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应当说,宗颖这个提议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是有利无弊,在目前的情况下,与东京留守司的确是合则两利。双方只在与金军作战时,互相通气配合,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成果。平时互不统属,各行其政,的确是联盟合作的样式。

陈、张二人边琢磨边向宗颖等人询问,反复征询考量之后,最后一致向狄烈肯首,表示可行。

狄烈大笑:“好!既然我的智囊团说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了。”

宗颖与呼延次升大喜,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宗颖上前施了一礼——已经确定双方合盟,则这位狄城主的地位就相当于其父宗泽的东京留守之职了。所以,这一次,宗颖行礼再无心理障碍。礼毕朗声道:“如此,便请城主派人前往东京与我父相会面,互订攻守同盟——以宗颖之见,最好城主亲自前去,以示诚意。”

话音刚落,陈规与张角齐声阻止:“不可!城主身负重责,日理万机,为我天枢城数十万军民之倚望,岂轻易离城,轻身涉险……”

呼延次升拂然不悦:“二位府君此言何意?难不成我东京城,还成了龙潭虎|穴?”

陈、张二人也察觉不妥,急忙修正:“此去东京,一路皆为金人盘踞之地,贵使此次前来,当有所体会,未指东京是也。”

宗颖脸上露出淡淡讥讽:“乘舟来去,金人莫可奈何,倒也未觉有险。当然,城主若有所不便,亦可请陈府君或张判使二人中任意一位前往可也。”

宗颖此言一出,陈、张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宗颖说得不错,要去东京与宗泽商议合盟的具体事项,只能是他们在场三人中的一个,别的人都不够格。皇室那几位份量倒够,但这一次与上回出使西北,折服晋宁军与折家军不同。不可能再派皇室前往。因为宗泽是铁杆康王党,而东京城的第二号人物,副留守郭荀,更是建炎天子布置在东京城的一把暗刃。天枢城任何一位皇室成员,一旦现身东京,只有一个下场——有去无回。

“我去吧!”陈规起身道。

“不可,太原初定,百废待兴,元则兄公务繁忙,一日睡眠不足三个时辰。尚不足以处理完毕诸事。如此情形,岂可轻离?还是小弟代劳吧。”张角振衣而起,向狄烈施礼请准。

那边狄烈还未发话,这边宗颖又是淡淡一笑:“我父虽是一介文士。却一身刚风烈骨。义之所在。勇往无惧。此次若非年老体虚,加之忧心国事,殚精竭虑抗击南侵之金虏,以致一病不起,必定会亲自前来太原与城主相晤,并谒见圣后。”这话挤兑之意十足。

狄烈一直不语,心下盘算得失,此时听到宗颖之言,骤然触动了脑海中的记忆,脱口而出:“宗相公可是背发疽毒?”

“正……正是……”宗颖吃惊不小,其父抱恙家中,东京城里虽人所共知,但多不知详情,只道是暑热小疾,背疽之事,知者不过寥寥。这千里之外的一城之主,怎会知晓?难不成其竟有耳目布置到东京之中?

这回宗颖却是猜错,宗泽背疽之事,稍懂一点两宋史,或看过《说岳》的都知道,这表明宗泽将不久于人世。

这可是个重大消息!狄烈脑子转得飞快,反复回忆,历史上,宗泽逝世之后,东京城的情况是如何演变的?具体的东西不清楚,但有一点十分明确——东京失守了!

若非东京失守,赵构这个建炎天子,也不至于被无后顾之忧的兀术追杀得上天入地下海,差点小命不保,提前百年终结南宋国运。

想到此节,狄烈坐不住了。东京城丢不丢没所谓,他可没功夫理会赵九与金人撕扯那一档子事,但东京巨量的人口与物资,还有那些随时有可能由官兵变强盗的原河北义军……这些,可都是充实天枢城实力,保障在未来与金国掰腕子的重要的资源啊!

宗颖说东京城有百万军民,从第二情报司所反馈的情况看,或许稍有夸张,但六、七十万是有的。如果能将这近十万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军兵,以及数十万百姓迁入太原府,充实河东,则天枢城的实力绝对会爆涨一个台阶。

还是那句话,只要有人,就会有一切。

最紧要的是,这些耗费了宗泽整整一年心血,所聚集起来的巨量人力与物资,随时会因宗泽撒手人寰而分崩离析。一支足以撬动金国统治基石的巨大力量,就这么烟消云散,实在太令人心痛、太令人不甘了。

而现在,他有最后一个机会,在东京崩盘之前,将这个随时有可能熟透摔烂的桃子摘取入手——这一次,他必须去!也非常值得去!

“都不必争了。”狄烈抬手制止陈规与张角的争相请准,朝宗颖微微一笑,“宗相公是狄某在这个时代最敬重的人物,既有如此良机,岂有不奔赴拜见之理?”

陈、张二人还要说什么,却再次被狄烈制止:“我这个城主的活干得差不多了,你俩的工作却堆积如山,当然是我去。而且,兵荒马乱的,出使这种事,军人要比文人更合适。”

在狄烈看来,象这样有未知危险的出使,让杨再兴或者凌远去,比陈规及张角更合适。只可惜,在大宋朝,武将出使,对如宗泽这样的顶极文臣而言,是一种侮辱,完全不能接受。

陈、张二人眼见已无法劝阻,只得退而求其次:“城主去也行,但一定要带足护卫。”

狄烈笑顾宗颖一眼:“人家到我们的地盘,只带区区三十人,我又怎好多带?就一队人马好了。”

陈规大急:“不行,一队太少……”

张角却扯了扯陈规的衣袖,向东边指了指。陈规怔了怔,看看一脸笃定的张角,再瞧瞧微笑点头的城主,脸上渐有恍悟之色。

狄烈洒然一笑:“就这么说定了,容本城主安排妥当军政事务,择日与贵使一并乘舟东行!”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狙击队,出击!

当天诛军主狄烈准备东进之时,猎兵营副指挥使兼狙击队队正的梁兴,正率领包括他在内的全狙击队共三十一名队员及一名向导,带上充足弹药,七日干粮,一人双马,头戴范阳帽,顶着六月酷暑,马不停蹄向北狂飙。

狙击队接到的任务是,赶在金酋完颜宗翰之前,先期抵达飞狐陉,截杀此獠。

飞狐陉(今属河北涞源),太行八陉之一,在定州以北,易水以西,距离真定五百里,是从真定到西京云中最为便捷之道。此陉是太行山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在它们之间,自然衍生出一条峡道。这条道路有着“天下险”之称:头顶一线青天,最宽的地方八九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狄烈虽然没有来过这地方,但不须看就知道,此处必定是险道——太行八陉,有哪一陉不是险道来着?

完颜宗翰离开大军北上避暑,身边自然少不了合扎卫队,相信不会太多,但必定精锐,一般千人以下的军队,绝对奈何不得。无论是明面截杀,还是暗中伏击,都讨不了好。但若有合适的地形,再加上特殊的武器,未必不能行险一搏。

狙击队的出击,就是为了搏一个机会,即便是扑空了,就当是一次长途拉练好了。

由于收到消息稍晚,彼时完颜宗翰已出发近两天,如果衔尾追击,莫说追上的可能性极小,光是一路上就不知会遭到多少金军的截击。要知道。此时的河北西路,尤其真定府一带,聚集了准备北返燕京的近三万女真、契丹、渤海等各族金军——这就是一个马蜂窝啊!谁捅谁死。

因此,狄烈给出的路径就是——不走河北,走河东。

从太原出发,出天门关、过石岭关、入忻州、然后折入代州境内的五台山,再穿过瓶形寨,就进入飞狐陉。走河东这条道,有便利处也有棘手处。便利处是无论忻州还是代州,由于地处金国后方。防卫巡逻什么的都很空虚。即使因为太原被夺。这两个州一下由后方变成了前线,但西京云中自己还防守不过来,哪还有多余的军兵调度给别处?

因此,这两个州的防御依旧薄弱。如果不是天诛军摊子铺开太大。兵力不足敷用。暂时不想多占地盘以免被撑坏。只怕这两个州的城头早就换上星芒旗了。

狙击队走这条道,基本不用担心被拦截,可以最快速度赶路。这两个州的巡哨骑兵,怕还不如狙击队的人马多哩。

但走河东道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路程较河北道远,大约有六百多里,而且,还是一处险关要隘难以突破。

那就是瓶形寨。

这名字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平型关!

此处属故宋的代州与故辽的西京道灵丘边境接壤处,故此,北宋王朝在这一片区域,建起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军寨。诸如麻谷寨、梅回寨、宝兴军寨、再加上瓶形寨。

瓶形寨这个名称,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地形如瓶颈,好出不好进。尽管在辽与北宋相继灭亡后,这里已经不再是边境,而是金国的一个普遍军州,但因地形险要,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因此各种防御与驻军都保留了下来。

狙击队想安然无恙通过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时,向导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狙击队的向导,有点奇特,是个和尚,准确的说,是名僧兵。

天诛军中,是有一支僧兵的,人数不多也不少,约三百来人,多半来自太行山各个寺庙的僧人,其中大半来自太行以北的五台山。五台山僧人抗金,史书中颇有记载。在这个时空中,由于狄烈的出现,这种抗金热情更为高涨。而天诛军中那位有名的僧将释智和,更是激起了僧人从军的热忱。

狄烈倒也是来者不拒,将这支僧兵划归释智和管理,命名为“僧兵营”。这僧兵营的任务并不是打仗——要打仗天诛军中多的是人手,哪轮得到这些僧兵。僧兵主要任务是,安抚收复区百姓的人心,协调军民关系;同时在军营中化解各种士兵间的矛盾……应当说,到目前为止,僧兵们干得不错。

当狄烈制订了一个狙击计划时,僧兵的另一个作用再度体现出来——熟悉地形。

代州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