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着侯君集,杜睿一行礼,便退到了一侧,在朝中之时,他位极人臣,如今到了军中,他不过是个挂名的交河道大总管,和侯君集右武卫将军的军衔比起来,要差了很多。

薛万均正在向侯君集禀报此战的战果:“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昨晚一战,我们斩首有四万多人,加上前一晚上偷袭薛延陀大营,这一战,共计斩首在九万七八千人。加上受伤和被俘的薛延陀人,薛延陀人算是彻底的完了,纵然不被灭族,也差不多了!”

越说声音越高,说到后面,几乎是喊出来了,他也常年在边廷,和草原人交战,何曾取得过这等辉煌的战绩。

侯君集听了点点头,道:“嗯!如今夷男父子已经伏诛,薛延陀余下的部众尽皆归降,我等得赶快向圣上报捷!”

侯君集当即写好了战报,交给自己的亲兵,亲兵接过立刻便动身了,既然是去报捷,夷男的坐骑搏龙驹,夷男的金盔金甲自然是要带上的,至于夷男的尸身,将会跟着大军一起返程。

夜色沉沉,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伸手不见五指。

大明宫内,早已是灯火通明,太监杂役宫女奔走来去,忙着早朝。

太极殿前,大臣三五成群的赶来,快步进入大殿,等着朝见太宗。

此时的太宗,正在麟德殿内,双眉紧锁,脸上带着忧色,不住的踱来踱去,好象有天大的焦心事似的。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王德快步进来。还没有开口,太宗就问道:“可是有侯君集的军报?”

“圣上,该上朝了!”王德小心翼翼的提醒。

“哦!上朝的时间到了!”太宗好象兴趣缺缺,停了下来,问道,“可有北边送来的急报?”

“回圣上,没有。若是有,会第一时间呈给圣上御览。”王德的声音放得极低,生怕触怒了太宗。

这几日里,太宗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自打杜平生押解着焉耆王后等俘虏回来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边关的军报了,太宗放心不下对薛延陀的战争,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这弄得王德不明所以,实在是忍不住了,试探着道:“圣上,老奴有一句话,想问问圣上,又不敢问。”

“你这老东西!说吧!”太宗的眉头一点也没有散开的迹象。

“圣上,老奴是想问问皇上。驸马在西域大捷,连灭三国,为大唐拓土万里,这是天大的喜事。为何圣上欢喜过后,就是愁眉不展呢?整日里忧心忡忡,茶饭不思,一见面就问边关军报。”王德说出自己的疑虑。

太宗又踱起了步:“西域大捷,固然是可喜之事。这事,朕也欢喜。可是,欢喜归欢喜,也要看得明白,也要看到忧虑,西域三国,国小民弱,原本就不是大唐的对手,灭之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侯君集那边可不一样,夷男此人虽说志大才疏,不过尔尔,但他麾下的薛延陀骑兵可是有十万众,朕也不知侯君集能不能打得赢。万一战败了,夷男就能长驱直入,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遭受兵灾。”

“圣上心系万民安危!”

太宗微微一笑,脸上还带着疲惫道:“这仅仅是其中一忧。若是侯君集败于夷男,北边的奚,契丹,高句丽,他们都会蠢蠢欲动。尤其是高句丽,数次三番侵扰辽东,诚然是朕的心腹大患!”

此时节的高句丽和日后占据了朝鲜半岛一隅的韩国极为相似,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但损兵折将,还让这个蛮夷之国打出了自信,如今居然也敢撩拨大唐的虎须,不断的在辽东生事。虽然名义上臣服于朝廷,其实却是狼子野心,朝廷根本无法节制,还时不时的骚扰辽东边境。

若是大唐败于薛延陀之手,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坐失机会,会起兵滋事,太宗的忧虑不无道理。

听了太宗的一番剖析,王德的眉头也拧在一起了,想了想道:“圣上,尽管放心。于打仗这些事,老奴不懂。可老奴懂得一样,边关的将士一定会尽心竭力,打好这一仗。”

“何以见得?”太宗一笑,问道。

“圣上,若是您一声令下,要老奴上战场,老奴也不会有丝毫犹豫。因为,北伐大捷,西域大捷,大振大唐声威,无不是想上战场效命杀敌,就是老奴这样的阉人,也有报国之心呢!”王德说得很诚恳,没有半句虚言。

太宗长舒一口气:“有你这话,朕心里好受些。走,上朝。”

说着快步出了麟德殿。

来到太极殿上,群臣早就恭候多时了,一见太宗到来,施礼相见。

太宗坐了下来,群臣开始上奏。

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房玄龄,他所奏报的无非就是些对焉耆,伊吾两国降顺之人的安置问题。

太宗听得心不在焉,一双虎目紧盯着大殿门口。

群臣发现了,却不敢说,只有闷在心里。

房玄龄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了一声喊,仿佛天外来音似的:“诺真水大捷!斩首十万众!”

房玄龄的奏报给打断了,也是一愣,猛回头,朝殿外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汗渍的军士,在几个执殿武士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这军士一进大殿,摔倒在地上,声音沙哑的吼道:“启禀圣上!诺真水大捷!斩首十万众!”

“诺真水大捷!”

“斩首十万众!”

群臣皆是一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入眼的尽是惊讶,难以置信的神色。虽说他们从来都不会怀疑大唐和薛延陀的这场战争,大唐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斩敌十万,这个数字也太可怕了,想想那薛延陀部众不过三十万,能征战的也不过十万,这一战岂不是将薛延陀彻底给打残了吗。

王德飞也似的冲了过来,把兵士手中的军报接过,手一挥道:“快,带下去,找太医给他看看。”

几个执殿武士拥着这个连路都走不动的兵士,快步出了太极殿。

“圣上,边关捷报送到了!”王德把军报递到太宗面前,声含无限喜悦,都有些发抖了。

太宗一把接过,看了看,突然站了起来,将捷报高高举起,像是宣布一件重大事情般的高声喝道:“从今以后,大唐北疆无忧矣!”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突然自殿外传来了一阵呼喊声,原来是长安的居民,得知了朝廷大军北疆大胜,将危害大唐的薛延陀也诛灭殆尽,自发的欢腾了起来,汇集在一处的呼喊声,就连太极殿内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太宗双手微微颤抖着,听着这熟悉的呼喊声,他突然响起了此前杜睿曾和他说过的一句话一一要想使大唐真正的千秋万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普天之下的大唐子民都知道什么叫做民族自豪感,只有让普天之下的大唐子民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强盛,生活安康,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压得垮大唐了。

半月后。

长安城外二十里处,一支小股唐军正缓缓的朝着长安的方向开进着,他们就是此战过后幸存下来飞虎军将士,算上杜睿,总共一千三百五十七人,其中不乏因为战争导致伤残的将士,他们只能用一只胳膊操控着缰绳,或者只能在战友的提醒下才能明辨方向,但是此刻他们每个人的胸脯都是挺得高高的,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大唐的英雄。

作为此战居功至伟的飞虎军,侯君集也将这第一个开进承天门的荣耀给了他们,对此,杜睿也没有推让,他虽然淡泊名利,但是经历了几番生死的飞虎军却不同,死者已矣,但生者却理所当然要享受属于他们的荣耀。

“将军!快到长安城了,你看,前面都是迎接我们的人!”秦束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前面人头攒动的迎接队伍。

来到近前,杜睿这才看清楚,前来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当朝太子李承乾。

之前杜睿虽然知道,太宗一定会派来重臣迎接。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是杜睿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重臣竟然是当朝太子,太宗给予飞虎军,给予杜睿最大。荣耀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杜睿反应过来,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不等战马停稳,杜睿就飞身下来,走到李承乾面前,拜倒在地:“臣杜睿参见太子殿下!”

秦束等人也上前见礼:“参见太子殿下!”

“诸位将军不可拜我,诸位都是大唐的英雄,请受承乾一拜!”李承乾说着,对杜睿等人拱手一礼!

李承乾行过礼,道:“承明!诸位将军,圣上在承天门前等待诸位凯旋。”

杜睿一声令下,所有飞虎军将士纷纷上马,秦束扛着“唐”字大旗,催马走在最前面。杜睿与李承乾并骑而行,其余飞虎军将士紧随其后。

再往后,就是薛延陀各个部落的族长,首领,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也不敢出,噤若寒蝉,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大唐万胜!”

冲天的呼喊声中,飞虎军缓缓开进,很快就到了安定门。

此时的安定门,也焕然一新,城门重新刷了漆,看上去跟新的一样,城墙上守卫的兵士站得笔直,对开来的飞虎军满是崇敬。

安定门大开,百姓站立两厢,人人新衣在身,一脸的笑容,比起过年还要开心,开心十倍、百倍。

赶来的不仅仅是长安的百姓,关中的百姓闻风而动,齐集长安,如今的长安,聚集在这里的百姓不下百万之众。

“大唐万胜!”

随着飞虎军的开进,百姓不断的齐声欢呼,仿佛万千个炸雷轰于九地之下,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飞虎军将士排着整齐的队形,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军容既壮且盛,秩序井然的从安定门开入了长安,虽然人人带伤,断肢致残者不知凡几,但是此刻享受着英雄荣耀的他们,却各个在马上坐的笔直,只要太宗一声号令,他们还能征战沙场。

“好威武雄壮的阵势!”百姓发出一阵感叹声。

打量一番城头上的守军,再来看这些征战归来的将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城头上的唐军,也是大唐的精锐了,拱卫着长安,不是精锐不行。

可是,有一种东西他们大不如这些征战归来的飞虎军将士,那就是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些征战归来的飞虎军,或许不如城头上的守军那么整齐,因为有不少将士肢残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