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睿拱还了一礼,问道:“皇后娘娘的车驾还需几时才到?”

那内监忙回道:“宋国公!还早着呢!皇后娘娘乃天降的贵人,如今前来杜陵省亲,诸多礼仪繁杂,且不是一时半刻便能了结的,宋国公还需耐心等待!”

杜睿闻言,心中有些不满,对着身旁的杜贵道:“既这么着,你且将晋阳公主请回房,她有孕在身,受不得累,还有三位姨娘也请回房中歇息,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

杜贵领命,又命人带领内监们先去吃酒饭。

就这么一直等着,一直等到了戌时,天色渐黑,忽听远着传来了马蹄之声,有十来个内监都喘吁吁催马赶来,早先到的那些内监会意,赶紧知会道:“来了,来了!凤驾来了!”

杜睿这边又是一阵乱,他自带着子嗣在街口迎候,三位公主则领着府内的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忽见一队红衣内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接口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这时远处传来隐隐的丝竹之声。

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内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一辆金顶檀木的凤辇,由八匹良驹拉着,一旁还跟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由八个内监抬着,缓缓行来。

杜睿等人连忙在路旁跪下,三位公主行了半礼,早飞跑过几个内监来,扶起三位公主和武媚娘来,至于杜睿其他的妻妾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依样跪了迎候。

马车到了帷幕前,方才停下,那些红衣内监连忙上前,扯着帷幕将凤辇和金舆围住了,杜睿影影绰绰的看见武京娘在宫娥的搀扶下下了凤辇,带着李弘和李贤上了那顶金舆。

接着金舆到了杜睿跟前,杜睿连忙带着众子叩拜:“臣杜睿携众子,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金舆中传来了武京娘的声音,道:“宋国公是自家人,无需多礼!这般大礼相迎,反倒让本宫不自在了!”

杜睿闻言,心里腹诽不已:若是早说,老子才不愿意下跪呢!

心里虽然想着,可是脸上却是一派恭敬,道:“还请娘娘入内歇息!”

杜睿现在完全是将武京娘当成了一尊佛在供奉着,只盼着她在这大观园内待得腻了,赶紧打道回府,这中间可千万别出了什么岔子才好。

那顶金舆被抬进了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内监跪请下舆更衣,内监抬了金舆入门,便等散去,只有近身的宫娥引领着武京娘母子三人下了金舆。

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武京娘乃当朝皇后,其姐武媚娘又是杜睿的滕妻,武京娘的自家兄弟都被她一一除去了,杜睿这个姐夫自然成了外戚之中了不得的人物了,不管杜睿的名爵是怎么来的,既然占着这个外戚的名头,自然也就全成了武京娘的仁德厚赐了。

武京娘母子入室,更衣毕复出,上了金舆进后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繁华气像,富贵风流。

看着眼前这如梦如幻的浮华景象,武京娘不禁回想起当初她跟着杨氏夫人和武媚娘一起被那些异母兄弟赶出应国公府之后,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那个时候她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能有一个安稳的栖身之所,供她们一家人遮风挡雨,何曾想过会有今天。

若不是被选中去了太子东宫,若不是恰巧她温婉的性格深为李承乾所喜,受宠至今的话,何来母仪天下,又如何能享受这般富贵。

武京娘不禁回忆起了当年,杜睿看着此园内外被杜贵打点的如此豪华,却不禁在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杜睿虽然不是那种刻意要求简朴的苦行僧,对生活质量也一向要求甚高,但是却不主张这种铺张浪费,不过这次大观园内的布置,都是杜贵和宝钗两人操持的,在此之前,就连杜睿都不曾到这后园来看上一眼。

虽然心中有些不快,可是杜睿却也知道,宝钗也是为了帮他分忧,毕竟是皇后驾到,妥适寒酸了,不管怎样,也是错处。

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武京娘母子乃下金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光华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有凤来仪”四字。

这四字自然是杜睿提的,杜睿乃是当代书法大家,少年之时,争强好胜,仗着前世诸般技艺,将后世诸多书法大家的笔体临摹的分毫无差,当时还曾引发一场轰动。

不过年长之后,心性收敛了许多,不再像少年之时那样锋芒毕露,书法虽是小道,可杜睿身为朝堂重臣,大唐的文坛泰斗人物,这书法自然也不能差了去,便柔和了后世的宋朝四大家苏黄米蔡诸般字体,自成一家,更具风骨。

这四个字,杜睿也是按着前世所看的《红楼梦》之中元春省亲那一节,原样搬来。书中元春看了这四字,还曾笑称不妥,结果被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

好在武京娘没那么多废话,她原本就是大唐的皇后,真正的伴龙之凤,倒也省的杜睿麻烦了。

舟临内岸,武京娘母子复弃舟上了金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随侍内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杜睿全家大小人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内监传懿旨称:“免。”

茶已三献,武京娘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正室,武媚娘早已在此侍候着了,武京娘见了,满眼垂泪,上前厮见,一把挽住武媚娘,两人毕竟一母同胞的姐妹,许久未见,岂能不动情,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武京娘入宫之前,待字闺中之时,因家中贫困无钱,杨氏妇人终日操劳,可以说武京娘就是被武媚娘拉扯长大的,如今两人身份天差地别,一个身为大唐国母,一个则是国公滕妻,虽说是一样的富贵,可是身份上却已经有了差异。

武氏姐妹三人,武丽娘年纪稍长,出嫁又早,武京娘与武媚娘最是亲厚,从小到大,都不曾相离,即便是她被送入宫中,两姐妹也时常相会,如今大半年未见着,岂能不思念?

半晌,武京娘方才忍悲强笑,道:“姐姐何故如此,妹妹难得来一次,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待过的几日妹妹回了长安,又不知多时才能相见了!”

武媚娘也垂泪道:“妹妹若是思念姐姐,倘若出宫不便,可使人来,姐姐自会前往长安相会!”

武京娘闻言,叹息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却骨肉各方,让人不胜唏嘘!”

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一旁的汝南公主等人忙上来解劝,武氏姐妹两个携手坐下,又与杜睿的妻妾儿女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唏嘘一番。

按着礼制,杜睿身为外臣,不得相见,也只能至帘外问安。

武京娘隔帘道:“如今没了外人,姐夫何故如此拘礼,让京娘待得好不自在!何不入内相见,若说得起来,京娘如今也没几个亲人可以思念了。”

杜睿忙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臣家。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圣上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皇后娘娘切勿以臣夫妇为念,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

杜睿这般言语,让武京娘听着不禁一愣,可以说这话简直比平日里帮着李承乾看的那些奏章之中空洞浮华的言辞更加让人头疼。

武京娘知道杜睿这是在做表面文章,要不然的话绝说不出这么一番话来应景,这让武京娘不禁一阵气闷,她来此的首要目的就是和杜睿打好关系,可是杜睿这般表现分明就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宝钗和熙凤两女见机快,她们两个都是杜睿知心之人,如何不知道杜睿此刻在作何打算,忙上来启道:“娘娘!筵宴齐备,还请娘娘游幸。”

武京娘原本还要再与杜睿过话,可是见宝钗,熙凤二人来请,也只得起身,同诸人步行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

武京娘知道这些都是因为她的突然到访而准备的,以前在长安之时,来杜睿府上,府中之人就时时夸赞大观园,如今当真到此,亲眼见了,才知名不虚传,极加奖赞,却又劝道:“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说着已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安康公主,汝南公主,晋阳公主,伊莎贝拉公主四位公主和武媚娘在下相陪,宝钗,熙凤等人亲自捧羹把盏,杜睿则在外席入座。

饮罢了数盏酒,武京娘笑道:“今日恰逢月圆之日,又遇我姐妹重逢之时,值此佳筵,岂能无诗文佐酒,宋国公乃大唐才子,文坛领袖,何不做得佳文来,让我等共赏。”

杜睿闻言,心中大叹武京娘没事找事,不过这么多眼睛盯着,他要是不奉懿旨,那可了不得,只得起身应诺,思索了一番,突然心有所感,开口便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