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平安时代,号称万世一系的倭王早已大权旁落。早期,政权是被世代垄断摄政、关白等朝中要职的外戚藤原氏所掌控,时称摄关政治。但到了四十多年前,现在的白河法皇登基,收揽大权,在当了十几年倭王之后,退位做了太上皇。因其笃信佛教,退位后便出了家,故也称法皇。不过他虽是退位,但权柄却未交出。把持大权迄今已有近三十年,虽然现在年过古稀,但仍没有放权的迹象。由于此时皇族、贵族出家,多以他所居住的寺院地名代称——白河法皇便是因居住在白河院而得名——所以白河法皇以出家人身份掌权便被称为院政。

吕将在行礼之后,被赐了座,便跪坐在一块厚实的软垫上。正对面,白河法皇被厚厚一层铅粉刷得惨白的脸上,完全看不出年龄,两侧地官吏,也是一般地妆容,一眼看去,如同一堵堵雪白的石灰墙。

“吕郎中。”白河法皇一开口,石灰墙便在嘴角处有了细小地龟裂,铅粉碎片一块块落下,说的话却是字正腔圆的汉家官话。“贵我两国一向睦邻敦好,是一衣带水的友邦。两国往来,从未断绝,自问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何贵国今次突起大军,犯我疆土?”

当年东海出兵夺占了对马、壹岐二岛,截断了日本与高丽的联系,垄断了日本地对外贸易。在此前。由于日本实行的锁国政策,日本的外贸在内由九州岛上的太宰府所控制,在外则由高丽商人一直把持着。高丽商人们从大宋贩来丝绸、瓷器以及书籍佛像,运到太宰府贩卖,又从太宰府购买日本特产的漆器和刀剑卖去大宋,从中攫取了大量利润。

不过当东海人来了之后,贸易垄断权顺理成章的转移到他们手中。虽然这的确损害了与高丽联系紧密地利益集团,但由于少了高丽人从中盘剥。更多日本贵族享受到更加价廉物美的唐物,所以还是以欢迎居多。

而且东海人为了名正言顺地垄断贸易权,还主动传授了灰吹法这种最新的提炼白银的冶炼技术,同时派出探矿队帮着在国中寻找金银矿藏。几年来,开发出的金银矿已有十几处。靠着源源不断的金银,日本的王公贵族们从东海手中大批购买各色珍玩,过上了更加骄奢淫逸的生活。对于慷慨无私地东海人。日本国中都是感激涕零。

这一段蜜月期,已经持续了四五年,在所有人想来,应该还会再持续下去。但今次东海人突然翻脸,却让平安京中上至王公贵戚,下至商人黎民,都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陛下容禀……”吕将朗声说道,“今次我国起大军至贵国。只因我东海商队有一人在平安京中失踪,只要陛下把那人交还,我家大军必然退去。”

“一派胡言!”一个倭官跳了起来,同样说着标准的汉语,“我早已遣人调查了几十遍,平安京中根本没有一个外人!”

吕将摇头。虽然说的话荒谬绝伦,但他的表情却庄重肃穆:“我家已查得确实,的确是有一人在平安京中失踪。如果贵国找不出,我们可以帮着找。还请陛下打开城门,让我军进城搜寻!只要把人找到,我军自会撤离。”

殿中的倭官闻言,纷纷跳起大骂。白河法皇一抬手,把他们压了下去。他对吕将道:“如果吾说不呢?”

“还请陛下三思!”吕将恭声说道,“看在贵我两国多年交情份上,我家可以再等上五天。如果五天之后。陛下还不能给我东海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东海会帮陛下做出决断。”

同一时间。

平安京外。

一片片帐幕已经覆盖了鸭川河边两岸。河道边地民宅也都被强占了去,这里的居民早已涌入平安京中。在此处安营扎寨的,是人数高达八万的东海大军。

“还要等五天?”中军大帐中,刚刚从南面港口赶来的朱聪问道。

“还要等五天。”赵瑜给了确实的答复。

“留给倭人地时间会不会太长了?大王你从登陆到现在已经拖了十天,现在又给了他们五天……倭人的援军肯定就要到了!”

“就是要等他们的援军。”赵瑜笑道,“我这是在练兵。这两年,除了武兄弟的第四舰队猎了几年猴子,野战四营去三佛齐帮了把手,其他部队,无论陆军海军,都是在家养着呢。军队不打仗,战斗力会直线下降,现在天下大乱,不仅辽、金,连大宋、西夏都卷了进去,虽然现在东海是置身事外,但很快也要大举出动。不练不行啊,就当作实战演习好了!”

朱聪摇着头,他去年又被派去辽东,现在才调回来,对赵瑜此次的计划并不了解其中详情:“当年对付交趾、女真,也不过带了五千,灭三佛齐也仅有一万,日本虽为大国,但出动如此多的军队,连狮子搏兔都算不上了,而是大象踩蚂蚁。这根本是浪费军粮啊!”

此次东海攻打日本,不仅是全军总动员。赵瑜甚至下了全国动员令,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壮被抽调了五分之一,连同野战一、二、三营三个老营和新成立的虎翼第一、第二,宣翼第一、第二四个新营,再加上护翼王家、作为赵瑜近卫的神机一营,总计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南方地港口登岸,在平安京外扎下连绵十几里地营盘。朱聪一路过来,看得是目瞪口呆。以东海军的战力,这么多军队,根本就是决定国运地大决战才会有的场面。用在倭人身上,实在是有牛刀杀鸡之感。

“以我军的后勤支援能力,在平安京下拖个半月没有任何问题,正好可以消耗一下即将到期的储备军粮。”

赵瑜笑言了两句,方正色道:“我说过了,这次是实战演习,胜利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要看到不仅是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全国临战时的组织力。这么多军队,后勤如何确保,人员如何安排,粮草的运输,营盘的防御,临时征发的预备役能否维持战力。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出动几千人,上万人就能练出来的。

‘兵者,国之大事。’这是孙子兵法开宗明义第一条。一旦开战,全国都要动员起来,尤其是接连几年的大战,更是要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挤出来。现在不做好准备,练习个一两次,等到日后定会手忙脚乱,要吃大亏!”

注1:这其实是后世的追号,并非尊号,但为了行文方便,暂且用一用。

第二章 平安(下)

大宋宣和四年十月十四,己亥。

又是一天清晨。

嘹亮的起床号把张大牛从睡梦中惊醒,掀开盖在身上的毛毡,一个翻身便从稻草铺就的床铺上爬了起来。几乎与他同时,与他同属一对的帐中其他九名士兵也都挺身跳起。

身处前线,所有人都是和衣而卧,省下了穿衣的时间,用最快的套上盔甲,跨上刀,拿起长枪和弩弓,便从帐中鱼贯而出。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三十息,如果不能在都头数完手指之前排好队列,接下来的一天,全队十人都别想过得舒坦。

伴随着衣甲碰撞产生的奏鸣,急促的脚步声在营地中响起,一条条人流从数以百计的帐幕里奔出,汇入一座座整齐的阵列之中。这是野战三营第一副营的营盘。这支刚刚组建的新营头,拥有四个步兵指挥,一个辎重工兵指挥,和拥有炮队和骑队的营部指挥。

除了炮队和骑队之外,所有的六个指挥都是由刚刚征发起的两千余名预备役士兵,配合着从正营中调出军官士官所组成。而张大牛,就是其中的一名普通士兵。

今天张大牛所属的这一都的集合速度比前几日要快上许多,而都头的脸色也比前两日好上不少。指挥使就站在前面,他每天都在比较着手下的五个都集合的速度。张大牛地这一都前几日都是排了倒数第一,因此全都的官兵颇吃了点苦头。

百人组成方阵如同用矩尺量出。每一个士兵都挺胸收腹,持枪而立。张大牛站在队尾,双眼平视向前,用眼角余光标定身旁的队友。他是这一队的队副,而站在队头的队正,则是从主营中调来——不仅是张大牛这一队,副营中的所有队正以上的军官原本都来自正营。

虽然东海自开国以来。所有地资源、财富都是向军队倾斜,但常备军至今仍只有不到十万。去除三万海军。两万五千镇戍军,剩下的野战兵就只有十个营总共三万七千人——分别是四个野战营,宣翼、虎翼各两个营,以及两个全火器化地近卫营——这么点兵力,莫说与宋辽金夏相比,就算是比起高丽、日本也逊色不少。

不过,一旦东海王下达动员令。转眼他便能拥有一支多达三十万人的大军。东海国中,有近四十万十六到四十五岁的壮丁,按照两丁抽一的极限动员比例,选出二十万人充入军中并非难事。而且这些签发的壮丁绝不是充数的农兵,若论起他们所受过的军事训练,就算是大宋地禁军,也只有聊聊几支能比得上。当他们在职业化的军官军士的指挥下,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绝对能算得上是天下有数的精兵。

现在东海军中,除近卫营之外的八支常备营现在都已达到满编,皆为四千人的大营。只要调出超编的军官军士,充实进预备役士兵,组建起两个副营之后,以一正带两副。便是八支各达万人、能执行战略作战任务地方面军——至于直属东海王家的近卫营,由于其中官兵都是从各支部队挑选有功将士充任,类似于轮训的教导队,并不会补充预备役士兵。

此次东海伐倭,赵瑜下达的是二级动员令,征发的预备役是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人数仅有五万。所以给出战的七个正营所组建两支地副营都没有满编。不过单单这些副营,就已经在十天内把平安京周围的军事力量全数肃清。

听过指挥使每日惯例的训示,各都阵列便解散去洗漱和用餐。张大牛回到帐中,没有如往日那样卸下了盔甲武器。而是直接拿起铁皮饭盒和洗漱用具。依然是排着队出去解决个人内务——今天,他所属指挥的任务是出外巡视。甲胄和兵器都得随身。

在平安京外已经驻扎了半月,张大牛所在的指挥,每日都是惯例集合操演,然后按着轮值班表出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