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英雄- 第1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慕容翰和顾维钧是截然相反的人,前文就说过,他出任司法部长的十五年里,打击犯罪非常严厉,一举扭转辛亥和黎元洪早期因采取休养生息宽仁为本导致的腐败、黑帮和犯罪等社会问题,奠定了法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被誉为“铁面虎”,深得民众支持。而顾维钧是那种西化却又不乏中庸的政治家,手腕灵活,更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要知道,杨秋虽然一直在精简政府人员,改革行政机构,还在国会立法对公务员比例进行限制,但依然改不掉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所以全国目前有150万政府公务员,这还不包括吃政府饭的教师和科研等机构。人多自然就有良莠不齐,贪墨舞弊案件也时有发生,如果不是顾维钧梳理得当,杨秋自认未必能管好。

让顾维钧组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长期的欧美生涯,熟悉英美的思维和处事方法,更适合目前的国际环境。

所以慕容翰的建议得到了军方和很多人的支持,连蒋百里和岳鹏都连连点头。看得出,经过几十年的影响和实际操作,那种泱泱大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淡去,尤其是亚盟、西伯利亚公投和太平洋岛链这些事情,让百姓看到了战争的好处,政府看到了一种与老旧殖民时代截然不同新大国扩张模式。

众人群策群力,很快就拿出一份叫“太平洋避风港”的计划。按照计划,政府将尽快拨款5亿民元,用于向目前控制的海外托管地区提供援助,帮助恢复当地生产生活,并在四十多个选定的岛屿上建设机场、导航管制、加油站和海港码头等设施,作为将来航空航海的避风港和中转站。同时以军事需要唯由,封闭夸贾林环礁,塔拉瓦环礁,威克岛、特鲁克环礁(还未占领)、圣克鲁斯群岛、南鸟岛、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大东列岛、巴坦群岛、巴布延群岛、科科斯群岛、俾斯麦群岛(还未占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等岛屿,将上面的原住民全部迁走,修建永久性军事设施,最后还将以雇工的名义向着到全部托管岛屿移民。

密支那省和海南省的建立也很快定下来,前者省会就放在密支那市,海南省放在海口,草案拟定后由顾维钧提交给国会审核。如果审核通过,政府会在未来三年内向两省总计拨款15亿民元。这笔钱只要用于将现在的密支那军用窄轨改建为标准复线,在锡金、杰尔拜古里和迪格博伊修建商业机场和永久性军事基地,加强当地经济建设、推行汉语教育等等,争取在五年内将其完全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杨秋还着重要求顾维钧加快与邻国的边界划分、领土协议签署等工作,要求尽量以天然山脉河道为界,采用抓大放小的办法,尽可能给邻国一些补偿,平息西伯利亚公投带来的负面影响,争取在1945年年底前结束东南、西南、中亚和东北亚四个方向的全部领土划界工作。他还要求立刻启动“乌拉尔计划”和“南洋计划”,前者是向鞑靼等前苏联少数民族提供资金和援助,在叶尼塞河以西至乌拉尔地区建立民族保护区,筹备将来独立建国事宜。后者则是尽快促成新加坡、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独立,还要抢先与他们签署无限期驻军协议,以确保在中国在马六甲和南海地区的国家利益。

军事上杨秋也再次否决登陆日本的计划,但同意总参和空军扩大轰炸规模,将靖国神社在内的一些日本象征建筑和标志物纳入轰炸范围,同时将朝鲜战场的主要任务移交给朝军,国防军由主攻转入提供空中和装甲突击等辅助作战,包括卓凡在内的80万主力部队会在未来两个月内陆续撤出休整。他还让总参尽快完成鄂霍茨克沿海的清剿,夺取千叶群岛,做好在堪察加等东北领土建设军事设施的准备,最后还批准了明年夏天建立首批3个极北居住区的计划。

他还提出把海军陆战队独立出来,组建专门的陆战队司令部,让宋子清草拟新的军事条例并准备修改宪法。为学习美国,让海军陆战队成为未来无需国会授权就可以随时调动部队,这也是干涉主义的象征之一。他要求总参、国防部和三军,务必要在4月前结束新加坡、马来半岛和德黑兰战役,争取在42年初或43年中打败日本,彻底解决东亚的主要战事。并做好向中东和埃及派遣陆军参战的准备,以防止苏伊士运河和巴格达被苏德占领。

杨秋还根据顾维钧、贝祖贻和廖仲恺三人的建议,增设内政部和劳工部,提名慕容翰和汪兆铭出任部长。虽然苏联正走向失败,但它的影响力在世界无产阶级心中是无法取代的,战后的资本主义改良势在必行。杨秋一开始走的就是后世北欧改良路线,但因为条件限制只能算徒有皮毛,建立劳工部正是继续深化路线的前兆。而让反对党掌握这个部门,也是对唯国社马首是瞻的工会和农会的剥离,希望在未来形成互相监督的机制。

最后大家还决定,要利用美国大部分制造业都在为军事服务的机会,加强轻工业等优势领域的出口。缩减或停止部分海军项目,增强石油化工飞机和商船等大型制造业的出口,组建“亚洲—南美”海上定期航班扩大出口国数量。最后全体内阁都同意杨秋提出以美国援助为契机,恢复部分工厂的民用功能,将部分美国贷款和最近从中亚印度等地获得的“战争补偿”用于国内教育和技术研发的建议。

杨秋忙着消化开普敦会议带来的新机遇时,欧洲战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过一年的动员,美国工业体系终于爆发,从最小的剃须刀片到最大的军舰,源源不断被制造出来。仅10月里,就有2艘博格级护航航母、3艘巡洋舰、37艘驱逐舰和40万吨商船下水,还向陆军交付包括1100架B17/B24在内轰炸机6331架飞机,交付各类坦克装甲车3千余辆,各类火炮也多达2万余门。

开足马力的机器,让一直在用时间换空间的罗斯福大松口气,开始以平均每天2个师和30万吨吨物资的速度,向西班牙和中东投送力量。不知道是听了杨秋的建议还是实在撑不下去,10月29日他还打破和维希法国的默契,让艾森豪威尔出动五个师强行接管了摩洛哥和西撒哈拉。

这些消息让希特拉暴跳如雷,面对大西洋航道上成群结队的英美船队,他再也坐不住了,严令西班牙总司令博格加速进攻,还打电话给雷德尔,让海军立刻拿出方案消灭英美船队。

11月5日,蓄势已久的博格发动冬季攻势,先出动77万德军向加利西亚进攻。驻守该地区的52万英美法西班联军虽然奋力抵抗,但还是在圣诞节来临前丢掉了整个加利西亚地区。此役欧洲盟军付出27万伤亡的代价,最后完全靠海军拼尽全力,才把剩余部队撤到摩洛哥。不过德军也好不到哪去,复杂的山地和从比斯开湾出击的英美海军,抵消了德军的作战能力,死伤也超过25万。

加利西亚战役进行的同时,卡斯蒂利亚地区的250万德军主力和27万西意联军也分别越过瓜迪亚纳河向南进攻。到12月10日,拥兵230万的英美就已经连续丢掉埃斯特雷马杜拉、普埃托利亚诺和穆尔西亚,损失部队超过30万之巨!还让德军前锋古德里安推进到瓜达尔基维尔河中部,距离直布罗陀已经不足280公里。

西班牙杀得天昏地暗时,希特勒又从国内抽调5个SS党卫师、5个步兵师和400辆坦克,交给北非军司令克莱施特,要求他和隆美尔尽快夺取埃及,然后尽快掉头杀回阿尔及尔,配合西班牙的德军将英美赶下海。最后他还把不适应山地战的古德里安悄悄撤回法国,开始为进攻土耳其做准备。

西班牙和北非的连续失败,让罗斯福和丘吉尔焦头烂额,而此时,蛰伏两年的德国海军已经悄悄做好再次挑战北大西洋海权的准备。

第1053章 他们出来了!

1941年11月9日。

北大西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最狂躁的季节,白天浓雾弥漫,晚上寒风呼啸,更有极地而下的冰川在白浪中挤压碰撞。即使泰坦尼克号这样伟岸雄壮的身躯,依然臣服在这片大海面前。时近中午,在挪威南部的拉克维尔峡湾内,执行“莱茵演习”计划,刚刚从波兰但泽港起航抵达这里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齐柏林”号航母、“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和“吕佐夫”号重巡洋舰,静静地等待出航命令。

希特勒亲自为舰队送行,却并没带来好运,“齐柏林”航母开出没多远发动机就出现故障,所以舰队不得不停在这里等待维修船。

其实早在40年年底,“莱茵演习”计划就被提出,但因为“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分别因机械故障和空袭受伤被推迟。后来地中海和西班牙又让希特勒分心,直到最近美国加速向欧洲调兵,希特勒才要求重启计划。迟迟到来的“莱茵演习”某种角度看也让德国海军因祸得福,因为他们终于可以集中最强的作战力量。

根据计划,舰队将从冰岛外海绕过英国,然后汇合从法国出发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一起杀入大西洋对英美船队实施最猛烈的打击,如果有机会还将打击直布罗陀的英美舰队,最后返回法国。

“见鬼,才11月就这么冷了,看来今年冬天会很糟。”一艘写着“罗斯特”号名字的德国海军工程船,向峡湾快速驶去。船桥内老哈坎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诅咒着恶劣天气。与木村昌福用安达曼峡湾躲避空中搜索相比,德国海军才是利用峡湾的高手,锯齿状的整个挪威海岸线上,随处可见隐藏在峡湾深处,躲避侦察等待出航的德国潜艇和军舰。

从中国回来后,他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希特勒还任命他为海军造船项目负责人,为德国建造更多急需的战舰。在他的努力下,U型潜艇的建造速度明显加快,“地中海舰队”计划也开始实施,接下来他还打算将技术推广到驱逐舰和巡洋舰上,并希望将法国、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甚至苏联的造船设施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