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席君买翻越悬崖峭壁,阻截松赞干布之后,那疯狂的举动为他赢得了席疯子这么一个绰号!

对于杜睿让席君买挂帅,征伐天竺一事,秦束的意见大了去了,整天里劳力唠叨,没完没了的。

杜睿听着笑道:“行了!和天竺打有什么意思,就是赢了也不光彩,军中随随便便找个人去,都能将天竺给灭了!你啊!有力气还是存着的好,将来和大食人作战,才有意思呢!”

秦束一听,眼睛顿时都亮了,兴奋的差点儿跳起来,嚷着道:“兄长!咱们要和大食人作战吗?前些日子,苏麟来信还说,大食人最近有些不安分了!那些混账东西和突厥人,拜占庭人打仗还嫌不过瘾,居然想着东进,真是不知死活!兄长!咱们什么时候西征,小弟愿做先锋官!”

杜睿见秦束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不禁笑道:“你想要打仗,恐怕这会儿是不成了,长安传来消息,大食人给圣上上了贺表,恭贺大唐灭了吐蕃,还重申了两国友好,想来他们也是怕了,原本就已经被突厥人和拜占庭人折腾的焦头烂额,这会儿那还有胆量和大唐开战!此时节,怕是延辉也接到了撤军的命令!你想要打仗,还是再等等吧!”

秦束闻言,顿时一阵垂头丧气,气哼哼的道:“那些大食人也太是胆薄,居然这样就怕了,害得我也不过瘾,可恨!真是可恨!”

杜睿懒得再理会他,对着来送行的杜鲲鹏道:“杜兄!吐蕃这里就交给兄长了,若是有事,可知会席君买,吐蕃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临近,相互照应也方便些,行军打仗,小弟在行,这安定地方,让吐蕃尽快发展起来,小弟就不如兄长了!”

杜鲲鹏笑道:“贤弟何故如此妄自菲薄,天下谁人不知,如今大唐能如此强盛,全赖贤弟变法之功,为兄在着吐蕃,准备行使的政令,也都是从贤弟那新法之中变化而来的!要说日后吐蕃一地大兴,也全赖贤弟之功!”

杜睿闻言这才放心了些,他最担心的就是杜鲲鹏将大唐的政法全盘照搬过来,用在吐蕃,要是那样的话,非乱了不可,民俗不同,人们的认知不同,价值观不同,想要治理的话,自然也要有所变化。

“兄长如此言语,小弟便放心了,只盼兄长牢记,吐蕃得知不易,数十年来,为了这吐蕃,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万万不容有失!”

杜鲲鹏见杜睿一脸的正色,也不禁严肃了起来,对着杜睿一拱手,道:“贤弟只管放心,愚兄记下了!”

告别了杜鲲鹏,杜睿也要带人上路了,李承乾接连下了三道圣旨,召他还朝,杜睿虽然心有不快,却也只能依令而行。

召回杜睿,李承乾也是无奈,自家的三个妹子整日里在他耳边不停的念叨,他这个做皇兄的也是无可奈何,又怕强制下旨,引起杜睿的误解,只能和杜睿磨起来,接连下达了三道圣旨,就差十二道金牌催命了,李承乾是真没办法了,他不催杜睿,他那三个妹子可就要来催他了。

……

得胜还朝和率军出征自然是不相同的,来的时候,军情紧急,其速如同风火,如今自然不用赶得那么急,一路上大军走走停停,便如同游山玩水一般。

回朝的队伍当中,除了两万唐军之外,还有五千吐蕃归附军,华夏的皇帝就喜欢这种事,面子,面子,接受异族军队的欢呼,那是何等快意之事。

此前唐军也有异族军队,甚至一些要紧的军职上又是异族人在坐着,比如契必合力,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等人都是突厥族的将军。

大唐王朝在历史上给人的感觉一向都是胸怀款公,包罗万象,只要是真心归附大唐的皇帝从来都不介意给予绝对的信任,就比如历史上的哥舒翰,高仙芝等人,都不是汉人,却能身居显位,这在其他朝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大唐,这种事司空见惯,甚至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一些昆仑奴都能在朝为官。

杜睿带着五千吐蕃归附军一同回去,也是为了给李承乾造势,毕竟登基之后,第一次对外作战,取得大胜,灭掉的还是大唐在西陲的宿敌吐蕃,这番功绩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走进河西的时候,前来迎接的人群,渐渐的就多了起来,吐蕃数十年来,时常滋扰河西,百姓深受其苦,如今吐蕃国灭,大唐西陲再无边患,百姓们岂能不激动。

“快瞧,英雄归来了!英雄归来了!”

“平定吐蕃的英雄归来了!”

“那就是杜大帅,咱大唐的战神,果然了不得!”

一路走来,杜睿他们所到之处,必然是一片欢呼声,那情形绝对称得上是,箪食壶浆,已迎王师。

吐蕃一地,华夏数千年未纳入版图,如今,终于被大唐平定,吐蕃成了华夏王朝的一部分,这简直堪称千古伟业,若能亲眼目睹创造这一伟业的英雄,那是多么的让人激动,多么的荣耀。

杜睿他们凯旋的消息象风一般传开,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杜睿他们经过的道路上迎接凯旋的英雄们。

唐军将士一个个都挺着胸膛,仰着头颅,满心激动的享受着百姓们的欢呼,这就是英雄的荣耀,人生若此,夫复何憾?这是属于英雄的荣耀,这是对英雄的英勇事迹的最好承认!

就连那些吐蕃归附军也是与有荣焉,他们曾经是滋扰大唐的侵略者,但是这一刻他们都是骄傲的大唐军人,看看眼前百姓们对他们崇拜的目光,这份骄傲,那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

再想想以前的待遇,他们这些奴隶出身的兵丁,不过是那些贵族们的棋子,打仗的时候,要冲锋陷阵,充当炮灰,即便是取得了战功也是贵族的,和他们全然没有半点儿关系,现在多好,接受着百姓的欢呼,被人当成大英雄,这种感觉,让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不禁涌起一阵激动,发誓要永生为大唐尽忠效力。

杜睿骑在马上,也不断的朝着百姓们挥手,秦束更是激动的振臂高呼起来:“大唐万胜!”

将士们立刻也跟着呼喊了起来:“大唐万胜!”

数万人的呼喊,让大地都在震颤,顿时百姓们变得更加激动了,有这等雄壮之师做他们的守护神,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也跟着高喊了起来:“大唐万胜!”

杜睿脸上含笑,不停打量着身后的唐军将士,见他们一个个都带着自豪的笑容。

平定吐蕃是千古盛事,能参与其中这本身就是天大的荣耀,让将士们欢欣鼓舞。百姓的激动、喜悦、爱戴就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最好承认,的确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了。

百姓们一个个激动的情难自已,纷纷朝着唐军的队伍涌了过来,手中的干粮,美酒,不停的朝着将士们的手中塞去。

然大唐军队的军纪却极为严格,杜睿当初的军制改革之中,就曾有过一条明确的规定,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否则的话依律论罪。

见唐军将士的军纪如此严明,百姓们又是一阵欢呼,以前大唐军队虽然骁勇善战,却军纪不严,私掠百姓之时,也时有发生,然自打杜睿主持的变法开展以来,这种情况已然大有改观了。

大唐军法之中明文规定,私掠大唐百姓者,斩!

这一个斩字,谁敢触犯,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况且和自己人逞凶有什么意思,那么多的异族人,他们还杀不过来呢!

就这般,在百姓的相迎之中,享受着英雄的高规格黛玉,杜睿他们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到了长安地界。

……

长安,麟德殿,李承乾身着龙袍,头戴皇冠,一脸的喜色,打量着群臣。御阶之下,李世绩,褚遂良,杜痒盛,薛养言等人一个个的脸上也是欣喜无比。

“杜睿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了?”这些日子这句话已经成了李承乾的口头禅,每日上朝都要问上一句。

杜睿一去将近半年的时间,李承乾也不禁有些思念,有杜睿在朝,他便十分安心,即便是施政有些纰漏,也有杜睿帮衬着,这小半年的光景,杜睿不在朝中,李承乾无论做什么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了什么错。

褚遂良回道:“圣上!算算时间也应该快了,前日传来消息,杜大人已经过了绥州!”

“绥州!”李承乾掰着手指头,绥州距离长安不过数百里的路程,算了算时间,确实快要到了。

大臣们都能清楚的感觉到李承乾的激动,他们也都理解,登基以来,李承乾也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只盼着不要堕了太宗的英明,如今吐蕃灭国,他总算是能送上一口气了。

李承乾见无事可奏,便开口道:“这大唐自先帝登基以来,举贤任能,励精图治,把大唐治理得花团锦簇,百姓乐业,边关安宁,要说先帝之功,便是与秦皇汉武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宗当政二十三载,大唐从隋末的战乱之中崛起,中华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唐也进入最为强盛的“贞观盛世”,中国历史进入巅峰。自此以后,一千多年,除了那个再也不会出现的“开元盛世”,没有一个时代能与之相比。

李承乾缅怀了一阵,接着说道:“朕骤继大位,无日不战战兢兢,生怕有负先帝重托,如今好了。”

说着眼前的这件大喜事,李承乾也很是欢喜的说道:“吐蕃已经定平定了,成就华夏数千年未有之伟业,当足以告慰先帝,朕也能稍稍安心了!”

“吾皇万岁!”

“杜睿他们这些有功之臣即将回归,该准备的可都准备好了?”李承乾问道。

“圣上只管放心,都准备好了。”初岁连回道。

“那就好。”李承乾重重点头,道:“此番大胜,乃永徽朝开年头等大事,不得有任何差池,若有任何差错,朕必将严惩。”

“臣遵旨。”褚遂良领旨。

正说着,一个小内监从侧殿走了过来,伏在侯义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侯义的面色顿时一喜。

“启禀圣上,宋国公他们离长安只有一百里了。”侯义大声禀报,尖细刺耳的声音中蕴含着无限喜悦。

这些时日,李承乾先是为了吐蕃的战事忧虑,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