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乱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子乱臣-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章程来。”

皇帝没有开口,这时候他多半是当个木偶傀儡般等着那些权臣们拿主意的。而这次说法的是叶名扬,他凝重地道:“这的确是个问题,这些灾民若是生出事端来,只怕会成了胡人的内应,再加上有可能夹杂着真正的奸细,必须尽快把他们安顿下来。

“这样吧,就由各地的官员牵头,劝说让这些百姓返回故地。若是有不肯回去的,也要留在当地,不得让他们入了京城,不然更会乱了我大宋抗敌之心的。”

“将人留住倒是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们在那些地方过日子啊。这些州城的官仓并不丰盛,恐怕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难民的。”

“这个……”叶名扬也把目光看向了崔日勋:“崔尚书,还得有劳户部了。不如就拨付三十万两银子向民间购买粮食,然后用以赈济这些难民吧。这也是为了我们内部的稳定嘛,虽然比不得军用,却也不可或缺啊。”

崔日勋叹了口气,知道这事上自己没有说不的权力,只得道:“就照叶司徒的意思办吧。不过这些银子事后一定要从税收上收回来,不然国库就真要用尽了。”

“可以,还有其他问题么?”吕中和也准许了这个提议,而后又看向了下面问道。

“下官也有一事需要各位大人定夺的。”这次出来的却是京畿府尹陆秉清,身为京城的地方官,他肩上的担子也是极重的:“最近京中粮价飞升,斗米价格已经升了将近十倍。百姓们眼看着已经快连过节的米都买不起了,希望朝廷赶紧给个章程下来。”

“这事……”这些大佬虽然不怎么管家中的花费,可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他们是家大业大,根本不在乎这点粮价,甚至有的还因此发了财,可也明白米价攀升的危害。所以在犹豫了一下后,吴敬淄便道:“这事我们也是知道的,此事也因战事而起,实在无法改变,。”

“粮价如此之高,的确有胡人入侵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却不在此。”陆秉清看了一眼吕中和后,直白地说道:“而是因为有人在暗地里哄抬价格,这才使得原来还能稳定的粮价高出这么多。而更可怕的是,随着粮价上升,其他物品的价格也开始翻着跟头上涨,再这么下去,京城中百姓难以过活,就要引发骚乱了。”

这下,那些官员才有些紧张了,京城可是大宋的中枢所在,实在不能出现乱象,正因为此,他们才会付出数十万银子来阻断难民的涌入。而现在,因为粮价高企,就要连京城的居民都要乱的话,就实在太危险了。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应付呢?”吕中和适时地问了一句。

“要想不出现乱象,必须把粮价打压下去!”陆秉清斩钉截铁地道:“而要打下粮食价格,就得动用官府的力量,来惩治那些想趁乱牟利的不良商人。尤其是各位大人谁家中有粮铺的,必须先做出表率!”

最后一句话,让一些官员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尴尬之色。他们没想到自己家人的这些动作没有逃过陆秉清的眼睛,也没想到他竟会如此直言不讳。

“现在正是对胡人作战的关键时刻,此事的确不容有失。就照陆大人的意思办吧。”吕中和见叶、吴两人都不反对,就立刻拍了板。

“另外,只是这样还不足够。要将粮价彻底压回去,还得是我们手中有粮,这样才能通过粮食来把价格打回去。”陆秉清趁热打铁地道:“这就需要从一些囤积着粮食的富商手里或借或买粮食了。”

“唔,这也是正理,就由京畿府牵头来做此事吧。至于是借是买,就由你自行决定!”吕中和又点头批准了他的这个请求。

“可我京畿府并无多余的钱财买粮,所以还是希望户部可以……”陆秉清说着看向了已经满脸无奈的崔日勋。

“国库只剩下三十万两银子了,而且还有不到一月就是年底,将要给满朝的官员发俸,再要提出银子的话,只怕国库就真的空了……”崔日勋说着话,看向了上面的那三个大人物,等待着他们的取舍。

在三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后,吕中和才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当以大局为重。所以本相以为还是先委屈一下官员们,把京中的物价先稳定了再说吧。还有,京畿府在此事上一定要全力而为,无论是谁,只要敢不听朝廷劝告,依然想要趁机赚取不该得的钱财的,都要严惩不怠!”

“是,下官一定全力而为,不使京城出什么乱子!”陆秉清忙答应了一声。

这一个朝会下来,别的问题倒没解决多少,可户部的银子却被全部解决了,这让一些官员都对将来充满了疑虑,不知道这一次的年关他们将如何度过。

从朝会上下来,景王赵琮的心情也有些不定,他不但担心去了北边的许惊鸿等的情况,更担心现在的大宋将如何度过难关。所以在回到府中后,便对孙再元提起了这次的事情。

孙再元因为身体的缘故,所以便被许惊鸿留在了京城,并且住在了赵琮这里。这段日子里,就和赵琮也成了朋友了,对方有什么疑问总是向他请教。在听了他的一番描述后,孙再元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如今的局势的确对我大宋很是不利啊。”

“如此不利的境况下,居然还有人想着牟利,想想都让人心寒。”赵琮恨恨地道:“可惜我这个王爷只是一个虚名而已,不然一定要惩治那些人!”

孙再元对此却并不怎么上心,而是闭目思索着其他事情,半晌后方道:“王爷,其实现在正是一个削弱世家的好机会啊!”

“唔?此话怎讲?”赵琮赶忙问道。身为赵家子孙,他自然是希望把皇权从世家手里夺回来的,这一点的渴望只比把胡人赶出去少一点而已。

“如今外有胡人的威胁,内部那些世家保护下的奸商又做出了这种事情,这势必引起京中百姓的强烈不满。只要我们能够利用了这一点,从而引发百姓们对世家的仇恨,与之发生冲突,自然就能削弱其势力了!”

“这……只怕不妥吧?现在可是非常时期,一切当以外敌为重啊。若是为了对付世家而乱了京城的局势,只怕对我大宋更为不利。”赵琮对此并不能接受道

孙再元却摇头道:“王爷你错了,若是寻常之时,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来威胁到世家的权势,即便是许公子这样胆大敢为的,最后也不是无法在京城立足了么?只有在这个多变的时刻,我们才能因为那些世家的某些忌惮而成事!”

“那依你的意思,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毁粮!”孙再元的眼里闪烁着精光:“秘密派遣人手去将世家的那些粮仓给毁了!如此一来,百姓一定会以为这是世家宁可不给自己吃也要烧粮的举动,如此一来,百姓们对世家的仇恨变成为表面了。而人在生死关头时,顾虑自然会少许多!”

“若是冲突真的造成,只怕京城将出现大的骚乱,甚至将会有不少人因此而丧了性命,这实在不是我希望看到的。”赵琮依然不忍地说道。

“要想成未成之事,就当冒险!”孙再元冷声道:“牺牲是再所难免的,看只看是不是值得了。而且,只要事情控制得好,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伤亡产生,也就不会太伤我大宋元气了。”

“你让我再考虑一下,此事实在太过重大了。”赵琮皱着眉头,在房中走动了起来。

“主公,我已经尽力了……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得看他了。”孙再元看着正走动着的赵琮,心里默默地念道。

同一时间里,另一处也有人有了相同的想法,这个人便是当今的皇帝赵哲了。此时他的脸色竟难得的有些发红,显然心情极为激动:“黄越,这一次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办好了!只要让京中百姓与他们有了对立,咱们就可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了!”

“陛下,您真的想这么做?”这一次,黄越却没有立刻遵旨,而是多问了一句:“这么一来,不但那些世家会吃苦头,城中百姓的日子只怕也……”

“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皇帝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后又道:“而且,我们纵然烧了一些粮仓,但那些大世家手里的钱粮又岂有这么一点?为了他们自己的声誉,朕可以肯定他们必将拿出更多的钱粮来的。”

“话虽然这么说,可若是真在这度上出现了问题呢?那可就是帮了胡人了啊!”黄越依然是一脸的担忧。

“我赵家的天下,被那些世家把持了多年。他们不但不思为国,还总是想尽了法子地来攫取自身利益!既然他们已不把朕当作皇上,那朕何必还要把这江山放在心上呢?”皇帝的声音显得有些森然了:“这一次,是朕能否一举扭转乾坤的关键!如果真的无力改变一切,那索性就让这万里江山换了人来做主吧!”

“陛下……”听皇帝突然说出这话,让黄越吓得连忙跪倒在了地上:“陛下您可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就丢了祖宗的基业啊……”

“祖宗的基业?只怕早已经被这所谓的七大家给瓜分了吧?现在朕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傀儡而已,而当朕去了之后,那些不肖子们就更没有能力来担当这一切了,我赵家的江山早晚会被他们给侵占了。既然如此,朕为什么就不能拿这江山来赌一把呢?就赌这一次,可以将世家的势力压下去,使我皇家获得一定的地位!”

看皇帝已经铁了心要这么做了,黄越便也不再相劝,只是点头:“那老奴就吩咐人去做!城里那几处世家的粮仓都已经被找到了,去点一把火就成!”

“你去吧,朕累了,想休息了!”发了狠后的皇帝满面的疲惫,其实他也很矛盾,他也不希望拿天下苍生来赌这一把。但越来越严峻的情势却逼着他必须走出这最后的一步,来给自己的江山赌上一把了!

“列祖列宗们,希望你们能保佑我赵家子孙能重掌乾坤!”在睡去之前,皇帝的心里依然默默地祈祷着。

这一天的夜间,一起震惊了整个京城的事情便发生了,城中十多座粮仓居然同时起火,数十万石的粮食瞬息间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