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战,大唐将士依然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不然的话,颉利怎么也不会在占据着优势的情况下,和大唐和谈。

而且那次失败之后,大唐便痛定思痛,最终突袭阴山,一战成功,将东突厥灭掉,顺手还将那个曾将耻辱强加在唐人头上的突厥可汗,擒到了长安。

现而今大唐国力鼎盛,贞观二十三载的积累,让大唐上下都是一派盛世景象,文治了得,武功更是威服四夷,震慑八方,这么多年以来,大唐出征,什么时候败过,而且还败得这么惨,二十万大军折损近半,苏定方退守于阗,龟兹,苏麟困守钵息德城,危在旦夕,副先锋秦束至今还下落不明,这都是怎么了?

现在李承乾好不容易才将朝政稳定下来,逐渐展露除了自己一代圣君的气象,可是如果此事公开,将对她地威信造成无比大的打击。

李承乾在接到战报的时候,将承庆殿内所有的瓷器砸了个一干二净,连连痛呼:“苏定方误朕,苏定方误朕啊!”

那么大的损失,还是最为精锐的大唐禁军,李承乾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么巨大的损失也好似当头一棒,让他彻底清醒了下来,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这想起了杜睿的好处,无论什么事,他都一语中的。

杜睿说大食国现在不可征,当静待时机,结果自己偏偏不听,非要变着法的证明自己的拳头有多大,结果呢?一拳挥出去,不但没把大食国打得满面桃花开,还将自己的胳膊给弄脱臼了,那可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啊!就这么丢了!

李承乾现在还将消息封锁起来,连邸报上都不敢刊登,这事一旦在国中传扬起来的话,对他绝对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到时候就会挥霍一空,说不定人们对他的认识,又会回到刚刚登基那会儿,无论他做什么,人们再议论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加上一句:“如果是太宗皇帝的话……”

不过李承乾这会儿没心思考虑这些,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发兵救援,不然大食人一旦攻陷了于阗,龟兹,就可以长驱直入,到了那个时候,西域可就不为大唐所有了。

失去了西域的代价是什么,李承乾很清楚,西域可是太宗皇帝在位期间,大唐将士一刀一枪,用性命和鲜血打出来的辽阔疆域,若是在他的手上丢了,那还了得。

最重要的是,西域沟通者东西方世界,西域不在大唐的控制之下,成了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到时候,单单是贸易上的损失,就足以让李承乾吐血了。

还有一旦失去了西域,长安可就完全暴露在了大食人的马蹄之下,到时候,大食人可以像当初的突厥人一样,将中原的锦绣江山,当成他们的牧场,任意来去,这个残酷的现实,李承乾不敢接受。

太极殿内,据记者整个大唐的精英人士,他们其中贞观朝的老臣已经不多了,自从褚遂良被罢了相位之后,当初的那些老臣子都是心灰意冷,这些时日又有不少人向李承乾告老还乡了,老人去了,空下来的位子,自然让那些被李承乾和武京娘寄予厚望的少壮派占据了。

可是一到了关键时候,朝臣们却只顾着吵来吵去,连一个给他拿主意的人都没有,杜睿和褚遂良被他免官去职,李世绩卧病在床,就算是到了朝上,也是装聋作哑,剩下的那些人也是没一个顶用的,贞观朝的那些老臣倒是主动请缨,可是程咬金垂垂老矣,尉迟恭身染重荷,命不久矣,即便是去了又能如何,平白的折损了一世的英明,动摇大唐士气。

不过总归老臣还能让李承乾稍稍宽心一些,至少在此危机时刻,还能挺身而出,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他们铸就的大唐江山,可是那些新近提拔起来的大臣们就怂包了,一个个张口只会仁义道德,闭口只会孔孟圣贤,一说要出主意,想办法,就只会说些“先攻后守”,“先守后攻”,“攻守兼备”这样的屁话,要不然的话,就是修仁德以威服四方,这样比屁话还臭的屎话。

“你们就只顾着吵,到是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要是杜承明在此,那有这么多事!”

李承乾这句话这让众官面面相觑,一个个就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憋得满面通红,杜睿老早就为大唐规划好了发展的道路,先稳定东北,再经略南方,而后经营海外,拓展北方,最后才是与大食争锋,为的就是让拜占庭和突厥人消耗大食人的实力,可是他们这些人偏偏就不听,非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证明自己是非主流,现在好了,西征军大败。

少壮派无言以对,那些元老大臣们却在心中诽谤,要不是你李承乾千防万防的,怎能将杜睿这个大唐的擎天玉柱逼走,当然他们也理解李承乾的心情,可是连杜睿这样的忠直大臣也要防范,这朝中岂不是没有你这个皇帝值得信任的人了吗?

况且杜睿还是太宗皇帝驾崩前的托孤大臣,太宗驾崩之前还让李承乾要以师礼对待杜睿,可是结果呢?还不是因为猜忌,杜睿黯然离开了长安,现在出了大事,这才想起人家,早干什么去了。

“怎么都不说话,平日里你们一个个不都是能言善道的吗?怎么今日全都成了哑巴!说话啊!说话啊!朕到了用着你们的时候,难道你们连一个办法都拿不出来,如此朕还要你们作甚!”

看到这些大臣都不吭声了,李承乾的心中更是骄躁,又将那些低头缩脑装鸵鸟的大臣们骂了一通,便直接宣告散朝,李承乾临走之时,突然看见李世绩面色如水,似乎一点儿都不着急,自从杜睿被迫离开长安之后,李世绩便一直在家装病,真正是闭门不出,不问世事,连自家几个儿子也管教着叫他们不要出门,今日要不是在太极殿大朝的话,这位老先生只怕还不肯出府呢。

李承乾对着侯义吩咐了一声:“将李世绩带到承庆殿见驾!”

李世绩原本打算回府继续玩儿大隐隐于朝,却被侯义在宫门口给堵住了,他人老成精,自然知道李承乾要做什么,也不推拒,跟着侯义到了承庆殿。

李承乾见李世绩到了,连忙挥退了宫娥内监,上前一把拉住了李世绩的手,道:“李爱卿!如今西域局势危在旦夕,还请爱卿出良策已解危局!”

要是放在往常,李承乾对这些贞观朝的老臣子,总是不大瞧得上,觉得这些老臣子根本就没把自己放在眼内,喜欢倚老卖老,特别是已经被他赶出了朝堂的褚遂良。

可是现在不是讲个人好恶的时候,眼看着那些他亲自提拔起来的少壮派官员,只会满口大言,心中却无一计为他分忧,李承乾突然想到了李世绩。

要知道,在杜睿异军突起之前,李世绩可是大唐仅次于李靖的名将,甚至在有些方面还犹有过之。

李世绩出身富户,本姓徐,归唐之后,萌高祖赐国姓,改名李世绩,隋末徙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少年时代正值隋末农民起事,李世绩见隋炀帝昏聩,不足以祝天下,随参加翟让的瓦岗军。

他曾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

在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后,李世绩在瓦岗军破隋将张须陀、王世充诸战役中,李世绩皆有大功。

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李世绩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

李密听计,派李世绩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

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李世绩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李世绩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李世绩从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瓦岗军失败后归降大唐,李密归唐后,从前在信中对自己亲热过份的“老哥”李渊相待甚薄,只拜光禄卿的散官。不久,唐朝听说李密降于王世充的旧将纷纷离心,就派李密前往黎阳招降旧部。心怀怨望的李密行至洮阳,高祖李渊又派人召还他,疑惧之下,李密决定反唐。

当时李密的心腹王伯当一直劝他不要反唐,但见李密意决,就横下心,说:“义士之立世,不以存亡易心。我一直受您厚恩,期待以性命相投。您不听我劝告,我肯定会和您一道起事,生死以之,但是恐怕结果也不会好啊。”

隋唐之际,英雄辈出,男儿义气相应,很是感人。唐将史万宝、盛彦师早有准备,伏兵山谷,横击李密及王伯当等人,众人皆被杀。李密时年才三十七岁。

李世绩听说李密被诛,上表请高祖容许他收葬故主,唐庭诏许。李世绩服重孝,与从前僚属旧臣将士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朝野闻讯都赞叹他的忠义。

不久,窦建德军擒斩弑隋炀帝的宇文化及,乘胜又大败李世绩,并以其父李盖为人质,令李世绩仍守黎阳。转年,李世绩趁机又归唐,有人劝窦建德杀掉李盖,可建德也是位磊落大夫,表示说“李世绩忠臣,各为其主”,派人送李盖归唐。

李世绩后来的人生一帆风顺,先是协同太宗连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辅公袥等人,功勋赫赫。

其间,还有一个插曲可述。单雄信投王世充后,极受宠遇,也很卖命。太宗攻洛阳时,有一次与单雄信相遇,单雄信号为“飞将”,艺高胆大,援枪直刺太宗,好几次差点追及把这位秦王捅落马下。

王世充投降后,太宗把与唐军苦战的十几名大将列入处决名单,李世绩泣请,以自己家财爵位换这位老哥们儿一命,由于先前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