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清-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盖崇焕自任复辽,殚精拮据;甫及期年,锦宁一带,壁垒改观。正拟器械马匹,稍有头绪,决计渡河,惟虑蓟门单弱,请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

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派出的援军也被遣回。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于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三百里。

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

(在这里小龙想废话几句,这次满蒙大军入关,兵锋达到了京城,直接促发了袁崇焕的悲剧下场。见过很多自以为是,自认为懂历史的人在这里评判袁崇焕在这次防御中的不作为,居然让皇太极这么轻松地打进去了。

首先,小龙想说一点,袁崇焕的官衔是“辽东巡抚,蓟辽督师”,似乎蓟门也应该在袁崇焕的直辖之下,皇太极从这里突破也应该是袁崇焕的失职。但上述袁崇焕的奏折里已经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袁崇焕根本就没有对蓟门重镇的指挥权。联系实际想想,估计也就是官帽子给得大了,给了好看了,但实权并未全都给下去。和当今共和国内很多部门类似,挂着这个大牌子只是做做样子,根本就管不了下面的事儿。

崇祯已经将辽东全权交给了袁崇焕,又岂会再将蓟门这一重镇也交托给他?这点帝王心术崇祯还是有的,也就是说,袁崇焕是名义上蓟门的掌控者,但根本就管不了蓟门,那么蓟门被皇太极当作突破口,该不该算袁崇焕失职?大家心知肚明。

第二点,小龙曾看过一本书,名字记不得了,是老蒋和他的一批将军们败退台湾后编写的,里面涉及了很多古代战事,其中就有这一次。书中对皇太极的进军路线表现出了高度赞叹,被那帮真的上过战场的老将们当作神来之笔。虽然国民党被我党打败了,但我们无法否认,国民党将领们的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而且人家也是真的打过仗,比我们这种只会看看历史书意淫下的小白们高出了无数个层次。

网上有些人,就看了一点文字记述,就开始大放厥词,指点江山,列出一系列袁崇焕的失职之处,反而对皇太极的表现只字不提,小龙只能说“呵呵”)

……

牛二负责对女真一方的侦查,自然知晓了女真大军的动向,随即点了十几路信使将最新情报送到护龙军元帅府。

护龙军元帅府在朝鲜王京,但牛二的信使还没到王京,护龙军大元帅龙辰就已经现身于义州。

这是一种姿态,这是一种态度,说明龙辰在得知女真鞑子动向之后就快速做出了决定。

护龙军不会在这次女真鞑子伐明中作壁上观,也不会趁机发展自己的力量,护龙军要战斗,他们的元帅要带着他们亲身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去。即使面对着强大的女真铁骑和一直令人恐怖的蒙古骑兵,他们亦是一往直前。

与此同时,袁鹏麾下的驻义州大军开始开拔,在与龙辰从王京带回来的直属军会合后直接压向了朝鲜边境,五千精锐已经准备就绪。

方仲和金正男一起调动整个朝鲜的力量,供给着这支五千人马的消耗。这是龙辰力排众议的决定,大家都觉得既然去大明勤王,不说犒赏了,总归大明朝廷会给自己供给粮草吧,但龙辰非要自己预备好粮草消耗,自家也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下去,这个朝鲜才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几乎被这么一下都给折腾掉了。

……

此刻的京城远看依然那么大气磅礴,流露出泰然稳壮,一队队流民远眺那雄浑的京城,心里头似乎又出现了点儿热乎气儿。当异族入侵,家破人亡时,这些百姓心中最后的希望就是京城,自己皇帝呆的地方。他们幻想着,能够在京城脚下喝点热粥,再也不用怕鞑子打来。流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整个京城外表的模样,即使大明末世,这个京城仍然给与他的子民心里最后的依靠。

城内,一队队兵马紧急调派着,弄得城内鸡飞狗跳,一片紧张惶恐的氛围。城内的百姓的情绪不禁被这些举动给感染,心里也开始变得惴惴不安。有些老人不禁叹息道:“自打万历爷太平到现在,安生了这么多年现在,鞑子又打来了。”

军情如火,满洲兵已经快要兵临京师,此刻的京城原本腐朽钝化了的行政体系立刻被人为地转动起来。

万岁爷下旨,京城三大营、御林军、五城兵马使司的兵马,九门提督的巡捕营全都开始备战,准备拱卫京师,击杀奴寇。

接到这道旨意,京城内的勋贵们不禁苦笑起来,万岁爷到现在居然还指望着京兵呢!

话说在太祖成祖年间,京兵确实是全国做强的一支兵马。明成祖更是提点京兵,三扫漠北,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接着明朝大定,京兵出师的机会也不多了,但是武勇仍存,只要明朝皇帝一道旨意,京兵就可以迅速整装待发,向任何敢于威胁明帝国存在的势力举起屠刀。

那时候京兵虽然不复当年精悍,却精华扔在,稍加打磨下就是一支强军。可惜啊,明英宗朱祁镇和太监王振两人在土木堡将五十万大明精锐全部败光了,这里面大部分就是京兵,而且都是当时京兵内的精锐,就这么败得干干净净。之后新组建起来的京兵都只剩下了花架子,白白吮吸着帝国的血液,却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各大勋贵豪门居然在朝廷给京兵的粮饷抚恤上大下其手,克扣得厉害,导致京兵粮饷不足,装备陈旧,很多原本在册的士卒都转身去给豪门当家丁去了,或者干脆脱下军服,去干点码头营生。没法子,纯粹指望着军饷,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天启年间,为了平稳辽东局势,曾经选派了近万京兵开赴辽东,天启帝还想着重振京兵大明第一强军的声威,可惜啊,这支部队实在太烂太烂,开到前线丢足了脸,最后还稀里糊涂打了个败仗,灰溜溜地又钻回了京城,自此大明昔日的第一强军彻底沦落。

此刻,万岁爷又打起了京兵的注意了。众臣不禁无奈了,据说前天晚上,崇祯亲自查阅京兵兵马册,发现自己身边竟然还有十多万披甲精锐更有战马兵甲无数,崇祯皇帝当时就乐了,十万虎贲在手,区区建奴有何惧之?

可是兵册上的那些东西,咱能当真吗?看着兴高采烈的万岁爷,众臣心里不禁犯了嘀咕。

更加犯嘀咕就是那些京兵掌控者,那些个世袭的世家,他们随着成祖靖难后就世袭掌控京军,而如今京兵的堕落,他们的功劳也是巨大!

PS:最近状态有点不好,感觉写出来的文章自己不怎么满意,似乎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文风变得浮躁了,所以小龙直接将剧情拐进了“己巳之变”中,小龙要调整状态,将下面的内容写得让自己满意,也让大家看得满意!接下来一卷是小龙为本书设立的高潮…………“忠魂依旧守辽东”,小龙会在那些人身上多下点笔墨,可能会小小的冷落下主角,但相信大家不会说小龙在水剧情,因为接下来小龙每一句都会写得很用心。

忠魂依旧守辽东

第一章   大明京军

此刻在吴家客厅内,坐着一杆执掌京城各路兵马的勋贵世家家主。

吴家经过多年经营,已经俨然有勋贵世家之首的气象,所以面对眼前的局势,吴家发出了邀请,各路勋贵世家家主莫不及时赶到。

吴英松轻轻放下了茶杯,摸了摸手上的玛瑙扳指,道:“别的我都不说了,大家现在就赶紧拿个章程出来议议,怎么应付过眼前这个局面。”

刘家作为执掌神机营的世家首先起身道:“诸位,万岁爷前个看了京城各路兵马的兵册表,呵呵,据说,万岁爷还很高兴。可是,现在京兵到底是什么模样,咱们自个儿心里都亮堂着,咱们的难处万岁爷还不清楚,到时候要是发现不对了,咱们拿什么和万岁爷交代?”

马家家主也起身道:“交代?需要交代啥?俺们老祖陪着成祖爷靖难,封下来的铁杆世家,谁敢动咱们?就算万岁爷自己也得掂量掂量,没了俺们这帮勋贵撑着,他江山能坐得那么稳当?”

赵家家主也立刻起身:“对啊,这年景大家都不好过,外面兵荒马乱的,咱们世家也有世家的难处不是,这京兵崩坏也不能全指在俺们勋贵头上。”

·······

齐家手中掌握的是巡捕营,也是此刻在座诸君中心情最轻松的一刻,呵呵,鞑子打来了,总归不会让俺们这些捕头去和鞑子拼命吧。到时候你们这些领兵的世家就得顶在第一个,唉,原本感觉巡捕营油水少,没什么空响搞头,现在看来,也是最舒服安全的了。

吴英松重重地拍了下茶几,止住了众人无休止的扯皮,搭巴下眼皮,重重地问:“现在,都别藏着掖着,都把自家手头上的兵头都给我对对帐,看看还有多少!都他娘的别给老子藏着掖着,眼看鞑子大军就要到京城地面儿了,不管咱们京兵如今再怎么不堪,也必须得拉出来溜溜,这点事跑不掉的。老夫就请你们现在报给老夫一个实数,我们再想着怎么安排安排,算老夫求求诸位了,行不?〃

说着吴英送竟然起身给诸位家主抱拳行礼。

诸位家主赶忙起身回礼,此刻的老吴家刚刚还出了一个贵妃,地位在这十年不可动摇,已经是京城勋贵之首了,既然老吴家主都这么说了,众家主也命各自家里的账房先生们进了大厅核算。来之前就预料到有这出的,所以各家都将账房带来了,能坐到家主位子上去的,谁没个大体思量?

此刻诸位家主都安静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也没心思喝茶聊天,都紧张地看着诸家账房核算,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但是都各自管各自地面上的事,可是整个京军到底什么样的状况,到底糜烂到什么程度,心里也没个底,趁这会儿,就将这面纱撕开,看看吧,当年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