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多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多娇-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涿州能守住,这岂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孝宗越说越生气,越生气脸越青,戴权忙道:“万岁息怒,太医说皇上不宜动怒,若是损伤了龙体那可如何使得。”

戴权将搁置在御桌上的盖碗儿双手捧递给孝宗:“这是雨前龙井,万岁爷喝一口解解乏。”

孝宗一挥手,戴权只好悄悄地退下。三位皇子默不作声,兵部尚书更是话也不多讲一句。孝宗冷眼看众人:“你们三人,除老五年纪尚小,余下二人也到了做事的年纪。朕为国家忧心,你等身为皇子皇孙,不能置身事外,可有良策献出?”

二皇子和三皇子沉默半晌,孝宗见他们总不说话,便叹道:“老大主张用和亲的法子叫倭人退兵。哼,这可真是长我国威的一个好建议。倭人。。。。。。连蛮夷之邦都称不上。也配和我天朝结亲!这馊主意也就老大能想得出来。”

二皇子试探道:“父皇,儿臣记得,东南水军大营离着涿州并不甚远,难道涿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东南水军就一点消息没有?”

兵部尚书眉头一皱,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缄口不言,否则到时候皇帝追究的可不再是涿州知府的罪过,而是兵部的问题了。

他忙道:“二皇子有所不知,涿州的卫所虽然隶属兵部,但这些年因为皇上的吩咐,卫所的粮饷一向由各地自己供应。毕竟。。。。。。这卫所不属于军队,只是防卫地方的小股军事力量。况且,东南水军出了那样大的乱子,就无精力多管这些。幸而涿州知府去后,东南水军立即调派了人手支援,将倭人来不及退去的兵马斩杀在了海滩之上。现在棘手的事情是。。。。。。朝廷应该派什么人去涿州出任知府这一职务。此人不但要有治辖区的本领,更要有杀伐果断的决心。一来迅速恢复涿州商贸。二来,也要配合东南水军剿灭倭人,恢我天朝声威。”

涿州知府是从三品的官职,多少人一辈子渴望从正四品升到正三品,可偏就在从三品的位置上跌了脚,止步不前。

二皇子知道父皇一定是犯了难,朝廷中有此能力的不在少数,然而。。。。。。涿州毕竟还是大皇子的封地,后者在涿州扎根多年,任何一个外来户想要打进内部,都是难上加难。说不定还会因此得罪了大皇子,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孝宗看着三人:“你们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孝宗心里最期待的其实只有二皇子。

在李泓未进宫之前,孝宗最喜欢此子。不但因为其生母乃是孝宗心爱的女人之一,更因为二皇子天资聪颖,而且尊敬兄长,善待兄弟。此子若成储君,孝宗必定心安。

然而,他的生母偏偏就是忤逆之臣的侄女,这就叫孝宗不得不再好好考虑。

二皇子还不待开口,三皇子忽然道:“父皇,儿臣有个人选。。。。。。不知该不该讲。”

孝宗和兵部尚书齐齐看向李贺。

三皇子心下得意,却不敢表现出来,只垂首道:“不知父皇可还记得,苏妃娘娘的父亲,就曾经做过涿州的知府,后来因为告老还乡,便离了此职。”

孝宗细想了想,便点头示意三皇子继续说下去。

“苏妃娘娘的父亲虽然老迈,可儿臣以为,苏老大人毕竟在涿州为官多年,人脉不可能轻易断绝。且儿臣知道,苏老大人的长子自幼生长在涿州,对涿州山川地理布局知之甚详。若是此人能为父皇效力,儿臣以为,一定是事半功倍。”

孝宗连连点头,转而问向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忙道:“臣记得这位苏大人,不过倒是未曾听说过苏家的人还在为官。”

孝宗脸上带着不自然,苏妃自从幽居深宫,过着冷宫一般的生活,苏家就开始淡出了朝堂,连孝宗也记不得,这位曾经的宠妃,娘家究竟在何处。

三皇子见孝宗不吭声,便试探道:“回禀父皇,苏家舅舅虽然未曾有任何官职挂身,不过却是武英三年的进士。”

二皇子立即笑道:“这却可惜了,若是苏家舅舅有过历练,忽然提拔了他做从三品的知府,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事出紧急。但这从未出仕的人,忽然就博了个从三品在身。。。。。。 只怕令天下士子们心中不服。”

二皇子看了看正德,又道:“儿臣倒是觉得,刑部那位邢大人十分合适。他也曾做过苏州县令,在刑部官声颇佳,若是委以重任,儿臣相信邢大人能胜任。”

正德难掩惊慌,忙道:“父皇明鉴,邢大人虽然吏治方便十分出色,可在当地也因为仁善而博得了美誉。吴县与涿州截然相反,贸然叫邢大人出任,必定不妥。”

孝宗气笑了,这三个儿子,真叫自己没法子说。有的拼命想将差事揽在自己怀里,有人拼命想要推出去。

别以为孝宗不知道,老三这一二年间,和延年宫走的很近。他只是看在当年的情分上,不愿意点出来,而且也想瞧瞧,苏妃那样的清冷的性子,究竟靠什么出手东山复起。

孝宗一摆手:“容朕再想想,兵部知会吏部,在短时间内呈报几个合适恰当的人选,此事不能一拖再拖。”

众人只好跪安,正准备疏疏落落的预备从养心殿出去,忽然听见孝宗在后面和戴权说话:“晚间宣苏妃侍寝。”

殿后的李贺嘴角一扬,得意的看向二皇子和正德。

 282、母凭子贵旧爱新欢

第二日,朝中内外便都得了消息,苏妃娘娘重新获得隆宠,迁偏僻荒凉的延年宫到热闹喜庆的延禧宫,虽然苏妃的等级上没什么变化,不过孝宗赐予的恩赏却像流水儿似的一股脑儿都搬进了延禧宫。

苏妃年过四旬,比孝宗还大了几岁。尽管说保养得意,可惜冷宫一般的岁月也磨蚀了她不少青春的激情。苏妃看起来端庄华贵,然透着几分老成,与诞下六皇子的宋嫔和七皇子的生母宝嫔不同。

谁也没想到年老色衰的苏妃会重新获得宠爱,更没想到,孝宗紧接着做出了个决断,叫所有人大吃一惊。

他将三皇子记在了苏妃名下,充作养子。

这样一来,李贺的母亲便不再只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小小宫婢,而是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皇贵妃之下的苏妃娘娘。

朝中上下都知,大皇子与皇位无缘,二皇子的母亲又曾经涉及宫闱政变,不能上位,四皇子身子骨孱弱,孝宗日防夜防,就怕皇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李家的江山变成他们国安公家的天下。五皇子在许多人眼里是上不得台面的私生子,六皇子年纪太小,七皇子还在吃奶呢。

这么一来,能接任储君之位的,似乎哪一个也不合适。

这个时候,苏妃横空出世,将三皇子的位份一下提到了至高点,立时叫许多人慌乱起来。

正德得到消息的第二日就悄悄出宫往凤尾胡同来,岫烟已然从父亲那里知道来龙去脉。不过,岫烟显然比正德要乐观的多。

“这件事我左思右想,三皇子忽然显赫起来。对咱们没有害处,反而有大大的益处。”岫烟笑道:“你想,皇后娘娘待宫嫔们如何?”

正德细想了想:“说不上好,可也说不上差。皇后自己不得宠,但也从不拦着其余的宫嫔们争宠。不过说起来,父皇除了几个年轻点的娘娘那里,并不多临幸谁。”

岫烟一拍手。坦然赞道:“不错,这就是皇后不心急的缘由。我若站在皇后的位置上八成也是这个心态。既然对争宠已经绝灭了念头,何必在意皇上多喜欢谁一些?这二三年来。也就是宋嫔和宝嫔能留住皇上些时候,但她二人时时刻刻谨记恭敬皇后,并未因为受宠而忘乎所以。例如周贵妃、吴贵妃早就是昨日黄花,没有儿子的女人。就好像断翅的蝴蝶一般。迟早要落在草窠里任人践踏。”

正德若有所思,“姐姐的意思是。。。。。。”

“宫中无人专宠,皇后自然不心急,可苏妃耍了这么一手,就不能不叫皇后多琢磨琢磨了。苏妃与皇后几乎同时进了潜邸,但是一人为王妃,一人为侧室,她们怎么可能没有摩擦?这些年苏妃的落败。皇后比任何人都想要看到,现在眼见情敌死灰复燃。而且手中握着比自己更有利的底牌,皇后难道还会袖手旁观?”

“姐姐说的极是,我今晚上回了东所,便去三哥那里贺喜。从今往后,一定视三哥为首,不生‘二心’。”

岫烟笑道:“点到即止亦可,做戏做过了头,反而叫人觉得刻意做作。”

美莲静悄悄的端了果子露放在岫烟身边,折身出去的时候,小心翼翼将门扇关好,守在门口的美樱道:“殿下晚上可在家用饭?”

美莲摇摇头:“姑娘说正经的大事呢,我也不敢插话,先叫厨房预备几样殿下爱吃的,我想总不会有错儿。对了,四少奶奶打发人送来新鲜的桂鱼,太太的意思是做鱼羹给殿下补身体,你万万想着,别忘了。”

美樱嗔道:“这还用你吩咐,我早就吩咐了灶上的娘子。不过,林姑娘也真是本事,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把那家都撑了起来。我听来请安的藕官说,那位继夫人没占什么便宜,反而叫林姑娘整治了。”

“瞧你的记性,还林姑娘长林姑娘短呢,如今该叫乾四少奶奶。”美莲二人在这里嘻嘻哈哈,正德刚好推门撞见:“你们俩在说什么好玩的事儿,值得这样开心?”

美莲一吐舌尖,美樱只好解释道:“奴婢们在说对门四少奶奶那边的趣事,一时忘形,惊扰了殿下,还请殿下赎罪。”

岫烟紧随正德之后出门,听见三人说话,便莞尔一笑:“颦儿在家正立威呢,我也不好总去打扰,唯恐被那位继夫人说闲话。倒是你常去瞧瞧,一来给你林姐姐撑腰,二来。。。。。。也和乾觅走动走动。我冷眼瞧着,这些年轻的士子之中,乾觅是个干大事的人,不像杨有志沽名钓誉,只能纸上谈兵。对了,梅玉森近来如何?还在家养病?”

正德收敛起刚才的笑意,听见家姐问的这话,声音低沉道:“已经有半个月没去翰林院当差了,前两日我听戴权抱怨了两句,似乎是皇上心情很是不好。”

岫烟拉着正德背过身悄声道:“宝姑娘那里怎么样?”

“父皇近一个月时常往凤藻宫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