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日,王钰从李师师墓地归来,正于射洪县衙歇息,射洪县令入 报,钦差吴用已至县衙,带来天子诏书,求见相爷。

既有天子诏书,王钰也不便推辞,穿上官服,走上县衙大堂。吴用立于堂中,两人四目相对,吴用微微颔首,示意王钰节哀。他二人祸福与共,风雨同舟,深交甚厚,一切尽在不言中。

吴用取出天子诏书,王钰躬身领旨,只听吴用宣诏道:“制曰,朕即位以来,以仁义治天下,以孝道立国本。爱卿丧姐之痛,朕感同身 受,然国家多事之秋,卿主持朝政,四方归心,朕一日不能离卿,今闻爱卿欲守孝三年,朕虽感怀卿之孝义,然有一言,不得不实告之。卿执掌相权,主持变法,兹事体大,不容有失。丧姐之痛,乃私情,军国大事,乃公义,卿深明大义,岂能因公而废私也?出征江南,迫使逆贼称臣,盖世之功。惟卿居首!朕遵神宗遗训,册封王钰为武州郡王,兼任丞相,总领三省,监管六部,审院官,三司,望卿早日还京。以慰朕 心,钦此!宣武元年,九月二十六。”

王钰听完圣旨,倒是有些吃惊,上一回赵桓要封自己为郡王,被自己推辞不受。这一回怎么又封王了?难道又是自己那老岳丈去威胁了皇帝?宋神宗当年地留下了遗训。“有复幽云者,疏王爵”,可吴用不是建议说,根基未稳,不宜称王么?

“武州郡王,请领旨吧。”吴用双手奉上圣旨,交于王钰面前。

王钰伸手接过,奇怪的问道:“这怎么回事?怎么又提封王?”

吴用拱手回答道:“相爷,不,王爷离京之后。枢密相公召集我等到府上,商议此事。言扫平江南,王爷居功至伟。然王爷身为丞相,已然位极人臣,只得督请天子降诏,册封王爷为武州郡王。枢密相公又使了手段,迫使圣上将审院官交由王爷掌管。”

王钰听罢,未予置评,吴用料想他还有所顾忌,遂上前一步。小声说道:“先前陛下欲封王爷为郡王,下官建议不受。只因那时根基未 稳,未免授人以口实,不得已而为之。如今王爷平定江南,长江南北,皆在王爷掌握之中,此时封王,正合时宜。”

王钰又把那诏书看了一遍,轻笑道:“罢了,郡王就郡王吧,不过是个虚名。哎,武州郡王?武州不是幽云十六州之一么?”

“是的,先前我等建议册封王爷为幽州郡王,但圣上没有批准。下官估计,圣上是想到幽州曾为辽国都城,有帝王气象,是以改封武州郡王。”吴用说道。大宋十二等爵位,郡王以上,尚有嗣王,亲王两 等。郡王以上,非赵氏不封,王钰功高盖世,是以破格提升,赐封郡 王。

领旨之后,王钰在射洪上奏谢恩,但并不急于回京。射洪这个地 方,是他的家乡,他倒是很有兴趣看看,宋朝的射洪是个什么样子。而且新法推行已经有些日子了,他得考察考察,地方官员是否尽心尽责。

这一日,王钰与耶律南仙,吴用三人换上便服,不带随从,微服出巡。

这一千多年前的射洪县城,与王钰生活的时候相比,自然不可同日可语。但仍旧可以看得出来模糊的轮廓,建筑物地修建,也大体与一千多年以后位置相同。王钰领头,一直向城西行去,因为穿越来宋朝之 前,他的家就在县城西面。他记得,他家小区旁边,有一株千年古柏,被当时的县政府划定为“国有古树”,不得砍伐。而且这棵树长得很奇怪,从树腰中间,拐了个弯,呈弓形生长。

来到县城西边,王钰就开始有些激动了,四处张望,耶律南机和吴用两个,都不知道他在找什么,你问他,他也不搭理你。

“是这棵了,就是它!”王钰在一颗树前停了下来,不过这棵树远没有当初自己看到那么高大,最多只有两层楼那么高,应该没有种多 久。既然找到了树,那自己家的方位就好判定了。

只见王钰立在那颗柏树之下,伸出手像指南针似的转悠着,当指到一个地方后,他停了下来,眉头紧锁,面有不悦之色。吴用顺着那地方望过去,那里是一个牲口棚,想是城中百姓开的骡马市,专门贩卖牲 口。

“王大官人,您这是瞧什么呢?”吴用上前问道。

“官人,这牲口棚有什么不对么?”耶律南仙也觉得王钰今天有些异样。

“不对,当然不对,牲口棚怎么能弄在这儿?这不是找我地晦气 吗?”王钰说完,大步走了过去,身后两人紧紧跟上。刚走到那骡马市前,一股子骡马的屎尿味儿就扑面而来。往前一看,这里还真是一个骡马市,方圆十几丈的地方,拴满了牛马骡子,商人们正在市里讨价还 价,也不嫌这地方又脏又臭。

王钰确定,这地方就是一千多年以后,他家所在的位置。却没想 到,是个牲口市场。

穿梭在牛马之间,王钰倒也受得了,就是苦了耶律南仙了,她虽说是员女将,可几时到过这种肮脏的地方?一路上掩着鼻子,真皱眉头。

市里,商贩和买主们讨价还价,有的托儿还在拼命鼓吹,好不热 闹。王钰久居京城,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陡然看到这民间百态,倒 他小时候的回忆来。走到一处卖牛的地方,他停了

有兴致的听着人家讨价还价。耶律南仙和吴用两个I受不了,可也没办法,王爷都处之泰然,他们还能说什么?

“你看看我这牛,看这膘,看这牙口,不管啷个说,你肯定还要加点撒。”这可是正宗的川音,王钰听着亲切。他小时候曾经听人说,当年新中国要选定官方语言,四川话仅以一票之差落后于北方的普通 话。这个消息虽然未经考证,但也说明了四川话的影响。

这会儿突然听到家乡话,王钰来了兴致,插嘴道:“就是就是,你给人家加点撒,这牛一看就是条好牛!”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知道是什么好牛?

乡音难改,那几个正在讨价还价的商贩一听他的话,认为他是本地人,连连点头道:“这位官人是内行,再加点嘛,三贯钱,买条猪都买不到。”

倒是那买牛的老头斜着眼睛打量了王钰一番,这骡马市里,可很少见到穿着这么华贵的人,难不成是请的托儿?想到此处,连连摇头: “就是三贯钱,不添老,卖不卖?”

那腰里插根鞭子的商贩仍旧不肯让步:“哎呀,人家这位官人都说老,是条好牛得嘛,你多而不少再添点撒。”

王钰又跟着掺和了几句,拼命帮人家鼓吹,也不想想人家卖了牛会给你提成么?那牛贩子要知道是当朝丞相。武州郡王在帮他推销,真不知道要乐成什么样子。

“哎,你龟儿子有问题唆?你卖嘛他卖嘛?日妈里球经不懂,猪子插葱你装大象。”那老头却是个厉害角色,指桑骂槐。明里是骂那牛贩子,暗地里却是骂王钰。吴用和耶律南仙都是精明人,可他们听不懂川话,王钰倒是听得真切。正要发作。却不料那牛贩子还真是个牛脾气,把腰间鞭子一抽,作色道:“你龟儿骂哪个?”

“你要咋子嘛?”老头也不是个服软地主儿,把衣摆往腰里一束,眼看就要开打。附近的顾客和商贩一见有热闹都围了上来。

王钰一见自己瞎掺和,弄得人家动手打架了。赶紧息事宁人: “哎,莫动手动脚里,老人家,这牛我买下来送给你,要不要得?”说完,就伸手往身上摸。围观的人都瞧着这位贵气的大官人,可他摸了半天,愣是什么都摸出来。

耶律南仙知道王钰身上没带银子,赶紧掏出一张交钞递上前去,王钰接过。交到那牛贩子面前。后者一看,不得了。不得了,一千两面额的交钞。交钞。本来就是起源于四川,大家都认得,可这一千两面额的交钞,别说买一头牛,就是所这骡马市都买下来也花不完。

“这位大官人,你这不是给我出难题么?一千两面额,小人也找不开啊。”牛贩子作难道。

倒是吴用身边带着碎银子,挑出几两来。替王钰付了牛资。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了,正要抬脚走人。那牛贩子替拦住了他:“大官人,你别着急走,咱们还得去完税呢。”

四川人说交锐叫完税,不过这倒是奇了,就算要交税,也是卖家去交,哪有买家交税的道理?你当我三岁小孩子呢?

“您不晓得,咱们这一方,规矩有些怪。你看到那边没得?那里县衙门的官差,天天守在这骡马市,凡是进了这市场地牲口,都在那里登记,只要卖出去了就得交税,而且是买家卖家都要交。而且牲口只能在这里卖,敢私自交易,小心挨板子。”牛贩子指着骡马市西北角一处棚子对王钰说道。

嘿,怪事,天下奇闻啊,卖家买家都要交税,历朝历代也没有听过这种事情。国家的律法里,也没有规定说牲口不能私下买卖啊。只有当初刚收复幽云的时候,为了积蓄战马资源,在幽云各州不许私自买卖马匹。

“天下还有这样的事?朝廷推行新法,轻徭薄赋,你们这儿的地方官怎么回事?”王钰看出了端倪,向那牛贩子打听道。

“嘿嘿,您不晓得,我们这方有句俗话,叫法令出不了政事堂。上面是制定了国策,可下面有对策,这山高皇帝远的,那朝廷里地皇帝和宰相,他总不能跑到这牲口市场来管这闲事吧?”牛贩子摇头笑道。宋朝的政事堂,是中书省的一个机构,宰相都在那里办公,与后世的“国务院”是一个属性。

见王钰脸色不好看,吴用上前问道:“哎,你不知道丞相到了射洪么?”

“知道,这事全射洪县都知道,可丞相是什么人啊,人家那是当朝一品,只管在县衙门里面乘凉享福,哪管老百姓的死活,当官的都是这个样子,别指望他。”买牛那老头一张嘴可不饶人。

“说什么你!”耶律南仙一怒,就要找那老头子理论。

王钰伸出扇子拦住了他,冷笑道:“看到没有,这叫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年年减轻老百姓负担,可到头来,地方官府还是巧立名目,苛捐杂税。咱们国家的吏治,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