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多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多娇-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岫烟等回了三房院子,美莲就抱怨道:“奶奶干嘛答应她?大奶奶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用了奶奶的东西给她做脸面,亏得这种话她也说得出口。”

岫烟抿了口香茶,淡淡笑道:“这件事我再有料算,家里为三爷成婚没少花费银子,大房心中有怨气不难理解。这个时节,买粮食尤难,姜氏岂有不抱怨的道理?把话说到婆婆那里,我虽然占着道理,可终究失了人心。届时大奶奶再和婆婆哭穷,你们或许不了解,可我跟了婆婆几日,算是看明白,婆婆是个心肠容易动摇的。再涉及到利益关系上,说不准就要让我掏钱拿粮。与其到那个时候陷入被动,不如我今时今日就讨个好。”

美莲美樱互相一看,齐声问道:“奶奶的意思是?”

岫烟让美樱把多宝阁上的匣子拿出来,美莲忙道:“这不是昨儿钱掌柜拿来的账本吗?奶奶打发了我们出去,自己和钱掌柜说了许久呢!究竟是什么?”

美莲奇怪也不打紧,往时,姑娘的许多账本都是她们俩帮着审看,两个大丫鬟打起算盘来,可丁点儿不比账房里最精明的先生来的慢。

岫烟指了指:“你们自己瞧。”

二人往里一瞧,顿时全明白了,直冲岫烟笑道:“还是姑娘高明,大奶奶千算万算怕也没料到有这种情况!”

好嘛,俩丫头拍起马屁来,竟然都忘了称呼,又和以前一样,唤上了“姑娘”二字。

晚间宋晨和岫烟往上院用饭,大奶奶一通挤眉弄眼,想要知道岫烟与宋晨说了没。岫烟全当没看见,只专心用饭。

吃过晚饭,宋濂照例留三房人说教一番才肯打发。大房和二房相继离开,唯独宋晨和岫烟站在宋夫人的房里,似乎有什么话要说,迟迟未肯离开。

宋濂挑了挑眉头:“你们夫妻俩要闹什么幺蛾子?有话快说。”

宋夫人扭头与宋濂嗔道:“老三和他媳妇必定是有要紧的事,老爷也该给个凳子坐坐。”

机灵的丫鬟赶紧搬来两张椅子,分别放在宋晨夫妻身侧。

岫烟怎么会坐,对那椅子视而不见,直接站在了宋晨身后。

宋濂与宋夫人看在眼中,不约而同的微微颔首。

宋晨回头与岫烟道:“这是你的主意,便把想法和父亲母亲说说,他们一定喜欢。”

二老不明所以,狐疑的看着岫烟。岫烟这才从丫鬟手里接过匣子,恭恭敬敬的摆在宋濂与宋夫人中间的梅花矮几上。

“这是”

岫烟便将今日姜氏所求之事委婉的说给了二老听,宋夫人不住说好,倒是宋濂目光深沉,看不出悲喜。

“说起来这事儿我早该替嫂子分忧,只是心里没把握,又怕大嫂嫌弃我多事。幸而嫂子今日主动说及此事,”岫烟不动神色的加重了“主动”二字的读音。

“我才敢把这些东西给父亲母亲瞧。”她指着匣里的单子:“一百石的粗粮尽褪了壳,用来熬粥再好不过。另外,我想着既然是寺庙里行事,自然百般的妥当,儿媳又叫庄子上闲散的娘子们连夜赶制了一千件冬衣,虽说是粗布,但蓄的棉花厚实,过冬不成问题。”

如果说那一百石的粮食让宋濂高看了邢岫烟,那么,紧接下来的一千件冬衣就不得不叫老狐狸进一步审视这个儿媳了。

粮食不难凑,以宋家的地位和能力,别说外面有价无市,就算再难,那些为了讨好尚书府的商家们,难道还会吝惜区区三百石的粮食?

只是衣裳不好办,这也是多数人家在赈灾的时候不愿意涉及的。

一千件冬衣,便是一人做三件,那也要三四百人来忙活。况且冬衣这种玩意儿,做起来不如薄衫简单。

这只能说明,三儿媳一早就着手准备了此事,只是老大媳妇不明就里,还糊里糊涂在人家面前丢人现眼。

宋濂叫宋夫人收了单子,与小夫妻俩笑道:“也好,这就算你们单过之前为府里做的贡献。不过这一千件棉衣不用算在其中,叫老三亲自领着镇抚司的人在你们衙门门口发放。”

老大人长叹一声:“说起来,镇抚司这些年的名声实在糟糕,皇上虽然不在意,可老三身为镇抚司的要员,不能不多想想。”

宋晨笑道:“镇抚司就是把震慑的利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我们若成了心慈手软的,皇上岂有高兴的道理?指不定就要扶持另一个镇抚司,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宋濂转念一想,儿子说的也对,他只好道:“那就以你们三房的名声来发放,选在东一条胡同的新宅子那里。”

岫烟先看了看宋晨,才为难道:“可,儿媳已经答应了大嫂,若是临时反悔把东西拿回去,这恐怕不妥当吧。”

宋夫人抢过话来,“你呦,就是个实诚的心眼儿。这一百石已经分担了你嫂子的忧愁,难道她还不知足?放心,明儿我和她说,你只在旁边听着。”

宋濂重重咳嗽了一声,有些责怪妻子的老毛病又犯了,怎么好在两个儿媳面前明摆着偏帮一人?

但这次确实是三儿媳有功,宋濂也只好装糊涂。

第二日,宋夫人果然将三个媳妇叫到跟前,先是问了姜氏设粥铺的事情办得如何,又问差在什么地方。

姜氏瞄着邢岫烟,低声与宋夫人笑道:“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和母亲说。”

宋夫人睨了姜氏:“可是为三房出钱买米的事儿?”

姜氏一愣,忙看岫烟。岫烟笑着上前装糊涂:“大嫂,昨儿从你那里出来,我便三爷商议了一番,他十分赞成我做善事,便主动带着我来和公公婆婆商议。我们真不知如何谢大嫂呢!”

 322、布施于人心怀感恩

姜氏终究低估了眼前的女子,或许说,是因为她长久以来斗智斗勇的对象都是小高氏一流,让姜氏的屡屡成功有些飘飘然,甚至以为邢岫烟也不过如此。她心中原是看不起邢岫烟的,当时希望宋晨娶了这个邢家女子,无非就是担心换了高夙玉进门,姜氏拿捏不住那个丫头。如今又处处排挤邢岫烟,也是在见了小高氏频频和三房时候的忧心所导致。

到此刻分明听得出婆婆不满的口吻,姜氏才切切实实偃旗息鼓。说到底,姜氏才是那个最胆小的,不过色厉内荏,碰见了强者自然吓得赶紧往后缩。

宋夫人灭了姜氏的威风,想着三房无限风光,一时又想给二房点好处,便让小高氏也拿出来五十石粮食出来。

“你们三个妯娌都和和气气的,外面见了才好看。”宋夫人笑道:“再添几个孙儿,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说到子嗣问题上,岫烟三人都垂了头。

实际上,宋夫人这番话并不是针对岫烟,反而是旁敲侧击姜氏和小高氏。岫烟是新妇,可姜氏嫁进宋家已将近两年,小高氏也有了一年整。除了大房有个庶出的女儿名唤琳琅,宋尚书老两口就再也没有一个孙子辈儿的了。

这是宋夫人的伤疤,也是宋尚书的心头病。

宋夫人打发姜氏和岫烟各自散了,却只留下小高氏在房里说话。姜氏一出门就披上了厚厚的斗篷,风帽遮住了巴掌大的脸。不留心就只能看见那高耸的鼻梁和薄薄的朱唇。

“弟妹也是,我昨儿只是随意说说,瞧你。反而当真了!”姜氏嗔着邢岫烟:“我不是试探试探弟妹待我的心如何,不成想你还弄了一百石的粮食,还叫公公婆婆知道,我可羞得没处藏身了。”

岫烟险些笑出来,什么叫试探待她的心意?难不成姜氏把往日和大爷说话的强强调调都安在了自己身上?

岫烟克制着表情,面上始终淡淡的,叫姜氏看不出端倪。

“嫂子真真是把我弄糊涂了。如今我竟不知嫂子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让拿粮食出来的是嫂子,这会儿埋怨我多事的也是嫂子。既然我里外不是。索性咱们这就回去婆婆那里,此刻反悔也还来得及。”

岫烟扣住姜氏的手腕要往屋里走,姜氏吓得赶紧半蹲下身子,连连告饶:“好弟妹。是我错了还不成?你可千万别进屋扰了婆婆。”姜氏压低声音。“我真心为弟妹好,你这会儿进去只能挨骂。刚刚婆婆说要二房拿五十石米来,这会儿一定是掏自己的私房来添补小高氏呢,你何苦进去撞见?”

岫烟目光冷淡,招呼了穗儿扶起姜氏。“嫂子是不是为我好,这得日久才能见人心。婆婆虽然多疼爱了二嫂些,但大嫂子放心,我是从来不嫉妒的。宋家的产业无论分哪一个,怎么分发。都是公公婆婆定主意,我们不敢插嘴。嫂子更不用拿这种话来试探我,我心里自然有分晓。”

姜氏神色一黯,听明白了邢岫烟的话。邢岫烟的底气来源于她的陪嫁,这是在告诫自己,她们三房还没将宋家的产业放在眼里。

听听这口气,可真是个典型的富家女。

姜氏虽然嫉妒,可从这之后还这没敢再明目张胆的与邢岫烟面前煽风点火。妯娌三个之间虽然还有磕磕绊绊,但大面上过得去,连宋夫人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从小年开始,京城各家纷纷设置了粥棚,其中三座寺庙成了主战场。又因为都在城外,所以周遭的流民也渐渐止步在了京郊。官家更是直接散米粮,天寒地冻,百姓们也不愿意流离失所,有了袋子中的粮食,想着足够挺到开春,慢慢也都散了。

岫烟终究没把新宅子作为发当衣物的地点。

这种义举,又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岫烟与宋晨一商议,若放在城中,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京城百姓还算富庶,一件冬衣只能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倒是城外颠沛流离的难民们,这一件冬衣,或许能救下一条性命。

宋晨自然不在乎这点子荣誉,当即选派了人手,并亲自护送岫烟去了城外永济寺。永济寺不如大愿寺等出名,甚至庙宇小小的有些寒酸,但这里的主持却是最和善的人,永济寺也是各家寺庙里唯一一个肯叫难民们入住的佛家寺院。

但愿意来此地做善事的夫人们却极少,大部分是凭借着老主持和寺里僧侣们省吃俭用,对流亡百姓们进行救济。

岫烟选在这里实在出乎老住持的意料之外,但老住持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