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说了算。”王兴文乐呵呵地答应了,抱起小儿子和小闺女一起买起了年货。
回到家,把东西往高氏手里一交。王兴文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坐在东屋地下的椅子上和老爷子唠闲话。
高氏看着那一柜盖儿上的年货,几个猪腰子,一块猪肝,还有一坛子酒。一看那斤两,怎么着都有五斤。脸上不免一沉,生怕王兴文的工钱又被那个死丫头在暗上花掉。还没等高氏发作。
王兴文已经把银子交到了高氏的手上,看着手上白花花的银子,高氏的脸色终于转了晴。对着王兴文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个笑脸来。
“你做工的这家掌柜的还真是个懂人情的,送了这些东西。”高氏高兴地把银子看了看,下了炕,拿钥匙打开了柜子门,把银子放了起来。
王秋月一边看着却中哼了一声:“不过是没人要的猪下水,这东西谁吃啊。”
仲秋看了一眼王秋月没吭声,送的东西还嫌东嫌西的。总比没得送的好,仲秋指着那坛酒对老爷子笑着道:“爷,这酒是掌柜的送的,他知道爷你爱喝这口。而我爹做活也实在,所以就给了五斤酒,说是让爷尝尝呢。”
“哎呀,真是的。那掌柜的也太客气了,明天拿些豆包去,谢谢人家。咱们是给人家做工去的,咋好白拿人家的东西呢,那咱成啥人了?”老爷子心情颇好地冲着王兴文道,然后对着正占数着柜盖儿上东西的高氏道,“你明天给老大他们装二十个豆包,东西少可是人情重。”
高氏也没言语,算是默认了。
豆包这东西在农家来说真不算什么,不过是过年都吃这个。人家掌柜的不但多给了半两多银子,还给了五斤酒。这些算起来,够买两百个豆包都有剩,高氏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仲秋看事情已经办妥,自己可不想在这里看高氏的脸色,她还想着回去看看已经一个来月没见过的方氏和哥哥姐姐呢。自己这里可是装了好些好东西给哥哥和姐姐吃的。
拉着王兴文,和老爷子告了别,回到了东屋里。
在他们回来之前,方氏带着探春已经把工钱交给了高氏。高氏难得的,从工钱里拿出了五十文来给了方氏,让她过几天领孩子去镇上买些吃食。
方氏虽然不知道高氏为啥一下子这么大方,但也不会把到手的钱往外推,高兴地收了下来。
子滨和子沧连着子沣也都把工钱交上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至于王家二叔,自然是少了要把工钱上交。只是相对于王兴文的交的一两半银子,王家二叔的工钱就有些少了。才九百六十文,还不到一两,让高氏虽然不高兴,但是这是人家早就说好的工钱,而且,人家还包了吃住。
虽然不高兴,可到底高氏还是数出了五十文来给了王兴武,让他带回去给孩子买过年吃的吃食。
王兴武高兴地拿着钱回了西厢房,一家子五口也高兴了半天。
仲秋带着子汐窜进了屋子里,就看到方氏和探春她们正忙着烧炕收拾屋子。仲秋一进屋就把方氏抱住了。
走了一个多月,没想到方氏和探春看起来脸色都比在家的时候好了不少。看来,还是家里吃不饱的缘故呀。
仲秋咬了咬牙,看来,分家说什么都是势在必行的。
话说农村过年的时令也真多,不过与仲秋没关系。她照常带着子汐往镇上跑。
她们家现在的人一般都在家里忙着过年,可镇上做买卖的却依旧要忙到腊月二十九的。
找到了屠夫大叔,又定了肠子。言明了一直到过年之前她都会来取,这才带着小弟在镇上买吃的。当然不会什么都买,不过是小孩子吃的零嘴儿。
现在仲秋可是个小富婆,手里的银子可以买上好的地40亩,若是次一点的,还能更多些。
但若是真的闹起分家,只怕以高氏那扣门儿的样子,好司令部家一切都得重新置办。这都是要钱的,另外,既然分家的话,她们家也不好和高氏她们一起住。那不是和没分家一样了?她可不想和高氏她们再有什么瓜葛。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终于在忙碌中到了过年,还别说。今年的年过得不错,虽然在仲秋的记忆里没有过年的情节,但今年高氏却是真的让几个孩子都吃到了肉。
大片大片的肥肉,几个孩子吃得满嘴流油,连于氏都吃得直打嗝,实在是吃不下去才放下了筷子。
人都说,反常即为妖。
仲秋可不认为高氏会这么大方地让她们吃肉,她们家虽然在腊月二十五杀光了年猪,可也卖了不少。
仲秋粗略地算了算,高氏光这过年的时节,就从她们大房和二房手里赚了五两银子还多。
三叔王文斌春天,也就是四月就要去县城应试,高氏要给他拿二十两银子。看来,高氏手里还是有许多的银子,要不然的话,她也不可能这么大方。
大年三十过得很快,一家子难得没有吵起来。
三十晚上还吃了一顿荞面饺子,馅儿竟然还是猪肉白菘的。几个孩子竟然把三盖帘的饺子都给包圆了。
初一是各家拜年的日子,一大早,方氏就把家里的几个孩子打扮好了,让她们分别去各家去拜年。
一直忙到了下午,孩子们才回来。坐在炕上和方氏及王兴文拜年说起过年的话来。
“明天你们姥娘就要来了,你们若是喜欢,也可以初三和姥娘去家里住些日子。”方氏坐在炕上,今天没有做活。
正月初五之前,女人是不能动针的,要不对眼睛不好。
方氏也难得地休息一阵子,看着一炕的儿女,方氏满脸的自豪。
“娘,姥娘和谁起来咱家啊?”仲秋好奇地问。
姥娘家都有谁她现在还不太清楚,而且,来了人她还不知道怎么叫人呢,别到时候露馅可就麻烦了。
“娘,姥娘会给我带好吃的吗?”子汐咬着手指,瞪着大眼睛看着方氏问。
半夏笑着撇嘴:“姥娘哪回来不带好东西,可惜,咱们吃不到。”
仲秋看了一眼半夏,半夏冲着仲秋做了一个鬼脸。
仲秋暗想:难道高氏那般的霸道,连方氏娘家带来的东西都要没收吗?
“你小姨会带糖给你们几个吃的。”方氏笑着说。
“噢,小姨会带糖给我们呢。”子汐拍着小手儿,乐呵呵地叫。
“哼!”半夏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娘,我姥娘一般都带啥来?”仲秋好奇地问。
“到时候你看不就是了。”方氏望了一眼王兴文,垂下了眼。
王兴文的脸有些红,却没说话。
半夏看了一眼方氏,道:“哪年咱姥娘来都会带鸡和鸡蛋还有肉来看咱,可惜,这些东西一个都不会落在咱们嘴里。”
“二姐。”子滨看了一眼不自在的王兴文,叫了半夏一声。
“我有说错吗?哪一年不是那样。”半夏哼了一声,不满地道,“姥娘带的东西,那是看我们的,为啥我们一点都吃不到?”
“半夏,少说两句。”探春看到王兴文听了半夏的话更是不自在,忙呵斥了一句。
“哼!不说就不说,不说难道就当虽人不知道了吗?”
“爹,这回我姥娘来,我们就不去姥娘家了吧。”探春看看生气的半夏,冲着王兴文把话题移开。
“你们想去就去吧,也就这几天能轻松些。”王兴文轻轻地叹了口气,“是爹没用呢,都不能让你们过好日子。”
“爹,你说啥呢。咱们家在一起就好,说啥好日子不好日子的,以后子滨他们大了,自然就会有好日子过了。”探春安慰着王兴文,转头看向方氏,“娘,到时候你也跟着我姥娘一起回去住两天吧。”
方氏一年到头,就是连怀孕都不会休息。她记得,小妹仲秋就是差一点生在田里的。这过年初二其实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可是在王家,高氏不吐口,方氏就不能回去。
姥娘她们就是因为这个,每年才会在初二这天来看方氏的。
“算了,见你姥娘一面就好。若是再去住几天,只怕回来又是生些闲气。何苦呢。”方氏叹了口气,一副任命的样子。
仲秋在一边静静地听着,咧了咧嘴。这家子人也太好说话了吧?就这样?不但让人把礼物都霸占了去,连回娘家的权力都给剥夺了,这还有点自由没有啊。
“娘,过年的时候,我们和娘一起回姥娘家,我想舅舅,想舅妈,想姥娘,想姥爷。”仲秋仗着自己小,一边说一边扯了扯子汐的袖子。
子汐这段日子可是仲秋忠实的追随者,仲秋说什么他是做什么。偏偏人家人小还是个机灵鬼儿,见仲秋冲他使眼色,马上爬过去抱住了方氏,声音糯糯地道:“娘,我也想姥娘,想姥爷,想舅舅,还想……”子汐有些尴尬地抓了抓头发,后面的实在是太多了,他记不起来了。
子汐那副尴尬的小模样看得一家子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孩子他娘,这回你就回去住几天吧。初五我再去接你们娘几个。”王兴文一边劝道。
自己的妻子实在,干活最多。一年到头也没有个休息的时候,今年趁着高氏高兴的时候,还是让妻子回娘家轻松几天。
“到时候再说吧。”方氏轻叹一声,他们是商量得好,可是万一高氏不同意,还不是白高兴一场。
众人见方氏这样说,也都知道他们做不了主。
仲秋状似无意地道:“要是咱们分家就好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奶也管不着了。”
听了仲秋自言自语的话,半夏和子滨都把目光投向了仲秋。
仲秋装成迷糊的样子道:“你们看我干啥?”
“没啥。”半夏扭了头,低头去编珞子去了。
子滨却是沉吟了半晌,转头看向了王兴文。
王兴文和仲秋这段日子,可是一直都听仲秋在耳边念叨着分家的好处什么的。他倒是不反对,只是,分家不是自己能提出来高氏就同意的。以他家现在的状况,根本就是妄想。
方氏是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哪个老人在就分家的,那还不得被人给戳透了脊梁骨。
探春没啥反应,这些东西本来离她就很远。她只想多分担一些方氏肩上的担子,让方氏能够轻松。却从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方氏是不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