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荷道:“难道不是,这次可不比上一次,上一次圣上只是让他回家闭门读书,这一次可是治了他的罪!从尚书仆射一撸到底!孩儿就不信,这次他还能死灰复燃!”

一旁的杜构道:“只要太子还相信他,杜睿就定然能死灰复燃!他是太子的心腹之人,定然不会永远被闲置,二弟!你也不要老是出去招摇,看看如今长安城内显贵们的风评,你不要忘记了,你可是城阳公主的驸马,难道你想要让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统统传进圣上的耳朵里去!”

杜荷满不在乎的说:“那又怎样,如今城阳公主年幼,小弟却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了,难不成还要让小弟为了一个女娃娃守身如玉不成!”

“放肆!”崔氏大怒,指着杜荷气道,“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糊涂透顶的儿子,你就不想想,圣上最是爱惜子女,那魏王李泰勾结异族谋反,此等大罪,太宗都舍不得杀了,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女受委屈,如今你们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我也就只能指望你们兄弟两个,到时候真的圣上怪罪,我这个做母亲的还能去求谁!”

杜荷见崔氏发怒,也不敢反驳,只好低头认错,道:“孩儿知错,以后不敢了!”

杜构也跟着说道:“母亲,二弟年少气盛,做些糊涂事也不打紧,如今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保住我莱国公嫡系一脉啊!”

杜构为人倒还稳重,也颇有才学,当年杜如晦身死,太宗对他们兄弟两个也堪称荣宠之极,只是自打杜睿进入了太宗的法眼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这么多年以来,杜睿虽然两起两落,但却也曾位极人臣,高居尚书仆射之职,可是他却在尚舍奉御这么一个小官的位子上多年踏步不前,如今他都做了父亲,却还要靠着父辈的余荫过活,怎能让他甘心。

“如今便是想要投到太子的麾下也不成了,孩儿看既然如此,不如投奔吴王,当年圣上不也说过,吴王英果类己吗?此次吴王回朝,儿臣看圣上短时间内是不会再让吴王返回封地了。”

崔氏一惊,道:“构儿!你为何会如此说!”文人小说下载

杜构道:“圣上将杜睿贬斥,定然是担心太子的势力过大,可即便杜睿被贬斥,这长安城内,就一个太子,圣上也肯定不会安心,会给他找一个对手,来平衡朝堂上的势力,蜀王为人荒唐,肯定不是圣上的选择,依孩儿看,只能是吴王,如今吴王的老师岑文本被圣上提拔坐上了尚书右仆射的位子,身边乏人,如今去投靠,定然会受到重用!”

崔氏闻言,不禁一阵欣喜,要是真的像杜构说的那样,投奔道吴王的门下,吴王为了争太子之位,肯定会极力争取崔氏这样豪门大族的支持,一旦吴王上位,那么推翻新法,也就有了希望了。

“好!构儿!便按你说的做,吴王要是提出什么条件来,你便一并应允,山东士族同气连枝,共同进退!”

第一百七十五章 暗战

“可恶!父皇待我何薄!父皇待我何薄!”

蜀王李佑府上,随着李佑的一声怒喝,一个名贵的花瓶被他恶狠狠的摔在了地上,顿时四分五裂,厅堂之内的其他人见状,都是一脸的寒意,唯有李佑的娘舅阴弘智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独自饮着茶,也不言语。

李佑发了一通脾气,看向了一众属官,道:“你们平日里一个个都能言善辩,今日是怎的了,怎么一个个都成了哑巴!说话啊!说话啊!本王要是坐不上那个位子,你们一个个脸面上就好看是不,那李承乾究竟有什么好的,父皇要这般维护他,不就是年纪大些吗?本王哪里比他差了!”

属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心道,要说差,还真不是差的一星半点,论身份,李承乾的母亲是当今皇后,李承乾一生下来就占着嫡长子的名分,要论尊贵,李恪身怀两朝皇室的骨血,天下最尊贵的莫过此人,相比较之下,李佑的身份就敏感了些。

李佑的外公阴世师当年可是隋朝大将军,高祖李渊起事之时,阴世师不但擒杀了李渊的庶子李智云,更把李家的祖坟都给刨了,这等大仇,不灭族已经是万幸了,要是不是当今天子阴错阳差的娶了阴世师的女儿为侧妃的话,这会儿阴家估计早就灰飞湮灭了。

当然这话,属官们也就只敢在心里偷偷想想,他们可知道眼前的这位主子的脾气,闹不好可就要受鞭笞之刑,死了都没人知道。

太宗派给李佑的王傅权万纪就因为时常规劝他,结果被李佑教训都不是一次两次了,此次回长安,旁的人都带来了,唯独这位在王府之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太傅被扔在了封地看家。

李佑见众人都不说话,更是怒气喷张,大吼道:“都成了哑巴吗?说话啊!父皇限令本王三日内离开长安,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本王再回那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去!”

“殿下闹够了吗?”突然阴弘智说话了,这种话也就只有他才敢说,余下的谁敢触李佑的眉头。

果然李佑闻言也不生气,而是快步走到了阴弘智的面前,道:“舅舅!你来帮我想个办法!要是当真离了长安,本王可就当真没有半分希望了!”

阴弘智嘴角微微一翘,道:“就算是能留在长安,殿下以为自家就有希望了吗?”

李佑一愣,无言以对,正像阴弘智说得那样,他就算是能如愿以偿的留在长安又能怎样,相比于李承乾和李恪,太宗何时正眼瞧过他这个儿子,即便是年纪又小的李治都要比他受重视,留在长安,不过是让他多了几分幻想罢了。

“舅舅!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难道我这一生真的就只能做个闲散宗室不成!”李佑突然变得失魂落魄。

阴弘智道:“与其留在长安受人监管,不如返回封地去。”

阴弘智说到此处,便闭口不言,李佑立刻会意,将阴弘智引到了书房之内。

“舅舅!此时可以之言,出君之口,入佑之耳,保证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阴弘智点了点头,李佑的这番小心,他倒是很欣赏,道:“殿下!即便圣上开恩,准许殿下留在长安,也不过受人监视罢了,行事说话都要小心在意,唯恐授人以口实,要想成就大事,根本不能,与其如此,殿下不若返回封地去,募壮士以自卫,以待时变,再去争上一争!”

李佑闻言大惊失色,阴弘智这话分明就是在劝他造反,一想到太宗的威严,李佑心中一阵胆寒,道:“这……这……不至于斯吧!本王虽然享国蜀中,但蜀中的大臣,皆非我所用,本王手中无兵,何以成事!”

李佑的话虽然这般说,但事实上他已然心动了,对皇位的渴望,早就已经超越了父子亲情,只是太宗积威甚重,让他起兵谋反,他还真没有这个胆子。

阴弘智道:“所以臣才让殿下募壮士以自卫,臣妻兄燕弘信为人足智多谋,孔武有力,可为殿下臂助,只要殿下肯行此大事的话,臣当为殿下延揽,另外臣好友昝君谟、梁猛彪等辈皆善骑射,可为殿下爪牙,只要殿下在蜀中多养死士,精心准备,待朝中有变,未必不能成其大事,况且蜀中多俊杰,只要殿下诚信结交,害怕身边没有人相助吗?当年汉高祖就是赖蜀中,得以坐天下,殿下为何不可!”

阴弘智的一番话,说得李佑心动不已,只是还有些顾虑,道:“只是蜀中有杜君绰镇守,此人当年在秦王府时便是父皇的死党,玄武门之变时,曾为父皇驱驰,有他在,只怕不易成事!”

阴弘智道:“殿下无需担心,那杜君绰不过一介武夫,殿下只要能晓之以利,害怕他不甘心投效吗?殿下不可在犹豫不决,殿下就不想想,往日殿下在长安之时,便与太子不和,多有攻讦,一旦将来太子登基,他能饶过殿下吗?若不早早准备,日后定然要为他人所乘!还有,方才来人传旨之时,臣也曾问过了,圣上此次只要殿下三日内之国,却不曾提到吴王,圣上先薄待殿下,不以殿下为子,殿下又何必以圣上为父。”

李佑闻言,也不再顾虑,道:“好!既然如此,便请舅舅为本王延揽壮士,他日事成之后,定不相负!”

阴弘智连忙应命,看着李佑一脸得意的笑,阴弘智心中也是冷笑不已,李佑能否成事,他可不放在心上,他在乎的只是他阴家的前途,就因为当年他的父亲杀了太宗的庶弟,撅了李家的祖坟,他阴家在大唐立国之后,便一直不得重用,如今他也不过担着一个蜀王府长史的虚衔,这让他如何甘心,鼓动着李佑起事,若是事成,他便能以首功之臣的身份把持朝政,李佑为人荒唐,日后取而代之,也是容易的很,即便事不成,也能割据蜀中,与大唐争天下。

李佑这边密谋的同时,吴王府内也迎来了一位客人,原本李恪不想见的,但是恰巧岑文本在他的府上,一番劝说之下,李恪也就改了主意,不但要见,而且还出门相迎。

杜构见李恪居然如此恩遇,也是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见礼:“杜构参见吴王殿下!”

李恪笑着上前,拉住了杜构的胳膊,就往里面请,一边走,一边还笑道:“何须多礼,尊父在世之时,乃是我父皇亲近的大臣,私下里,小王还要称呼阁下一声世兄呢!”

杜构连道不敢,进的前厅,分宾主落座,杜构道:“近几日家中俗事缠身,没能来殿下府中拜望,还望殿下恕罪!”

李恪连连摆手,道:“无妨!无妨!世兄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杜构也不打算东拉西扯,直言其意,道:“下官此来却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舍弟年幼无知,狂悖不堪,擅改祖宗之法,致使天下世家离心离德,下官实在不忍见圣上好不容易开创的贞观盛世,被舍弟一人颠倒乾坤,特来求见殿下,依下官看,此时节能挽狂澜于即倒之人,唯殿下耳!”

李恪一笑,道:“世兄严重了吧!令弟所行变法之事,百姓小民深受其惠,于国也是件好事,哪有世兄说得如此不堪!”

杜构急道:“殿下所言,下官不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