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唐再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唐再续-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曜忽然伸手摆了摆,道:“你们所思这些,某已考虑过了。如今某真正思索的,却是李茂贞为何会主动出兵。下己,你方才的分析,某大体同意,但你说他为何出兵不必讨论,某却以为未必。”

他微微一顿,道:“这数年来,某曾无数次听人赞我神算无遗,其实要想真个‘料事如神’,那就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对方的心态分析他们会如何去做。也许你们会觉得,这道理谁都知道,但事实是,知道了未必做得好。某在河中军事学院所开战略课,要求旅帅以上将校都要轮流参加,但如今尚未讲到此节,今日趁此机会,某便简单地说一说。”

众人一听,均是精神一振,要知道他们眼前这位节帅自出道以来,那是真真的“素无败绩”。可你真要说他是勇悍无敌,古如霸王、今如存孝那般,那可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其实他们都很清楚自家节帅自身的武力,虽然他平日练武也还算得上勤恳,但就算不说整个河东,只放在河中本镇来讲,他顶多也就是和李嗣恩不相上下,至少朱八戒、史建瑭、李承嗣、史俨四人,是绝对有把握稳赢他的。

他之所以“素无败绩”,还是强在“神算无遗”上了,因此他要教大伙儿作战,那可是等闲遇不上的好事,放在以前,这是该叫师父的了,如今有这种机会,谁肯错过?

李曜倒是根本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直接侃侃而谈了:“方才袭吉已然说了,李茂贞至少有三个优势:兵力多、不轻敌、补给近。这三点总结得很好,在李茂贞看来,首先,他有八万大军,我军只有三万,而且这三万人,还有不少是只训练了半年的新军,至于同华之胜……那不过是仗着沙陀善战之名,将韩建吓降了而已。”

“不轻敌,也是因为沙陀善战之名早已为世人所知,李茂贞之所以在此前竭力避免与我河东直接开战,也必然是知晓其中利害。此前我进长安,他宁肯放弃长安,也是他对沙陀铁骑心存畏惧的一个表现,只是如今我已为关中四面行营都统,我与他必有一战,他才下定决心,前来迎战。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是,他所畏惧的,主要是晋王,而非是我;其二是他此刻所想,恐怕与我等一致:击破我这中军一路,关北自定。”

“补给近,这一点诸位都明白,无须多说。但是综合这三点来看,某不知诸位可曾发现,李茂贞的动向仍然不对劲。”

诸将均是微微蹙眉,郭崇韬思索着道:“节帅言下之意可是说……如今情况之下,李茂贞死守乾州,将我中军拖在乾州城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曜微微点头:“我等拖在乾州,后方补给线压力便始终维持,而一旦旷日持久,我中军士气也必然会逐渐衰退,那时便是他反击之时!”

这时冯道却忽然有些迟疑着插了嘴:“节帅,道有一事不明。李茂贞将我军拖在乾州城下,可我定、靖四军分掠关北,难道他就不顾了么?一旦关北丢失,他就不怕四面楚歌之下,军心动摇?”

李曜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能想到此处,已然不错。但关北足有四镇之地,定、靖四军主要是华州降兵编成,要拿下四镇,也未必容易。那邠州、延州二镇,其节帅已至乾州,或许容易丢掉一些,但鄜坊、泾原二镇,原本就只是名义归附,其节帅仍是世代之传,我大军若要强行控制,党项拓跋家、泾原张家恐怕会全力抵抗,未必一时可胜。再者,就算关北丢掉……李茂贞也会对其士卒瞒住此事,这有何难?”

李袭吉迟疑道:“李茂贞既然出兵的理由不足,眼下却是何意?”

众人也都有些想不明白了,有些蹙眉思索,有些望向李曜。

李曜却果断摇头:“具体什么情况,还须再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李茂贞治下恐怕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不得不放弃最佳作战办法,选择与我决战。某意……李茂贞此时比我更急于速战速决。”

第211章 掌控四镇(十二)

凤翔军的营地依山而建,山是小山,方圆不过十数里。河中军的营地则是在两处石山中间,说是石山,其实只是岩石略多,树木较少。

河中军在山上建了两座瞭望塔,用以监视凤翔军的动向。两军营寨相距约莫十里,对峙已经足足五天,这五天内,凤翔军三次主动出击,均被河中军打退。

然而防守作战,在河中军中下层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不满,尤其是老飞腾军的士兵,这些年跟着李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今面对凤翔这个关中之军,居然不给他一个迎头痛击,让他们觉得有些憋屈。

有人憋屈也有人放心,河中新军对这个战术则是十分满意,他们有些是河中镇军出身,有些原本是逃乱的流民应募,战斗素养比起老飞腾军差了不是一点两点,而战斗意志更不用提,如果李曜一来就直接与凤翔军大军决战,这批人未必能有决死之心。但他们节帅虽然顶着巨大的威名,却终于选择了据守营寨,沉着镇定地指挥了三次防御作战,凤翔军丢下数千尸体,什么也没捞着,这个战果无形中给了他们不少信心——凤翔兵不行,我们果然是天下精锐!

而除此之外,李曜也没忘记他擅长的“特种作战”,每天晚上必然派人给凤翔军营捣乱,由于派出的都是精锐骑兵,也并不真正夜袭、攻营拔寨,只是想方设法闹得凤翔军没法安睡。几天过去,闹得多了,凤翔军全军都有些神经衰弱,有些人发现河中军只是闹,根本不会打进来,干脆不管,任巡哨将之赶走就是,自己却直接蒙头大睡。

凤翔与河中交战之地,便在乾州以东不远,此处仍是乾州地域。乾州最出名的,是有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另外僖宗李儇的墓地也在乾州。还有一事较为出名的则是当年德宗在泾原兵变之时从长安逃往奉天,继而乱平返回,这个“奉天”不是后来清朝时的沈阳,而是这里——关中的乾州(此地是李茂贞墨敕升格的,本书前文中曾在附文中提到)。

而凤翔军与河中军对峙之处,基本上便是后世颇为著名的一个景点五峰山附近。

今日一早,中军帅帐通告全军称,左军即靖远左右军一路已经抵达邠州,邠州守军不战而降,左军方面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邠宁治所,邠宁镇几乎可以认定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了。右军一路抵达坊州,坊州守军做了有限的抵抗,但由于兵力十分微弱,因此抵抗尚不足一天,便被攻取。右军也就是定远左右军的两位都指挥使白奉进与刘彦琮认为,这是因为坊州兵力被李思敬北调鄜州的结果,李思敬可能是打算据守鄜州,当然也可能是以鄜州为凭,与河中谈和。

左军、右军均下一城,反而是中军主力全无战果,这让中军全军上下都有些心理压力,求战之心开始高涨,李嗣恩亲自到中军帅帐向李曜请战,但被否决。

到了下午,凤翔军居然不顾天色将晚,再次出营求战,甚至派将领到寨前骂战,李曜恍如未闻,只是不理。憨娃儿又急又怒,数次请战,说要出去“砸烂那贼厮鸟的狗头”,李曜虽然面带笑容,却仍摇头,只说:“时候未到。”急得憨娃儿喉咙都要冒火了,闷在一边不说话,只是大口喘着粗气。

郭崇韬是行军司马,类似后世的参谋长(但缺了指挥权),不停地给诸将解释节帅的意思,是要坚壁清野,挫敌锐气,敌人越着急,我们越不急。李袭吉也以《曹刿论战》来为诸将讲说,劝大家先养精蓄锐,等时机一到,便可杀他个片甲不留。诸将无奈,只得继续忍耐。

又过了三天,凤翔军的攻势果然显得有些后继无力。这日晚上,李曜不带牙兵,只带了憨娃儿一人在军中巡视,转了一圈回来,忽然吩咐召集诸将,道:“与李茂贞对峙此地已近十日,李茂贞攻势由强到弱,如今已是我军反攻之时!众将听令!”

“喏!”诸将精神一振,同时应声。

“明日一早,寅时三刻,我河中军将全军发动对凤翔军之反击作战……李嗣恩!”

“末将在!”

“你领本部为左翼,由凤翔军右侧发动进攻!”

“末将领命!”

“李承嗣!”

“末将在!”

“你领本部为右翼,由凤翔军左侧发动进攻!”

“末将领命!”

“克失毕!”

“你领本部,于丑时二刻出发,绕过凤翔军营地,至其军营之后六里处埋伏,准备伏击凤翔败军!”

“末将领命!”

李曜环视众将一眼:“其余诸将,与本帅一道为中军,待左右两翼发动进攻之后,正面进攻凤翔军中军……朱八戒!”

“末将在!”憨娃儿精神一振。

“中军或需‘卷旗过营’,你可有把握领本部近卫军直接杀到李茂贞帐下?”

“末将领……啊,有把握!”

诸将见了这一幕,均忍不住有些好笑,原本有些羡慕憨娃儿得了功劳最大的一仗,如今也心平静气多了。其实他们虽然羡慕憨娃儿总能得到这种“美差”,但也知道以憨娃儿这种横扫千军如卷席似的猛将,最合适的战场也正是这般。节帅爱将他用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有照顾亲信中的亲信之嫌,但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毕竟河中军中,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强过憨娃儿,更别说这人在战场上那种悍劲本身就是对敌人的巨大震慑,在中军突破之时用他为“刀锋”,的确是最最锐不可当。

战斗事项分配好了,李曜又传令下去,今晚的“夜袭”照旧,但由各部抽调探马进行,仍如前几日一般,只是“闹”,绝不去打。但今晚的闹与前几日不同,今晚不光是要继续做出“闹”的样子,而且关键是要探明凤翔军的防守情况,以使本军能有最合理的应对。

坚壁清野,挫敌锐气;夜夜捣乱,使敌麻痹。这就是李曜这十来日所做的,而做这一切,便是为了今夜的雷霆一击!

我有神剑,引而不发,不出则已,出必饮血!

第211章 掌控四镇(十三)

寅时二刻,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浓浓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