑兵刚刚踏入关东军阵地前五百米范围,断断续续的冷枪就响了起来。那军官暗松了口气,心里琢磨着对面的关东军也就那么回事儿,这还离得老远,就散乱地放枪,可见其组织纪律有多差。正得意呢,就听噗通噗通之声,不绝于耳,转头一瞧,之间队伍中的骑兵如同下饺子一般挨个摔下马去。无一例外,每个人身上都挨了枪子儿。日军军官当即亡魂大冒,急忙带着骑兵往回跑。

回来细细一数,一百多人的骑兵队伍,就这么短短几分钟,楞是让对面的关东军报销了三十来号人。半小时后,呈在野津道贯面前的侦查报告写道:“对面之关东军枪法极其精准!”

八月十二日,日军开始整修前进道路,将弹药与兵力都送了上去。步兵也开始小规模开始发起攻击。这是在进行比较系统的火力侦察,火炮也开始少量的试射、校准。双方都是步枪对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