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英雄-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生举起双臂,跨上战马高声询问:“我们最勇敢是什么时候?”

“是冲锋!”

“我们最快是什么时候?”

“是追击!”

“记住就好!别让炮兵和四个轮子的家伙把活都干完了,骑2旅的小伙子们……唱起歌来!跟着我……!”梅生带头抽出马刀,战士们也缓缓抽刀待命,刀鞘摩擦钢刀的沙沙声令人毛骨悚然。

早已热汗满背,被白川义则连续突击战术压得差点喘不过气来的邱文彬这次没阻止他,对视一眼后用力点点头。当战马滚滚向前冲去时,雄浑嘶哑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带头吟唱起了骑兵之歌,歌声嘹亮直刺穹苍。

{~文~}迎向朝阳、踏破霞光。

{~人~}拨响风雷、抖擞戎装。

{~书~}猎猎军旗、战歌嘹亮。

{~屋~}刀已磨快,枪已擦亮。

{~小~}铁骑百战,剑逾锋芒。

{~说~}我们在唱谁?

{~下~}我们唱的是自己。

{~载~}封刀狼居胥、是我们的至高梦想。

我们是追风的国防轻骑兵!

三千将士拨马向前,嘹亮雄浑热血战栗,在装甲时代初露端倪,骑兵将注定没落的年代里,有一群人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当最前面的旗手缓缓举起战旗,所有歌声都化为了一声暴喝。

“杀……”

第二骑兵旅成为压垮白川义则部的最后稻草,彪悍的轻骑兵们呼喊着口号,用更加凶猛回击刚才日军骑兵疯狂突击的猖狂。

方生挽着胳膊,那里被子弹打出了一个洞。石磊挽着他用枪驻地,他的左脚同样被刺刀扎伤。即使他们无法继续作战,但身边战壕里一位又一位战友却似下山猛虎冲向了已经混乱的敌人!

“石头,你听……”

嘈杂的战场上,一个破锣般的嘶吼不断响起。01号装甲车上多了个巨大的铁皮喇叭,翻译官拿着连长给的稿子,放肆而猖狂。

“白川少将,为了你的野猪荣誉,出来决战吧……!”

“我们连长说了,只扒皮,不抽筋……!”

“为了你们的天皇,向我这里高呼板载突击吧!”

无数日本军官咬断舌头,用子弹都没法打穿的装甲车和只有一件军装保护的自己决斗?!这些中国人什么时候如此卑鄙了!他们不是信仰礼尚往来,彬彬有礼的儒家文化吗?!

方生竖起耳朵,从千军万马的呼喊中搜索这个声音,他的目光已经无法收回,东面!西面!北面,左边!右边!全都响起了喊杀声,方圆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足足3个步兵师一起向白川义则部发起总攻!

直到石磊拉了他一下,两人才一起收回目光同时移到对方的伤口,然后……仰天大笑。

笑着!哭着!任由泪水滂沱。

第0332章 男儿向天笑10

一百公里外,烈日下的装甲车和轻骑兵围追堵截,放声狂笑。

一百公里的起点,再次降下暴雨的青岛上空也响起了激烈的爆炸声。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日本海军炮击支援编队完全忽略了炮管和弹药损耗,疯狂向青岛投掷着重型炮弹,连前几日基本没打的市区都覆盖进去,成片成片房屋在炮火中颤栗倒塌。

如果说曾经的俾斯麦要塞是青岛的大脑,那么德国人口中的伊尔奇斯要塞(太平山要塞)就是对海的一柄重斧。它前面的汇泉角炮台和太平角炮台就是两杆伸出大陆的长枪,两门240毫米克虏伯重炮、四门210毫米海岸加农炮,六门德造150毫米远程加农炮、四门带固定防护盾的105毫米海军炮、六门90毫米野战炮,四门88毫米野战炮、七门77毫米轮式野战炮、四门50毫米速射机关炮一起,组成了严密而强大的对海防御火力。除此之外位于胶州湾入海口的团岛炮台也有四门210毫米重炮和四门150毫米加农炮可以提供支援。

德国工程师们为了威廉陛下称霸的世界野心,费尽心思巧妙设计,不仅挖空太平山建设了绵延数公里的地下工事,还考虑到来自身后的威胁,所以全部大炮均可360°全向转动,还为所有150毫米以上的海岸重炮添加了厚厚的钢盔帽。最后甚至严谨的计算了遭进攻时的炮弹落点,找到被击中概率最小的地区,虽不能说百分百避弹,但半个月来日本海军花了上千发大小炮弹都没破坏多少战斗力,就可见其设计上的厉害之处。

山体深处的坑道内,炮兵班组来回奔走忙忙碌碌,步兵们却抱着枪靠在冰冷的岩石上趁机打盹。头顶上的电灯在爆炸中忽明忽暗,由于排水渠被炸坏,后面又没能送来抽水机,所以这个可以容纳两个团驻扎的大型山体工事内布满了污水和垃圾。如同耗子般钻了半个月后,士兵们已经习惯外面下炮弹里面石子飞的景象,不少胆大的干脆搭起临时高脚床睡个昏天黑地补充体力再说。

孙传芳沿着坑道一路走到了山顶炮台,来自海军的重炮手正在用210毫米重炮轰击海面目标,一枚枚沉重地炮弹飞过万米之遥落在海上,溅起一道道数十米高的水珠。威力惊人……但效果不大,不是日本海军学的有多乖,而是密布于海岸的水雷阵让他们望而却步,半个月来为了扫雷就有五艘日本拖网渔船被岸炮群击沉。

“怎么不见了金刚号?”孙传芳虽然是陆军,但打了半个月后也能分辨一些战舰的外形。随同视察的海军炮长挠挠头:“我们也正奇怪呢,今天一早观察哨就报告金刚号和鞍马号失去了踪影。”

金刚号和鞍马号这两艘主力舰的舰炮威力孙传芳可尝过,目前要塞的伤势基本上都是它们造成的,一听说去向不明顿时拧起了眉角,担忧道:“糟了,会不会南下了?”

炮长也无法预测,说到:“我们已经向上面报告了此时,指挥部已经派飞机出海了,不过他们说南下的可能性不大,到非常有可能去对马海峡和朝鲜。”说到这里炮长神色一下子兴奋起来:“我们海军的潜艇支队正大闹那边呢,听说陈少校正在那边杀得不亦乐乎,已经确认击沉七艘日本商船,现在朝鲜至日本的航道差不多全断了,我估摸着日本人是着急了。”

孙传芳不懂海军,潜艇的事情也只听说过一些,但不管如何能够引开两艘威胁最大的主力舰也算是帮了自己大忙。不过他也实在是佩服杨秋的手段,只有亲历这些要塞的人才能明白,如果不是他故意挤兑日本人,逼着他们打青岛,又拿出不少好东西勾引赶在日本之前从德军手中接管,恐怕填上万条性命都不一定能拿下来。

当然,这里面大部分也是运气,因为之前谁也不知道欧洲居然会打开,而且一出手就各自是几百万不死不罢休的举国动员。

作为昔日北洋第二镇的营长,现在的18师57旅旅长,孙传芳自认自己没赶上好机会。和如今西北军第六师师长吴秀才一样,他也是胸怀天下之辈。吴佩孚在信阳时捞了个师长,偷袭潼关入了人家的法眼,虽说被揍了顿还发配去新兵营操练半年多,但好歹最后还是被提上了少将师长。

他虽然信阳大战后就意识到北洋不行了,但那时只是营长,人轻言微只能和大家一样等待人家发落。收编时他多番打听细细回味后发现一件事,国防军主力军官几乎都有国防大学速成班深造的经历,而且杨秋好像也不太喜欢日本式军官,这从国防大学清一色都是欧洲军事教员可以看出,所以被收编后干脆一咬牙,连兵都不带直接走冯国璋的路子,报考了国防大学军官速成班去深造。

进了速成班首次明晰现代战争模式的他才明白为何模仿日军的北洋会一败涂地,这不是士兵的错,更不是武器相差太大,而是军官们在思想和战术上的巨大差距。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咬着牙放下架子和一帮毛头小子每天咬笔头钻研学习,还彻底摒弃日本那套东西。毕业后被分配到18步兵师当步兵副团长,年初又被提拔为团长,三个月前升任57旅旅长,一番苦心起到了效果。

18师底子是老北洋三镇和四镇,师长是靳云鹏,不过他总觉得靳云鹏能当师长是杨秋故意卖个面子是段祺瑞。如今段祺瑞已经倒台,他这个师长位子恐怕也不稳了。虽然他不怎么看得起靳云鹏,可人家毕竟也是北洋一脉。如今北洋已经是昨日黄花,除了吴佩孚、陈宦和徐树铮这些基本已经把北洋抛诸脑后的人外,也就只剩下靳云鹏掌管18师、王承斌执掌17师。原本15师还有个李纯,可去年年尾他自觉拿了个上将军衔退役后,15师落到了滇系的李根源手中。加上萨镇冰的海军也勉强能算北洋系,也就剩他们这几号人还在撑着北洋的脸面,所以此战他是格外积极,就指望能打出个名堂不能丢了老北洋的威名,至少不能输给陈宦和吴秀才,让人明白北洋还有他这号人。

孙传芳交代几句随时汇报海面动静后刚准备再去看看步兵们,卫兵来报靳云鹏到了。这让他很奇怪,由于青岛地势狭窄铺不开两个师的人马,所以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轮流驻换,两位师长大部分时间都在胶州城遥控指挥,怎么突然一下子来前线呢?

孙传芳边想边走很快抵达了深入地下的指挥所,刚进门就见到师长靳云鹏和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将军官站在地图前指指点点。

“馨远回来了,这段时间你可辛苦了。”

“谢谢师长关心。”孙传芳向靳云鹏敬了个礼。现在的小孙同志还没染上大烟瘾,半年军官速成班锻炼,半年国防军标准化训练后也颇有些一线王牌军官的架势。

靳云鹏这个师长因为牵连了段祺瑞,最近一直有人戳他脊梁骨,所以当得也不太平,但到底还是有真材实料的。加上杨秋和蔡锷都比较信任不仅让他负责青岛方面要塞,还派回来亲自指挥要塞方向的反击。拉着孙传芳给他介绍道:“这是4旅旅长秦章书少将。孝臣(秦章书字),这就是刚才和你提过的我们18师小诸葛孙传芳(字馨远),你们都是师里的一线军官,可要好好亲近亲近。”

“见过馨远兄。”秦章书伸出手的同时细细打量着这位旧北洋系中最近蹿升最快的军官。孙传芳也想起当年在小仓山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