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官衔,相当于宋朝的畿县(京城同边的卫星县城,相当于今天北京的密云、延庆、怀柔、顺义这些卫星城)知县。

八品州都监,听上去不咋地,但在宋朝这个五品就算高官的朝代,已经很牛B了。更重要的这还是一个实职差遣呢。张角中进士那么久,也不过在权贵如过江之鲫的汴京城里,当一个小小的国子太学正(正九品)。这就是一个闭职,半点实权没有。抚今追昔,他张角又有什么理由。不兢兢业业地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呢?

天枢城!这是狄烈酝酿已久的一个名字。

最早这里叫承天军寨,这是宋朝的一个军事堡垒的名字。刘铁栓占了此地之后,当然不敢再用此名,所以改称天平寨。现在这块地盘归狄烈了,如果再继续延用天平寨这个名称,总给人以一种难脱匪气之感。所以,狄烈必须要给自己的这块根据地另起一个比较大气的名称。

果然,这个名称小小地雷了陈规一把。这位文吏之首捻着他那优雅的长髯,大有深意地看了狄烈一眼,道:“天枢者。天下之枢纽也……寨主,哦,城主好气魄。元则无异议。”

张角也是会心一笑:“子锐附议。”

侯方镜更是干脆:“城主早就该改名了。”

耍弄文墨的文吏们都没意见了,军方的一帮子老大粗们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了。

自此,天平寨正式更名天枢城。狄烈也就成为了天枢城城主。以后除了后宫会称其为“殿下”,作战时麾下称之为“军主”,一般情况下,臣属均以“城主”称之。

由于宋朝只有路、府、军、州四级行政单位,没有“城”这种行政单位。这样就使狄烈有了很大的弹性:“城”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可大可小。你有一州的实力。那城主就相当于知州;你有一府的实力,那城主就相当于知府;你有一路的实力,那城主就相当于宣慰使……也就是说,城主的内涵随着自身实力上升而水涨船高,很有几分见官大一级的意味在里边。这样最大的好处是便于今后狄烈与宋金两国高层打交道——毕竟外交上的东西还是要对等的。总不能说人家派出了个四品大员来,你还傻乎乎地自承是一个七品的知军寨吧。

城名定下,狄烈心情大好,大手一挥:“今个儿是十五,中秋佳节,咱们也该庆贺一下。大伙别走了,今晚我们开宴,加餐……刘司农,你那里什么样的禽肉最多?多搞些来。”

刘二平的回答令狄烈的下巴差点脱臼:“狗肉,现在狗肉最多!”

狗肉?好东西啊!所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狄烈只知道驴肉不错,他平日多是吃这个,但没想到却是狗肉最多。不过天枢城内及周边方圆很少听到有狗叫声,估计是刘二平把这些狗全放到较远的地方圈养起来了。

狄烈甚为奇怪:“为什么是狗肉最多?现在是天下大乱,饿殍遍地,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狗肉……或者说是狗?”

刘二平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口,看了陈规与张角一眼,最终还是为难。

狄烈更是奇怪,这狗肉跟陈规与张角有关系吗?这是哪跟哪啊。

看到狄烈带着询问的目光转过来,陈规无奈开口道:“城主非是宋人,所以不知,只是因为太上生肖属犬,因此曾下过明旨,不可食犬类……”

狄烈的下巴真的要掉地上了——这叫什么事啊?宋徽宗赵佶这个被驴踢了脑袋的家伙,也太霸道了吧。只是因为自己属狗,所以就禁止天下杀狗吃狗肉……还好他不是属老鼠,否则天下人都不敢灭鼠。这赵佶当了二十几年的皇帝,那些家鼠、田鼠什么的岂不是泛滥成灾了?粮食减产事小,闹出个什么黑死病来可怎么得了。还好赵佶他老娘晚生了几年,真是苍生之幸……

这样看来,《水浒》里边写的,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偷吃狗肉,还真是不可能……

嗯,好吧,前人种树,后人荫凉;前人留狗,后人吃肉。即然狗多,那就吃狗肉好了。

“开个狗肉宴。”狄烈很干脆地下令,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刘司农,最好从那些狗里面挑选一些精壮且有灵性及野性的,然后找几个善于训养的人来训练。在这样的深山野林、出门十里就容易迷路的地方,有一批训练过的狗会很有用。”

刘二平点头称是,并很快叫来随侍,令其立即去办此事。

也许是因为这狗肉的事,狄烈难得的关心起农事来。在晚宴的时候,他不断询问刘二平关于农田畜牧之事。狄烈是个城市兵,他不太懂农业这些东西。好在他是一个懂得放权的人,既然农桑这种事自己不懂,那就交给懂行的人去干。

刘二平别的不行,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夫。说起这些田间地头上的事,偌大一个天枢城,人才济济,却还真没几个人能及得上他的。狄烈让他当司农,还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

现在这个季节,大概还可以种秋大豆及冬小麦之类的农作物,但稻米之类的,就得等明年开春才行了。这个时候的大宋,已经有了占城稻。而狄烈弄来的粮秣中,就有大量的这种稻谷。这种从现在的越南弄来的高产稻种,在南方地带,可一年三熟,端是了不得。虽然占城稻口感有点糙,并且发硬。但这点缺点比起它的高产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不过在干旱少雨的北方,要种这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还真是不容易。好在天枢城是个风水宝地,一个有几分江南水乡味道的水之城,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与水……

之后两人又在酒酣耳热之际聊到了畜牧。眼下天枢城是骡马牛羊狗,样样都是有。骡马运输牛耕田,羊狗变肉腹中安,这也是一种物尽其用。

狄烈虽然不通农事,但在养殖业上却有自己的看法:“羊要多养绵羊,然后把羊毛剪下来,可以织成绵毛大衣……什么?你不知道绵毛衣?噢,这个时候还没有……不打紧,你照我说的做就好。另外,狗再多也是吃得完的,但是养狗太多也是不好,费米粮,而且时间也长了点……对了,养兔子吧!这玩意好,一生就是一窝,只吃草叶,肉却疯长……对,就吃它了!”

狄烈虽然有了几分醉意,但脑袋瓜子却格外清晰灵活,除了舌头有点大。而刘二平也是人醉心不醉,听到狄烈的各种提议,两只小眼睛闪闪发光,狠不得马上就放手大干一番。

狄烈却还没说完:“鸡鸭也都可以养啊!这样又可以下蛋,丰富咱们天枢城民众的菜篮子嘛……咱们这城里不是有数千妇女吗?哦,有一部分被火药组招去了?嗯,应该是要她们从事筛选火药颗粒及弹药定量包装的事……噢,这军工上的事与你无关,你没必要知道。不过那些妇女多少还有剩下的吧,把她们组织起来,养鸡养鸭,还可以养鱼……对,挖鱼塘养鱼,这事可以干,这里到处都是水……”

狄烈也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话,不过,他最终并没醉倒——宋朝人酿的清酒确实不错,但也仅仅是能让人有点上头而已,想要放倒一个后世常喝二锅头的人,那火候还差点。

新军初成,狄烈总算稍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嗯,去找找叶蝶儿——自打上太行以来,时时刻刻都有一种紧迫感,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在思想上不敢有半点放松。现在枪杆子有了、行政方面理顺了、农事也不用操心。也许,可以让自己的心灵与身体都放个假……

狄烈就这样想着,在四名从教导营里挑选出来的随身侍卫的护卫下,朝那座建在杏花林里的“杏园”走去……

第一百零四章 余恨未了

中秋圆月,硕大明亮,如银盘镶嵌在深碧的夜空。银色的月光,透过疏影横斜的杏枝,斑斑洒落在那条曲径通幽的铺满鹅卵石的小道上。

“杏园”,就是住着以朱皇后为首的一批昔日皇室宫中女眷的居所。

这座园子有大小木楼二十三座,都是数百能工巧匠们花了一个多月赶建出来的。虽然谈不上雕梁画栋,精致典雅,甚至因为赶工匆忙,有很多木柱上的树皮都没剥尽,但这些外形朴实,内里宽敞的一座座木楼,高低错落地点缀在落英缤纷的杏花林中,却也别有一番动人景致。

叶蝶儿也是居住在这里,包括那一批夜校的女教员。因为她们的特殊贡献,以及她们本身的学识,无论她们是否与皇室有关联,即便是像叶蝶儿这样普普通通的贡女,也是得以居住到杏园里来。反正现在二十三座木楼都没住满人,而所谓的皇室尊严……话说这里只不过是一座山城,可盛放不下什么皇家尊卑之类的多余之物。

狄烈沿着那条幽香的小径来到杏园门口,举手让四名侍卫止步,同时示意园林门前的守卫无需通报——想也知道,自己是来幽会的,让守卫通报朱皇后,那还幽会个屁啊!

随后,狄烈就这么施施然地独自走进了杏园。

杏园的景致,在白天的时候还是很养眼的,但在乌漆麻黑的晚上。非但不迷人,反而有点阴森。所以狄烈也没有什么欣赏的兴致,直奔目的地而去——他知道,叶蝶儿就住在西园十二号楼。

给二十三座楼都标上号,这是狄烈后世情结发作。实际上,这杏园就相当于后世的别墅区,给每一幢“别墅”标上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光是这杏园。整个天枢城大大小小的民居,狄烈也全给编上了门牌号,同时每一户及每个人都上了户籍档案。

狄烈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系统地管理整个城寨,更可以让一部分闲得发慌的故宋官吏们有事可干。这些既不涉及机密,又比较繁琐的事,交给这些人干最好不过。以免白养了一帮米虫不算。闲极无聊搞不好还会生出事端……

十二号楼,听上去比较靠后。实际却是在西首第二栋。但是当狄烈来到楼下时。却没有看到叶蝶儿,只看到一个与其同宿一楼的女教员。

对于这名女教员,狄烈还是有印象的。不仅仅是因为这女孩模样漂亮、身段窈窕,完全不逊色于叶蝶儿;也不全是由于狄烈常在巡视夜校时与其见过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