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乱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子乱臣- 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局了。

“刑部丘大人,大理寺郝大人……”吕中和这时候便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很快就开始下达指令了:“你们两个衙门都是查案的好手,陛下被人谋刺的事情,就交由你们来查清楚了。我无论你们用什么手段,都一定要把那个幕后的真凶给查出来!”

两个被点到名字的官员浑身一震,虽然知道这活接了烫手,可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便一齐上前一步,弓身道:“是,下官一定尽全力去查!”

“还有,此事事关朝廷的体面,所以在查此案的时候,务必要小心。”吕中和又加了一句。这让两个官员的脸上又苦了几分,但他们也不敢反驳,因为吕相说的都是正理啊。两人在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便已经有了决定,在这里的事情完了后,他们就会对那些内侍动刑审问,一定要从这些人的嘴里撬出些线索来。

可怜这些遭了无妄之灾的宦官们,这一下想要保留性命,就要看老天的眼色了。

在做了这吩咐后,吕中和又道:“礼部袁尚书,你善于文笔,就由你代陛下下那最后一道诏书吧……”

每个皇帝在死后都有一道遗诏,也跟一般人的遗书一样。除了交代一下自己的身后事外,就是检讨一下自己这一生的功过。当然,这些遗诏多半都是由臣下代作的,因为没有哪个皇帝会在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写遗书了。

而这话一出,本来还在那里装得很是伤心,放声大哭的几个皇子都突然静了下来,他们都竖起了耳朵,只等那最要紧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袁尚书便问了一句:“那这皇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陛下驾崩,我们自然要另立新主了。”吕中和淡淡地道:“各位以为,几位皇子之中,哪一位能担当此重任哪?”

这话一出,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怔。这吕相的话也太讲究了吧,我们明明是有太子的,按道理既然皇帝驾崩了,自然是由这个储君顶上去了。可他居然还问群臣,该选谁当这个皇帝好,这分明就是不打算拿太子当皇帝了。

而在他说这话前,雍王是满心的烦躁,要不是现在的场景不合适,他都要大声叫嚷了。因为皇帝死的实在是太过蹊跷了,也太过突然了,让他一时也没有想到皇位的事情,就更别提他身后的那些臣子们了。如果真因为这样,而使得名正言顺的太子坐上皇位,那自己这么多的付出就白费了,而自己的将来只怕也完了。

太子则本来是满心欢喜的,他觉得现在的情景,对自己是最有利的。试问,在这种时候,已经有着太子这个身份的自己,还不能坐上这个位置么?可谁也没有想到,吕中和会突然来这一手,这分明就是把两位皇子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了啊。

而作为正在为父亲的身故而伤心不已的两兄弟,此时还不能说什么,不然就会被人视为不忠不孝之徒,那样的话,这个位子就彻底与他们无缘了。

好在,他们两人说不得话,其他人却是可以说话的。那些紧跟在太子和雍王手下的官员们,在吕中和这一声询问后,便纷纷开言了——

“既然国有太子,自然应该由太子继任皇位了!”这是太子一边的人。

“俗话说得好,有能者居之,现在我大宋内忧外患不绝,宫里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有个能力出众的皇子来带领大家才是。所以,我以为该选雍王……”这个站在雍王这边的臣子说着就列举出了许多雍王有大才干的例子来。

那边的太子党的人自然不肯示弱,也纷纷提出相左的意见。一时间,就在皇帝的遗体之前,众多臣子就开始争吵了起来,完全没有为皇帝伤心的意思。

看到如此丑陋的一幕,吕中和也不禁心里叹息,这便是我大宋的君臣么?其实这也怪不得臣子们这样做,毕竟他们和赵哲这个皇帝间的感情并不深,他才主政几年哪,而这些臣子也才得到这个位子几日啊?

而且,这皇帝的人选,还关系着这些官员们将来的命运,和那个死去的皇帝比起来,还是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更是重要。所以群臣自然是要狠狠地争上一争了。

“都给我住口,这都成何体统?这里可是在宫里?”见大家越吵越凶了,吕中和终于忍不住喝了一声,这才让众人冷静下来。

“其实我以为,在这事上,我们不该急于一时的。”直到这个时候,一直在那袖手旁观,跟看戏一样的许惊鸿才开了口。

“嗯?”吕中和一皱眉:“许都司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哪,怎能不急?”

“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有一点疑虑,还望各位能够解答。”许惊鸿苦笑了一声:“敢问各位,陛下是被什么人所害,这一点我们查清楚了么?我们连这都查不明白,试问怎能轻率地就定下皇位的继任者呢?若是那继任之人,最后被我们查出正是谋刺陛下的幕后元凶,试问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究竟该如何选择?”许惊鸿的声音一出,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之色,整个寝宫之中,再没有了丝毫声音,连正在哭泣的几位皇子也没了声息……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三十八章    后手

许惊鸿的这番话一出口,顿时让寝宫之中,包括三位殿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怔,场面竟有些冷清了。但不少人对他的看法还是有所认同的,因为大家的确冒不起这个险,要是真如他所说的那样,自己所选的人便是弑杀君父的凶手,那就真的太损朝廷的颜面了。

吕中和却是心里一动,看许惊鸿的神情变得更加的慎重了。因为就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此次皇帝被人刺杀,十有八九就是许惊鸿所为,没想到他不但胆子大,而且还有如此周密的布置,连后续的一切都做足了准备。

吕中和没有在此事发生之后,就点破这点,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第一,即便他说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怕也不可能真个定了许惊鸿的罪,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因为直到现在,他都摸不清许惊鸿实力的深浅,也不知朝中有多少力量为其所用。

第二,则是因为吕中和也希望能换个皇帝。虽然以前他还有忠心于皇帝的想法,甚至为此不惜与其他世家为敌。可在看到皇帝夺回大权之后的所做所为,以及他对自己的提防和削弱后,吕中和就明显感觉到了威胁。虽然皇帝一时还不至于要自己家族的命,但只怕很快地他们还是会步其他世家的后尘,这是吕中和万难接受的。他毕竟不是那些愚忠之人可比,作为一个世家豪门之主,他从小所接受的还是要以家族利益为第一要务的。

所以这次许惊鸿冒天下之大不讳,做出这样弑君之事,吕中和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也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在做出如此大事后,还有没有收尾的能力。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办法,吕相是不会介意由自己来最终获得胜利的。但许惊鸿刚才的一席话,还是让吕中和大为惊叹,看来这年轻人是早作好了充足准备了。

对许惊鸿的这番话,最不能认同的便是太子赵珏了。虽然这话里没有提到他,但其隐含的意思,自然是在怀疑此事与他有关了,因为按道理来说,一旦皇帝身死,这位置便是他的了。所以这下赵珏便再也忍不住了,寒声道:“许都司,你这是在含沙射影,说本太子就是害死父皇的元凶首恶么?”

许惊鸿镇定摇头,根本没有被太子那几欲杀人的目光和声音所吓到:“臣可不敢这么说。”

“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赵珏恨恨地盯着他问道。

“我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面对着太子的怒火,许惊鸿依然一派云淡风轻:“我身为大宋臣子,自然需要为朝廷考虑了。我说的是万一,而在这事上,我大宋可担不起半点的差错,不然就会被后人万世讥笑了!”

“你……”太子的脸都扭曲了,他真想上去就把这个敢如此冒犯自己,还敢阻止自己登位的家伙给杀了。但他却还有一丝清醒,没有做出这样有失体统的动作来,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一旦自己登位,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许惊鸿!

这时,雍王赵璜也开口了:“皇兄,你既然不曾做过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又何必如此怒气冲冲呢?我倒认为许都司的说法很有道理,这毕竟关系着我大宋江山社稷的稳定,自然是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太子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更是恼怒,几欲抓狂了。他当然知道雍王会这么说的原由了,因为对方也对皇位很是觊觎,一旦自己登位,那他就彻底没了想法。现在,许惊鸿这么说,无疑是帮了他一把,至少使自己不能立刻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这如何能让他不又惊又怒呢?而雍王这么一说,又把此事抬到了极高的高度,让太子一时间竟也不知该如何说了。

而这时,那些臣子们已经纷纷醒过味来,一直以来保着雍王的官员立刻就开言支持这个说法了。而在他们打着国家社稷的旗号来说时,那些保太子的官员还真就不敢太过反对,因为那样会显得他们私心太重。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落到了吕中和的身上,等着如今朝廷里地位最高的人来做最后的决断。在沉吟了一下后,吕中和才道:“的确,这次陛下驾崩毕竟不是寻常的因病,而是……所以在凶手被拿住之前,我们的确不应该草率决定皇位的归属,所以还是先等这个案子水落石出之后,再作定夺吧。”

“可是吕相,国不可一日无君哪。现在陛下已经驾崩,难道我们就因为有这样的顾虑,而使皇位虚悬么?”礼部尚书很是不快地道。他既是太子方面的人,需要为太子帮腔,也是从礼这一字上出发,来进行辩驳的。

吕中和一笑道:“天下之事,变化莫测,岂能一概而论?从古而今,从未发生过这等蹊跷的事情,那我们审慎待之,也不无差错?至于尚书大人所说的顾虑,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我们大可以让三位成年的皇子摄政嘛,这样一来,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