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亥大英雄- 第9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争和胜利等刺激下,再加十万小作坊计划,已经明显带动起工业扩张热潮。我们的预计是,产能峰值应该出现在41年底或42年初,但困难也应该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因为到时候很可能要打三线战争,而且我们工业产能余量比英美要差很多。要是能获得英美支持,从美国引进一批新制造设备和技术,或许还能往上蹿一截。”廖仲恺把文件一合,最后说道:“从总的情况看,我们因为动手早,所以储备比较充足。只要不出现大变故,维持中亚战场和消耗量没有问题,再加上波斯湾和高加索日子会紧点,但要是加上日本……只要军队能确保沿海安全,工业就能撑住,但粮食……恐怕就不够了!”

“对!”

贝祖贻接过来继续说道:“军队抽走六百万青壮劳力不会有太大麻烦,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余粮本来就有限,这些年的储备量一直上不去,还是靠战前从美国进口才勉强凑足。中亚又太远,交通经济落后,连很多建筑材料都不能满足。最近的工业城市鄂木斯克和彼得罗巴夫斯克产量很低,除非拿下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才具备系统性的工业补给能力。所以部队在前面打仗,我们就要跟在后面修路架桥,造机场和后勤中心,消耗极大!现在我国管理内的中亚人口已经接近400万,拿下此战起码又增200万。而且现在的仗都围绕着产粮最大的河中平原展开,想全部恢复至少要41年。至于3010工程中的杂交水稻项目也不知道何时突破,所以这个压力是很大的。”

“解决办法有两个,第一是法属越南、吕宋、暹罗和印度这几个亚洲主要产粮区随便拿一个。第二就是尽快解决塔什干,最好能赶在春耕前结束。这样今年的粮食压力就会小很多,军费也能压缩到500亿。还能尽早动手修建从塔什干至伊朗马什哈德的铁路,到时候就能从美国和南美进口弥补不足,毕竟马六甲这里不太安全。但要是被要塞群拖上三四个月,不仅军费要增加到700亿(约合350亿美元),还得祭天求老天爷今年开恩风调雨顺。”

“呵呵,这个就要问我们的国防部长了。子清,淞荪这是提醒你呢,赶紧的给他弄个产粮区。咦?子清,你今天怎么不说话?对了,怎么没见子安?”蒋方震这才发现宋子清有些心神不定。

宋子清没有隐瞒,拿起笔按惯例用支架撑起军用小地图,站到杨秋和部长们中间,手指点向了塔什干:“子安昨天半夜去前线了。根据徐树铮汇报,谢汝翼的集团军已经完成第一步计划,将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切断。孙传芳也已经解放杜尚别等南方地区,目前正在进攻突厥斯坦山的卡尔希苏军防线,还派出两个师分头进攻卡甘和土库曼纳巴赫。从北面进攻的三个军也已经推进到日尔加外围,不过……他们在这里遇上了不小麻烦。”

“哦?”杨秋一挑眉毛:“是什么麻烦?”

第0856章 砸不烂的乌龟壳

4月1日清晨,塔什干以北79公里的日尔加外围,花了四个月,动用二十万战俘修建的南下铁路在越过希姆肯特后停在了这里。铁路的尽头,两列酷似K5“利奥波德”的1938年式铁锤重型列车炮在士兵调度下,向左右两条十字形临时铁轨徐徐开进。列车上,机动铁道炮701营的士兵已经开始做炮击前的准备工作。

铁道炮前方22公里的占格巴扎岗筑垒地域,就是让宋子清和总参谋头疼的麻烦,甚至还惊动开战至今都没出过手的岳鹏亲自来检查。“参数出来了吗?好,就按照这个,40分钟后还没开炮,自个去禁闭室待着!联系指挥部,30分钟后我要看到侦察机就位。”孔庆桂大声的下完命令后,亲自爬上观测车厢顶上的观测台,折叠式升降台很快将他和几位军官送上45米高。

几十年了,孔庆桂还是不习惯西北的寒冷,将手里的暖炉递给勤务兵后才拿起望远镜。这个高度已经能看到前面的筑垒地域,望远镜里的画面让首次参战的铁道炮营军官倒吸口冷气。只见到宽15公里,纵深5公里的筑垒地域内如鬼城般寂静,各式各样的残破工事冒着黑烟,奇形怪状的尸体遍布地表,一辆辆坦克歪着脑袋,大大小小弹坑比烧饼上的芝麻还密集,甚至可以看到一架被打断机翼的化蛇乙笔直倒插在树林边的泥地里。为夺取这个南下塔什干的必经之地,15军五个师、波军1个旅和6万苏军已经在这个叫占格巴扎岗的地方绞杀了一周,但付出三千多将士阵亡的代价后,依然看不到夺取的希望。其实不仅仅这里,南面的谢汝翼乌兹别克集团军同样被挡在阿尔马扎尔的河道南岸,全部原因就是45公里外依山而建的苏军要塞群。

“狗娘养的!”

看着机舱里露出半截身体的飞行员遗体,当年参加过巧夺伊尔库茨克要塞,已经是少将的孔庆桂依然改不了火爆脾气,收回暖炉指着远处依山而建的苏军要塞,骂骂咧咧:“看到没?1号车用增程弹压住要塞炮!2号车往筑垒地域打,给我炸平了!知道吗?”

明确目标后,两位连长立即按需调整炮弹。

铁锤重型列车炮是陆军威力最大的身管火炮,外形和K5类似,口径305毫米、50倍口径,使用256公斤底部排气增程弹时射程55公里、同重量底部凹陷增程弹射程47公里,450公斤重弹时是32公里,研制中的火箭增程弹可以达到80公里以上的射程。

陆军一直有大口径情结,欧战后就想用缴获的大贝尔塔仿造一款500毫米口径的远程重型火炮,但随着军队走大空军路线,陆军很多计划都被裁撤,尤其是300毫米以上重型火炮计划几乎全军覆没。直到两艘安海级战列舰改换330毫米舰炮,秦章书觉得可以利用这批火炮实现梦想已久的远程重炮,于是立刻提出改装计划。但当时军费不足,向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陆军只筹集到3门的改装费用,交给安庆铁路机械厂和南京海军工厂联合研制。杨秋得知后还将K5的底盘图纸交给两厂研究,经过两年的实验和修改后于1938年8月定型交付。由于火炮是海军淘汰下来的,只需要翻新就行,所以相比德国K5每门120万美元的高价,铁锤的全套费用只要72万民元(约合36万美元)。战争开始后,陆军部已经将剩余14门炮全部进行改装,截至目前已经交付7门。

35分钟后,等两架雷电改双座侦察机从铁锤头顶飞过,1号车率先开炮。“轰!”剧烈地轰鸣,不仅将重型列车底盘摇得咯吱作响,还惊动了后方休整的数万陆军将士。如果说1号车因为射击目标远在47公里外,超过地面目视距离还没什么感觉的话,那么2号车的炮弹就让大家明白了铁锤的威力有多大。

450公斤低速重型榴弹准确命中22公里外的筑垒地域,地表立刻升起一团高达300米的蘑菇云,站在高处的士兵能清晰看到,爆炸周边的所有建筑和暗堡都像被强风刮过般被彻底铲平。两门铁锤列车炮,以每小时8枚的速度向目标投掷炮弹,从海军发展而来的火控确保了每一枚炮弹都能准确命中目标,尤其是让步兵战友们吃足苦头的筑垒地域内,更是被爆炸冲击波一遍遍冲刷着,躲在掩体和堑壕内的苏军被炸得支离破碎,碎石横扫、弹片乱飞,那种爆炸后深达数米的弹坑,令所有人触目心惊。

随着列车炮开火,休整的步兵再次带上M56头盔,端着枪冲入出击阵地,军官们也按计划部署进攻路线,一辆辆的坦克开始发动,等待冲锋号的响起。

与此同时,天空中也出现了一个中队的雷电战斗机,远远散开拱卫着身后的运十高空观测机。机舱内空军战略轰炸司令余磊和15军军长戴锦堂指着蘑菇云下方,几座灰褐色依托山势躲在森林里的苏军要塞群为岳鹏讲解困难:“看,在那里。塔什干总计有三个要塞群,由北向南是和,分别对应日加尔、塔什干和阿尔马扎尔。这三座主要塞基本类似,都有一座双联1937式305毫米要塞炮,塔什干是两座双联要塞炮。轻弹最大射程44公里,重弹可以打30公里。副要塞里也都是203毫米远程加农炮,最大射程27公里。主副要塞都是地井结构,内部隔层厚2米,弹药库都在最底下,距离顶盖大约20米。副要塞两层,主要塞是三层,为防直接贯穿,主要塞的弹药库被设计在旁边的山体内,有通道相连……所有要塞的外壁平均厚3米,炮塔顶盖原本也是厚3米,但冬天时阿帕纳先科又命人在上面加盖了一层2米厚的水泥钢筋层,两层中间还铺设了150毫米厚钢板。为躲开我们的空中侦察,故意在顶盖上覆土,加上冬季降雪,所以侦察机一直以为只是简单地覆土加固,直到炸开土层后才知道里面还有水泥层……我们试过偷袭,但要塞布局很巧妙,山势和森林密集不说,中间还各有两道步兵阵地保护。他们还把东西两面的森林全砍光,突击对很容易暴露在山岗上。”

“我们下面的占格巴岗筑垒地域一共有四道防线,两段延伸进入山区,总计大约有6万苏军和5个国际纵队,总兵力在8万之间。15军和33军已经摧毁其中两道,但剩下两道都在要塞炮的射程内。您看……孔庆桂的铁锤列车炮根本炸不动要塞,所以现在只能先干掉附近的步兵和山体死角,用炮弹烟雾压制干扰他们瞄准,然后解决筑垒地域和沿途的防御工事。”

“看,他们开火了!”余磊的话音中,苏军要塞炮开始反击,主要塞内的双联305毫米要塞炮率先向筑垒地域前方射击,紧接着6门躲在副要塞内的203毫米远程加农炮也以主炮为轴心,呈夹角火力支援。戴安澜指着爆炸落点继续说道:“八门要塞炮形成的交叉火力,正好可以覆盖占格巴扎岗前方15公里的全部范围,所以部队冲进去伤亡很大。我们还组织过三次百机轰炸,可大半炸弹都被山体和森林吃掉,现在又是融雪期,连燃烧弹的效果也不好。南面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们这里是山岗和森林,那边是森林和河道。阿帕纳先科利用溶雪的机会,将锡尔河和附近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