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南宋- 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梃垂泪道:“是。形销骨立,三句一咳,痰中带血,只怕……只怕……”

这样的混帐,死就死了,就当是向血洒奈何关的朱婉婷与三十女兵伏罪吧!狄烈心下冷笑。只是你这家伙死哪里不好,偏要死在天枢势力范围内,这对天枢外交形象可影响不好。

狄烈屈指叩击着桌面,沉吟道:“宋国使节,应邀前来,倘若就此不治,实为不妥……你是康王兄弟,你意如何?”

赵梃老老实实道:“属下只盼九兄能早日康复。九兄曾言,希望能在青城斋宫,伴君父梓棺最后一程。”

狄烈想了想,点点头:“行,让他去吧。”

“那韦太妃与王嫂……”

狄烈大手一挥:“都去。”

“谢殿下。”

赵构从国使馆移居开封以南五里的青城斋宫了。这是北宋的皇家行宫之一,当年围东京的金军,以及后来围东京的天诛军都驻扎过此地。如今天下由乱归治,当然不能再将军队驻扎在这样的所在。斋宫又恢复了其原本的职能,眼下那位太上的龙殡梓棺,就停放于此处,有专人看守,每日均有故宋官员及士子百姓前往祭拜。

狄烈对此也不为己甚,人有念旧之心,百姓也有朴素情怀,拜就拜吧,只要他们不要忘了向前看就行。

金国方灭,中原百废待兴,周边各国使节也不断为本国在新势力中争取利益。狄烈诸事繁忙,回长安之行一拖再拖,这赵构之事,早忘诸脑后。一直到四月二十六,夜,狄烈正在皇宫垂拱殿案牍劳形,宫卫禀报,东京情报组主事邓召有急报求见。

狄烈示意召见,随后就见邓召匆匆而入,躬身行礼,脸色惶然:“禀殿下,那康王赵构,他……”

赵构?!狄烈脑海中闪过一个病入膏肓的痨病鬼模样,眉头一挑,道:“是不是死了?”

邓召闻言,表情甚是古怪,苦笑道:“若是死就好了……这赵构,却是跑了!”

这年头,能让狄烈吃惊的事不多了,但这个意外消息,终于令他吃惊了一下——跑了?有必要么?我既没打算杀他,也没打算囚禁他啊!正相反,我还生怕他死在这里,影响我天枢外交形象呢!他跑个锤子啊!

狄烈似乎想起什么,一叠声发问:“赵构跑了,那位太上的龙殡梓棺呢?他的母妃妻儿呢?秦桧呢?”

邓召的神情也满是困惑:“事情怪就怪在这,所有人都在,梓棺亦在。那副使秦桧,终日正冠危坐,接待拜祭者,又四处回访朝中故交,浑若无事一般。这位康王出使的主要任务就是迎还太上龙殡,兼接还母妻啊!如今却只身遁逃,却是何意?”

狄烈拧着眉头,凝视空中某点虚无,出神一会,渐有所悟,嘴角慢慢绽开一丝笑意:“这是其母妻包括秦桧都在给他打掩护……你们是如何发现赵构失踪的?”

邓召赧然道:“是情报组早前安插入青城宫洒扫的一名暗探,发现邢妃先是倒药渣——这个正常,但夜间却连汤药也一并倒掉。疑心之下,潜入赵构居所侦查……这才发现此人早已遁逃。”

“好手段,好心计啊!”狄烈拍案大笑,“赵九果真有帝王潜质,演得好一出苦肉计。”

身为情报主事,却被人在眼皮子底下阴了一把,邓召愤愤不平:“殿下,若以四百里加急,通报天波师巡江拦截,赵构绝跑不了。”

“不必了!难得赵九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光血就吐了好几升,不能不体谅人啊。”狄烈斜倚椅背,手足舒展,悠然南顾,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笑意,“赵九一番苦心,玩的这一手瞒天过海,要算计的不是我们,而是赵七!这一下,南宋可就热闹了——嗯,我们也不能闲着看戏,这是秦凤军进军成都府的大好时机……”

……

赵构瞒天过的不是海,而是江——长江。

此时的赵构,已出现在浩荡长江之上。青衣小帽,粘着满脸虬须,完全看不出那个风流倜傥的康王模样,负手立于船头——前方,建康府遥遥在望。

没错,赵构这一手金蝉脱壳,针对的并不是天枢势力,而是他的那位皇兄,赵栩!

赵构在牵羊大典上吐血晕厥,的确是真的,否则天枢医侍岂会给出“旧创复发,根元大损”的诊断?赵构精明就精明在顺水推舟,利用旧创复发之事,真真假假,玩了一出苦肉计。

他形销骨立,那是每日只吃一餐的结果;他三句一咳,半是有疾,半是强迫所至;他丝巾见血,则是狠心咬破舌头……非如此,安能瞒过赵梃,令其为自己做说客,从警戒森严的东京国使馆迁到防卫松散的青城宫?只有对自己狠的人,才是真正的狠人,赵构无疑就是这种人。

他之所以对自己下狠手,并甘冒奇险,从天枢势力眼皮子底下潜逃,只为一个目的——在那位兴元帝还以为自己卧爬在千里之遥的青城宫,苟延残喘时,却不知他宿命对头已暗渡陈仓,兵临城下,张开了索命的大网……

至于什么太上龙殡梓棺、母妻儿女……在皇位面前,统统靠边!什么孝道恩义,人伦大礼,只要重登帝位,还不是任意涂抹,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一切,只为了那张金銮椅!哪怕寿元折半!哪怕千古骂名!在所不惜!

江风凛冽,急流卷涌,苇荡如涛,江岸在望。

赵构目光炽热,他看到了——江岸上,一面面飞扬将旗,一排排森森铁甲,矛戟如林,车牌如墙,更有无数大小战舰,泊于水门,随时解缆欲发……

赵构仰天大笑,张臂如抱。这就是他的暗棋,精心策划筹备了整整半年的后手杀招。

七兄啊七兄!你先后暗算了我两次,若非命大,赵九已成一抔黄土矣!来而不往非礼也,今次我赵九还礼来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临城下

(谢大盟始终如一的支持!兄弟们的票赏也很猛啊!)

~~~~~~~~~~~~~~~~~

江岸上的这支军队,就是赵构最后的翻盘力量——驻守建康府的御前右军八千将士,其都统制正是张俊。

赵栩接手政权之后,整个南宋,有三支比较大的军事力量,分别是刘光世的御前巡卫军、张俊的御前右军、王彦的八字军。其中以刘光世的御前巡卫军人数最众,约有两万余人;张俊的御前右军次之;而八字军虽然战斗力最强,但主帅王彦去职,更连家眷一道被遣送到东京,剩余不到七千人的八字军已经分裂,谁也不服谁,叫谁来管都不行。

赵栩本有心让爱将郦琼出任八字军都统制,未料想天诛军突兴北伐之师,原八字军老帅王彦被激起雄心,亲自出马到南宋军中挖墙脚,一下整去了一多半,还多为精锐。最后剩下不过二、三千羸弱之士,留在南宋。这点人马,就算郦琼愿要,赵栩也不愿给啊!其余各府州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好几万人马,但多为厢军,没什么战斗力可言,赵栩可不想弄一群老弱残兵给手下心腹,于是,只能将主意打到另两支“强军”(相对南宋各地厢军而言)身上。

对这两支军队的主将,赵栩采取的是一个拉,一个打的手段。

拉,刘光世。

刘光世出身将门,早在北宋末年。就官至奉国军承宣使、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之职。更领侍卫马军都虞候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至建炎初,以功升领奉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此时更官至太尉,达到武官极致。尽管此人打仗本领乏善可陈,出了名的“恐金刘三”,但人家资格老,根子硬,又善于抓兵,对这样的军阀,赵栩还真不敢随意乱动。

打,张俊。

张俊草根军伍出身,由一个大头兵,慢慢立功晋升,官阶到武功大夫。总算熬成中级将官。最后在靖康年间。以几百残兵。投靠对了主子——时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康王赵构,从此风生水起,官越当越大,兵越聚越多。最终以勤王平苗刘之乱,及助赵构奔海逃生的明州阻击战,一跃而成为赵构眼中的干将红人。如果不是因为在天波师“擒龙”之役中,遭到重创,损兵折将,更失君主,回朝后屡遭吕颐浩、朱胜非等文臣打压,其声势绝不在刘光世之下。

如果说,赵栩对刘光世这种老牌西军将门还有所忌惮的话,对同样出身西军的张俊,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赵栩欣赏文武全才的郦琼,尊敬将门世家子的刘光世,但对草根出身,纯粹抱着九弟大腿混上来的军痞张七(张俊行七),却是极厌恶。在登基称帝之后,以精壮之士充实内宫诸班直的名义,抽走了御前右军的二千余精兵,交与侍卫步军都虞侯郦琼,及侍卫马军都虞候杨沂中。

杨沂中同样出身将门,在与天波师海上“擒龙”之役中,被狄烈狙击断其一臂,侥幸活下来后,再不能上战场。赵栩看中了他的老资格,以及在御前右军中的影响力,将其拉入本系,也是分化打击张俊的一个手段。

张俊是草莽出身没错,但并不表示他没脑子——没脑子他能混成现在这样?兴元帝这里,他是指望不上了,如果就一个官家,他也认了,偏偏就在此时,赵构被开释而还……摆在张俊面前,又是一个新的机遇。

此后,赵构表面在临安王府观花赏月,暗地里却频频与旧部及旧臣联系,张俊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而赵栩登基未久,根基薄弱,满朝文武,多为建炎旧臣,表面暧昧,私下颇与前官家眉来眼去,以至赵栩这个兴元帝根本防不了九弟的各种小动作。不知不觉中,竟生生让他与旧部串连,在眼皮子底下掌握了一支强大的军力。

不过,赵栩也不是吃干饭的,这些皇子皇孙,天生就是玩宫斗的好手。他虽不知这个九弟私底下耍了什么手段,但认准一条,不许其离开临安,日夜派专人监视。只要盯住正主,谅其也难逃手心。

这一招果然有效,赵构人身自由受限,压根出不了临安。张俊纵有泼天的胆子,也不敢在这样的情况下妄动。这也就是赵构拚了小命,也要出使天枢的原因——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赵栩连施手腕,连酒里下毒这等龌龊手段都用上了,却无法阻止九弟前往迎还龙殡。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