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8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好在曹睿也顾不了这些了,自己时间不多了,赶紧切入正题,先提了诸葛亮这个榜样“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然后对曹芳一句“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把剧情的走势再次推高。

接着,小配角曹芳真情演绎,老子曹睿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芳抱懿颈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

言讫,潸然泪下,懿顿首流涕。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须臾而卒,父子俩合力把这段剧情推向了最高潮,力压白帝,成就了三国最煽情的托孤。

最成功的托孤,自然是白帝托孤了。但很多人往往忽略的一个细节是,刘禅其实当时并不在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实际上并不那么浓厚,至少没有了去抱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刘备在托孤现场的言行就完全是针对诸葛亮和李严赵云等人的,充满了政治上的诡诈。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好家伙,竟然把诸葛亮和曹丕相提并论,短短几句,直接给所有在场之人提出并且确定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地位问题。

这一番话可真是非同小可,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言讫,叩头流血。看看,刘备作为厚黑鼻祖刘邦的传人,掌握手下的能力比起黄口小儿曹睿来,胜过何止百倍。曹睿的煽情,实乃技穷之举,这样的大事,谁会为感情所累。所以,刘备托孤,绝对不是动之以情,不是靠眼泪,而是晓之以政治上的利害。

最失败的托孤就是孙权托孤于诸葛恪。《三国演义》中也就寥寥几句“权因此受惊成病。至次年四月内,病势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嘱讫而薨。”

也许是刘备托孤诸葛亮太成功了,后来的多少都想沾点光。曹睿想用诸葛亮这个光辉榜样来教诲司马懿,孙权恐怕则是奉了“龙叔无犬侄”的信条。

可是诸葛恪实在没有诸葛亮的能耐,对外军事失利,对内威震其主又没有结成可靠的政治联盟,结果被孙峻干掉,连族都给灭了。倒是他老爸诸葛谨看得准,说诸葛恪:“此子非保家之主也!”可惜孙权没听这句。

曹操当初赞孙权“生儿当如孙仲谋”,可孙权选起托孤大臣来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可见这孤不是好托的,这托孤之臣也不是好做的,不单单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更要与自己斗。

要时时刻刻堤防着自己的队友,又要时时刻刻堤防着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更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让野心滋长,否则的话,可是贻害无穷。

杜睿不想做这个托孤之臣,可是眼下这情形,显然他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不是杜睿贪权,而是他根本无法推辞。

同样的,李承乾何尝不是出于无奈,不是他不想像当初太宗皇帝一样,给继位之君留下一个顾命大臣团队,而是朝中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了。

想当初贞观朝的时候,朝中人才济济,但是大唐在经历了十年永徽朝之后,朝中可用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可以说,这十年的时间,虽然将大唐盛世推向了一个高潮,可是却也将贞观朝为大唐积攒下来的才气全都耗尽了。

至于宗室之中,就更是无人可用了,当年的李道宗,李孝恭等人早已物故,李承乾这一辈当中,近枝的皇族,就剩下一个还在倭州反省自身的李治,外戚就更不用说了,经过这么一场动乱,武家的人估计被杀的也差不多了。

李承乾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相信杜睿,相信杜睿的忠诚,相信杜睿不会危及李氏皇朝。

李承乾将手搭在了杜睿的手上,艰难道:“承明!你我相交多年,引为挚友,如今朕行将就木,将太子托付于你,望你勿负朕心!”

杜睿闻言,心头除了感动之外,也是阵阵的无奈,原本只是想做一个富贵闲人,可是凡尘之中,诸事羁绊,让他不得不出来,多番劳心劳力。

正了正身子,杜睿对着李承乾一拜,道:“圣上重托,臣岂敢旦夕懈怠,请圣上放心,臣在此立誓,定将鞠躬尽瘁,辅佐太子殿下,成就一番大业!”

李承乾闻言,也放下心来,他知道杜睿这人最重然诺,当初杜睿对太宗皇帝保证会辅佐于他,结果即使被李承乾猜忌,罢黜,可是一旦朝中有事的时候,杜睿因为当初的承诺,还是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征伐大食,平定澳洲,杜睿从来都不曾违背过他的誓言。

接着李承乾又看向了武京娘,道:“京娘!你且过来!”

武京娘含着泪上前,攥住了李承乾伸出来的手。

李承乾道:“京娘!太子以后就要由你看顾了!”

武京娘声音哽咽,已经不能成言。

李承乾道:“承明!皇后虽然有过,然望你看在朕的面上,不要难为于她,况且京娘悬崖勒马,尚未铸成大错,今后当安居后宫,母仪天下,你可否答应朕!”

杜睿知道李承乾这是要给武京娘找一张护身符了,他虽然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倒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去求杜睿了,因为一旦他不在了,李弘年少,朝中的大权必然会掌控在杜睿的手中,到时候,杜睿如果要对付武京娘,秋后算账的话,谁也无法阻止他了。

杜睿点头道:“圣上放心!皇后娘娘乃是君,臣如何敢难为皇后娘娘!”

李承乾闻言,这下彻底放心了,道:“这就好!这就好!”

李承乾说着,环顾四周,道:“太子为何还不到!?”

杜睿闻言也是一愣,他这才发现,李弘居然不在此处,如今李承乾眼看着就要龙驭归天了,李弘身为大唐王朝的继承人,居然不在这里。

一旁的恒连忙道:“启禀圣上,太子尚在东宫!”

杜睿闻言,急道:“还不快快派人将太子殿下请来麟德殿!”

李承乾的面色也露出焦急的神色,可是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抬头看向了汝南公主,此前他预先留下的遗诏就在汝南公主那里。

汝南公主连忙取出,这等重要的东西,这些天以来,她都是贴身放着,上前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想要说什么,但是气息微弱,已经说不出来了,只得用手点了点那份遗诏,而后递到了杜睿的面前。

杜睿连忙双手接过,道:“圣上放心,臣杜睿奉召!”

李承乾点了点头,眼眶泛红,流下了热泪,紧接着一阵急促的喘息之后,病逝于麟德殿,享年四十一岁!

杜睿见状,不由得大惊失色:“圣上!圣上!”

见李承乾全无反映,知道他这位好友已经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殿内众人见状,也是一起哭拜于地,声动天地。

李承乾生于盛世,生性仁善宽厚,少年之时便被立为太子,中年继位,在位短短十年的光景,便撒手人寰,不得不说可悲可叹。

大唐的两代君王,皆是被人下毒而亡,壮年离世,岂能不让人唏嘘。

杜睿哭了一阵,便站起身来,他现在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当初太宗皇帝驾崩,好歹还有他和褚遂良两人相互帮衬着,一起度过大唐权利交接的过程,但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人了,而且他所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

刚刚经历了一场叛乱,很多人和事都要处理,尤其是那个天草四郎,当然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尽快确定太子李弘继承大统。

“恒连!”

恒连跟随李承乾的时间,比杜睿还要长,李承乾几岁的时候,他就充当着李承乾的护卫,算起来,也有三十五年了,如今中道相别,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也不禁老泪纵横。

听到杜睿招唤,连忙道:“末将在!”

杜睿稳定了一下心神,道:“加派人手,护卫圣上神主,另外撞响景阳钟,召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前来麟德殿致祭,统治宗正府,安排圣上的后事,还有,立刻去寻那侯义!”

李承乾中毒,一开始杜睿怀疑的自然也是武京娘,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不是武京娘了,那么有机会接近李承乾,又有机会下毒的,就只剩下了侯义这个阉宦。

恒连闻言,当即应命,下去准备了。

杜睿接着到了武京娘的跟前,道:“皇后娘娘!还请节哀,圣上龙驭归天,如今太子年幼,朝中尚需娘娘坐镇,万万不可忧伤过度,伤了身子!”

武京娘此刻也是心灰意冷,原本的野心,早就随着李承乾的驾崩烟消云撒了,闻言道:“宋国公!本宫现在已经是六神无主,朝中大小事宜,都交由宋国公做主吧!”

不要说武京娘此刻的心已经淡了,就算她不甘心,此刻她身处嫌疑之地,也不可能与杜睿争权,既然如此,她还不如显得大方一些,将权利都交给杜睿算了。

杜睿方才也不过是走个行事,见武京娘倒也识趣,便道:“既然如此,还请皇后娘娘往立政殿安歇!涑儿,兕子!送皇后回宫,再将媚娘喊来,陪着皇后!”

武京娘被安康公主和晋阳公主搀扶着起身,刚走到大殿门口,突然回头道:“宋国公!姐夫!如今我们孤儿寡母无所依托,还望姐夫不要辜负了先帝的重托!”

说起来,武京娘一开始揽权,不过就是为了保住他们母子的地位罢了,排挤杜睿,也是担心杜睿尾大不掉,危及李弘的地位,如今李承乾驾崩,朝中诸事,杜睿大权独揽,要是杜睿当真有野心的话,他们母子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容不得她不担心。

武京娘在想些什么,杜睿心知肚明,对着武京娘点点头道:“皇后娘娘放心,杜睿只想做周公,绝不做霍光,司马懿!”

杜睿当即表明了态度,他不做霍光,是告诉武京娘,他不会大权独揽,不会做那种无所顾忌,欺凌主上的权臣,不做司马懿,是告诉武京娘,大唐的江山社稷,永远都是李家的,他纵然是做了顾命大臣,也不会做那谋逆之事,不单单是他,他的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