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国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塑国魂-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占的比例是绝对少数。几百万满人统治着四万万各族百姓,这就使得满人为了统治一个比自己本族庞大得多的民族时,本能地更多的是去考虑自己本族的利益,以及怎么去控制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汉人。''朝廷里的官制,大学士尚书侍郎满汉各半外,军机处与六部及封疆大吏绝大多数都是满人。并且在这些官位里,许多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这么一代代世袭下来的。这种情况直到太平天国之后才开始由汉人担任封疆大吏。

一个满人来统治的朝代,做为少数族群,他们之间共同的利益就是维持本民族的统治,这个共同的利益使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所有的满人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来统治国家,在这个利益集团里,皇帝只是这个利益集团的代表或者说是家长,如果这个利益集团不复存在,那么皇帝的统治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日本、波兰则绝对不存在这种情况。人家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全体民众的利益,是整个民族拧成一股绳的奋发向上!试想,一个在不改变少数民族统治利益情况下的变法,可能成功么?即便成功,那又能改变多少?

思索的光景,整个场面已经是热闹非常,一群人簇拥着康有为东拉西扯往里就走。''而康圣人则是一脸刚愎的谦虚着。

梁启超实在看不下去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是他对昔日恩师抱负、理念的评价。失望,甚至是绝望!他深锁着眉头,似乎已经瞧见了来日变法的失败。洋务派这条路走不通了,维新变法这条路眼瞅着就要走进死胡同,难道这泱泱华夏就没有出路了么?

也许……

梁启超叹息之后,转头瞧着北面,神色从迷茫到犹豫,最后终于变作笃定。随即再深深瞧了一眼园内的喧嚣,对着谈笑风生的康有为一揖到底,而后转身,头也不回地去了……

贤良寺。

两张对坐的藤椅,中间摆放着一张茶几。一双妙手将托盘放置在茶几上,而后擎起茶壶,行云流水一般往几只杯子里点了茶水。涮过之后,再斟了七分。

“荣大人,请用茶。”开口就是一口甜甜的嗓音,这服侍之人正是李鸿章的半个闺女,玉敏。

荣禄借着端茶的光景,连连瞟了几眼玉敏这个俏婢,心里头连连称赞这李鸿章还真是好福气。

李鸿章瞧着荣禄有些干槁的面容,感叹道:“遥想仲华当年,白马红缨,英气勃勃……还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荣禄一听笑了:“我受的那点苦,和老中堂比起来,那简直是福了。”

李鸿章摇头戏谑一笑:“只怕从今而后,仲华就要架在这火堆上烤了……”

“朝廷简拔了荣某做这个北洋大臣,而直隶总督却是老中堂的门生得意弟子杨士骧。从来直隶总督就跟北洋大臣不分家,这回分了也好,他日荣某最多有一半被架在火堆上。”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大笑不止。

荣禄仰天长笑半晌,而后肃容拱手道:“老中堂,实不相瞒,荣某此番就是向老中堂来问计的。”

(恩,不用怀疑,真算是人品爆发了。大伙儿开心了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二五三风潮(九)

乐寿堂。

榻子上,慈禧端坐着,手里擎着一碗参茶,一边呵着气,一边慢慢地品着。

下头,奕劻与世铎跪伏在地,磕头如捣蒜,急得满脑门子的汗珠子。这二人可算是慈禧的铁杆心腹,都是从破落户里头简拔出来的,其自身的权势完全跟慈禧结为一体,根本就不可分割。这会儿,俩人你一嘴我一句,说话间已经带了哭腔。

“老佛爷明鉴万里,皇上始终太过年轻,性子不够沉稳,若是任由皇上变革祖宗成法,他日必酿成大祸啊!”

“……皇上是好皇上,甲午的时候,没日没夜地批阅公文,奴才可都看在眼里呢。可有一点,老佛爷,您瞧瞧皇上身边儿都是什么人啊?都是奸佞小人,头一个就是翁同龢!”

“康有为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口口声声要废了咱们旗人的铁杆儿庄稼,没了俸禄,百万旗人都喝西北风去?”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变法还得一点点来,奴才恳请老佛爷收回成命!”

“奴才附议!”

任由这俩人如何苦口婆心,上头的慈禧依旧安安稳稳地坐着,半点儿也没有明悟的意思。'零''点''看''书'这俩人就纳闷儿了,今儿老佛爷到底犯了什么邪性?

“老佛爷,若是任由皇上胡闹,国将不国啊!”

奕劻悲切的一嗓子,总算喊动了慈禧。可事态并没有按照奕劻的猜想进行,只见慈禧重重放下了茶碗,而后美好气儿地瞧着他们二人,开口就是训斥:“混账!私下非议圣上,你们可知罪?”

“这……”

“啊?”

眼瞧着慈禧动了肝火,二人满脸惶恐,无助地瞧着慈禧身旁的李莲英。''

李大总管轻咳一声,低声劝慰道:“老佛爷,庆王爷与世大人,还不是为了大清国着想么?皇帝还是急躁了一些,这朝廷说到底还得老佛爷您来把关。”

听了李莲英的劝慰,慈禧脸色好了一些,长出一口气叹道:“你们呀,做事儿不动脑子!甲午打成这德行,还出了个活曹操,我瞧这大清是得变一变了。否则,他日何绍明来个叩关南下,我们孤儿寡母的,连带着你们这些当臣子的,都得没了活路!”顿了顿:“你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从前皇帝是急了一些,光想着好的,没想着坏的。''可这些日子再瞧瞧,不也稳健了许多么?遇上这档子事儿还真锻炼人。”话音一转,询问道:“北面的通电,你们都知道了?”

见二人点了点头,叹息一声道:“这何绍明又是开铁路,又是扩军的,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逼着咱们赶快变法啊!人家有了成绩,天下有目共睹。比较之下,朝廷无所建树,还不丢尽了民心?哀家也想缓一缓,只是如今的情势……诶!再者说了,变法势在必行,可这操作之人是你奕劻能成啊,还是你世铎能经手?不由着皇帝去闹腾,难道咱们真坐这儿等死?”

这话说开了,二人也就明白了。'零''点''看''书'甲午一战,将大清朝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地撕掉了。老佛爷想要维系固有的局势,已经是不可能了。若要维系,也只有革新一途。可她一个连铁路都要用马拉着火车才敢坐的老太太,能懂得什么?后党份子更是如此,忠心够了,半点儿能力全无。唯今之计,也只有由着光绪去闹。

世铎兀自犹疑道:“老佛爷,倘若……倘若他日局面不可收拾……”

慈禧嗤的一声笑了:“皇帝年轻,难免听信一些小人的谗言。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关键时刻就得提醒一二……再者说了,荣禄不是得了练兵的差事么?”

明白了,全明白了!二人对视一眼,恍然,而后齐齐拜倒在地:“老佛爷圣明!”

贤良寺。'零''点''看''书'

李鸿章无奈一笑道:“仲华,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头子从这个位置退下来了,明眼人都瞧出来老头子这条道走绝了。你这话不该问我啊。”

荣禄却一脸诚恳地道:“当官人人都会,但要当好,特别是如老中堂那样当出一番作为来却就难了。”

李鸿章悲怆一笑,“仲华,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我有什么作为!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岂不闻,‘杨三己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杨三己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这对子就出在甲午年。''当日清日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一时间,国人义愤如潮,将丧师辱国之罪统统划归李鸿章名下。适逢著名的昆剧丑角杨三去世,有人挖空心思,作了一副对联,把李鸿章捎带进去加以痛骂。自此,‘杨三己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这对子广为流传。

荣禄正色道:“李中堂乃大英雄,怎么能在意小人中伤之语!不是荣禄恭维老中堂,若论审时度势,脚踏实地能办几件实事的,当今朝野,无出老中堂之右者!”

“北面还不是有个何绍明么?我老李不如他远矣。”老李这话酸味十足。

荣禄连连摆手:“不一样!老中堂是大清的忠臣,怎可与那乱臣贼子自比?”瞧着李鸿章依旧没提起兴致,荣禄凑过去低声道:“不独荣禄这样看,太后老佛爷更是这样看,今日让荣禄登门求教,也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知李鸿章者,太后也!”瞧着荣禄诚恳至极,李鸿章信了,说出一句,眼中已是泪光闪闪。

荣禄扶他在椅上坐了,又端起一杯茶奉上道:“老中堂且先用茶……”

李鸿章揭开碗盖,啜口茶,待情绪平静,这才慢慢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好,办洋务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实在在放手办理过?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无有其实,不揭破不戳穿还可以敷衍一时。''好像一间破屋子,靠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也可以用纸片将它裱糊得明净光鲜。即使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修补,还可以支吾对付一阵子,如果遇到风暴袭击,这纸糊的屋子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我这个裱糊匠又有什么方法,又能负什么责任呢?”说到这里,悲从中来,已是哽咽难语了。

荣禄也是一阵唏嘘:“老中堂一番话真是说到事情的骨髓里边去了!但作为大清的臣子,吾辈但求问心无愧而已……如今这个裱糊匠轮到了我,怎样去做,还望老中堂不吝赐教。”

“仲华这样说,老夫也就不谦虚了。”李鸿章淡淡而论:“方今这大清,《马关条约》已经签定生效,毁约绝无可能。'零''点''看''书'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那帮子士子以为迁都可定天下之本,殊不知恰恰相反,朝廷如若将都城由北京迁到西安或其他地方,势必引起天下震动,人心恐慌,这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变法为当今大趋势,凡有识之士,无不认为变法之计非行不可!但哪些可变哪些不可变?以何种方式去变?都要切切商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