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位将领在赵光义的带领下拥到帐下,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还未等赵匡胤回答,赵光义就将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众人下拜,高呼万岁。此时的赵匡胤也并不推辞,只是问到:我有号令的话,你们能听从吗?

众将都说:唯命。

赵匡胤即刻率领大军返回京城。几天之后,小皇帝宣布禅位,三百年大宋江山从此开始。

李承乾当然不可能知道几百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可是他所担心的却相差无几,他现在正值盛年,可是一旦有所差池的话,他的太子年幼,杜睿权势滔天,万一生出了别样的心思,就好像后世的赵匡胤一样,到时候,谁人能制止他?

可以说如果杜睿想的话,他成事的机会实在是太大了,首先在军中,杜睿大唐战神的名号天下传扬,如今为大唐戍卫四方的大将大多都曾在杜睿的帐下效力。

再加上杜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谓树大招风,杜睿的能力和权势已经彻底危及到了皇统,李承乾焉能不猜忌。

当初的太宗皇帝精明过人,看到了这种危害,屡次打压杜睿,甚至两次将杜睿罢黜,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将杜睿留给李承乾来用,结果很显然,太宗实在是小看了杜睿的能耐,李承乾登基以来,杜睿又屡建奇功,到了李承乾都不敢用的地步了。

苏麟道:“宋国公善谋,能征善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帅才,如此帅才,如今居然不能用,真乃社稷之憾!”

苏麟感叹了一声,便将此事放在了一旁,问道:“父亲!此次兵发大食,父亲心中可有成算!”

成算!?

苏定方心中能有什么成算,他对大食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大食究竟有多达,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大食国比被他灭掉了的西突厥,更加难对付。

不过这些他都不想去考虑,他只想着要挂帅出征,他的年纪大了,还不知道以后有没有这个机会了,如今军界一批青年人已然崛起,像是薛仁贵,年纪轻轻便为国镇守一方,余下的王玄策,席君买,哪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不能再等了,他要抓住这次机会,接着平灭大食的功绩,将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李承乾这一次之所以选中苏定方,就是不想把大唐的安危寄托在杜睿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想要向杜睿证明,即使离开了杜睿,他依然能创造出一番丰功伟业,所以他选中了苏定方,他要为大唐打造一根擎天柱。

苏定方父子两个在家中密议良久,次日一散朝,苏定方便求见李承乾,君臣两个又在承庆殿内商谈到了天色将黑的时候,总算理出了一个章程。

……

次日太极殿大朝,群臣毕至,就连许久未露面的李世绩都来了,谁都知道,这节骨眼儿,在太极殿举行大朝意味着什么,关于是否对大食用兵一事,如今已经纷纷扰扰的闹了这么许久,昨日苏定方被李承乾招入承庆殿的消息,众臣也早就知道了,如今显而易见,李承乾决心已定,是该出兵的时候了。

李承乾身着皇袍,头戴皇冠,大袖飘飘,快步而来,整个人极为精神,精神头十足,走路轻快,向在飘似的。

纠结在心头许久的一件事,总算是到了该了解的时候,出兵大食,击破大食,这是李承乾成为像太宗皇帝那样千古一帝的最好机会,尤其是在杜睿反对的情况下,如果他成功了,从今以后,他在面对杜睿的时候,心中便不会再有那种让他很不舒服的感觉了。

李承乾和杜睿虽然是挚友,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他依然将杜睿当成他最好的朋友,可是朋友归朋友,首先他的身份还是大唐的皇帝。

还是太子的时候,李承乾就时常从太宗皇帝那里听到关于两人的评判,毫无疑问,在太宗皇帝的眼中,他虽然是嫡子,虽然是大唐的储君,但是说到才学,能力,他都远远不如杜睿。

就连天下人都说,他能登上皇位,靠的不是他自己的才德,而是杜睿大力扶持,纵然是再好的朋友,李承乾也难免要心生嫉妒了。

这一次他就是要向太宗皇帝证明,向杜睿证明,向天下人证明,他并不比杜睿差。

群臣见礼,李承乾手一挥,道:“免了。”

站在宝座前,扫视群臣,群臣神情各异,尤其是褚遂良等一般老臣,更是忧心忡忡,反观那些新近走进朝堂的少壮派,这是满脸的激动,还有那些武将,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战争,只有在战场上,他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今这个机会来了,又到了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他们自然是满心的期盼。

出兵大食,这是大唐男儿的梦想,这一刻,他们哪能不欢喜的,哪能不精神大振。

“今日……”

“圣上!”

李承乾刚说了两个字,就被人打断了,这让众臣都是一惊,纷纷看过去,见出言打断了李承乾说话的果然是褚遂良。

之所以说是果然,那是因为从一开始,褚遂良就极力反对对大食国用兵,如今看李承乾这架势,摆明了是要撇开他们这些老臣,一言而绝了,褚遂良哪里还能按捺的住。

李承乾闻言一皱眉,他知道褚遂良要说什么,很想将褚遂良斥退,可是褚遂良身为尚书令,又是太宗皇帝给李承乾留下的托孤之臣,即便是面子上的尊重,李承乾也不能言出不逊。

“褚爱卿!有何话讲!?”

褚遂良出班,跪倒,言称:“圣上!臣有一问!圣上可是要对大食用兵!?”

事已至此,李承乾也不隐瞒,道:“正是如此,那大食不尊王道,屡屡进犯我大唐西域之地,杀害我大唐百姓,难道不该出兵征缴吗?”

褚遂良道:“大食国狂妄至极,确实该兴兵征缴!”

李承乾一愣,还以为褚遂良改了心思,可是褚遂良接下来的话,却又将他弄得心头火起:“圣上!倘若出兵,战之可能胜?”

李承乾闻言,一皱眉,哼道:“我大唐兵精粮足,将士勇冠三军,这许多年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灭国无数,难道还畏惧一个小小的大食国,况且战阵之间,谁人能言必胜的,便是当年的卫国公,怕是也不敢放这等狂言,朕以为此次发兵,只需将士用命,我大唐无不可胜!”

褚遂良道:“圣上此言,甚有道理,然战阵之间,凶险非常,我大唐如今虽然国富民强,然那大食国显然也非易于之辈,臣曾听宋国公言,大食地跨世界东西,论其国土,不小于中原,其能纵横天下,灭国无数,定然有其因,而今圣上因一时之怒,便要兴兵征伐,倘若有所差池,空耗国力不说,还要白白葬送无数大唐儿郎,圣上于心何忍!唯今之计,只有自强其身,待那大食,拜占庭,突厥,三者自耗,则一战可胜,臣请圣上三思!”

李承乾好不容易才下定了决心,要对大食用兵,今日大朝,便要决定领军之人,可褚遂良居然跳出来唱反调,仗都还没开打,褚遂良就说这不吉利的话,李承乾的怒火已经填满了胸腔。

“褚遂良!如今大战在即,你身为大唐的尚书令,居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你到底是何居心!你究竟领的是我大唐的俸禄,还是他大食的,居然在朝堂之上为那大食国张目,真真岂有此理!”

褚遂良却全然不惧,道:“圣上!正是因为臣身为大唐尚书令,太宗不以臣粗鄙,授臣以托孤之重,臣才不能不言,如今我大唐着力在经营海外,发展自身,圣上因一时之怒,便要兴兵与大食开战,臣若是不言,才是白吃了朝廷的俸禄!”

褚遂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更是让李承乾怒火中烧,道:“好!褚遂良!你居然敢那先帝来压朕,真当朕不敢处置你了吗?”

褚遂良的倔脾气这个时候也开始发作了,梗着脖子大声道:“臣为社稷之重,圣上便是要见责,臣也要说,此时出兵大为不妥,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这个时候让李承乾收回成命,简直就是笑话,他好不容易才下定了决心,要和大食国刀兵相向,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褚遂良!你怎敢动摇军心!来人啊!”

眼看着李承乾就要下旨严惩褚遂良,一旁的李世绩连忙道:“圣上!不可!”

李承乾见李世绩也跳出来了,心中更是恼怒,道:“你道因何不可,如今大军出征在即,褚遂良身为大唐尚书令,却来动摇军心,难道还不该惩戒吗?”

李世绩忙道:“圣上!褚遂良大人乃是先帝委以托孤之重的老臣,纵然言语失当,也不该如此,还请圣上开恩!”

李世绩开口了,那些老臣也纷纷出言求情,李承乾见状,只得道:“好!既然诸位爱卿都为你求情,也罢!暂且饶你这次,你下殿去吧!”

李世绩见李承乾开恩,连忙给褚遂良使眼色,可是谁知道这位老大人这会牛脾气又上来了,大声道:“圣上!老臣既然受先帝托孤之重,如今见圣上如此乱为,如何不能言,老臣不用圣上开恩,今日如果圣上执意要发兵大食,便请圣上赐老臣一死!”

李承乾见状,心头也是怒极,可是褚遂良是贞观朝的老臣,太宗皇帝都十分器重,他又不能当真将褚遂良给逼死了,一旦要是闹僵了的话,他难免要担上害贤的名声,他成了昏君,反倒成全了褚遂良。

不过褚遂良如此不给他留颜面,却也不能轻饶,冷着一张脸道:“来人啊!褚遂良当殿谤君,罪在不赦,念起为国效力多年,格去褚遂良尚书令之职,还乡去吧!”

去职还乡!?

众臣闻言都愣住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贞观朝的老臣们,当初太宗驾崩之时的两大托孤之臣,居然都去职还乡了!?

“圣上!”

李世绩还要再劝,李承乾却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冷声道:“谁再劝,与褚遂良同罪!”

众臣的脑子反映了半天,这才清醒过来,值殿武士已然上前,将褚遂良架了起来,就往外拖。

褚遂良犹自大喊着:“圣上!不同老臣之言,恐大唐江山动荡,社稷倾颓啊!圣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