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95淘金国度- 第16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紧接着他又觉得有些不对,看着布劳恩道:“不对啊,韦纳,你们根本没有计算机,惯性制导从何谈起?虽然可以将数据发往诺斯韦运算出来,但缺少了计算机即时运算,这个效率和可靠性绝对会大打折扣。根本不可能达到惯性制导的技术要求。”

开玩笑,就算到了后世历史,惯性制导也是六十年代后才开始逐渐成为主流,即便是苏美在五十年代都只能采用无线电制导或有线制导。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只是一个雏形,惯性制导只怕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要布劳恩他们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导致研究走偏了方向才好。研发还不实用的惯性制导,还不如先打好基础,从无线电制导技术开始踏踏实实的发展下去,待计算机技术成熟,就能水到渠成的发展惯性制导的导弹了。

布劳恩却呵呵一笑道:“这的确是一个不完全的惯性制导系统,所以K2我们只是制造了一百枚,而我们将要发射的目标地点都是提前选好了的,经过事先计算,输出入惯性制导装置当中,所以就算装置当中没有直接的计算机构成,也可以通过无线电将数据即时传输修正,所以这一百枚K2也完全可算是采用的惯性制导技术了,而我们这次实验的就是惯性制导的效果,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接下来就将利用诺斯韦基地的技术联合研制真正的惯性制导技术,当然这个技术远不能称得上成熟,但如果试验这个技术确实有利于提高命中精度的话,接下来我们就将支援诺斯韦基地在计算机技术上实现攻关,然后大力发展惯性制导的导弹。”

“这似乎只是一个设想,就算设想证明是正确的,但受制于计算机技术,只怕几年内也无法制出真正成熟的惯性制导的导弹,而我们现在却需要这种导弹,不可能等到几年后的。”

叶枫皱了皱眉道。

布劳恩马上说道:“我想这并没有冲突啊,事实上火箭基地不像无人驾驶基地,在火箭基地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发射试验了,而以前我们发射的无一不是无线电制导的导弹,且已经有过几次成功的实验了,就在去年底我们发射了A5,那是我们制造的最成功的无线电制导的火箭炸弹了,基本上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无法再提升他们的命中精度了,所以我们才转而开始研制惯性制导。”

“A5?”叶枫凝眉细思,这时陈国清已经上前道:“总统,A5的发射报告去年已经交给你了。”

陈国清接下来没有再说什么了,叶枫却知道,这份报告自己当时肯定没有在意。毕竟火箭基地是这个克卢恩保密基地内最早成立的实验基地,早在1928年就开始在当时的克卢恩演习场内设立了。不过受制于多方面技术的约束,并没有取得多少让叶枫激动的成果,久而久之他就没有怎么特别注意了,加上去年正在进行对苏战争,像这种夹在文件堆中的关于A5的发射报告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去看。

不过除了A5的报告,前面的几份报告他都是看过的,也大致了解火箭基地的一些发展情况。

1928年,后勤装备部有人提出了液态燃料火箭作为长程攻击武器的可能性,叶枫随即想起了导弹,于是派遣对火箭研发有兴趣科学家负责筹组相关事宜,不过最开始是由中情局四处招募人手的,不久就招募了戈达德等数个国家的科学家加入这个实验基地,1930年正式开始进行液态火箭推进器的试验。

就在这一年,在演习场内进行了第一次试验,不过那次试验并没有成功,火箭发射后十秒钟就解体爆炸了,还一度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年后,戈达德的团队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款采用酒精与液态氧推进剂,重达150公斤,直径0。3米,长约1。4米的A—1导弹。也是在演习场进行发射的,那次发射成功了,不过因为推力太小,整个射程也不过达到两公里。

但这次成功的实验,对火箭基地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了,不久后,在演习场北面山区正式兴建保密基地,火箭实验基地正式迁入保密基地内,并得到了后勤装备部大量资金和物资支持,随后又将原位于白马城和克卢恩市的几个发动机研究机构一起迁入了基地,组建了克卢恩发动机研究所,基地也随之扩建。

1932年,这个保密基地直接划入炮兵司令部直辖,资金和物资得到了进一步倾斜,同年还组建了无人驾驶飞机研究基地,整个大保密基地逐渐成形。到1934年,克卢恩大学成立,保密基地才正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可能说保密基地后来的发展,一切都与当初的A1成功发射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随后几年时间内,布劳恩等更多火箭研究专家和兴趣爱好者们也纷纷加入保密基地,让这里的科研实力大幅提升,期间戈达德等人不断进行火箭研发,终于陆续取得了更多的突破。

1933年6月7日及8日,戈达德的研究团队成功发射两枚重500公斤,安装陀螺仪并以液态氧及乙醇为动力来源的A2火箭,此次测试两枚火箭以10。2公里及11公里的射程掉落在东北面荒原之中,虽然射程远未达到叶枫的预期,叶枫当初看到这个报告时,根本没有什么表示,但对于火箭基地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甚至基地内后来对A2火箭的后续开发一直持续了两年多,直到1935年才终止。

1936年,布劳恩开始在火箭基地崭露头角,在戈达德的支持下自组团队更近一步着手研究第二代的A—3火箭。

A—3火箭重达750kg,直径0。7m,长6。5m,推力增大到14700kgf,不过虽然A—3火箭试验成功,让布劳恩在基地内名声大噪,并开始逐渐取代戈达德成为基地内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担负起了无人驾驶基地那边的部分工作。

但从技术上来说,A—3火箭的射程距离仍旧未达当时研究团队的期待。更远未达到叶枫的预期,而相关的技术瓶颈越来越明显,也是从那时开始,叶枫开始逐渐放低了对基地的期望值,但期望值放低的同时,也代表着叶枫对导弹这种划时代武器的研发关注度的降低。

叶枫身为一国总统事务繁多,对某一个项目关注降低很正常,好在叶枫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导弹这种划时代武器的作用和能量以及前途,所以在投入方面并没有少,反而要求后勤装备部和炮兵司令部进一步倾斜。

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火箭基地的实验还是无后顾之忧的,1937年,布劳恩和恩师戈达德的团队合并,共同开发A4火箭,A4预定目标为射程38公里、最大射高90公里、运载量1吨的大型火箭,由于实验规模已经大到旧试验场无法提供足够测试空间,因此基地再一次扩建,最终达到了现在这样的规模。

A4火箭同样是成功的,1939年末的发射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曾在基地内引起轰动,只是报告在叶枫手里时,看到那些数据时,叶枫当然知道这样的数据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很远。

而此后的A5的情况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还没有看报告,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在K2之前还有一个A5。毕竟A4的试验是1939年末进行的,他没有想到时隔不过一年,基地内居然又成功的进行过A5的试验。而且很显然的,布劳恩认为A5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否则他们不会集中精力转而在制导技术方面转向与无线电制技术不同的惯性制导技术上面。

叶枫看向布劳恩道:“你简单说说A5的情况吧。”

布劳恩马上道:“其实A5是结合A3和A4的试验结果改良的,而最后的改良却带来了一些惊喜,首先他的最大射程聚增,达到近400公里,且我们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能产生3万公斤的推力,是正常火箭推力的18倍,速度更是达到了音速的五倍有多,可携带一吨重的强效炸药,相对于K1来说,现在的A5显然是更有效的长程攻击武器,因为他的高速度,几乎不可拦截,即便被敌军发现,他们也不可能阻止。后来我们又制造了超过三百枚A5,经过大规模发射试验和不断提升,最大射程进一步增至560公里,证明他完全具备了设想中的能力,可以做为一款相对成熟的武器装备了,但我们经过多翻测试,最终发现他现在还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命中率太低了,其最大射程内偏差平均达到了17公里,如果可以把他们的偏差率大幅缩小,A5绝对会成为任何敌人的恶梦。所以我们就在A5的基础上单就制导技术进行集中研究,这才有了K2?”

“也就是说K2事实上就是A5的改良版,只是为了测试制导技术的?”叶枫听到这里,总算有些明白了。

原来在他不经意间,克卢恩的火箭基地已经有了一个重大成果,按照布劳恩所说,A5绝对已经达到了叶枫的预期设想目标了,它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德国V2。而他原以为可能相当于德国人V2水准的K2事实上已经走向了另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了。

这样看来,有了A5,除了可以继续研究如何提高火箭推力,增加射程外,暂时的确不应再推出什么A6,A7了,A5比战斧巡航导弹更有理由大量装备部队使用了。集中精力在制导技术上实现突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布劳恩果然点头道:“是的,K2的推出就是为了测试我们设想的惯性制导,看看是否有能力大幅提高A5的命中精度。算是A5的改良版,而如果要马上装备部队使用的话,我想A5已经是一个最佳选择了,当然接下来就算惯性制技术的全面突破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也可以在A5的射程方面进行一些提高,这方面我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相比武器来说,我老师更在意的其实就是火箭技术的提高,只要火箭技术提升,增加射程甚至只用无线电制技术稍微提高一些命中精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叶枫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道:“那还等什么,走吧,我们去看看K2是否可以带给我们一丝惊喜。”

惯性制导肯定会大幅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这一点叶枫毫不怀疑,这可是后世经过无数验证的主流制导技术,如果证明这一次K2的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