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国大事。这些天子近臣们发现,今天政事堂内多了几个新面孔,户部老尚书许柱国竟然也在场。

众所周知,圣上自主持朝政以来,各个衙门的主官换了一批又一 批,惟独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从来没有换过人,国家的财政大权一直在这位老大人手中,可见圣上对他的器重与信任。

不过,这种信任却让所有大臣都没办法妒忌。户部管着预算,各个衙门,从京城到地方,哪个大人不盼着户部的许财神多拔几个款,多给几两银子,可不管是谁,没有朝廷的正式决议,没有王钰的圣谕,想要一钱银子也没有。不仅如此,虽然坐了户部大堂,可许柱国仍旧保持着他当年任鄂州通判时清廉的作风,至今仍旧清粥小菜,连官服他都敢打补丁。就凭这一点,当今天下,哪个官员有这种觉悟?

王钰进入了政事堂,众官施礼已毕,各自落座。皇帝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把手里的事情放一放,着重议一件事情,蒙古接连对我挑衅,是战是和,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大臣们有些意外,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抢先发言。

“许爱卿,你是国家的财政长官,朕想问问,如果开战,你那国库里今年还能掏出来几个?”见大臣们都不发言,王钰索性向许柱国问 道。

“回陛下,国库里面的银子臣已经会陛下旨意全部安排完毕,一两银子也没有了。”许柱国回答道。在场大臣无不吃惊,不会吧?去年全国财政收入九千多万两白银,怎么会一两银子也没有?

或许是知道皇帝以及同僚们不会相信,他又补充道:“军费,俸 禄,漕运,水利,赈灾等方面一拔下来,其实国库就没有多少银子了。去年财政收入的确创了新高,但多出来的这一部分,已经留了下来,准备马上发下去,作兴办学校之用。”

这件事情王钰很清楚,因为是他亲自过问的。他专门让户部拔出专款六百万两,作为在全国县以上兴办学校之用。

“陛下,臣认为兴办学堂这一笔款子,可以暂时扣下来,挪作军 费,反正也不急于一时。”韩世忠从旁插话道。

王钰还没有说话,许柱国突然问道:“韩大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头等大事,怎么可以因为要打仗,而让大燕的孩子们没有书念?这些人将来都有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诸位大人们都已经到了晚年,国家的将来就是要靠这些人。”

韩臣忠被他顶了这句,一时无言以对,半晌方才解释道:“臣倒也不是说兴办学堂不重要,只是事情总有个缓急嘛。”

许柱国又欲问难,王钰却已经阻止道:“许爱卿,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方才用之。没有谁想打仗,没有谁想流血。问题是,人家找上门来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我们这一代人今天打仗,为的就是将来这个国家的孩子们可以安安心心的念书,不用担心哪一天会有强盗闯进家来。”

许柱国一时沉默,良久,回答道:“若陛下执意如此,臣自当遵 旨。六百万两就在国库,只要陛下圣旨一到,臣马上拔款。”(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0) 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桶 第两百八十六碗 吴用病逝 王钰哀悼 铁骑出征

了打这场大一统之战,王钰不得不失信于天下百姓。 I前,曾经颁布了两道政策,其中尤其为天下人所称道的便是由官家出 资,广办学堂。可现在要打仗了,办学堂的六百万两费用必须作为首期军费挪用。

朝中大臣,原先主张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的,现在统统闭了嘴。毕竟人家打到家门口来了,杀我同胞,夺我财物,偏偏中华自古以为就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这口气是无论如何咽不下去的。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恐怕是中原最后一战。近几十年来,群雄毕灭,天下又有大一统的趋势,蒙古若被击败,则盛世可期也。

在送走了四方诸夷和各藩国的代表之后,王钰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商议对蒙作战的战略布置,韩毅虽无参知政事的头衔,但也被命特旨参加。林冲,呼延灼,萧充三位手握重兵的大将,被召回京城,共议大 事。

将军们对这场战争抱定了必胜的决心,三位大将都主动请缨,愿为先锋。这次御前军事会议,看法出奇的一致。大家都认为,打蒙古,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斩首战,打闪电战。因为蒙古人居无定所,有水有草的地方他们就能生活。而燕军不同,作战对后勤的依赖很重,粮草一尽就必定撤兵。

王钰自己始终不敢太大意,因为他知道蒙古人有多厉害,而且他还没有到认为自己的军队真的战无不胜这种骄傲的地步。所以,他郑重的的提醒大臣们,不可轻敌,骄兵必败,不要以为这些年来战绩辉煌,就可以把蒙古人当软柿子捏,成绩只能代表过去。

在连续几次军事会议之后,大燕朝廷定下了初步战略方针。以大将军林冲的南府军一部为主力先锋,出山西地区进入草原,出长城,发兵方向直指草原腹地。以上将军呼延灼南府军一部出真定府,沿金国旧 地,扑往上京以北的蒙古势力范围。以东北军岳飞部出幽云,直接进攻蒙古心脏,呼伦贝尔地区。东北军萧充,兰州军,太原军为战争预备 队,随时准备支援。

而西北军范道远部,因其大部分为新军,遂不负责作战任务,总督粮草,负责后勤。并从内地征发十万步卒,供其指挥,一定要保证后勤上的万无一失。并向中原地区,发出战争动员令,集结近三十万青壮年男子,随时准备补充到后勤大军中去。

可以看得出来,王钰一旦下定决心要打这一场仗,就雷厉风行。不搞则已,要搞就搞大的,一仗就必须打得蒙古人再也爬不起来。否则,这“言而无信”的骂名就算是白背了。

深夜,北京皇宫。

沈拓接连来询问了几次,皇帝还是没有就寝的意思。他就站在大燕混元图前,出神的盯着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历来,北方草原民族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历史上凡是能够击败北方势力的王朝,都必将成为强大的帝国。秦,汉,唐历朝历代,概莫能外。

现在,自己既然决定提前打这一仗,那就必须有万全的准备,至少要有九成的把握。忽图刺与也速该两父子,都是算是世之英雄。短短时间统一蒙古大草原,并开始向南推进,自己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可没有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很久之前,自己就梦想着能和成吉思汗铁木真一较高下,可至今这个蒙古枭雄还没有露面。算算时间,他也应该出世了吧?

“陛下。”沈拓又踏入了宫殿。

“朕说过很多次了,不要再催。”王钰略有些不满,沈拓这一声呼唤打断了他的思路。

“陛下,尚书左仆射吴弼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沈拓一阵迟 疑,还是冒着触怒天颜的危险说道。

吴弼?这大半夜的不睡觉,跑进宫里来干什么?就算尚书省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也应该是尚书令商仲扬出面,他怎么来了?

“说了什么事吗?如果不是太急,明日再说吧。”王钰随口说道。大战在即,他必须一门心思扑在以蒙作战上。

“据说是老大人病重,已经快不行了……”沈拓语气沉重的回答 道。老大人吴用,为我朝柱国之臣,功高盖世,深得圣上器重。其人不管是治国之才,还是个人品德,都可称为大臣的表率,朝野上下,威望极高。

王钰心里突然一紧,猛地转过身来,失声问道:“加亮先生病重?快,快宣吴弼进见。”说完,竟不等吴弼入内,便急步下殿,迎向宫 门。

吴弼快步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陛下!”

王钰一颗心陡然一沉,心中暗道:“坏了……”

吴弼在还有十步之远的距离便一头跪倒在地:“陛下,臣父入夜时病情突然加重,昏迷之中仍不断呼喊陛下。臣无奈,不得不唐突入宫,求见陛下!”语带哭腔,看来吴用这次,大限将

王钰呆立当场,好半天脑子里面一片空白。良久,狠狠一跺脚: “摆驾出宫!”

幽国公府内,虽是深夜,但仍旧一片灯火通明。上上下下,忙忙碌碌,老爷病入膏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两位公子,还有小姐都已经回到府中,侍奉于老爷病床前,老夫人因为哀伤过度,也几欲昏厥,被紧急送回房中休息。

“圣上驾到!”一声高喝,响彻幽国公府。府内众人,没想到连皇帝也深夜驾临,吴用长子,门下侍郎,崇义候吴齐急忙迎出府来。

“臣吴齐叩见陛下……”吴齐刚出前院,便望见皇帝匆匆向内而 来。

“什么时候了,免礼!快,前面带路!”王钰焦急的喝道。吴齐不敢怠慢,便在前面引路,一行人直奔吴用病房而去。

房中,站满了人,吴用的子女,御医,下人,挤得满满当当。看这阵势,是想送终,最后尽一尽孝道了。王钰毫不理会满屋子向他下跪行礼的人,直扑到吴用床前,借助烛光细细看去。

但见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已然呈现油尽灯枯之状,眼窝深陷,双颊内凹,放在被子外面的一双手形如鸡爪。想当年在梁山上第一次看到吴用时,何等的意气风发,儒雅不凡,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王钰执住吴用枯瘦的双手,轻声叫道:“爱卿,朕来看你了。”

吴用缓缓睁开一只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一阵激动。身子竟然条件反射似的想要坐起来,王钰慌忙按住他:“老大人身体抱恙,就不要图这些虚礼了。”

“臣,臣终于把陛下等来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惊动陛下,臣惶恐难安……”

王钰一阵悲凉,握着吴用的手又紧了紧:“你我君臣数十年,朕视先生为师,何必如此?吉人自有天相,爱卿且放宽心,早晚必然痊 愈。”

吴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吃力的转过头去,见满屋子的人都在,遂言道:“你们先下去。”他身为王钰心腹之臣,弥留之际,必然有重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