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往前的就不要说了,两晋之后,南北朝时期,战乱不休,纷争不止,佛门在里面出演的角色可不是那么光彩的,一个有野心的宗教,一个控制了国家近半人心的宗教,实在是太让人不放心了。

太宗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后世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上说,玄奘西天取经是太宗派遣的,那是胡说八道。

要不是杜睿帮忙的话,那玄奘法师到现在还是在官府有案底的人呢,要知道,他可是从玉门关那边偷渡过去的,就在杜睿带兵灭了高昌之前,玄奘还在高昌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文,很受高昌国王的尊重,差点儿就成了高昌的国师了,最后还和鞠文泰成了拜把子干哥们儿!

李唐成立之后,抬高了道门的地位,对佛门多有打压,只是多在名义上,没有伤筋动骨罢了,要不然,后来武则天要做皇帝,不是找道门,而是找佛门给自己造势呢,对道门而言,自然是李家的人好,佛门又怎么甘心呢。

佛道两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天下人都在看热闹,终于朝廷出手了,朝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那就是叫人心惊胆颤。

一份《大唐宗教改革方案》新鲜出炉,很快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出来,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信仰自由,你不能强求一个道士去吃斋念佛,更不能让和尚强行续发黄冠,不信道佛的也可以,孔阿丘还说敬鬼神而远之呢,因此,不信道佛,也是正常。

然后呢,就有了一个很关键的条例了,就是除了道门佛门现有的宗派,以后所有成立的宗教必须向官府朝廷报备,不许私自成立教派,否则便是妖言惑众,是邪教,可是要被按上蛊惑人心罪名的。

下面便是比较具体地了,也就是杜睿之前和李承乾提到的,如今和尚道士也不好混了,想要拿到度牒,不是换身衣服,换个发型地问题。而是要通过考试,一个想要出家的人,要是连点儿佛法经义,道门地经典都不懂,还意思去侍奉佛祖三清吗?不识字?可以!那么把一些常见地经文先背出来再说。

这个条例一出来,道门还好,一般是家族内部传承,总是知道一些常识的。

佛门可就悲催了,哗啦一下,刷掉了足有九成门徒,那些当和尚的,很多就是一些没了土地的农民,觉得活不下去了,就去做和尚。也有一些人家,家里孩子多,养不起,那就送上一两个孩子去寺庙做沙弥,也能贴补一下家用。尤其是那些武僧,他们很多追求地就是强横的武力,要通晓经义干什么!?就像是江湖上的游侠,没几个念书的一样,真正识文断字的,有几个会去出家呢,真正通晓佛经地又有几个,有一成就算很不错了。

下面,宗教也算是导人向善,还有教化平民百姓的,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神佛可用不上,那么多的土地,还有不时的信徒供奉,足够你们生活了,多出来的,那就收归国有,由国家重新分配吧!

最让那些和尚气愤的是,如今香火钱也要收税了,条例上还写得很明白,这律法嘛,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佛祖神仙也不需要花钱不是,你们已经不劳而获了,怎么还能逃税呢!?何况佛家有戒条,又说众生平等,道家要清静,钱乃身外之物,自然是不应该挂在心上的!

总之,宗教的影响力因为这个条例的出现,已经被打压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道门损失并不大,佛门却是倒了大霉,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道门也要遵守,没得到什么优惠,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自认倒霉了。

……

“好!好得很!”

太宗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呈报,也是喜不自胜,这一切正是他想要的,这么多年以来却没有办法实施,没想到却被杜睿借着普济寺一桩脏事给办成了。要不是碍于君王的面子,太宗非跳下去抱着杜睿转上几圈不可。

“承明!这次你又立了大功劳,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杜睿赶紧道:“此事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微臣不过是出了些馊主意罢了!实在不敢居功!”

太宗笑道:“要是这都算是馊主意的话,朕情愿你这馊主意越多越好!”

一旁的李承乾也笑道:“是啊!承明!你就不要自谦了,此事都是你草拟出来的章程,孤不过是润笔而已,说起来倒是遗笑大方了!”

这君臣父子三人互相吹捧,居然一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好在这时候承庆殿里没有外人,不然的话非听吐了不可。

杜睿傻笑了半天,才道:“圣上如果真的要赏赐的话,臣倒是有件事,希望圣上恩准!”

太宗笑道:“只管说来,这次你立下了大功劳,朕自无不允!”

杜睿闻言,赶紧道:“圣上可还记得,当初答应过微臣一件事,如果要征讨倭岛的话,臣……”

太宗突然想起来,当初确实答应过杜睿,因为征讨西突厥没让杜睿去,太宗曾允诺以后征讨倭岛,就以他为主帅,可是如今虽然杜睿屠杀契丹,三韩之事过去了一段时间,可时不时的还会有人提起,要是这一次再发难的话,太宗这边也不好料理,想着太宗也不禁犹豫了。

杜睿见状,赶紧道:“臣别无所求,只盼还能为国出征!”

杜睿说得大义凛然,事实上在他的心里却从来没有过这么崇高的理想,他想要兵临扶桑,为的就是实现前世的理想。

身为一个愤青,有谁没想过扫平倭岛,在靖国神社前大小便,将天皇当肉垫子,坐在屁股底下的。杜睿已经亲手宰了一个天皇,可是和扫荡倭岛比起来,宰个天皇算个屁啊!

太宗见杜睿言辞恳切,也不好严词拒绝,点了点头道:“这件事……好吧!”

虽然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大唐征讨倭岛的步伐却一点儿都没停歇,只等着海船建造完备,便兴兵出海,荡平倭国。

既然杜睿有此心,大唐水战之事,又确实没有能强过杜睿的,派他去倒也合适。

杜睿得了太宗的承诺,自然是欢喜无限,可是有人却不痛快了。

原本晋王李治也想在此次佛道之争当中渔人得利,至少也要参与其中,让太宗看看他的能力,但是却什么都没捞到,反而平白的又让李承乾立了一个大功劳,这让他如何能痛快的了。

眼看着李承乾的储位越来越稳固,隐隐的已经有了难以撼动的可能,李治也是心急不已,他的身边虽然汇集了赵恭存,长孙无忌这样的智谋之士,可是单单一个眼光独到的杜睿,就能将他们这些人全都料理了,还时不时的给李承乾增光添彩。

更让李治恼恨的是,他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个武媚娘,最后还被杜睿收了房,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李治几乎都要疯狂了。

“怎么办?怎么办?那李承乾又立了一功,父皇对他也是越来越倚重,本王欲图大事,如何才能得偿所愿!”

赵恭存等着李治发泄完之后,才道:“殿下便是将自己逼疯,又能如何?如今太子殿下虽然得圣上倚重,可是只要还没登上皇位,殿下就依然有机会!”

“机会!?”李治冷笑道,“什么机会?难道先生还想说让本王安心等待吗?本王已经等得够久了,本王要是不争,机会难道还会平白的掉在本王头上不成!”

李治急得几乎都要跳了起来,赵恭存确实不紧不慢的说道:“殿下莫要忘记了,我们的手上可还有一张底牌没揭开呢!”

底牌?

李治就好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一般,急切的问道:“什么底牌?”

赵恭存一笑,道:“殿下莫要忘记了,那侯君集如今已经和太子殿下生了嫌隙,只要我们稍加撩拨……”

李治闻言,连连摇头道:“本王还当先生有什么好主意,此时本王已经细细的想过了,那侯君集纵然再怎么怨恨太子,可只要太子妃还是他侯君集的女儿,他就不会帮着本王的!”

赵恭存笑道:“在下原本也没想着让侯君集帮着殿下!殿下想想看,若是太子殿下另外有了其他喜欢的女人,太子妃失宠,那侯君集还能不着急吗?”

李治闻言,细细的思索了一番,道:“这倒是个机会。”

赵恭存接着又道:“而且如果这个女人和杜睿的关系匪浅的话,侯君集还能不和太子反目,如今太子的长子可已经不小了!”

李治闻言,不禁一惊道:“先生是说,要逼着侯君集造反!”

赵恭存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殿下莫慌,侯君集此人虽然有些手段,但是和圣上相比,却是远远不如,圣上虽然信任他,还让他绘图凌烟阁,可事实上,这满朝的勋将,圣上一个也不完全信任,侯君集身边定然也有圣上的人!”

李治又问道:“那如何才能行此事呢?”

赵恭存笑道:“殿下可还记得那武媚娘!?”

李治闻言,面色顿时一变,皱眉道:“先生提那女人作甚。”

赵恭存道:“殿下!那武媚娘没能入了这晋王府,于在下看来,倒是一件好事!那武媚娘心机深沉,颇有智计,且其志不下男子,这全天下恐怕除了杜睿之外,没有人能完全驾驭此女,若是让她当真进了晋王府的话,恐非好事!”

李治皱眉道:“先生难道还调查过此女!?”

赵恭存笑道:“殿下对这武媚娘有心,在下身为晋王傅,焉能不调查一番,殿下,且不说他,您来想想,若是一个和杜睿关系匪浅的女子入了太子东宫,且又得了太子殿下的宠信,那侯君集能不着急,铤而走险吗?他一家的好处可以说是系在太子的身上,更应该说是系在太子长子李象的身上啊!”

李治闻言,微微点头,道:“可杜睿的四个妹妹如今都已经嫁为人妇,他还到哪里去找一个……”

李治说道一半,突然停住了,道:“先生说的难道是武京娘?”

赵恭存道:“正是此女,殿下试想一下,若是武京娘被召入太子东宫的话,太子殿下和杜睿就成了连襟,若是武京娘的了太子殿下的宠信,再生下一儿半女的话,以两人的关系,再加上和侯君集之间的嫌隙,侯君集为了保住外孙的储位,焉能不铤而走险,更何况,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之间的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