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败了露国舰队,战略局势的恶化却是无法改变的……”

就在这时随着一声爆炸,掩蔽所晃动了数下,顶部圆木缝隙间抖落一些灰土,这是大同江北岸华军主力的炮击,南岸的华军除非在必要时才会开炮,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依靠江对岸提供炮火掩护。

儿玉源太郎坐真身体,用手拍打着领间的灰土,然后又继续说道。

“无论朝鲜被中国或是被俄罗斯控制,都是绝不可接受的,所以……”

“但是,中国人要的是台湾阁下,你曾说过,台湾系日本南部的屏障,军事价值甚大,不能将台湾还给中国。当初为了得到台湾,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死了那么多的人,如果归还给他们的话,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是百害而无一益啊。”

大久保春野看着沉默不语的参谋长,当初占领台湾之后,前三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没能控制住台湾,在乃木希典看来,日本统治者得台得不偿失,军费开支每年高达700万日元,除了台湾的税收之外,日本还从甲午战争中国的赔款中拿出1千2百万对台湾进行军费补助。

庞大的经费开支使日本不但没有从台湾的割让中得到实际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萌生出卖台湾的构想,并说动了当时的首相松方正义。经过一系列幕后活动,初步决定以1500万法郎把台湾卖给法国。

可最后正是在儿玉的一力反对,并指责管理官员无能,自荐出任台湾总督,到任后在台湾推行一系列新措施,在台湾推行的一系列殖民政策,使日本当局尝到了甜头,再也没有人提起要将台湾卖给他国的事了。即便是现在,身为满洲军参谋长的他依然仍兼任台湾总督,

“是啊,”

儿玉源太郎点了点头,对于大久保春野说的那一切身为台湾总督的他又岂会不知,当知道中国人弄出了“朝台交换”的条件后,自己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疯了。

“台湾是日本花了上亿日元战费,死伤了近两万人才得到到,中国想收回台湾必须流血才行。”

这是首相询问他意思的时候,儿玉源太郎给出的回答,可现在呢?中国人想要收台湾,也许并不需要在台湾流血,只需要……

“大久,你知不知道露国舰队最近频繁出没于的台湾附近”

“报纸上看到了新闻,十三艘商船被炸沉,损失商船三万五千多吨,真不知道海军是干什么吃的,那群蠢货一定要等到露国舰队把我们的商船都打沉了,才会出海迎战吗?”

大久保春野的语中带着对海军的严重不满,实际上对海军不满的岂又是他一个人,现在整个日本上下对海军,对联合舰队,都是颇有指责,可问题是,海军干脆直接装聋作哑起来,他们依然在韩国的镇海湾进行着他们训练。

“海军是在等待着决战机会”

作为满洲军的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倒是难得的为海军说了一番公道话,他明白,海军能否取胜,将直接关系到这场战争能否结束,露国人必须要输到最后一点希望,才会面对失败。

“现在,有很多谣言,不过谣言最多的,还露国舰队很有可能帮助华军实施对台湾的登陆,到那时,就没有韩台交换了,只剩下……”

“参谋长阁下,这不过只是猜测罢了”

出声反驳时,大久保春野惊讶的看着眼前满面病态的儿玉源太郎。

“难道您也赞同割让台湾吗?”

儿玉源太郎摇了摇头。

“如果可以的话,我绝不会同意割让台湾,至于现在……那要看东京的决定了作为军人的我们,很难反对东京的决定所以只有履行军人的本份,服从命令吧”

实际上当儿玉源太郎说出这句话时,尽管他没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任谁都能听出他话里的意思,放弃台湾

对于儿玉而言,在台湾和朝鲜,帝国本土的直接安全而言,他知道自己只能做出这一个选择。

“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很多事情,都是暂时的”

第82章 樱花的本意

第82章 樱花的本意(求月票!求定阅!)

5月,正是日本列岛樱花怒放,春意盎然的季节。从北海道到九州、从富士山下到皇宫深宅,到处蝶舞蜂喧、生机勃勃,只不过今年在各处赏樱的人却少了很多,即便是有,大都也都是一些孤单的女人。

日本,此时的日本,在先后动员了近百万军队之后,大量的男人进入了军队,自然在日本各处樱花盛开的公园、山坡中就看不到那一对对赏樱的情侣。而相应的经济形势的恶化、急剧的通货膨胀,更是让日本人少了几分欣赏樱花的心思。

冷清的五月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日本到是再合适不过了。

东京城内城西丸。

碧水环流的护城河畔,葱茏的绿树掩映着巍峨的日本皇宫。宫内,被春的气息紧拥着的花园石径上,日本天皇明治正心绪烦乱地慢步踱着。宽大的白色的和服,像一轮刺眼的太阳,灼得四周不安地躁动起来。春意虽浓,却没能融化这位天照大神后人心中的阴云。

日本陷入这场战争已经整整个一年零三个月了,在战争刚爆发的时候,皇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整个日本上下似乎都看到胜利就在眼前的一幕,可是现在呢?

战场的形势却出人意料的不断恶化着,尤其是在中国人介入之后,距离一开始那个“夺得战场优势,媾和结束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遥遥无期,而且现在最可怕一点却是,战场上的优势却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从偏向日本转移到了中国,甚至俄罗斯那边。

“胜利女神向日本抛了个媚眼,最后却赤luo的躺到了中国人床上,同时这个风骚的女神又开始向俄罗斯抛起了媚眼。”

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到是再简单不过了。

战争从没有给日本国内带来任何经济收益,战争根本就是一座深不见底的潭|穴,吸尽了日本的军费、兵员。为了能够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已经举债近二十亿日元,但战争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尽头,这场战争已经耗尽了日本最后一分钱,而战争带来的经济上的衰退、数以十万计的伤亡以及种种负面影响,却像随风而起的恶魔,充斥日本的各个角落。

这时,一个人影又浮现在他眼前,每当明治为这一切烦心的时候,他就会想起两个人,伊藤博文还有山本权兵卫,他们两个人无不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在御前会议上认真地反对和俄国开仗,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反对对俄国开战。

而明治本人也曾反对过对俄国开战,可最终,他的反对却没有任何意义,大臣们坚持着,而且局势也迫使日本不得不向俄国开战。

“日本太小太小,俄国太大太大日本太弱太弱,俄国太强太强”

过去的一个零两个月中,一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曾让明治为之雀跃,国民渴望作为强国之民的荣耀,而作为天皇,他又何尝不想做一个强国的统治者,他甚至幻想过,日本也许会成为亚洲的英国,而他将会成为像维多利亚一样,开创一个伟大时代的天皇

可现在呢?中国人给予日本的重重一击,却把明治打醒了,当初面对中日关系因关税事件紧张时,他曾要求过大臣们做出让步,可大臣们呢?

想到这里他对那些大臣们越来越厌恶、憎恨。骄横跋扈的他们胸脯拍得山响,保证说:皇军无需害怕中国,接着他们又头头是道地罗列出一大堆理由。

可最后结果呢?中国人放弃了言语的交谈,直接借着日本侵犯中国中立的名义,选择了战争,战事不仅没像大臣们说的那样,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中国军打趴下,反而是被视为帝国支柱的皇军被打扒下了,说好听了,日本是出于亚洲持久和平,不愿和中国扩大战争,说难听了,被包围的皇军主力,随明都有可能让他们全歼。

而更令他生气的是,那些昔日夸夸其谈的陆相转而一变,整日里满口理由,华军的火炮多、机枪多、兵力多,短时间不易解决,然后又委婉的表示,还是和中国人谈判让他们退出战争吧

可中国人提出的条件,却是日本不能接受的,台湾啊

他们要台湾那是日本用血换来的啊

“那些家伙如果当初不那么强硬,同意中国关税自主的话,那里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明治自言自语道,正是那些大臣们对中国的轻视,对造成了现在日本不得不去面对的这种恶劣局面。

现在中国人、俄国人,他们先后攻进了韩国,无论是中国或是俄国控制,都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一名侍从武官向他低头行礼道。

“陛下,桂首相来了。”

明治挥挥手,低声咕哝道。

“我就来。”

再次露面时,明治已经换上了一身戎装,站在窗边的他,背对着桂太郎。而身为日本帝国首相的桂太郎,则两手微垂,站在那,就大臣们的讨论情况,作着汇报。

“……召开御前会议商讨与中国议和之事”

今天,明治又像往常一样,面目冷峻、毫无表情地站着。

“要召开御前会议来决定是否把台湾割让给中国是吗?”

明治转过身一双不大但透着威严的眼睛在桂太郎的脸上睃来睃去,作为天皇,他早已习惯于大臣们的敬畏,同样作为天皇他同样也需要一切都能臣服在他的脚下。

可是现在,他的威严中却透着一丝的局促。

为什么要召开御前会议呢?

无非是想借着自己的名义去结束这场和中国人的冲突罢了。明治甚至可以想象,大臣们会先在御前会议上争吵一番,然后,他们会用种种借口,去表述现在日本面临的困难和危境,当然他们还会不断的强调。

“中国的条件,实非国所能受”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样的话语,总之他们会表现的非常爱国,绝不愿意接受中国人敲诈式的勒索,甚至表示将不惜一战之类的勇气和决心。

再接着,他们又会争执不下,最后会有人说,“还是请陛下圣裁吧”。

最终,这些人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踢给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